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部分 第1章 课时2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计算
展开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策略建议
高中地理与初中的内容相差很大,初中多为是什么,在哪里,而高中是为什么,尤其高一的自然地理部分,学习时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科思维。考生在高三复习中可以在以下方面进展尝试:
1、重书本抓主干
从最原始的概念入手,把这些概念都弄清,千万不要混淆一些概念,根底知识,这点来说就是地理成功的一半掌握了,这些根底东西一定要掌握非常好,才能灵敏运用。
2、重原理抓过程
我们必须从根底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如: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风气候;生态平衡的条件等。
3、勤归纳会比较
要勤于考虑,注重平时的积累,将知识整理归纳形成主干,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用联络的方法来表达头脑中的概念、思想和理论,把隐性的知识显性化、可视化。
4、多读图勤考虑
地理学习的灵魂是地图的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是我们获得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地理学习不可以分开地图。
5、重标准有条理
答题标准、有条理是文科综合的得分重要法宝,因此学生在平时就要注重培养标准做题的才能,以进步得分率。
课时2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计算
考点1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海拔(绝对高度)与相对高度
(1)海拔(绝对高度):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点海拔为1 500 m,乙点海拔为500 m。
(2)相对高度:一个地点与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与乙的相对高度是1 000 m。
0 m等高线
因等高线数值反映的是海拔高度,故海岸线通常就是0 m等高线。但0 m等高线也可能不是海岸线,大陆内部也有低于海平面的盆地存在,所以内陆也可以有0 m等高线。
2.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地图上海拔相同的各点的连线。
(2)基本地形部位:
图中字母 | 地形 | 等高线特点 |
A | 山峰 | 闭合,数值由外向内变大 |
B | 山谷 | 凸向高处,一般成为河谷 |
C | 山脊 | 凸向低处,一般成为分水岭 |
D | 陡崖 | 等高线重合 |
E | 鞍部 | 两个山峰或两个山谷等高线之间的区域 |
3.等高线地形图的一般特点
(1)同线等高。(2)同图等距(等高距相等):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可能相等,也可能相差一个等高距。(3)密陡疏缓。(4)凸高为谷。(5)凸低为脊。(6)重叠为崖。
4.坡面径流流向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河谷地带,河流线应是每条向高处弯曲的等高线弯曲度最大的点的连线;谷地坡面上的径流方向应是与等高线垂直,指向海拔低处。
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
读图五方面 | 读图内容 | 分析、解决问题 |
读数值范围 | ①区域地势起伏大小; ②海拔最大值、最小值 | 判读区域地形特征,判断坡向(迎风坡、背风坡、阳坡、阴坡) |
读延伸方向 | 区域等高线整体大致凸出方向 | |
读疏密程度 | ①坡度陡缓——密陡疏缓; ②坡面凸凹:高疏低密——凸坡,高密低疏——凹坡 | ①农业:陡坡发展水土保持林,缓坡修梯田。 ②工程建设:为了使道路平坦,公路尽量沿等高线修建,“之”字形道路也是为了降低坡度 |
读弯曲状况 | ①山脊:凸向低处; ②山谷:凸向高处; ③鞍部:两山峰等高线之间的区域 | ①判断河流流向: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 ②判读等温线的变化:山谷地势低,气温较两侧高,等温线凸向温度低的方向;山脊相反 |
读局部闭合 | ①山顶、山峰:中间高四周低; ②盆地、洼地:四周高中间低; ③表示高度不在正常范围,判读规律:“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 判读局部海拔大小、高度范围或高差等 |
2.等高线图中五大地形类型的判断方法
| 等高线特征 | 海拔 | 地表起伏程度 |
高原 | 中间疏,四周密 | 500 m以上 | 起伏不大,边缘陡峭 |
山地 | 密集 | 500 m以上 | 坡度较陡,沟谷较深 |
丘陵 | 稀疏 | 200~500 m | 坡度平缓,起伏和缓 |
盆地 | 中间疏,四周密 | 没有一定标准 | 中间低、四周高 |
平原 | 稀疏,较为平直 | 200 m以下 | 平坦广阔 |
(2020·山东地理)2020年5月27日上午11点整,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将五星红旗插上世界最高峰峰顶,实现了四十五年后我国测绘队员的再次登顶。从位于5 200 m的大本营向上,队员们要经过甲、乙、丙、丁四个营地(下图),其中一个营地由于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引起高原反应,被称为“魔鬼营地”。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魔鬼营地”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5月27日位于28°N的温州昼长为13时44分,该日珠峰顶部(28°N,87°E)日出时刻在北京时间( )
A.7:20以前 B.7:20~7:39
C.7:40~8:00 D.8:00以后
