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1章 进阶特训 试卷

    第1章 进阶特训第1页
    第1章 进阶特训第2页
    第1章 进阶特训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1章 进阶特训 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第1章 进阶特训,共6页。
    1章  进阶特训1如图表示人体内淋巴液和另外三种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A丙与乙之间的关系不存在B如果甲与乙之间的水分交换失去平衡可能会引起组织水肿C淋巴液不仅可以调节甲与乙之间的水分平衡而且能将甲中少量的蛋白质运回乙D图中丙的CO2浓度最高【答案】A 【解析】甲、乙和丙分别表示组织液、血浆和细胞内液。血浆和红细胞内液之间存在丙与乙的关系,所以A错误。2下图是人体内环境结构示意图abc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②④构成了内环境BO2浓度最低的液体是C可以相互渗透Dc处细胞的内环境是【答案】D 【解析】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为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存的内环境;由于组织细胞不断消耗氧气,故O2浓度最低的液体是细胞内液;血浆和组织液间可相互渗透;c毛细淋巴管处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液和组织液。3下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将会导致渗透压降低增多B从外界环境摄入的K进入细胞的途径为外界环境消化系统A→①→②→组织细胞C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体液的1/3D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只有【答案】D 【解析】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将会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K通过消化系统吸收后进入循环系统,由血浆进入组织液,最后进入组织细胞;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体液的1/3;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液和血浆。4(2021·辽宁适应性考试)下图曲线为某人进行1分钟全速跑后血浆中乳酸浓度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B段增加的乳酸是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B细胞产生的乳酸可经组织液进入血浆CBC段乳酸浓度下降的原因是乳酸在血浆中被氧化分解DAC过程中血浆pH可维持相对稳定【答案】C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AB段乳酸增加,原因是1分钟全速跑,氧气供应不足,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供能而产生乳酸,释放到血浆中,A正确;细胞产生的乳酸为细胞代谢产物,可经组织液进入血浆,B正确;BC段乳酸浓度下降的原因是,乳酸在血浆中与缓冲物质碳酸氢钠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不是被氧化分解了,C错误;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以维持pH的相对稳定,故AC过程中血浆pH可维持相对稳定(不是绝对不变)D正确。故选C 5第二届武汉国际马拉松赛在大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比赛过程中骨骼肌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可直接排出体外B有运动员因淋雨而赛后感冒说明外界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内环境稳态C雨水可以直接通过皮肤渗入人体内环境给缺水的运动员及时补充水分D一个高素质的马拉松运动员比赛前后体内各种化学成分保持不变【答案】B 【解析】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通过内环境才能排出体外,A错误;有运动员因淋雨而赛后感冒,说明外界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B正确;细胞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C错误;一个高素质的马拉松运动员,比赛前后体内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而不是不变,D错误。6以下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处于稳定状态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很强的即使外界环境剧变人体也能保持稳态的平衡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②④【答案】B 【解析】内环境稳态指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状态,这种动态平衡是通过机体的调节作用实现的,错误;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发生剧变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受到破坏,错误。7(2020·山东高考)某人进入高原缺氧地区后呼吸困难发热排尿量减少检查发现其肺部出现感染肺组织间隙和肺泡渗出液中有蛋白质红细胞等成分被确诊为高原性肺水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患者呼吸困难导致其体内CO2含量偏高B体温维持在38 该患者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C患者肺部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肺部组织液增加D若使用药物抑制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可使患者尿量增加【答案】B 【解析】患者呼吸困难导致呼吸作用产生的CO2无法排出,含量偏高,A正确;体温维持在38 时,该患者的产热量和散热量处于动态平衡,体温升高的过程中,可能是产热量大于散热量,B错误;根据题干信息,肺组织间隙和肺泡渗出液中有蛋白质、红细胞等成分,说明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肺部组织液增加,出现组织水肿,C正确;根据题干信息,排尿量减少,说明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多,则使用药物抑制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可使患者尿量增加,D正确。