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11课《醉翁亭记》习题9-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第11课《醉翁亭记》习题9-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第1页
    第11课《醉翁亭记》习题9-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第2页
    第11课《醉翁亭记》习题9-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人教部编版醉翁亭记复习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醉翁亭记复习练习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用现代汉浯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作者被贬滁州知州,自号“醉翁”,D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用简洁的语言归纳第②段的段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醉翁亭记》中考阅读理解试题精选题

    (一)阅读《醉翁亭记》一文,完成1-4题。(12分)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选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环滁/皆山也 B.而乐/亦无穷也
     C.负者/歌于途 D.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名:
    (2)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晦:
     (3)行者休于树 于:
     (4)临溪而渔 渔:
    3.用现代汉浯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译文: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文:
    4.作者被贬滁州知州,自号“醉翁”。细读文章,说说作者写作本文的真实意图是什么?(2分)

    答案:9.(2分)D 10.(4分)(1)命名 (2)暗 (3)在 (4)捕鱼
     11.(4分)(1)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于山水之间啊。(2分,准确译出“意”的含义记1分,语句通顺记1分。)
      (2)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2分,准确译出“乐其乐”的含义记1分,语句通顺记1分。)
     12.(2分)表达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寄情山水”“与民同乐”各1 分。)
    (二)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完成第5—8题。(6分)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5.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1分)
     A.临溪而渔 身临其境 B.山间之朝暮 暮色苍茫
     C.杂然而前陈 推陈出新 D.觥筹交错 一筹莫展
    6.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分)
     (1)云归而岩穴暝 暝:
     (2)佳木秀而繁阴 秀: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翻译:
    8.用简洁的语言归纳第②段的段意。(2分)

    答案:5.B ; 1分 6.①暝:昏暗;②秀:繁荣滋长。(共1分,每空0.5分)
      7.译文:早晨到这里游玩,傍晚回去,欣赏四季不同的景色,乐趣是无穷尽的啊。(2分)
      8.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2分) 
    (三)醉翁亭记 (宋)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名之者谁( )  (2)野芳发而幽香 ( )
      (3)朝而往,暮而归 ( ) (4)弈者胜 ( )
    10、下列加点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作亭者谁(的人) B、山间之四时也(的)
      C、行者休于树(从) D、颓然乎其间者(他们,他们的)
    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
    1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之意仅在于山水之间吗?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3分)


    答案:9、(1)取名(命名、题名、起名)  (2)香花(花) (3)傍晚(黄昏、晚上) (4)下棋
      10、C
      11、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12、醉翁之意不仅在于山水之间,还在于宴酣之乐、乐人之乐。
      或:醉翁之意不仅在于山水之间,还在于与民同乐。 

    (四)阅读(10分)
    (1)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3)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4)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环滁皆山也。……欧阳修也。
    13.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苍然白发 ( ) (2)醉翁之意 ( )
      (3)树林阴翳 ( ) (4)述以文者 ( )
    14.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译文:
    15.第(3)段描绘了四个场景,分别是滁人游、 、 、 。
    16.《小石潭记》、《岳阳楼记》、《桃花源记》与《醉翁亭记》一样,都是借景言情、感世抒怀之作。请根据提示,在空白处填上与文章主旨或者景物特点相关的词语。
      《岳阳楼记》回荡着忧乐天下的恢宏之音。
      《醉翁亭记》洋溢着 的和谐之音。
      《小石潭记》弥漫着悄怆幽邃的凄寒之风。
      《桃花源记》飘逸着 的理想之风。
    17.欧阳修自号为“六一居士”。所谓“六一” ,即藏书一万卷、集录金石遗文一千卷、一壶酒、一张弓、一局棋、一醉翁。结合本文的思想感情简要谈谈作者的思想性格特点。