答案 1.A 2.A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丙、丁四个营地中,丙、丁位于山脊,乙位于鞍部,这三个营地所处的地形部位都有利于空气流动,只有甲位于山谷,地形封闭,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引起高原反应,A对,B、C、D错。第2题,已知温州昼长为13时44分,可推知温州日出时刻为地方时5:08,则同纬度且同海拔的各地日出地方时都是5:08。如果海拔升高,则日出提前,日落推迟,所以珠峰峰顶日出地方时应该是5:08之前。珠峰顶部地方时5:08对应的120°E地方时为7:20,故珠峰顶部日出的北京时间应在7:20之前,选A。
等流时线是流域内的降雨汇流到河口所用时间相等的点的连线。下图示意某流域等流时线。据此完成1~2题。
1.流域内河流干流的大致流向是( )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
2.流域内平均坡度最陡的河段是( )
A.ab段 B.bc段
C.cd段 D.de段
答案 1.A 2.D
解析 第1题,等流时线是流域内的降雨汇流到河口所用时间相等的点的连线,汇流到河口的时间越短,说明离河口越近。根据图示,e点降雨汇流到河口的时间最长,a点降雨汇流到河口的时间最短,因此河流的流向是由e到a的方向,再结合指向标可知,河流干流大致为自东向西流,选A。第2题,根据材料可知,两点间在相等的时间内,距离越大,说明河流流速越快,平均坡度越陡。de段间距最大,因此de段河流流速最快,平均坡度最陡,选D。
(2022·江苏无锡期中)三叶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温暖、向阳、年降水量800~1 000 mm、排水良好的环境,平均根深20~33 cm,最大根深可达120 cm。下图示意非洲西北部某风景区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潜水位海拔相等的点连成的线称作等潜水位线)分布状况,景区内有一较大溪流发育,该溪流径流量季节差异明显。景区内广泛种植三叶草。据此完成3~4题。
3.结合三叶草生长习性,该区域三叶草生长最为旺盛的地点可能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4.此季节图示地区( )
A.受盛行西风影响
B.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C.河流携带泥沙较少
D.日落时塔影和溪流大致平行
答案 3.B 4.C
解析 第3题,根据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和该区域所处的位置,可知②处位于山地的阳坡,符合三叶草生长所需要的温暖、向阳、排水良好等特点,B正确。①、③两地位于山地的阴坡,光照条件较差。④地海拔为763到764米,潜水水位为761到762米,地下水埋藏深度为1到3米,而三叶草平均根深为20到33厘米,所以此处不适合三叶草的生长。第4题,该地位于非洲西北部,应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结合图中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判断此时地下水补给河流水,为河流枯水期,故判断此季节为北半球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A、B错误;河流枯水期时河流流量较小,携带泥沙较少,C正确;北半球夏季日落时,太阳位于西北方地平线,则塔影朝向东南,图中溪流自东北流向西南,二者并不平行,D错误。
考点2 等高线地形图的计算
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从等高线图上读出任意两点之间的海拔,就可以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H相=H高-H低。
2.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如图中甲处,假设n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Δd为等高距,H大为与陡崖交会的等高线的最大值,H小为与陡崖交会的等高线的最小值 。则图中n=4,Δd=100 m,H大=400 m,H小=100 m,利用这些信息我们可以进行以下计算:
(1)陡崖的相对高度(H)
计算公式为(n-1)Δd≤H<(n+1)Δd。因此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为300 m≤H<500 m。
(2)陡崖的绝对高度
①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大≤H顶<H大+Δd。图中崖顶的绝对高度为400 m≤H顶<500 m。
②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H小-Δd<H底≤H小。图中崖底的绝对高度为0<H底≤100 m。
3.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
一般来说,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点之间有n条数值不同的等高线,等高距为Δd,则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可用下面公式求算:(n-1)Δd<H<(n+1)Δd。如图所示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为200 m<H<400 m。
4.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
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 ℃/100 m)可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
T差=(0.6 ℃·H相)/100 m。
5.闭合等高线区域内海拔的计算(图中a>b)
