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三 第4章 第1节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讲义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三  第4章 第1节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讲义第1页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三  第4章 第1节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讲义第2页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三  第4章 第1节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讲义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1节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1节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争论,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节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素养对接1.举例说出日常生活中的转基因产品。2探讨转基因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带来的影响。1.科学思维:通过辩论会理性地、负责任地参与讨论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2社会责任:坚持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理性看待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一、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1转基因微生物(1)对微生物进行基因改造的原因:微生物的生理遗传物质简单、生长繁殖、对环境因素敏感和容易进行遗传物质操作(2)转基因酵母菌减少了啤酒酵母双乙酰的生成,缩短了啤酒的发酵期。(3)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基因工程菌来生产氨基酸、药物等。2转基因动物(1)生长激素基因、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基因等转入动物体内,培育了生长迅速、营养品质优良的转基因家禽、家畜。(2)将某些抗病毒的基因导入动物体内,培育了抵抗相应病毒的动物新品种。(3)建立了某些人类疾病的转基因动物模型3转基因植物(1)科学家已经培育出了大批具有抗虫抗病抗除草剂耐储藏等新性状作物。利用转基因技术显著抑制番茄中乙烯形成酶的活性和乙烯的生成量,从而培育成了转基因耐储藏番茄。(2)我国批准发放了转基因棉花番木瓜水稻玉米等作物的生产应用安全证书。(3)硕果累累的转基因成果在带给人们喜悦的同时,也促使人们关注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二、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争论1争论的原因(1)原本是自然造就的生命形式被为改造后出现了全新特征(2)人们所生活的国家或社会不同,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取向,对转基因技术就会产生不同的见解2争论的方面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等方面发生激烈的争论。三、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1.我国对转基因技术的方针是一贯的、明确的,就是研究上要大胆,坚持自主创新;推广上要慎重,做到确保安全;管理上要严格,坚持依法监管。2.建立相应法规,如国务院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实施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等,这些法规的制定既维护了消费者对转基因产品的知情权选择权,又最大程度地保证了转基因技术和已经上市的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通过转基因技术生产药物只是转基因微生物方面的应用。 (×)提示转基因植物、动物、微生物均可用来生产药物。2.转基因抗虫植物也抗病,种植过程中可以不施农药。 (×)提示转基因抗虫植物由于有了外源抗虫基因,所以可以抵抗害虫,但不一定能抵抗其他病原体。3.种植的转基因植物中以大豆和玉米最多,其次是转基因棉花和油菜。  ()4.高产青霉素菌株属于转基因成果。 (×)提示高产青霉素菌株属于诱变育种的成果。 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1转基因生物的优缺点分析优点缺点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减少农药使用,减少环境污染增加食物营养,提高附加值增加食物种类,提升食物品质提高生产效率,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可能产生新病毒或新过敏原可能产生抗除草剂的杂草 可能使疾病的传播跨越物种障碍可能会损害生物多样性可能干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2.基因污染(1)概念:基因污染是指人工组合的基因通过转基因作物或家养动物扩散到其他栽培作物或自然野生物种并成为后者基因的一部分。(2)途径转基因植物的相关基因通过花粉传播而进入附近的野生植物或邻近的非转基因农作物。转基因作物在自然条件下存活并发育成为野生的、杂草化的转基因植物。土壤微生物或动物肠道微生物吸收转基因作物后获得外源基因。合作探究:(1)假如外源基因是转移到农作物的叶绿体DNA上的,能通过花粉传播吗?为什么?提示不能。因为叶绿体DNA存在于细胞质中,精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几乎不含细胞质,不含有叶绿体DNA(2)科学家将玉米的α­淀粉酶基因与目的基因一起转入植物中能防止转基因花粉的传播,这是为什么?提示由于α­淀粉酶基因控制合成的淀粉酶能分解淀粉,阻止花粉中淀粉的储藏,使花粉失去活性。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植转基因作物应与传统农业种植区隔离B.转基因作物被动物食用后,目的基因会转入动物体细胞中C.种植转基因植物有可能因基因扩散而影响野生植物的遗传多样性D.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可能转入感染转基因植物的微生物B [转基因作物可能会造成基因污染,故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应与传统农业种植区隔离,A正确;动物取食转基因作物后,要经过消化吸收才进入身体,目的基因不可能直接进入动物细胞中,B错误;转基因植物可能与野生植物发生杂交而出现基因交流,影响野生植物的遗传多样性,C正确;目的基因被微生物摄入细胞内后,可能进入这些微生物中,D正确。] 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1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的原因(1)生物技术和其他科学技术一样具有两面性,是一把双刃剑,既能推动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也可能带来灾难。(2)社会的发展总是和技术的发展密切联系,从促进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必须不断发展生物技术,造福人类,同时尽量避免灾难。2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1)认识到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前景是非常广阔的,以基因工程为代表的一大批生物技术成果,进入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特别是在医药和农业生产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2)正视转基因技术带来的安全性问题,切实认识到个别有害转基因生物的危害性,要趋利避害,而不能因噎废食。