      
    答:13、(1)脸色苍老 (2)的 (3)遮盖 (4)用
      14.沿山路行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从两山之间奔泻而下的,就是酿泉。  15.太守宴 众宾欢 太守醉
      16.与民同乐 宁静祥和(符合要求即可)
      17.悠然自得 豁达大度 宠辱不惊 (符合要求即可) 
    (五)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8~20题。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yǐ)。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18.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C.山间之朝暮也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D.而乐亦无穷也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愚公移山》)
    19.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野芳发而幽香。
    译文:
    20.[甲][乙]两段文字都写了观景时的感触,请把有关句子摘抄下来。(2分)
     [甲]:
     [乙]:
    21.比较[甲][乙]两段文字所写景物的不同点,完成下表。(3分)

    登楼所见
    水景

    写景突出阔大壮观

    登山所见

    朝暮之景,四时之景

    答案:18.D
      19.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答案要点:芳发、幽香)
      20.[甲]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或“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乙]而乐亦无穷也(或“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21.



    朝暮之景



    山景

    写景突出秀美多变


    2013中考题精选
    (六)【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三(一)文言文阅读回答10—14题。(11分)
       【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⑴翳(             )        ⑵念(             )
        11.翻译下面语句。(2分)
        ⑴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⑵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2.【甲】段写太守日暮醉归,这一段有描写、叙事、更融入了         和         两种表达方式,表现出全文主旨。(2分)
    13.【乙】文中画线的语句运用了什么修辞?并分析其表达效果。(2分)
    14.【甲】【乙】两文都是作者在被贬期间所写,请比较其在思想感情上异同。(3分)
     
    【答案】10.⑴翳:遮盖    ⑵念:考虑、想到
    11.⑴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快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啊。⑵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12.抒情 议论
    13.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积水空明”比喻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横”比喻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庭中月下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表现出作者陶醉于这种清幽宁静的月夜之中。
    14.示例:相同:面对贬谪不沉沦,在大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表现出旷达情怀。不同:苏轼情感复杂,既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又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欧阳修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以宽和仁爱之心“与民同乐”。
    (七)【湖南省长沙市】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2分)
    ⑴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   ⑵四时之景不同(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⑵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12.请说说本文“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中的“乐”与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的“乐”的相同点,以及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的积极意义。(2分)
    【答案】10.⑴命名、取名  ⑵助词;译为“的”
    11.⑴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而寄托在喝酒上罢了。⑵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
    12.相同点:两篇散文都是借触景生情来抒发自己的抱负和情怀,都表述了自己虽遭贬谪却仍怀济世安民、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
    他们这种不以自己的进退得失为念,而“与民同乐”思想对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只有心系于民,关注民生,为民造福,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
     
    (八)【湖南省邵阳市】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8~ 14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入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                                          ——王维《终南别业》
    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杂然而前陈者(杂然:杂乱的样子)  B.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以……为乐)
        C.胜事空自知(空:没有)            D.偶然值林叟(值:遇到)
    9.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至于负/者歌/于途         B.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C.颓/然乎/其间者           D.晚/家南山/陲
    10.下列选项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B.见渔人,乃大惊。
        C.孔子云:“何陋之有?”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1.对诗文内容或情感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醉”“乐”二字贯穿全文;乙诗“偶然”二字承启上下,二者都表现了作者的闲适情趣。
        B.甲文太守之乐,乐在与民同乐,“醉能同其乐”一句点明主旨;乙诗诗人之乐,乐在自得其乐,“谈笑无还期”一句点明中心。
        C.甲文第二段具体描绘了山林夕照的全景;乙诗没有具体景物的描绘。
        D.甲文除写“乐”外,又暗合作者寄情山水排遣贬谪的苦闷情怀;乙诗则是诗人豁达胸襟的表达。
    12.下列诗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第一段通过四个场面的具体描写,描绘了滁州人民怡然自乐和众宾尽欢的情态,从侧面烘托出滁州政治清明的景象。
        B.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一句,采用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表现出山林的幽静。
        C.“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一句,活脱脱地刻画出一个萎靡不振的醉汉形象。
    D.乙诗结尾两句,引入偶遇之人,带有鲜明的生活气息。
    13.将甲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⑵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14.试展开想象,体味“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中“穷”、“起”的表达效果。(2分)
    【答案】8.C   9.B   10.A   11.B   12.C
    13.⑴老老小小的人们,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在出游。 ⑵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
    14.“穷”指尽头;“起”,升起的意思。一“穷”一“起”,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然之景的变幻。
     
