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2023学年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第1页
    2022-2023学年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第2页
    2022-2023学年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9小题,共38.0分)
    1.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下列选型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 植物生根发芽 B. 钟乳石慢慢长大 C. 豹子追捕羚羊 D. 龙生龙凤生凤
    2. 捕蝇草是一种食虫植物。它的一些叶特化为捕虫夹,当有小虫闯入触碰“触毛”时,能将其夹住。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的特征是(  )

    A. 能生长和繁殖 B. 能排出体内的废物
    C. 能呼吸 D. 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3. 爬山虎的叶片在墙上铺的很均匀,既没有重叠起来,也没有留一点缝隙,这一现象体现了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A. 阳光 B. 温度 C. 水分 D. 空气
    4. 广水市城郊街道油榨桥村千亩荷花次第盛开,花香四溢。池塘中的杂草跟花沐浴着同样阳光,呼吸着同样的空气,点缀着夏日的凉意,从生物学角度分析,杂草与荷的关系是(  )
    A. 共生 B. 竞争 C. 捕食 D. 寄生
    5. 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探究环境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的变量是光照
    B. 湿土和干土应该从不同的环境中获取
    C. 实验用的鼠妇应全部放在湿土这一侧
    D. 探究的问题是“土壤的湿度对鼠妇生活有影响吗?”
    6. 自然界的花草树木牵动着人们的情感,人们又将自己的情感赋予花草树木,谱写出了许多名篇佳作,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花草树木”和“人”在生态系统中分别扮演的角色是(  )
    A. 非生物因素、生产者 B. 生产者、消费者
    C. 非生物因素、消费者 D. 消费者、分解者
    7. 在印台山文化生态园中,存在着一条食物链:草→虫→鸟。鸟由于某种原因而大量死亡,在较长时间内与虫的数量变化相符合的曲线是(  )
    A. B.
    C. D.
    8. 使植物叶片呈现绿色和花瓣呈现红色的细胞结构分别是(  )
    A. 液泡、叶绿体 B. 叶绿体、液泡 C. 液泡、液泡 D. 叶绿体、叶绿体
    9.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里的能量转换器
    B. 细胞质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是细胞活动的控制中心
    C. 在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时滴生理盐水的目的是防止细胞吸水过多而涨破
    D. 鉴别一个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应检查它有无细胞壁
    10. 概念框架图可以形象的反映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如图是某同学画的生物体结构层次的概念框架图,其中①②③分别表示(  )

    A. 系统、细胞、组织 B. 细胞、组织、系统 C. 组织、细胞、系统 D. 细胞、器官、系统
    11. 巨藻是藻类王国中最长的一族,成熟的巨藻一般有70米到80米长,最长的可达500米。下列有关巨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植物体结构简单 B. 能够释放氧
    C. 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D. 通过种子繁殖后代
    12. 如图是大豆种子和玉米籽粒的基本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大豆种子具有两片子叶,玉米籽粒具有一片子叶
    B. 种子的胚包括a胚根、b胚轴、c胚芽和d子叶
    C. 把碘液滴在玉米籽粒的纵切面上,切面部分e变蓝色
    D. 人类食用的豆油和玉米面分别来自种子的胚乳和子叶
    13. 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水稻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实施了如表所示实验。关于这个实验的方析,错误的是(  )
    组别
    温度

    空气
    发芽率

    25℃
    适量
    充足
    96%

    25℃
    干燥
    充足
    0

    4℃
    适量
    充足
    0

    A. 为避免偶然性,种子数不能太少
    B. 要探究温度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择甲、丙两组
    C. 甲组中也有未萌发的种子,原因可能是胚死了或胚被破坏
    D. 实验结论是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14.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下列关于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杏花是由花芽发育而来的 B. 杏花的主要结构是美丽的花瓣
    C. 一个杏是由一个胚珠发育来的 D. 杏的食用部分主要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15. 在观察“菠菜叶片表面的气孔”的实验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据图可推测,该实验所用菠菜叶片是萎蔫的
    B. 结构①中水分的吸收和散失能够控制③的开闭
    C. 由于结构②不含叶绿体,所以盖上盖玻片后要进行染色
    D. 撕取菠菜叶的上表皮制成临时装片,原因是上表皮的气孔数量较多,方便观察



