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部分 第5章 第4讲 课时36 风沙地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11126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部分 第5章 第4讲 课时36 风沙地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11126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部分 第5章 第4讲 课时36 风沙地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11126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新人教版)
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部分 第5章 第4讲 课时36 风沙地貌
展开
这是一份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部分 第5章 第4讲 课时36 风沙地貌,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重书本抓主干,重原理抓过程,勤归纳会比较,多读图勤考虑,重标准有条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策略建议高中地理与初中的内容相差很大,初中多为是什么,在哪里,而高中是为什么,尤其高一的自然地理部分,学习时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科思维。考生在高三复习中可以在以下方面进展尝试:1、重书本抓主干从最原始的概念入手,把这些概念都弄清,千万不要混淆一些概念,根底知识,这点来说就是地理成功的一半掌握了,这些根底东西一定要掌握非常好,才能灵敏运用。2、重原理抓过程我们必须从根底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如: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风气候;生态平衡的条件等。3、勤归纳会比较要勤于考虑,注重平时的积累,将知识整理归纳形成主干,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用联络的方法来表达头脑中的概念、思想和理论,把隐性的知识显性化、可视化。4、多读图勤考虑地理学习的灵魂是地图的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是我们获得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地理学习不可以分开地图。5、重标准有条理答题标准、有条理是文科综合的得分重要法宝,因此学生在平时就要注重培养标准做题的才能,以进步得分率。 课时36 风沙地貌1.概念:在干旱地区,以风力为主形成的各种地貌的统称。2.分布:我国的风沙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3.类型(1)风蚀地貌类型成因形态特征风蚀蘑菇突起的孤立岩石,下部遭受较强烈的风沙侵蚀上部宽大、下部窄小的蘑菇状雅丹地貌盛行风对地表进行侵蚀沟槽和垄脊相间,走向与主风向一致 (2)风积地貌①成因:沙漠中由风沙堆积形成的地貌。②常见形态:新月形沙丘,状如新月,迎风坡缓、背风坡陡;很多个新月形沙丘连在一起形成沙丘链,其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大致垂直。③分类类型形态特征对环境的影响固定沙丘沙丘上生长有植物植被能固定流沙流动沙丘没有植被随风移动,在沙漠边缘,会埋没房屋、道路,侵吞农田、牧场 河岸、湖畔、海滨地区的主要沙源的形成过程(1)河流中上游地区,泥沙经过流水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堆积于河流、湖泊、沿海地区。(2)枯水期,河流、湖泊、沿海地区泥沙裸露。(3)再经过风力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在河岸、湖畔、海滨地区形成沙滩或沙丘。一、根据沙丘形状和堆积物颗粒大小判断风向1.根据沙丘形状判断风向2.根据堆积物颗粒大小判断风向搬运物随风速的减弱而堆积,颗粒大的先堆积,颗粒小的后堆积,所以颗粒大的一侧为上 风向。二、风沙活动的条件1.物质条件——沙源(1)外地输沙:盛行风从上风地带将沙尘物质吹送至风沙活动地区堆积;河流从中上游地区搬运到风沙活动地区堆积。(2)当地沙源:枯水期湖滩、河滩裸露,泥沙裸露;冬春季节地表缺少植被覆盖,表土裸露;耕地面积扩大、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破坏植被,地表裸露,增加沙源;沿海地区的沙滩或沙丘。2.动力条件——大风(1)该地所处区域的大气环流(风带或季风)或距离冬季风源地远近。(2)该区域的地形特征——常见会加强风力的地形①平坦的地形。如广阔的平原,没有阻挡。②山地中的峡谷或河谷(峡谷或河谷与风向一致,形成狭管效应)。③面积广大的湖泊或海域。(3)特殊天气、气候背景:气旋与冷空气活动频繁。3.风沙活动的危害(1)沙埋:埋压农田、村庄、工矿、铁路、公路、水源。(2)风蚀:土壤肥力下降;大风袭击(毁坏房屋、刮翻火车、摧毁电杆造成人、畜伤亡)。