    (八)【吉林省】二(一)(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0、本文作者欧阳修是      (朝代)文学家。(1分)
    1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⑴蔚然而深秀者 (                  ) ⑵名之者谁(            )
    12.第二段中作者按照什么顺序描绘了琅琊山的美丽景色?(2分)
    13.作者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滁人”跟随太守出游的欢乐场景。请分析他们“从太守游而乐”的原因。(2分)
    14.欧阳修虽被贬滁州,却能够与民同游且“乐其乐也”。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你从中得到哪些人生启示。(3分)
    【答案】10.北宋、宋代、宋朝任选其一即可。
    11.⑴草木茂盛的样子或茂盛的样子。⑵命名或取名。
    12.围绕“时间顺序”或“早晚、四季的变化”回答即可。
    13.围绕“滁州百姓爱戴太守,愿意跟随太守出游;太守治政有方,百姓安居乐业。”回答即可。
    14.围绕“面对困难和挫折能够豁达乐观、恬然自适、积极向上、有所作为”回答即可。
    (九)【辽宁省大连市】二(一)(7分)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⑴其西南诸峰             (                 )
    ⑵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
    ⑶名之者谁               (                 )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2分)
    9.从选文看,醉翁“醉”的原因有哪些?(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答案】7.(3分)⑴各个(众)  ⑵靠近  ⑶命名(给……起名)
    8.(2分)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补充动词1分,“得”“寓”翻译正确1分)
    9.(2分)一是饮酒,二是欣赏山水。
    (十)【辽宁省丹东市】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9—21题。(共10分)
    【甲】⑴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⑵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而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乐矣!”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
    【注释】①共:共同(享受)。
    1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⑴杂然而前陈者   (              )    ⑵宴酣之乐(              )
    ⑶有风飒然而至者 (              )    ⑷庶人安得共之 (              )
    20.下面是选文中划线的语句,请翻译成现代汉语,写在答题卡上。(4分)
    ⑴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⑵玉之言,盖有讽焉。
    21.乙选文中楚襄王所谓的“与民同乐”与甲选文中欧阳修的“与民同乐”有何不同?(2分)
    【答案】19.⑴摆放  ⑵尽兴地喝酒  ⑶到 (来) ⑷怎么 (每个1分,共4分) 
    20.⑴醉了能和他们一起快乐,酒醒后能写文章来记述这件事的(表达这种快乐的),是太守。(2分)
    ⑵宋玉这话,是含有讽刺意味的。(2分)
    21.甲选文的“与民同乐”是指欧阳修(太守)做到的真正意义上的与民同乐,而乙选文中的“与民同乐”只是楚襄王自己心里想象的“与民同乐”,百姓并未同享,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与民同乐”(意思对即可)(2分)
     
    (十一)【新疆乌鲁木齐市】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l0~12题。(14分)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0.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4分)
    A.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B.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C.往来而不绝者              天柱折,地维绝
    D.醒能述以文者              皆以美于徐公
    11.请将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⑵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12.请结合全文概括作者到底都在“乐”些什么,这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案】10.C
    11.(6分)⑴它(滁州城)西南方向的各个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远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4分)
    ⑵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2分)
    12. (4分)一是“山水之乐”,二是“宴酣之乐”,三是“乐人之乐”。这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十二)对比阅读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水以山为面,以亭榭为眉目,以渔钓为精神。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此山水之布置也。
                                                             ——《林泉高致》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2)名之者谁                
    2. 选出下列句子中古汉语句式不同的一项(      )(2分)
    A.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B.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C.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
    D. 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此山水之布置也。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译:                                                  
     
    (2)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译:                                     
     
    4. 上面两段文字都写了山水之美,请你写出两个同时含有“山”和“水”的成语。(2分)
       (1)                    (2)            
    5. (乙)文的作者郭熙是宋代著名画家。假如他去游览琅琊山,他会喜欢这座山吗?为什么?(3分)