    16. 植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日常的衣、食、住、行往往都离不开它。植物从种子长成参天大树的过程中其有机物含量增加的主要物质来源是(  )
    A. 土壤中的水和无机盐 B.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
    C. 土壤中的水和有机物 D.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无机盐
    17. 如图所示是正常生长的粮食作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图,以下选项不正确的是(  )

    A. Ⅰ是光合作用曲线,Ⅱ是呼吸作用曲线
    B. 曲线Ⅰ和曲线Ⅱ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C. 若一天中a-b-c>0,则植物会积累有机物
    D. 遇到阴雨天气时,区域a的面积会增大
    18. 我国有几千年的农业开垦历史,积累了丰富的农业耕种经验。下列措施与生物学原理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 花生、大豆等旱地作物中耕松土——增加土壤通气性
    B. 正其行,通其风——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
    C. 园艺工人根部带土移栽树苗——降低移栽树苗的蒸腾作用
    D. 给玉米植株进行人工辅助授粉——避免果穗出现缺粒现象
    19. 2022年4月22日是第53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为“投资我们的星球”,呼吁人们提高日常生活中的绿色消费意识。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 B. 使用可降解的塑料制品
    C. 推广使用新能源公交车 D. 直接露天焚烧大量垃圾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0分)
    20. 近年广水市蔡河镇出产的草莓,因其色泽艳丽、芳香馥郁、营养丰富而受到当地民众的喜爱。图甲示保护地栽培草莓,图乙和图丙分别示草莓根尖、叶芽纵切片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1)草莓果实通常呈红色,红色物质存在于图的        中。(填标号)

    (2)草莓根系发达,生长速度快,其中生长速度最快的是图乙中的        。
    (3)草莓生活所需要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通过乙图所示根尖的        区(填标号)的细胞吸收,运输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动力是来自于植物的        。(填生理过程)
    (4)草莓的茎是由图丙中的        (填标号)发育来的。其茎中没有        ,所以草莓茎长不粗。
    (5)如下表为草莓在栽培过程中每生产1000kg所吸收的氮、磷、钾、钙、镁的量,结果表明草莓需求量较大的是含        三种矿质元素的无机盐。
    矿质无素





    吸收的量(千克)
    8.28
    0.98
    6.11
    5.17
    1.79

    21. 图甲描述的是蚕豆的一生,图乙是玉米种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注意“[]”内填数字,横线上填答案)

    (1)蚕豆种子的萌发,从其自身结构上来说,都要有完整且具有活力的        。种子萌发的时候,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        。
    (2)图A中的4将来发育成图C中的        。
    (3)图甲中由D到E的过程必须经过        和        两个重要生理过程。
    (4)蚕豆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图A中的[        ]        来提供。
    (5)让蚕豆种子在黑暗环境中萌发,那在萌发过程中种子内有机物含量变化最符合的曲线变化是图        。

