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2章 群落及其演替-【必背知识】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章节知识清单(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填空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2章 群落及其演替-【必背知识】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章节知识清单(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填空版)第1页
    第2章 群落及其演替-【必背知识】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章节知识清单(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填空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2章 群落及其演替-【必背知识】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章节知识清单(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填空版)

    展开

     新人教版生物学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知识梳理第2章 群落及其演替第1节 群落的结构1. 群落:同一时间内聚集在                       的集合,包括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2. 群落的物种组成1)意义: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2)衡量指标:物种丰富度,指群落中            的多少。3)规律:不同群落物种数目            一般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物种        3. 种间关系:(同种/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1)捕食①概念: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            的现象。(注:两种生物不会因捕食而导致一种灭绝②举例:                                       ③数量变化:数量上呈现出“                  ”的不同步性变化。(如图)     2)竞争①概念: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争夺等的现象。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有时表现为一方占据,另一方处于        甚至          ②举例:牛与羊、农作物与杂草、大草履虫与双小核草履虫③数量变化:数量上呈现出          ”的同步性变化。(画出曲线图)     3)寄生①概念:一种生物(寄生者)       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     ,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的现象。对寄主有害,对寄生生物有利。如果分开,则寄生生物难以单独生存,而寄主会生活的更好。②举例:蛔虫与人、菟丝子与大豆、噬菌体与被侵染的细菌注:蛔虫只能进行    呼吸,体细胞中没有    (细胞器)    菟丝子不能进行    作用,体细胞中没有    (细胞器)4)互利共生①概念: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                        ,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一方不能独立生存的现象。②举例: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地衣中的真菌和单细胞藻类③数量变化:数量上两种生物“”,呈现出“             同步性变化。(画出曲线图)4. 种内关系:(同种/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1):同种生物的个体或种群在生活过程中互相协作,以维护生存的现象。举例:蜜蜂、蚂蚁等社会性昆虫;雄褐马鸡引开鹰,保护小鸡、母鸡逃避2):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由于争夺食物、空间、配偶或其它生活条件而发生争斗的现象。举例:相邻作物植株争夺阳光、水分、养料等鲈鱼以本物种的幼鱼为食。5. 群落的空间结构1)形成原因: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结构。2)类型①垂直结构:a.含义:  垂直  方向上,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  分层  现象。b.举例:森林垂直结构植物:                        水体垂直结构植物:(决定因素)   动物:         (决定因素)                  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现象决定了的垂直分层现象,因为植物可以为动物提供多种多样的。c.意义:群落的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            的能力。②水平结构 a.含义:    方向上,    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    也有差别它们常呈分布b.影响因素非生物因素:    变化、土壤    的差异、    强度不同等           生物因素:生物自身    的不同、    的影响c.举例:在高山植物群落中,不同海拔地带的植物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主要受   影响。我国南北群落水平结构的差异主要受    影响;东西群落水平结构的差异主要受影响。6.【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1)土壤小动物特点:许多土壤动物有,而且  ,因此不适于用或进行调查。2)调查方法:常用 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用一定规格的捕捉器(如采集罐、吸虫器等)进行取样,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       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3)丰富度的统计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二是。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一般用法。4)探究步骤(了解)①准备:制作取样器→记录调查地点的地形和环境的主要情况。②取样:去掉表层落叶→取一定土壤样品→注明取样的时间和地点等。③采集小动物:常规方法:取虫;简易方法:或取虫。④观察和分类:设计表格便于记录,借助动物图鉴查清名称,使用观察。⑤统计和分析:统计,完成研究报告。5)两种捕捉器诱虫器:诱虫器中是发挥作用的主要部件,该装置利用了土壤动物具有等习性设计的。诱虫器无底花盆中的土壤不能与花盆壁紧贴,目的是。吸虫器吸虫器中的纱布作用是,将其收集在试管中6)采集的小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溶液中,也可放入中。试管中体积分数70%的酒精的作用是。 第2节 群落的主要类型  荒漠生物群落1环境条件荒漠分布在极度干旱区,年量稀少且分布不均匀2群落特点荒漠里物种少、群落结构非常简单。3主要植物和对环境的适应对策_________________:根系发达。_________________:叶片特化、较厚的角质层、气孔夜间开放。_________________:仙人掌肥厚的肉质茎。例如:生长在沙漠的骆驼刺,叶子已经变成细刺,以减少水分的蒸腾;根系很发达,能从很深很广的地下吸取水分。1主要动物和对环境的适应对策_________________:表皮外有角质鳞片(蜥蜴、蛇)、以固态尿酸盐的形式排泄代谢废物。_________________:骆驼的驼峰中含有大量的脂肪,氧化分解后会产生水分。_________________:选择在晚上或者气温低时出来寻找食。  草原生物群落1环境条件草原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地区、不同年份或季节雨量不均匀的地区。2群落特点草原上的动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结构相对简单。3)生物特征① 主要植物:草原上各种耐寒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有的草原上有少量的灌木丛,乔木非常少见。草原上的植物往往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能抵抗干旱。② 主要动物:草原上的动物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由于缺水,在草原上,两栖类和水生动物非常少见,动物主要以斑马、长颈鹿和狮子为主。3. 森林生物群落1)特点:分布于潮湿或者的地区,群落且相对稳定。2)主要植物:。阳生植物居上层,吸收更多的阳光;阴生植物居下层,适合在弱光下生长。3)主要动物:丰富的植物种类为动物提供了多样的食物及栖息场所,所以动物种类繁多。特别是树栖攀援类生物种类特别多。4.群落分布的规律性5.群落中生物的适应性6.其他的群落类型  第3节 群落的演替1. 群落演替的概念:随着    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    的过程。是一种    取代。2. 群落演替的类型1)初生演替①概念: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覆盖的地面,或是原来存在过 、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②举例: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进行的演替。③过程举例(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过程裸岩阶段→阶段→阶段→阶段→阶段→阶段分析:阶段开始形成土壤,阶段小动物开始进入,最高级阶段是是阶段。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灌木较为       ,能获得更多的     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        (植食/肉食)性动物演替过程中,群落物种丰富度,有机物总量。④特点:初生演替经历的时间          ,速度        ,影响因素主要是           2)次生演替①概念: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                             ,但原有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           或其他           (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②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进行的演替。③过程举例:弃耕农田上的演替过程:弃耕农田→阶段阶段阶段分析:演替过程中,群落物种丰富度,有机物总量。④特点:次生演替经历的时间    ,速度    ,影响因素主要是     3. 群落演替的方向及相应过程中生物量的变化 类型一类型二方向简单→复杂→稳定复杂→简单→稳定实例大多数的群落能量变化  物质变化群落演替是连续的,当群落演替到达稳定阶段,也就是形成顶级生物群落时,虽然有较为稳定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也较为复杂,但此时的生物群落也在发生着演替,也就是说演替是连续的。4. 群落演替的方向取决于    。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从弃耕农田演替出树林,需要数十年时间。如果是在干旱的荒漠地区,群落的演替就很难形成树林,或许只发展到草本植物阶段或稀疏的灌木阶段。5. 演替是发生变化的现象,是相互作用的结果。不论是成型的还是发展中的群落,演替现象一直存在。群落演替导致群落内不断改变,物种丰富度一般逐    (升高/降低)。6.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1)人类的活动①不合理方式:                                                ②合理方式:                                             、建立                 2)结果: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          进行。虽然人类活动会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但群落演替有一定的规律,人类活动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否则要遭到客观规律的惩罚。7. 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