    答案:(1)像鸟的翅膀  (2)命名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
    2. 答案:C 评分:选对得2分。
    3. 答案:(1)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2)所以山有水就有活力,有草木就有生机,有烟云就秀丽妩媚。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
    4.答案示例:山清水秀  山穷水尽  千山万水  山重水复评分:写出1个得1分,共2分。5.答案示例一:会,因为琅琊山上有山峰,有酿泉,有醉翁亭,有林木,这符合画家郭熙对山水的审美标准。   示例二:会,画家郭熙认为,有山水、草木、云烟、亭榭等景物的相互衬托,画面才美,而琅琊山正符合他的审美要求。评分:判断正确得1分,理由充分得2分,共3分。

    (二)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掇:(duō)拾取,采取。(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佳木秀而繁阴    (     )(2)遂书以名其亭焉(    )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2分)
       既 得 斯 泉 于 山 谷 之 间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4. 从《醉翁亭记》、《丰乐亭记》中,你能体会出作者的一种高尚情怀,这种情怀可以用《丰乐亭记》中的四个字加以概括:             。(2分)
    5.乙文中,作者为什么要取亭名为“丰乐亭”?(用文中词语回答)
     
      6.甲乙两文旨趣相同,都表现了怎样的政治理想?
     
      7.简要分析甲乙两文在景物描写方法上的异同。
     
     
    答案
    (二) 1.(1)繁衍滋长(2)命名  2.既 得 斯 泉 / 于 山 谷 之间3.(1)醉翁的意趣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2)于是每天和滁州的人(一道)抬头观看山景,低头倾听泉水声。 4.与民共乐(本题2分,如答成“与民同乐”得1分)
    5. 乐其岁物之丰成,安此丰年之乐。6. 与民共乐或与民同乐”7.同:两文都善于抓住景物的特征来描写,语句凝练,笔墨传神。甲文以香言春,以繁状夏,以洁喻秋,以水写冬。乙文以掇幽芳言春,以荫乔木指夏,以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写秋冬。
    异:甲文多用对偶句,句式变化,错落有致。多用而字,有回环咏叹的意味。乙文 用散句描写。
    2006(安徽非课改) 
    【甲】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欧阳修《醉翁亭记》第③节
    3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
    (1)悉如外人 悉:
    (2)无论魏晋 无论:
    (3)临溪而渔 渔:
    37.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2)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38.根据选段内容,在下面的空格处填入适当的成语。(4分)
      欲脱尘网,陶渊明志寄□□□□;
      □□□□,欧阳修情醉滁西琅琊。
    39. 【甲】【乙】两段文字都描写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请说说它们所表现的生活有哪些共同之处。(4分)
    36.(3分)(1)“全”或 “都” (2)“不要说”或“更不必说” (3)钓鱼 (每小题1分)
    37.(4分)(1)村中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2)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每小题2分)
    38.(4分)世外桃源 与民同乐 (各2分)
    39.(4分)共同之处:①人民生活安逸。②民风淳朴。③人与人和乐相处。(答出两点就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2004、靖西县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乎,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未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 (每题2分,共10分)
       40、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往来而不绝者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居庙堂之高则忧 居十日,扁鹊夏见
       C、不以物喜 以天下之所顺
       D.宴酣之乐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41、[甲]文中的“进”是指“ ”,“退”是指 。
       4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43、《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两文都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岳》文着眼于“ ”字,并以此作为进退的原则;而《醉》文则寄情山水,将 统一起来,抒发自己 的情怀。
       44、从《岳阳楼记》全文来看,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答:
    答案
    40 .D 41、居庙堂之高 处江之远
    42、见翻译书
    43、忧 醉与乐 44、先天••••••后天••











    相关试卷

    初中人教部编版狼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狼随堂练习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请给下列加红的字注音,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是,选出下面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结尾的议论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阅读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散步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散步课后测评,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填空,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我爱这土地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我爱这土地同步练习题,共8页。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