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11016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11016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11016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引入,探究新知,解决实际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在问题解决中感受、体会平均数的意义,掌握平均数的取值范围。能根据一组数据的特征选择合适的方法求出改组数据的平均数,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2. 通过两次合作探究、交流讨论,经历平均数产生的过程,积累解决平均数问题的经验。。
3. 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合作意识,渗透人文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平均数的两种求法。
教学难点:体会平均数的价值和作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统计图学习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运动吗?你喜欢什么运动?(采访3-4位同学)你们都是喜欢运动的孩子。
二、探究新知
(一)平均数的概念
师:周老师来自实验小学金杯塘分校,昨天我们班举行了一场踢毽子比赛这是女生的成绩,这是女生成绩。从统计图中你能看出谁的成绩最好吗?
生:王彤的成绩最好。
师:你还能看出什么?
生1:杨雨的成绩最差。
生2:李玲和张霞踢毽子的数量相差一个。
师:是的,同学们观察很仔细,这四个数量各不相同(板书),那你有什么办法把这四个同学的踢毽个数变得一样多(板书)吗?对照老师发给你的统计图,请你先在纸上画一画或写一写,然后和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思考操作交流,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指导。
预设一:
师:请你来说说你是怎样把这四个数变得一样多的。
生:我发现王彤踢毽子的个数比杨雨多4个,李玲比张霞多2个。王彤给2个给杨雨,李玲给1个给张霞,四个人踢毽子的个数就变得一样多了。(课件演示)
师:请大家伸出右手,我们一起用手比划着再来移一下。把20比16多的4移两个给16,把19比17多的2移一个给17.(比划)
师:请大家闭着眼再来想象着一起移一下,眼前浮现16个,20个,19个,17个,我们20比16多的4移两个给16,把19比7多个两个移一个给17.
师:好了,请睁开眼,这四个数现在是不是变得一样多了?这个一样多的数是多少?
生:18(课件展示)
师:请问这18个是杨雨的真实成绩吗?那是王彤的真实成绩?是李玲的真实成绩?那就张霞的真实成绩?(不是)那这个18究竟表示谁的成绩?
生:表示的是她们的平均成绩。
师:是的,18个不是这四个同学中某一个人的成绩,它表示的她们的平均成绩。数学上我们就把18这个数叫做”16,20,19,17”这四个数的平均数(板书),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师:回顾一下,我们刚才是怎样得出平均数18的?像刚才那位同学通过把多的(指着多的)经过移动后补给少的(指着少的)使我们把这种求平均数的方法叫做“移多补少(板书)”法。
预设二:
生:我是先把这四个数加起来再除以4等于18.
师:好,你来说,老师来写。
板书:女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
(16+20+19+17)÷4
=72÷4
=18(个)
师:同学们,请看到统计图,不计算,你有办法使得这四个数变得一样多吗?想好的请举手。
师:请你来说说你是怎样把这四个数变得一样多的。
生:我发现王彤踢毽子的个数比杨雨多4个,李玲比张霞多2个。王彤给2个给杨雨,李玲给1个给张霞,四个人踢毽子的个数就变得同样多了。(课件演示)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四个数现在是不是变得一样多了?这个一样多的数是多少?
生:18(课件展示)
师:请问这18是杨雨的成绩吗?是王彤的成绩吗?(不是)那这个18究竟表示什么意思?
生:表示的是它们的平均成绩。
师:是的,18个不是这四个同学中某一个人的成绩,它表示的她们的平均成绩。数学上我们就把18叫做”16,20,19,17”这四个数的平均数(板书),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齐读题目)。
师:回顾一下,我们刚才是怎样得出平均数18的?像刚才那位同学通过把多的(指着多的)经过移动后补给少的(指着少的)使我们把这种求平均数的方法叫做“移多补少(板书)”法。
师:我们用手指比划着再来移一下,多的补给少的,多的补给少的。
(二)平均数的意义及特征
师:现在我们把女生的成绩制成统计表。(课件出示)
师:我们再来看看男生队的成绩。(课件出示)
师:观察统计表,如果你是裁判,你认为哪个队获胜?
师:谁来说说你的方法。
预设一:
生1:比最好成绩。
生2:比总成绩。
生3:比平均成绩。
师:大家的想法可真多呀,那这些方法中,你觉得哪一种是最公平合理的?