(3)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利用法制手段确保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4)我国保证转基因食物的安全性的监控和预防措施。立法监控是保证转基因生物安全的有力措施。多环节监控。转基因农作物研究、从实验室走向大田试验各阶段,以及产品商品化都有相应法规进行严格的监控,只有在每一阶段试验获得认可证书后,才可进入下一阶段。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我国已经对转基因食品和转基因农产品强制实施了产品标识制度B.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都在转基因食品标签上警示性注明可能的危害C.开展风险评估、预警跟踪和风险管理是保障转基因生物安全的前提D.目前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主要集中在食用安全性和环境安全性上B [我国农业部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要求对转基因生物产品及其加工品加贴标注,以方便消费者自主选择。但并非在转基因食品标签上警示性注明可能的危害,A项正确、B项错误;目前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主要集中在转基因食物的安全性和转基因生物对环境安全的影响上,但这些通过风险评估、预警跟踪和风险管理等都是可以解决的,CD项正确。][课堂小结]知 识 网 络 构 建核 心 语 句 背 诵1.对微生物的基因改造是基因工程中研究最早、最广泛和取得实际应用成果最多的领域。2.可用基因工程菌工业化生产氨基酸、药物等。3.生活的国家或社会不同决定了人们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取向,对转基因技术就会产生不同的见解,对食品的安全性等方面发生激烈的争论。4.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政策,最大程度保证了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1.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认识中,合理的是(  )A.转基因食品对人体一定有害B.转基因食品有益人体健康C.转基因生物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可以忽略不计D.公众需要对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予以高度关注D [转基因食品对人体一般无害,目前还没有转基因食品有害的报道,A错误;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一般无影响,B错误;转基因生物对生态环境的危害不能忽略不计,C错误;公众需要对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予以高度关注,D正确。]2.下列哪项不是转基因食物存在的安全隐患(  )A.某些转基因生物可以合成干扰素,进入人体增强相应细胞的免疫力B.转基因植物合成的某些新的蛋白质有可能成为某些人的过敏原C.转基因植物有可能合成出对人体有直接毒性或潜在毒性的蛋白质D.某些基因足以使植物体内某些代谢途径发生变化,导致转基因农作物营养成分的改变A [某些转基因生物可以合成干扰素,进入人体增强相应细胞的免疫力,这是对人体有利的,不属于转基因食物存在的安全隐患,A符合题意;在食物安全方面,有些转基因植物合成的新的蛋白质有可能成为某些人的过敏原,B不符合题意;对食物的安全性检测不够,有可能合成出对人体有直接毒性或潜在毒性的蛋白质,C不符合题意;在食物安全方面,某些基因足以使植物体内某些代谢途径发生变化,导致转基因农作物营养成分的改变,D不符合题意。]3.下列关于转基因技术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将抗病虫害、抗除草剂等基因转入农作物,使其具有相应的抗性B.可以使用DNA重组的微生物生产稀缺的基因药物C.可以通过转基因技术使奶牛变成生物反应器,使它们的乳汁中富含某种营养物质、珍贵药材或人类所需要的蛋白质D.将不同生物的DNA进行转移和重组,可以创造出新物种D [可以将抗病虫害、抗除草剂等基因转入农作物使其具有相应的抗性,A正确;可以使用DNA重组的微生物,生产稀缺的基因药物,B正确;可以通过转基因技术使奶牛变成生物反应器,使它们的奶中富含某种营养物质、珍贵药材或人类所需要的蛋白质,C正确;将不同生物的DNA进行转移和重组,可以创造出新品种,但不能产生新物种,D错误。]4.农业部颁布的《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中要求对转基因生物产品及其加工品加贴标注,其目的是(  )A.警告消费者,不要随意购买B.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C.告诉消费者,可放心购买D.无任何实际意义B [加贴标注的目的是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帮助消费者自行选择购买。]5.一个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对当地栽培作物种类进行调查时,发现有的地方种植了转基因抗除草剂玉米,这种玉米在喷洒除草剂的环境中生长良好,杂草被除草剂杀死,玉米还能正常生长,给农民节省了很大的人力和物力。跟踪调查还发现,这种转基因玉米除直接食用外,还被加工成食品摆在超市的货架上。请回答下列问题:(1)一部分同学认为,这种转基因玉米不会对当地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如果你同意这种观点,请列举出两条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转基因玉米加工的食品被摆在超市货架上,生产厂商应根据我国的有关规定,对产品进行转基因生物标注,这样做是为了保护________________。在有关标识中,应标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该产品中已不再含有或检测不出转基因成分,应标注为本产品为________加工制成,但本产品中________________[解析] (1)转基因生物不会对当地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有以下理由:转基因生物虽然具有某些新的性状,但其生命力没有人们想得那么强,扩散到种植区以外时,会很快死亡;转基因生物的种植需有一定的水、肥等条件,以及配套的种植技术;转基因生物与其他自然生物之间存在生殖隔离,难以进行自然杂交;许多植物花粉的传播距离有限,花粉存活时间有限,具有受精能力的时间更短。(2)2002年,我国农业部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要求对转基因生物产品及其加工品加贴标注,以方便消费者自主选择,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答案] (1)玉米与其他植物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玉米的花粉传播距离有限 玉米花粉的存活时间有限(任选其二,答案合理即可) (2)消费者的知情权 转基因玉米加工品(制成品) 加工原料为转基因玉米 转基因玉米 已不再含有转基因成分

    相关教案

    生物第4章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第1节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生物第4章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第1节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分析,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1节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1节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梳理转基因技术的成果,理性看待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选择性必修3第3章 基因工程第1节 重组DNA技术的基本工具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3第3章 基因工程第1节 重组DNA技术的基本工具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基因工程及其诞生与发展,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重组DNA分子的模拟操作,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