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20篇曹刿论战作业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11032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考语文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20篇曹刿论战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20篇曹刿论战作业,共3页。
(节选自《左传》)
【乙】长勺之役,曹刿问所以战于庄公。公曰:“余听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断之。”对曰:“是则可矣。知夫苟中心图民【注】,智虽弗及,必将至焉。”
(节选自《国语》)
【注】 中心图民:内心为百姓考虑。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又何间焉 间:
(2)小惠未遍遍:
(3)必以信信:
(4)必以情断之之:
(5)智虽弗及及: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是则可矣。
3.【甲】【乙】两段文字刻画人物主要运用了 描写,【甲】文在写作手法上还使用了 的手法。(2分)
4.长勺之战最终鲁国大胜,请结合选段简要分析取胜的原因。(4分)
二、[2021云南]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6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呜呼!士不以天下之重自任,久矣。言语非不工也,政事文学非不敏且博也,然至于临大事,鲜不忘其故、失其守者,其器小也。公(乐全先生)为布衣,则颀然①已有公辅②之望。自少出仕,至老而归,未尝以言徇③物,以色假④人。虽对人主⑤,必审而后言。毁誉⑥不动,得丧若一,真孔子所谓大臣以道事君者。
(节选自苏轼《乐全先生文集叙》)
【注】 ①颀然:高大的样子。②公辅:三公和辅相。③徇:谋求。④假:这里是“看待、对待”的意思。⑤人主:君主。⑥毁誉:毁谤和称赞。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弗敢加也 加:
(2)小大之狱 狱:
(3)政事文学非不敏且博也 博:
(4)则颀然已有公辅之望 望: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2)士不以天下之重自任,久矣。
3.【甲】文写“乡人”和【乙】文写“士”,都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都是为了更好地刻画主人公。(2分)
4.认真阅读【甲】【乙】两文,说说曹刿与乐全先生身上有哪些共同品质。(6分)
第20篇 曹刿论战
一
1.(5分)(1)参与 (2)遍及,普遍 (3)实情 (4)代指“狱”(诉讼事件) (5)到,至(每小题1分)
2.(4分)(1)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2)这(样)就可以了。(每小题2分)
3.(2分)对话(或语言) 衬托(或对比)(每空1分)
4.(4分)①鲁庄公取信于民(有民本意识),善于听从意见;②曹刿敢于担当(有家国情怀),富有谋略。(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乙】长勺之战,曹刿问鲁庄公凭借什么(与齐国)作战。 庄公说:“我处理诉讼事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根据诚心判断。”曹刿回答说:“这(样)就可以了。如果内心确实为百姓考虑,即使智慧有所不及,也一定能达到目的。”
二
1.(4分)(1)虚夸,夸大 (2)指诉讼事件 (3)博学、广博 (4)名望,声望(每小题1分)
2.(4分)(1)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2)士人(有学识的人、读书人)不以天下的大事为自己的责任,已经很久了。(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
3.(2分)对比
4.(6分)①都是具有爱国之心的人;②都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③都不计较个人得失,能够在国家需要时挺身而出;④都有着出众的才能。(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参考译文】
【乙】唉!士人(有学识的人、读书人)不以天下的大事为自己的责任,已经很久了。(他们)说话没有不精巧的,处理政务和文学才能没有不灵敏广博的,然而到了面临大事的时候,很少有(能够)不忘本心、不失去操守的人,(这是因为)他们器量狭小。乐全先生作为一介平民,却卓然有三公和辅相的声望。您从小出去做官,到老才归来,未曾用(违心的)话语谋求外物、用(不好的)脸色对待别人。即使面对君主,(也)必定先仔细考察,然后才发表自己的观点。面对毁谤与称赞不为所动,得到与失去都一视同仁,您真的是孔子所说的用正道来侍奉君主的大臣。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21篇邹忌讽齐王纳谏作业,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18篇鱼我所欲也作业,共5页。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14篇马说作业,共5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