    22. 广水市余店镇农民以种植蔬菜大棚发家致富,图甲是蔬菜大棚内某种蔬菜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乙是该大棚一天内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化,请你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大棚内的蔬菜在保证叶片不相互遮挡的前提下,为最大限度的利用光照,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提倡        ,该措施主要与图甲中的        过程有关。(填字母)
    (2)蔬菜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通过        向上运输到叶片等部位,其中绝大部分的水分以水蒸气的状态从叶片的        (填结构名称)散失掉了。
    (3)夜晚,有经验的菜农会将将大棚打开一会儿,其主要目的是降低        ,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提高产量。
    (4)蔬菜生长期间,缺水会造成减产,原因是:水是植物进行        的原料。
    (5)由图乙可知,6~18时曲线变化的原因是:光合作用强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这一天中,有机物量积累最多的是        时。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23. 新冠肺炎依然在全球肆虐,接种疫苗是真正实现群体免疫的好方法。钟南山院士呼吁大家一起努力,尽快接种疫苗,为预防新冠尽一份自己的力。目前市场上新冠疫苗种类繁多,接种次数也不一样。某科研小组开展了探究某款新冠疫苗是否在小白鼠身上产生抗体的实验,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组号
    小白鼠数量
    注射试剂种类和数量
    产生抗体小白鼠的数量
    1
    10
    注射一针新冠疫苗
    5
    2
    10
    注射二针新冠疫苗
    8
    3
    10
    注射三针新冠疫苗
    9
    4
    10
    注射生理盐水
    0
    材料用具:大小、性别相同且健康的小白鼠40只,某款新冠灭活疫苗,生理盐水,注射器等。
    (1)本实验的变量是:        ;设置第4组的目的是        。
    (2)该实验可提出的问题是:        ?
    (3)小白鼠每组10只,且大小、性别都相同,这遵循了        原则。
    (4)科研小组将上述实验重复做了三次,并取实验数据的        值,这样做的目的是        。
    (5)实验结论:新冠疫苗可使小白鼠体内产生抗体,且在一定范围内,注射的疫苗次数越多,产生抗体的小鼠数量越        (填“多”或“少”)。
    (6)一般说来,有效率在80%以上就是一款比较好的疫苗,小白鼠是一种与人类很相似的哺乳动物,在小白鼠体内比较安全的疫苗,基本上可以在人体上进行临床实验。根据上述实验数据,你对接种新冠疫苗的看法是: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植物生根发芽体现了生物能够生长的特征,属于生命现象;
    B、钟乳石不属于生物,因此它不属于生命现象;
    C、豹子追捕羚羊体现了生物需要营养的特征,属于生命现象;
    D、龙生龙凤生凤体现了生物都有遗传的特性,属于生命现象;
    故选:B。
    生物的特征包括生物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等。
    掌握生物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2.【答案】D 
    【解析】解:捕蝇草的一些叶特化为捕虫夹,当有小虫闯入触碰“触毛”时,能将其夹住,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故选:D。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3.【答案】A 
    【解析】解:我们知道阳光、温度、空气和水分等都是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主要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同种生物之间和不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叶子铺在墙上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目的是充分的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如果重叠下面的叶子就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有机物,只会消耗有机物,所以是阳光对生物的影响。
    故选:A。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4.【答案】B 
    【解析】解:A.共生关系是指不同种类的生物之间,生活在一起,对彼此都有利,一旦分开都不能很好的生活,A不符合题意。
    B.竞争关系是指生物之间相互争夺营养物质、生存空间等而形成的关系,所以从生物学角度分析,杂草与荷的关系是竞争,B符合题意。
    C.捕食关系是指动物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而形成的关系,C不符合题意。
    D.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生,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共生关系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理解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5.【答案】D 
    【解析】解:A、据图可见:该实验的变量是水分,A错误。
    B、为保证单一变量,湿土和干土应该从相同的环境中获取,B错误。
    C、实验用的鼠妇应全部放在中间,C错误。
    D、据图可见: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土壤的潮湿度对鼠妇生活有影响吗?D正确。
    故选:D。
    在设计探究实验时,要设置对照组,对照组中要探究的条件必须是唯一的变量才行,而该生物小组探究水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所以变量应该是水。因此在设计对照组时必须遵照光是唯一的变量这一原则来进行设计。否则实验设计就会不科学合理。
    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6.【答案】B 
    【解析】解: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有机物(食物)和氧气的绿色植物,因此花草树木属于生产者;消费者是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需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的动物,因此人属于消费者。
    故选:B。
    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7.【答案】D 
    【解析】解: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种类、数量和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是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的限度的。在印台山文化生态园中,存在着一条食物链:草→虫→鸟。鸟由于某种原因而大量死亡,虫的数量增加,草的数量减少,这样又引起虫的数量减少,草的数量又增加,出现了先增加后减少最后维持在动态平衡。
    故选:D。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掌握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解题的关键。

    8.【答案】B 
    【解析】解:植物叶片呈现绿色的原因是叶片中含有叶绿体,叶绿体中含有光合色素,其中主要是叶绿素;花瓣呈现红色是由于花瓣细胞的液泡中含有花青素所致。
    故选:B。
    (1)叶绿体主要含有叶绿素、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其中叶绿素的含量最多,遮蔽了其他色素,所有呈现绿色,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
    (2)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储存着糖分、色素等多种物质。
    本题考查了细胞器的组成和功能,对于不同细胞器的组成成分和功能需要理解和识记。