按“大大小小”规律计算,即“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1)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如果其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低于其等高线的值。如图,若c=b,则d<b,即“小于小的”。
(2)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如果其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高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高于其等高线的值。如图,若c=a,则d>a,即“大于大的”。
(新课标全国文综Ⅰ)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据此完成1~2题。
1.Q地的海拔可能为( )
A.90米 B.230米 C.340米 D.420米
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
A.260米 B.310米 C.360米 D.410米
为考查考生等高线的计算应用,命题人特意创设了一个简化了的比较接近生活的情境,能从中充分考查相关的知识和能力。
等高线地形图的计算。
考查考生从地理图形语言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获取地理信息后,冷静推导各个地理信息之间的关系并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考查了考生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的核心素养。
第1题 由图可知,环绕山峰的等高线海拔最高;靠近河流两侧的两段等高线是该图示范围内海拔最低的。再依据等高距为100米,得出图中的等高线从高到低分别为500米、400米和300米。河流东岸等高线自西向东依次为300米、400米,Q地在400米等高线偏高的一侧,海拔应大于400米。 |
第2题 初步判定河谷高程在200米到300米之间。再根据瀑布的落差为72米,可判断桥梁附近河岸高程介于200米到228米之间。又因山峰高程为580米,故山峰和河岸的高差介于352米到380米之间。 |
答案 1.D 2.C
读“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图中等高距为200 m,回答1~2题。
1.图中箭头正确表示河流集水方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a和b的数值可能是( )
A.100 250 B.100 350
C.500 250 D.500 350
答案 1.A 2.C
解析 第1题,河流位于山谷,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河流集水方向是由高处指向低处,垂直于等高线。故箭头①正确。第2题,河流位于山谷处,可以判断出a的数值大于300,图中等高距为200 m,则a的数值为500;根据局部闭合等值线“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b点的数值小于300。
下图示意“某区域地形图(单位:米)”。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等高线M的数值可能是( )
A.300 B.400
C.500 D.600
4.甲、乙、丙、丁四地最可能形成较大瀑布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3.C 4.B
解析 第3题,由图中等高线变化趋势,可判断丙地附近等高线为400米;M线内部为山峰,说明M线内地势较高;根据等值线分布“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原则,可判断M与其两侧数值较大的等高线相等,即M的数值为500,C正确。第4题,由等高线弯曲形状,可判断甲、乙位于山谷,可能有河流发育,且乙地为陡崖,故乙最可能形成瀑布。丙、丁两地位于山脊位置,无河流发育,不可能形成瀑布,B正确。
答题指导 地形特征描述
地形特征要点 | 特征描述 | 判断依据 |
地形类型及分布 | ①地形以平原(盆地、丘陵、高原、山地等)为主;②主要分布在北部(或东部等);③特殊地貌,如喀斯特地貌等 | 海拔<200 m的为平原;200~500 m的为丘陵;>500 m的为山地;四周高、中间低的为盆地;海拔>500 m且四周等高线密集、中间稀疏的为高原 |
地势特征 | ①地势××高××低,或地势由××向××倾斜;②地势起伏大或地势平坦 | 从等高线的疏密及数值变化、河流流向等方面判断 |
海岸线特征及分布 | 海岸线平直,半岛、岛屿少或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海湾等或北部(南部)海岸线平直、南部(北部)海岸线曲折等 | 直接从图中海岸线分布上判断 |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兰屿岛位于我国台湾省东南部,气候湿热,多大风,被称为“风岛”。岛屿面积约45 km2,人口约4 300人,水资源短缺。下图为兰屿岛地形示意图。
(1)描述兰屿岛的地形特征。(6分)
(2)推测兰屿岛主要道路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6分)
答案 (1)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岛屿内部为低山丘陵,沿海有狭窄平原;地势起伏较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2)特征:沿海(或环岛、或多分布在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分布。原因:地形平坦,修建成本低;连接居民点,方便出行。
2.下图示意关中地区和楚河地区。阅读下图,完成问题。(6分)
分析渭河平原南北两侧(沿108°E)的地形特征差异。
答案 南侧:以山地为主,地势较高(南高北低),起伏较大。北侧:以高原为主,地势较低(北高南低),起伏较小。
3.下图为“希腊的等高线地形图”,该国喀斯特地貌广布,其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严重制约着该国经济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描述图示地区地形地貌特征。 (6分)