(3)污染大气:沙石、浮尘弥漫,空气浑浊,危害人体健康。(4)影响生产、生活:影响交通出行与安全、室外作业等。4.风沙活动的防治(1)工程措施:①阻沙:设置沙障阻挡风沙;②固沙:设置草(石)方格固定沙面。(2)生物措施:①因地制宜开展生态建设,保护和恢复植被(保育自然植被、植树造林、种草等),防风固沙;②合理利用水资源,保障生态用水。(3)组织管理措施:①调整农业结构,合理控制农牧业生产规模;②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③建立风沙灾害的监测、预报机制;④制定并严格实施防沙治沙的相关法律法规;⑤对风沙危害严重地区实施生态移民。(海南地理)下图示意一固定沙丘某年5~9月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据此完成1~3题。1.该固定沙丘( )①浅层土壤含水量低 ②深层土壤含水量低③6~8月土壤含水量低 ④6~8月土壤含水量高A.①④ B.②③C.①③ D.②④2.6~8月,该固定沙丘土壤含水量明显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是( )①风速较大 ②蒸腾量较大 ③气温较高 ④降水量较少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3.为维护生态安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适合( )A.植树 B.种草C.栽灌木 D.自然演化毛乌素沙漠地处我国北方沙漠—沙地过渡地带,其以西为沙漠分布区,以流沙为主;以东则多为沙地,以固定和半固定沙丘为主。毛乌素沙漠属于生态脆弱地区,土壤水分含量对于该地区的生态系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题组呈现出的是在毛乌素南缘一固定沙丘土壤水分监测结果,要求考生在此基础上回答相关问题。风沙地貌;生态修复。本题组以毛乌素沙漠南缘一固定沙丘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为题材,考查考生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读图),以及通过获取的地理信息进行分析判断以及决策的能力。考查了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第1题 从空间(深度)上看,随着沙丘深度增加,土壤含水量逐渐增加,说明浅层土壤含水量较低,深层土壤含水量高;从时间上看,5月和9月土壤含水量较高,6~8月整个监测土层(深度为0~100 cm)的含水量小,其值均不大于5%,大部分时候不大于4%。第2题 “明显不同”实际上是这段时间土壤水分含量明显偏低。在给出的4个原因中,每个原因均可导致土壤水分含量偏低,但毛乌素沙漠地处我国季风尾闾区,6~8月受夏季风控制,是当地的雨季,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季节,④错误。毛乌素沙漠风速大的时间是冬春季节,此时受冬季风控制,以西北风为主,常有沙尘暴发生,而夏季则风速不大,①错误。第3题 在材料中已经明确指出,该沙丘“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结合图中信息以及6~8月土壤含水量明显偏低的原因可知,气温较高无法避免,蒸腾量较大实际上就是植物生长在消耗水分,上述信息综合起来就是天然降水可以维持自然植被生长。人为扰动如植树、种草、栽灌木等措施都有可能破坏生态平衡,造成植被退化、风沙活动加强。 答案 1.C 2.B 3.D爬坡沙丘是指在外力作用下,沙粒沿山坡爬升形成的沙丘。西藏定结地区的朋曲和协林藏布江河谷地带,蒸发旺盛,多大风天气,从山坡底部向上形成多个爬坡沙丘,沙粒来自河漫滩。某研究团队在该区内沿主风方向选择4个爬坡沙丘,从山坡底部向上依次编号为P1、P2、P3、P4,研究了爬坡沙丘的形成过程及粒度特征(如下表)。据此完成1~2题。体积百分比迎风坡底部(%)迎风坡中部(%)迎风坡上部(%)丘顶(%)背风坡中部(%)极细砂1510986细砂5957544958中砂2431343933粗砂12343 1.定结地区爬坡沙丘( )A.丘顶以中砂和粗砂为主B.丘顶较迎风坡粒度细C.背风坡中部较丘顶粒度细D.背风坡中部以中砂为主 2.四个爬坡沙丘平均粒径最大的是( )A.P1 B.P2 C.P3 D.P4答案 1.C 2.A解析 第1题,丘顶组成物粒度体积百分比以细砂和中砂为主,A错;丘顶组成物粒度中,极细砂、细砂体积百分比小于迎风坡组成物的粒度,而中砂和粗砂体积百分比大于迎风坡,故丘顶较迎风坡颗粒粗,B错;背风坡中部的组成物粒度体积百分比中,中砂和粗砂比重小于丘顶,细砂比重大于丘顶,故背风坡中部较丘顶粒度细,C正确;背风坡中部的组成物粒度体积百分比中,细砂比重最大,D错。第2题,由材料信息知,爬坡沙丘表层沉积物主要来源于河漫滩,且4个爬坡沙丘分布由山坡底部依次向上。来自河漫滩的风沿着山坡爬升,随着地形抬升,风速下降,风力搬运能力减弱,故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所以从山脚到山顶沙丘组成物的粒度越来越小,即P1平均粒径最大,P4平均粒径最小。故选A。(2022·河北石家庄模拟)下图示意某海岸地貌纵剖面,主要有沙滩、沙堤、风成沙丘,其中风成沙丘种植大量木麻黄。受特大高潮、高潮、低潮时海水沉积作用和风力作用的影响,甲、乙、丙三处沙粒大小不同。据此完成3~4题。3.甲、乙、丙三处沙粒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A.