    9.【答案】B 
    【解析】解:A、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是细胞的动力“车间”,A正确;
    B、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它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B错误。
    C、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的注意事项,先滴的是0.9%生理盐水,目的是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原有形状,便于观察,C正确;
    D、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因此鉴定一个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最可靠的依据是观察它是否具有细胞壁。不能把有无叶绿体和液泡作为鉴别一个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的依据,因为只有绿色植物细胞的部分细胞如叶肉细胞等才具有叶绿体;成熟的植物细胞才具有大液泡,如根尖细胞就没有液泡,D正确。
    故选:B。
    1、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2、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
    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答案】B 
    【解析】解:根据分析可知:①细胞经过分裂、分化形成②组织,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单位:器官。植物体直接由器官构成,而动物体由器官构成③系统,再由系统构成动物体。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无系统。即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可归纳如下图:

    掌握好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答案】D 
    【解析】解: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藻类植物是地球上氧气的主要来源,其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占空气中氧气的90%,能够产生孢子,靠孢子繁殖后代,即孢子生殖,生殖过程离不开水,因此ABC正确,D错误。
    故选:D。
    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上,种类多种多样,有单细胞的,如衣藻、硅藻等,有多细胞的,如水绵、海带、紫菜、裙带菜等,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全身都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是空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能够产生孢子,靠孢子繁殖后代,即孢子生殖,生殖过程离不开水。
    熟练掌握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就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12.【答案】D 
    【解析】解:A.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种子具有两片子叶,储存营养物质;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籽粒具有一片子叶,转运营养物质,A正确。
    B.种子的结构由种皮和胚组成,其中胚包括a胚根,b胚轴、c胚芽和d子叶组成,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新生植物的幼体,B正确。
    C.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所含营养物质主要是淀粉,储存在胚乳内。把碘液滴在玉米籽粒纵切面上,切面部分e胚乳变蓝,C正确。
    D.人类食用的豆油和玉米面分别来自种子的子叶和胚乳,D错误。
    故选:D。
    图中的a胚根、b胚轴、c胚芽、d子叶、e胚乳。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种子结构的异同。

    13.【答案】D 
    【解析】解:A、为避免偶然性,种子数不能太少,A正确;
    B、甲与丙对照变量是温度,因此要探究温度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择甲、丙两组,B正确;
    C、种子萌发除了环境条件外还有自身条件,因此,甲组中也有未萌发的种子,原因可能是胚死了或胚被破坏,C正确;
    D、通过实验,得出结论是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D错误。
    故选:D。
    (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3)种子的发芽率是指萌发的种子数占供检测的种子数的百分比。
    在科学探究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14.【答案】A 
    【解析】解:A.叶芽将来发育成茎、叶;花芽将来发育成花,混合芽既发育为花,又发育为叶,所以杏花是由花芽发育而来的,故A正确。
    B.一朵花的最主要的部分是雄蕊和雌蕊,因为其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故B错误。
    CD.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所以,一个杏是由一个子房发育来的,杏的食用部分主要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故CD错误。
    故选:A。
    (1)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雌蕊和雄蕊等部分,雌蕊和雄蕊合称花蕊是花的主要结构。
    (2)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
    掌握花的结构功能、果实种子的形成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15.【答案】B 
    【解析】解:A.图中气孔打开,可推测该实验所用菠菜叶片是新鲜的,不是萎蔫的,A错误。
    B.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是由一对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保卫细胞控制气孔的张开和闭合。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气孔闭合。所以,①保卫细胞中水分的吸收和散失能够控制③气孔的开闭,B正确。
    C.结构②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但①保卫细胞含有叶绿体,该实验不需要进行染色,C错误。
    D.建议撕取菠菜叶片的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原因是下表皮的气孔数量较多,方便观察,D错误。
    故选:B。
    题图中:①是保卫细胞,③是气孔,②是表皮细胞。
    掌握撕取菠菜叶片的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的步骤及气孔的开闭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16.【答案】B 
    【解析】解:植物从种子长成参天大树的过程中其有机物是光合作用制造的,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所以有机物含量增加的主要物质来源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
    故选:B。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在此过程中,完成了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据此解答。
    关键点:植物体的增重主要来源于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

    17.【答案】D 
    【解析】解:A、图中Ⅰ只在6点~18点有光的条件下进行,因此Ⅰ是光合作用曲线;Ⅱ在0点~24点全天(有光、无光)都能进行,因此Ⅱ是呼吸作用曲线,A正确。
    B、曲线Ⅰ和曲线Ⅱ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B正确。
    C、正常情况下,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大于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才能积累,植物体才能正常生长。图中a表示植物白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减去植物白天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b+c表示植物夜间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因此a>b+c,C正确。
    D、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阴雨天气光线较弱,a区域的面积会减小,D错误。
    故选:D。
    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实质上是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的过程。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如表:
     
