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学案设计
展开1.1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理解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
2.说明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3.尝试构建人体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模型。
核心素养:
1.生命观念——理解内环境的核心概念,建立人体内外对立统一的观念
2.科学思维——通过分析体液各成分相互转化的模型图,培养理性思维能力
3.社会责任——通过分析人体内环境物质组成,关注人体健康
【预习案】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问题:图1和图2各是什么细胞?它们分别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请分别说出细胞的名称。尝试说出它们生活环境的异同?
2.问题:若将图1所示的细胞置于图2所示的细胞环境中?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任务一、协同进化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体液
(1)概念:人体内的全部以 为基础的液体。
(2)组成:
血浆 血液,血浆—是血液的液体部分, 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血浆主要作用: 。
② —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也称为 。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③ —组织液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液,也叫淋巴。(淋巴管内流动的液体)
淋巴液中混悬着大量的 和 等,可以协助机体抵御疾病,对这些细胞来说,淋巴液就是它们直接生活的环境。
【答案】水 不等于 血浆 运输血细胞 运输养料、氧气和体内产生的废物
组织液 细胞间隙液
淋巴 淋巴细胞 吞噬细胞
2、内环境
(1)概念:由 构成的液体环境。
①内环境属于多细胞动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生物无所谓内环境。
②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泪腺等有孔道与外界相通的结构中的液体应视为外部环境。尿液、泪液、汗液、消化液等不是体液,不属于内环境。
【答案】细胞外液
任务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1、主要成分
(1)血浆
(2)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的异同点:成分和含量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 。
2.本质
是一种 ,类似于海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 。
【答案】蛋白质 盐溶液 海洋
任务三、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
(1)概念:溶液中 对水的吸引力。
(2)影响渗透压的因素
溶质微粒数目 | 对水的吸引力 | 渗透压高低 |
越多 |
|
|
越少 |
|
|
(3)决定血浆渗透压的物质: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 、 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 和 。
2、酸碱度
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 左右。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新陈代谢过程中酶的活性。
【答案】溶质微粒 无机盐 蛋白质 Na+ Cl- 37℃
四、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1)氧气浓度最高的部位是 。
(2)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组织细胞的 。
(3)有关物质通过生物膜的层数的计算。由图可看出葡萄糖和氧气由外界到最终被细胞利用分别穿过了 和 生物膜。
【答案】肺泡 线粒体 7层 11层
【探究案】
探究一:为什么说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探究二: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有什么内在联系?请依据图示绘制出能反映三者联系的模式图。
探究三:为什么说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训练案】
1、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内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
B.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液构成
C.内环境是细胞内的环境,即细胞内液
D.高等动物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2、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葡萄糖 B.血红蛋白
C.唾液淀粉酶 D.呼吸酶
3、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或系统。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有关该过程说法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①表示Na+、Cl-、葡萄糖等自由扩散进入内环境
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
D.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1节 植物生长素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1节 植物生长素导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生长素的合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章 神经调节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章 神经调节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第1节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1节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