生:比其他的都不公平,比总成绩的话,男生多了一个人。比最好成绩的话,因为这是比两个队的成绩,不是比个人成绩。
(预设二:
生1:比平均成绩。
生2:比平均成绩。
师:这就奇怪了,你们为什么不比总成绩呀?
生:男生多了一个人,对女生不公平。
师:你们考虑问题真全面。是的,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比总数确实不公平。)
师:刚才我们是通过移多补少求出女生队的平均成绩的,你能通过计算求出女生的平均成绩吗?请动笔算一算。(老师请一个学生上台板书)
板书:女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
(16+20+19+17)÷4
=72÷4
=18
师:如果不计算,你能估一估男生的平均成绩大约是多少吗?
生1:17
生2:19
生3:16
师:你们为什么不估30或10呀,
生:因为最大的数只有23 ,最小的数是12,所以不可能。
师:那就是说你们认为18,12,23,17,15这5个数的平均数一定大于12小于23.也就是一组不相同数据的平均数一定会大于最小数而小于最大数?(板书)
师: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一起通过计算来检验,大家说,老师来写。
(18+12+23+17+15)÷5
=85÷5
=17
师:果然是这样,以后我们在求平均数之前可以先估一估这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也可以用这个特征来检验平均数算得是对还是错。
师:现在同学们知道那个队获胜了吗?
生:女生队获胜。(教师补充板书:18>17 答:)
师:请同学们分析一下,男生队为什么会输?
生:因为刘东的成绩太差了
师:对,说明12拉低了这一组数的平均数,那23会对这一组平均数产生什么影响?
是的,每一个数都会对平均数产生影响。
师:观察一下这两道算式,它们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都是把它们的和先求出来,再除以人数。
师:你总结得很到位,是的,像这样我们先把所有的数先合并起来再平均分求平均数的方法叫做先合再分(板书)
师:学习到这,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理解平均数的。
生:。。。。。。
师引导:请问这17个是汪飞的成绩吗?是刘东的成绩吗?(生答:不是,是她们的平均成绩)是的,所以这个平均数代表的是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板书)(读)
三、解决实际问题
1、生活中你在哪见过或听过平均数?你能举出例子吗?
生:
师: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生活中的平均数,我们一起看看吧。(学生举不出则说那我们来看看生活中哪些地方用了平均数)(课件展示)
师:大家的见识真是不少哦,那就我们走进生活,看看他们对平均数理解正确吗。
2. 下面说法正确吗?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王悦5次跳远的总成绩是10m,她每次的跳远成绩肯定都是2m。 ( )
(2)学校排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cm,有的队员身高会超过160cm,有的队员身高不到160cm。 ( )
(3)小东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6kg,小刚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4kg,小东一定比小刚重。 ( )
师:播放《汪汪队歌》,让我们一起听莱德队长的指挥去帮助有困难的人们把,瞧西点蛋糕店的蛋糕师傅遇到麻烦了,我们去帮帮他门吧。
用什么方法解决?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师:这两种算法哪一种简单。
生:一样。
师:要是一组数据有100个数,你会选择用移多补少去求平均数吗?(不会)对,一组数据数据比较多时用先合再分求平均数比较合适。
师:为什么做10个合适?
生:做多了怕浪费,做少了又怕不够卖。
师:不但有爱心,还挺有生意头脑。
师:莱德队长又来命令了:红星酒店也出问题了,我们赶紧去看看。
4.出示情境:
红星酒店最近打算订购20张新床,他们通过调查发现,旅客的平均身高是170cm,于是,他们决定购买20张长170cm的床,这样做合理吗?
师:平均数不是万能的,像这个问题用平均数解决问题就不合适,实际上我们的床通常是2米长,但是像姚明这样超过2米的运动员的床就需要特别定制了。
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
师:看来同学们的收获还真不少,我们利用平均数的有关知识解决了很多生活中的问题其实关于平均数的特点还有很多呢,比如它为什么可以用移多补少得到平均数呢,比如在评委打分时为什么经常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呢,这些问题以后我们再来探究吧。
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版平均数教案及反思,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及难点,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作业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案,共14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案,共10页。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