    区别
    联系
    场所
    原料
    条件
    产物
    能量
    光合作用
    叶绿体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储存能量
    相互对立
    相互依存
    呼吸作用
    所有的活细胞
    有机物、氧气
    有无光皆可
    二氧化碳、水
    释放能量

    掌握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须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而植物的呼吸作用在有光和无光的条件下都能进行。

    18.【答案】C 
    【解析】解:A.植物根的呼吸作用需要的氧气,来自空气中,所以花生、大豆等旱地作物中耕松土,增加土壤通气性,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故A正确。
    B.正其行,通其风,可为植物提供充足的光照和二氧化碳,能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故B正确。
    C.根尖的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增加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面积,所以园艺工人根部带土移栽树苗,有利于保护幼根和根毛,促进水分的吸收,提高移栽的成活率,故C错误。
    D.玉米果穗出现缺粒现象,主要是由于传粉不足引起的。为了弥补自然下状态传粉不足,如果辅以人工辅助授粉,同样能提高结实率,避免果穗出现缺粒现象,故D正确。
    故选:C。
    (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等。
    (2)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3)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掌握植物的三大生理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19.【答案】D 
    【解析】解:A、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有利于保护环境,正确。
    B、使用可降解的塑料制品,有利于保护环境,正确。
    C、推广使用新能源公交车,有利于保护环境,正确。
    D、直接露天焚烧大量垃圾,污染环境,错误。
    故选:D。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20.【答案】⑤  ②伸长区  ①  蒸腾作用  c  形成层  氮、钾、钙 
    【解析】解:(1)植物细胞的细胞质内含有液泡,液泡内含有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糖分等物质,所以草莓果实通常呈红色,红色物质存在于图甲的⑤液泡中。
    (2)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因此,草莓根系发达,生长速度快,其中生长速度最快的是图乙中的②伸长区。
    (3)成熟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开始分化,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根毛的存在增加了根的吸收面积,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所以草莓生活所需要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通过乙图所示根尖的①成熟区的细胞吸收。运输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动力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蒸腾作用对促进植物体内水分的吸收,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具有重要作用。
    (4)叶芽的结构:生长点有很强的分生能力,属于分生组织,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幼叶将来发育成叶;芽轴将来发育成茎;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因此,草莓的茎是由图丙中的c芽轴发育来的。草莓属于草本植物,其茎中没有形成层,所以草莓茎长不粗。
    (5)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含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分析表可知,草莓需求量较大的是含氮、钾、钙三种矿质元素的无机盐。
    故答案为:(1)⑤;
    (2)②伸长区;
    (3)①;蒸腾作用;
    (4)c;形成层;
    (5)氮、钾、钙。
    图乙中各结构名称分别是:①成熟区,②伸长区,③分生区,④根冠。图丙中各结构名称分别是:a生长点,b幼叶,c芽轴,d芽原基。细胞结构图中各结构名称分别是: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细胞核、⑤液泡、⑥细胞质。
    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根尖的结构及其功能,叶芽的结构及其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21.【答案】胚  胚根  茎和叶  传粉  受精  ⑤  子叶  A 
    【解析】解:(1)种子的萌发除了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还需具备自身条件,如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可见无论是蚕豆种子还是玉米种子的萌发,从其自身结构上来说,都要有完整且具有活力的胚。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先吸收水分,体积膨大,种皮涨破,同时,胚内的生命活动活跃起来,从子叶得到营养物质和能量后开始分裂和生长,胚根伸长突出种皮,发育成根,不久从这条根的周围又生出一些细根;此后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所以种子萌发的时候,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胚根。
    (2)蚕豆种子的结构由种皮和胚组成,胚由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组成,胚根将来发育为根,胚芽将来发育为茎和叶,胚轴连接根和茎,子叶两片储存营养物质。因此,图A中的4将来发育成图C中的茎和叶。
    (3)由D到E的过程也就是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这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生理过程,传粉和受精作用完成后,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
    (4)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先吸收水分,体积膨大,种皮涨破,同时,胚内的生命活动活跃起来,从子叶得到营养物质和能量后开始分裂和生长,胚根伸长突出种皮,发育成根,不久从这条根的周围又生出一些细根;此后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所以蚕豆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图A中的5子叶来提供。