故选B 8下图表示三种海蟹在其他环境条件一定时不断改变海水盐度它们血液浓度的变化情况(已知海水的浓度约为0.5 mol/L)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在较低浓度的海水中才能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是甲 无法判断甲丙调节内环境稳定能力的强弱 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弱的是乙 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强的是丙A①③④ B①③C③④   D【答案】A 【解析】乙种海蟹随着海水浓度的升高,血液浓度呈直线上升,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弱,甲在海水浓度低时还能维持血液浓度,但稍微高一点就不能调节稳定了,故其调节能力次之,丙在海水浓度低于正常海水浓度时,基本能够维持平衡,说明丙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强。9在抗震救灾中发现有些在废墟下由于肌肉受到挤压导致局部组织坏死但仍保持清醒的幸存者当移开重物被救出后肌肉大量释放的肌红素钾等物质迅速进入血液最终幸存者因心肾功能衰竭而不幸去世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移开重物前应先为伤者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使血液中的有害物质随尿液排出B有些刚被救的伤者其内环境稳态已经遭到破坏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C因严重缺水幸存者的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D心肾功能衰竭是伤者血浆渗透压过低所致【答案】D 【解析】肌红素、钾等物质的释放以及缺水等都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缺水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伤者在移开重物被救出后,肌肉没有了外力压迫,死细胞释放大量的肌红素、钾等物质迅速进入血液,严重破坏了内环境的稳态,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如在移开重物前,先为伤者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使血液中的有害物质随尿液排出,可防范此现象。10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细胞内以心脏和肝脏含量最高在血浆中含量很低当某种原因使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或因组织坏死细胞破裂后可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这项事实可作为下列哪项结论的证据(  )A内环境是不稳定的其稳态是不存在的B内环境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C稳态的动态变化将不利于机体的正常代谢D内环境的稳态不受细胞代谢过程的影响【答案】B 【解析】内环境中各种理化性质和成分是相对稳定的,当内环境中的成分发生变化时,表明机体的组织或细胞可能出现了问题。本题中转氨酶在血浆中的含量是一定的,当转氨酶的量增多时,可作为肝炎的一个诊断依据,所以B项正确。11下图表示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据图在下列横线上填写适当内容(1)图中食物水和无机盐[]____________系统处理后才能进入循环系统最后由大肠排出的是[]____________(2)呼吸系统可以吸入[]________________排出[]__________________从图中可以看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至少需要____________系统和____________系统的参与(3)由泌尿系统排出的是[]__________(4)细胞要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必须要通过[]____________才能完成(5)目前普遍认为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答案】(1)消化 食物残渣(2)氧气 二氧化碳和少量水 呼吸 循环(3)无机盐尿素等(4)内环境(5)神经体液免疫【解析】细胞与内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内环境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的直接参与完成与外界的物质交换,所以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的桥梁。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还需要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调节才能正常进行。12下图是某同学总结的内环境及其稳态的有关概念图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方框①②③内表示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下表中填出图中所列人体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三项重要指标及健康人的相应正常值指标正常值(范围)渗透压 温度 酸碱度 (3)在进行常规体检时如果内环境某种成分的指标超出正常范围会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请填写下列相应内容发生严重腹泻后只喝水不补充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高烧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血糖浓度过低时__________________血液中钙的含量过低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系统才能到达各种细胞而细胞代谢产生的终产物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系统才能排出体外【答案】(1)免疫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位置可颠倒)(2)指标正常值(范围)渗透压约为770 kPa(37 )温度37 左右酸碱度血浆pH7.357.45(3)内环境渗透压变小细胞吸水膨胀 酶促反应受阻代谢紊乱 出现低血糖症状 会出现抽搐现象严重时影响骨骼发育(4)内环境 消化系统 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 泌尿系统呼吸系统【解析】(1)图中①②③代表着人体内环境的调节机制,即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故①②③分别为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2)(3)人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有渗透压、温度和酸碱度,它们的稳定是细胞正常代谢的保障。严重腹泻时,会在失水的同时带走一部分盐,若只补充水分会使内环境渗透压降低;发高烧时,体温超过酶的最适温度,会使细胞代谢紊乱;血糖浓度过低,引起低血糖症状;血液中钙含量过低,会影响骨骼发育,并有抽搐现象。(4)绝大多数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必须借助于内环境,参与的系统有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等。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