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3 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及应用(精品课件)-高一化学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11259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6.1.3 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及应用(精品课件)-高一化学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11259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6.1.3 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及应用(精品课件)-高一化学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11259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6.1.3 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及应用(精品课件)-高一化学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112594/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6.1.3 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及应用(精品课件)-高一化学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112594/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6.1.3 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及应用(精品课件)-高一化学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112594/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6.1.3 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及应用(精品课件)-高一化学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112594/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6.1.3 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及应用(精品课件)-高一化学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112594/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图片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图片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设计原电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Zn-2e-=Zn2+
原电池总反应:Zn+2H+=Zn2++H2↑
2H++2e-=H2↑
下列哪些装置能构成原电池?
第3课时 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及应用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认识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相互转化;明确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探究原电池的原理和组成条件,培养分析与归纳能力,学习设计原电池的方法
结论:能自发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学习任务一 原电池构成条件
怎样才能构成一个原电池呢?
构成原电池的前提:基于一个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原电池装置的组成探究实验——正负电极不同的必要性
结论: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做电极
原电池装置的组成探究实验——电解质溶液的必要性
原电池装置的组成探究实验——回路闭合的必要性
①反应: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一般是活泼性强的金属与电解质溶液反应)
②电极:一般是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
a.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b.两电极直接或间接接触,插入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中
正极:2H++2e-=H2↑
负极:Zn-2e-=Zn2+
总反应:Zn+2H+=Zn2++H2↑
负极:Zn-2e- =Zn2+
正极:2H++2e- =H2↑
负极:Fe-2e - =Fe2+
正极:Cu2++2e- =Cu
总反应:Fe+Cu2+=Fe2++Cu
判断能构成原电池?不能理由?能,指出正负极名称,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总反应
2.下列装置中能够组成原电池的是_____(填序号),其他不能构成原电池的试分别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中只有一个电极,②中两个电极的活泼性相同,④中为非电解质溶液,不能导电,⑥中电解质溶液(内电路)未形成闭合回路
3.一个原电池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Zn+Cu2+=Zn2++Cu,该反应的原电池的组成正确的是
学习任务二 原电池的应用
还原剂 + 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原理:理论上任何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
设计思路(1)定反应:确定一个能够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2)拆两半:将氧化还原反应拆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两个半反应, 分别作为负极和正极的电极反应 还原剂-ne-===氧化产物(负极电极反应); 氧化剂+ne-===还原产物(正极电极反应)。(3)找材料:电极材料必须导电,负极材料一般选择较活泼的金属材料, 或者在该氧化还原反应中,本身失去电子的材料; 电解质溶液一般能与负极反应。(4)画装置:连接电路形成闭合回路,画出原电池示意图。
[例1]设计原电池,以Fe+CuSO4=FeSO4+Cu进行设计,画出原电池示意图,标出正负极和电子移动方向,并写出该电池的正负极电极反应式。
已知反应 Cu + 2FeCl3 = CuCl2 +2FeCl2 ,请设计原电池,写出电极反应式。
实验室制取氢气时,常在稀硫酸中加入少量的硫酸铜溶液,其目的是什么?
提示:装置乙产生H2的反应速率快。装置甲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都在Zn表面进行,生成的Zn2+排斥H+,使H+越来越难靠近Zn表面得电子。
装置乙构成了原电池,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两个不同区域进行,Zn失去的电子沿导线聚集在Cu棒上,溶液中H+非常容易靠近Cu表面得电子生成H2,因此反应速率加快。
在锌与稀H2SO4反应制取氢气时加入少量CuSO4溶液,CuSO4与锌发生置换反应生成Cu,从而形成Cu-Zn微小原电池,加快产生H2的速率
练习:过量铁与少量稀硫酸反应,为了加快反应速率,但是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加入适量NaCl溶液B.加入适量的水C.加入几滴硫酸铜溶液 D.再加入少量稀硫酸
一般来说,作负极的金属的活动性强于正极金属
3、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比较
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D上产生大量气泡;A、C相连时,电流由C经导线流向A;B、D相连时,电子由D经导线流向B,则此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① A>B>C>D ② A>C>D>B ③ C>A>B>D ④ B>A>C>D
X、Y、Z、W四种金属片进入稀盐酸中,用导线连接,可以组成原电池,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则四种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
作原电池正极的金属材料不参与反应
方法:将被保护金属作为原电池的正极而受到保护, 另外一种金属作负极被腐蚀
如在船底表面镶嵌锌块,以减少船体被海水腐蚀。
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练习:如图下列各烧杯中都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
A. B >A >C > D
B. D > C > A > B
C. D > B > A > C
D. C > B > D > A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化学人教版 (2019)第七章 有机化合物第二节 乙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授课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聚合反应,加成聚合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备课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电池是谁发现的,无处不在的电池,学习目标,第4课时化学电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教学演示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作差法,四步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