甲>乙>丙 B.丙>乙>甲C.乙>丙>甲 D.乙>甲>丙4.种植木麻黄的作用主要是( )A.防风固沙 B.涵养水源C.减弱风蚀 D.美化环境答案 3.D 4.A解析 第3题,由材料和图可推知,沙堤是特大高潮海水沉积形成,特大高潮流速快,携带沙粒大;沙滩是高潮海水退潮时,海水沉积形成,沙粒较小,所以,沙堤沙粒大于沙滩。风成沙丘是风力沉积形成,根据沙丘形态(向海一侧为缓坡),可判断沙源来自沙滩和沙堤,风力向高处搬运的沙粒极小,故其沙粒小于沙滩。第4题,风成沙丘上种植木麻黄,其作用首先是固沙;位于海岸,还有防风作用。海岸带不是水源地,涵养水源不是种植木麻黄的作用;风积沙丘,也不需要防止风力侵蚀;美化环境主要是旅游景区或城市中植被的作用。课时精练灌丛沙堆是在植被影响下发育的一种风力沉积地貌,与风沙活动、植被、人类活动等因素密切相关。下图示意灌丛沙堆增长、稳定和衰退三个阶段的发育状况。读图完成1~3题。1.下列区域中,不易出现灌丛沙堆景观的是( )A.季风区河谷地带 B.绿洲边缘C.沙漠腹地 D.农牧交错地带2.灌丛沙堆具有保持生态环境稳定的作用,保护灌丛沙堆的核心是( )A.维持区域内适量的沙源B.增加沙堆的土壤肥力C.降低区域内风速D.保护沙堆表面的植被3.在灌丛沙堆发育的三个阶段中,风力的变化情况可能是( )A.弱—强—强 B.强—弱—弱C.强—弱—强 D.强—强—强答案 1.C 2.D 3.C解析 第1题,由材料可知,灌丛沙堆是在植被影响下发育的一种风力沉积地貌,即植被与沙源是灌丛沙堆形成的关键因素。在季风区河谷地带、绿洲边缘、农牧交错地带都可能有灌丛生长,且有沙源,易形成灌丛沙堆。沙漠腹地缺少灌丛,不易形成灌丛沙堆。第2题,灌丛沙堆是在植被影响下发育的一种风力沉积地貌,植被可以固沙,故保护灌丛沙堆的核心是保护沙堆表面的植被,D对。保护灌丛沙堆的目的是减少风沙,不需要维持区域内沙源,A错。灌丛沙堆所在地区气候干旱,降水较少,土壤肥力难以增加,B错。灌丛沙堆可以降低风速,但降低风速不是保护灌丛沙堆的核心,C错。第3题,在灌丛沙堆发育的三个阶段中,第一阶段风力强,带来风沙,沙子在灌丛区沉积;第二阶段风力较弱,灌丛沙堆发育稳定;第三阶段风力强,灌丛沙堆被侵蚀。故风力的变化情况可能是强—弱—强。厚田沙漠东临赣江,冬、春季裸露的赣江河床是其主要沙源地。区内沙岭纵横,沙山广布,沙粒起动风速(使沙粒开始运动的临界风速)达8米/秒,远超西北地区的4.5米/秒。下面左图为“厚田沙漠位置图”,右图为“厚田沙漠景观图”。据此完成4~5题。4.与西北地区沙漠相比,厚田沙漠沙粒起动风速大的主要原因是( )A.沙粒粒径小 B.地形平坦开阔C.风力较强劲 D.沙粒湿度大5.厚田沙漠与赣江之间热力环流最强的时段是( )A.1~2月 B.4~5月C.7~8月 D.10~11月答案 4.D 5.C解析 第4题,厚田沙漠东临赣江,是赣江古河床的一部分,属于东部季风区,降水多,湿度大,沙粒不易被风吹起,而西北干旱地区以轻质沙粒为主,所以该地起沙时风的速度会远远大于西北干旱地区,D正确。第5题,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厚田沙漠与赣江之间热力环流相当于海陆热力环流特征,最强的时段是出现伏旱天气的7~8月,该时段气候炎热干燥,气温高,降水少,厚田沙漠增温快,和赣江温差较大,热力环流最强,C正确。6.(2022·山东泰安一中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2019年6月,敦格铁路全线完工,其中重难点工程沙山沟特大桥是我国唯一一座穿越活动性沙漠的桥梁。沙山沟原为阿尔金山山前洪积平原,后受构造运动和季节性洪水冲刷形成沟谷。沙山沟两侧是高50 m以上的沙山,其基底为剥蚀丘陵台地,上覆沙层厚度仅有0.5~10 m,沙山沟内部地表分布着大量砾石和低矮的沙丘。甲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下图示意敦格铁路经过的局部区域图。(1)综合考虑后,试将图中缺失的铁路线绘制补充完整。(3分)(2)说明沙山沟两侧沙山的地质形成过程。(4分)(3)针对甲处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4分)答案 (1)注意:铁路符号要准确。(2)阿尔金山山前洪积平原受构造(地壳)抬升后,裸露岩层经风化、侵蚀(水蚀、风蚀)形成丘陵台地;颗粒小的沉积物(细沙)被风力作用搬运,覆盖在丘陵台地之上而形成沙山。(3)(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高立式沙障);(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5章 第4讲 课时37 海岸地貌与冰川地貌 (含详解),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概念,分类,日内瓦湖的形成过程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5章 第4讲 课时36 风沙地貌 (含详解),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概念,分布,类型,风沙活动的防治,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部分 第5章 第4讲 课时37 海岸地貌与冰川地貌,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重书本抓主干,重原理抓过程,勤归纳会比较,多读图勤考虑,重标准有条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