    (5)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的量的变化是:刚刚开始萌发时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以有机物的量会减少,当种子萌发抽出绿叶但在黑暗环境中萌发,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有机物的量逐渐降低。
    故选:A。
    故答案为:(1)胚;胚根;
    (2)茎和叶;
    (3)传粉;受精;
    (4)⑤子叶;
    (5)A。
    图甲蚕豆种子结构示意图可知:1胚轴、2胚根、3种皮、4胚芽、5子叶,图乙玉米种子结构示意图可知:6果皮和种皮、7胚芽、8胚轴、9胚根、10胚乳、11子叶。图A种子萌发,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形成植物的根;图B是发育成的幼苗;图D是花;图E是果实。
    掌握种子萌发过程及果实种子形成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22.【答案】合理密植  C  导管  气孔  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  大于  18 
    【解析】解:(1)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照,场所是叶绿体,实质是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合理密植有利于通风,叶片接受更多的光照,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因此,大棚内的蔬菜在保证叶片不相互遮挡的前提下,为最大限度的利用光照,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提倡合理密植,该措施主要与图甲中的C光合作用过程有关。
    (2)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通过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散失到体外大气中的过程,蒸腾作用主要是叶片的气孔,气孔是气体进出和水分散失的门户,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由下向上。因此,蔬菜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通过导管向上运输到叶片等部位,其中绝大部分的水分以水蒸气的状态从叶片的气孔散失掉了。
    (3)植物的呼吸作用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越低呼吸作用越弱,分解的有机物就越少。因此,夜晚,有经验的菜农会将将大棚打开一会儿,其主要目的是降低呼吸作用或者温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提高产量。
    (4)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照,场所是叶绿体,实质是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蔬菜生长期间,缺水会造成减产,原因是:水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5)根据图示可知:在0—6时,夜间无光,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不断释放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的浓度逐渐升高;而6—18时为白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断消耗二氧化碳,也能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但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所以二氧化碳的浓度逐渐降低;从18—24时为黑夜时间,与0—6时的情况一样,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升高。因此,由图乙可知,6—18时曲线变化的原因是: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这一天中,有机物量积累最多的是18时。
    故答案为:(1)合理密植;C;
    (2)导管;气孔;
    (3)呼吸作用;
    (4)光合作用;
    (5)大于;18。
    (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植物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
    (3)图甲可知,A表示呼吸作用,B表示蒸腾作用,C表示光合作用。
    掌握植物三大生理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23.【答案】新冠疫苗  作对照  新冠疫苗能在小白鼠身上产生抗体吗  单一变量  平均  减少误差,避免偶然性  多  接种疫苗,人人有责;接种新冠疫苗、构筑免疫屏障等 
    【解析】解:(1)探究新冠疫苗能在小白鼠身上产生抗体吗?实验的变量是新冠疫苗,除变量不同以外其它的实验条件保持相同,有利于控制实验的变量,设置第4组生理盐水的目的是作对照,这样得出的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
    (2)提出问题是探究生物的前提和基础,所以该实验可提出的问题是新冠疫苗能在小白鼠身上产生抗体吗?
    (3)小白鼠每组10只,且大小、性别都相同,这遵循了单一变量原则,得出的实验结果科学合理。
    (4)科研小组将上述实验重复做了三次,并取实验数据的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误差,避免偶然性,是得出的实验结果更具有科学性。
    (5)实验结论:新冠疫苗可使小白鼠体内产生抗体,且在一定范围内,注射的疫苗次数越多,产生抗体的小鼠数量越多。
    (6)根据上述实验数据,你对接种新冠疫苗的看法是接种疫苗,人人有责;接种新冠疫苗、构筑免疫屏障等。
    故答案为:(1)新冠疫苗;作对照;
    (2)新冠疫苗能在小白鼠身上产生抗体吗;
    (3)单一变量;
    (4)平均;减少误差,避免偶然性;
    (5)多;
    (6)接种疫苗,人人有责;接种新冠疫苗、构筑免疫屏障等。
    (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是对照组。
    (2)探究的一般过程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对照实验的设计注意单一变量。
    掌握对照实验原则是解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生物][三模]2024年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中考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生物][三模]2024年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中考试题(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非选择题的作答,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43亿,人口普查的方法属于,07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