(2)说明图示地区容易发生的地质灾害以及产生原因。(8分)
答案 (1)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小;地势北高南低,地形崎岖,地势起伏大;海岸线曲折,喀斯特地貌广布。
(2)易发生地震、火山喷发,因为处在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壳不稳定;易出现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因为喀斯特地貌广布,降水较多,地表破碎。
课时精练
下图示意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分布状况。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a、b、c、d四处村落冬季采光较好、气温较高的是( )
A.a B.b C.c D.d
2.下列河段最利于泥沙沉积的是( )
A.①~②河段 B.②~③河段
C.③~④河段 D.④~⑤河段
3.图中陡崖( )
A.最大相对高度可能为120 m
B.底部海拔可能为11 m
C.易形成落差较大的瀑布
D.下方地势平坦,适合布局交通线
答案 1.A 2.A 3.B
解析 第1题,据图可知,a位于山丘的阳坡,冬季采光条件好,且a位于山脊的东侧,受冬季风的影响最小,气温较高。第2题,①~②河段位于河口地区,地势低平且河道弯曲,水流速度最缓,最利于泥沙沉积。第3题,据图可知,图中陡崖处有三条等高线重合,等高距为30 m,底部海拔在0~30 m之间,计算可知,陡崖最大相对高度小于120 m,底部海拔可能为11 m;陡崖位于山脊附近,没有河流发育,因此不易形成瀑布;陡崖处多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不宜布局交通线。
下图为“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200 m,湖泊东侧有被河流切割成落差为90 m的峡谷。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湖泊水面的海拔可能为( )
A.1 450 m B.1 420 m
C.1 550 m D.1 650 m
5.图中陡崖顶部与峡谷底部之间的高差可能是( )
A.850 m B.560 m
C.460 m D.350 m
答案 4.C 5.B
解析 第4题,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和等高距可推测出湖泊水面海拔为1 400~1 600 m,由材料“湖泊东侧有被河流切割成落差为90 m的峡谷”可推测出,湖泊水面海拔要比1 400 m至少高出90 m,不然不会在下游形成90 m的峡谷,图中湖泊水面海拔为1 490~1 600 m,可能为1 550 m,C正确。第5题,图中陡崖顶部海拔大于等于2 000 m,小于2 200 m;峡谷底部海拔大于1 400 m,小于1 510 m,高差为490~800 m,B正确。
认识区域地理特征的最好方法就是利用地图,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读图,完成6~7题。
6.吴村所处的地形类型是( )
A.高原 B.山地 C.丘陵 D.盆地
7.吴村与③地的最大相对高度可能为( )
A.280 m B.300 m
C.460 m D.550 m
答案 6.D 7.C
解析 第6题,据图可知,吴村所处地区,地势中间低、四周高,所以该地的地形类型为盆地,D正确。第7题,吴村的海拔范围为0~100米,③地的海拔为400~500 m,交叉相减,得出二者的相对高度为300~500 m,结合选项可知,最大相对高度可能为460 m,C正确。
8.(2022·福建省厦门市期末)下图为“某景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1分)
(1)简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4分)
(2)说明图示旅游公路的分布特征及原因。(4分)
(3)将骑行线路分为a、b、c、d四段,指出从a至d段骑行过程中最吃力的路段,并说明理由。(3分)
答案 (1)以山地为主;地势东部和西部高,中间低。
(2)分布特征:大体位于河谷附近。原因:河谷地区坡度较缓,有利于行车安全;施工难度小等。
(3)a段。理由:a段为上坡路段;等高线较密集,坡度陡,骑行难度大。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1章 课时2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计算 (含详解):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1章 课时2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计算 (含详解),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海拔与相对高度,等高线地形图,坡面径流流向,闭合等高线区域内海拔的计算,吴村所处的地形类型是,吴村与③地的最大相对高度可能为,下图为“某景区等高线地形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2部分 第1章 课时48 人口容量: 这是一份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2部分 第1章 课时48 人口容量,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重书本抓主干,重原理抓过程,勤归纳会比较,多读图勤考虑,重标准有条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2部分 第1章 课时47 人口迁移: 这是一份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2部分 第1章 课时47 人口迁移,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重书本抓主干,重原理抓过程,勤归纳会比较,多读图勤考虑,重标准有条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