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二古诗文默写作业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11030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考语文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二古诗文默写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二古诗文默写作业,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2) ,霜重鼓寒声不起。(李贺《雁门太守行》)
(3)俗子胸襟谁识我? 。(秋瑾《满江红》)
(4)土地平旷,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桃花源记》)
(5)《答谢中书书》中,“ , ”两句描写了傍晚时的景象,画面灵动,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6)《过零丁洋》中表现文天祥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昂扬斗志的诗句是:“ ? 。”
(7)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用“ , ”把潼关险峻壮美的景色和作者起伏难抑的情感融合在一起。
2.默写。(10分)
(1)水击三千里, 。 (《北冥有鱼》)
(2)我寄愁心与明月,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5)李贺《雁门太守行》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绘激烈的战斗场面,渲染凝重凄怆的氛围的句子是:“ , 。”
(6)我们生活在阴沟里,但有人依然仰望星空。陶渊明身处黑暗的社会,却有着“ , ”(《桃花源记》)的人人惬意恬淡的理想;杜甫的茅屋因秋风而破,他却心念贫寒读书人,有着“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崇高理想。
3.默写。(10分)
(1)重岩叠嶂, 。 (郦道元《三峡》)
(2)忽如一夜春风来,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4) ,坐断东南战未休。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5)《曹刿论战》中,针对国君将衣食分与百姓的做法,曹刿的评价是:“ , 。”
(6)杜牧《泊秦淮》中,以古讽今,表达对当权者醉生梦死的不满的句子是:“ , 。”
(7)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 , ”两句借用窦宪勒石记功的典故,表达建功立业的愿望。
4.默写。(10分)
(1)学而不思则罔, 。 (《论语·为政》)
(2) ?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饮酒》)
(3)晴川历历汉阳树, 。 (崔颢《黄鹤楼》)
(4)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5)杜甫《望岳》中,表现勇攀顶峰的豪情和俯视一切的雄心的诗句是:“ , 。”
(6)读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 , ”,我们读到了超越个人忧乐的博大胸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担当。
(7)陆游《游山西村》中,“ , ”表达了一种峰回路转后必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5.默写。(10分)
(1)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2)醉翁之意不在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
(3)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己亥杂诗》(其五)中龚自珍借“落花”自喻,表达自己虽然远离官场,但依然关心国家命运,不忘报国之志的诗句是:“ , 。”
(6)《望岳》中表现杜甫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精神的句子是:“ , 。”
(7)晏殊在《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感叹花儿凋零、时光消逝的句子是:“ , 。”
6.书中有灵秀山川,有万千古迹,有指路先贤。读下面语段,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填写在横线上。(10分)
(1)游山川:遥望泰山绝顶,杜甫抒发“会当凌绝顶, ”的雄心壮志;漫步钱塘湖畔,白居易感受“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早春美景;与友同游小石潭,柳宗元生发“ ,悄怆幽邃”的悲凉之感。
(2)览古迹:过潼关,西望长安,张养浩慨叹“伤心秦汉经行处, ”;登幽州台,放眼远眺,陈子昂“ , ”,抒怀才不遇之悲;登临北固亭,辛弃疾怀想当年孙权“ ,坐断东南战未休”,豪气干云。
(3)思先贤:《行路难》(其一)中,李白认为“ , ”,对未来充满自信,对理想执着追求;《岳阳楼记》中,范仲淹“ , ”,宠辱不惊,胸襟旷达。
7.默写。(10分)
(1)读贵有得。读出陶渊明《饮酒》(其五)中“采菊东篱下,① ”的淡泊宁静;读出周敦颐《爱莲说》中“② ,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也许,我们便有了自我净化的力量。
(2)乡愁是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③ ,④ ”的惆怅;是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乡书何处达?⑤ ”的托付。
(3)时代需要“诗仙”李白“⑥ ,⑦ ”的坚定信心,更需要孟子所言“大丈夫”“⑧ ,⑨ ,⑩ ”的傲然风骨。
8.默写。(10分)
(1)故园是心的归宿:辛弃疾笔下有“ ?满眼风光北固楼”;范仲淹词中有“ ,燕然未勒归无计”;《夜雨寄北》中,李商隐描画想象回家团聚后剪烛西窗、共话今宵的情景的诗句是“ , ”。
(2)远方是脚的方向:王维远赴边地看到了“大漠孤烟直, ”的雄浑奇景;岑参征战塞外见到了“ ,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奇妙美景;王湾在北固山下遇到了“ , ”的日夜交替之景;苏轼在黄州欣赏到了“ , ”的如水月色。
9.下面是某同学以“古诗文中的景与情”为主题整理的表格。请在空缺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10分)
古诗文中的景与情
景
大漠壮美之景
(1)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江面开阔之景
(2) , 。(王湾《次北固山下》)
边塞肃杀之景
(3) ,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情
悠然自得之情
(4)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醉心山水之情
(5)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悲己念家之情
(6)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感悟:观山川美景,感古人情怀。我忽然就理解了《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为何会用“(7) , ”来表明自己毫不羡慕“同舍生”优越的条件。食物的鲜美、衣冠的华丽又怎能比得上内心的富足呢?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暑假中考语文专题提升训练:古诗文默写,共24页。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古诗文默写,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渔家傲·秋思〔北宋〕范仲淹,江城子·密州出猎〔北宋〕苏轼,满江红秋瑾,十五从军征《乐府诗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过零丁洋〔南宋〕文天祥,山坡羊·潼关怀古〔元〕张养浩,行路难〔唐〕李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 古诗文默写测试卷,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诗文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