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第四章综合训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第四章综合训练习题含答案第1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第四章综合训练习题含答案第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第四章综合训练习题含答案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本章综合预测课后测评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本章综合预测课后测评,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四章综合训练一、选择题1999年黄河小浪底水库开始运行后,大坝以下河段河槽形态发生了明显变化。下图为20002015年小浪底至利津段河床高程及河槽断面形态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20002015年小浪底至利津段河床高程发生变化,是因为(  )小浪底水库拦截泥沙 黄河下游植树造林 大坝加大了水位落差 降水增加,流量变大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2.与花园口夹河滩段相比,泺口利津段河槽横向展宽不明显,最可能是因为该河段(  )A.流速较快,河流下蚀更突出B.治理黄河工程导致河槽两侧比较稳定C.两岸岩石比较坚硬,难侵蚀D.河床底部泥沙淤积较松散,更易侵蚀读黄河某河段示意图,完成3~4题。3.甲河段水电站密集,主要原因是(  )A.降水多,河流径流量大B.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C.靠近城市,工程技术领先D.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4.丙处水文站监测的径流量比乙处小,因为(  )沿途缺少河流补给 沿途向其他流域调水 沿途气候干旱,蒸发量大 沿途工农业发展,用水量大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部分线路及海河流域局部图。读图,完成5~7题。5.图中海河流域水库群的主要功能是(  )A.开发水能,提供电力B.保障城乡用水C.拦截泥沙,蓄水灌溉D.提高通航能力6.南水北调中线在京津段多采用深埋地下的全封闭管道输水,其主要目的是(  )A.减少占用耕地 B.缩短输水线路C.减少渗漏和蒸发 D.减轻土壤盐碱化7.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后,可能使海河(  )A.径流深度持续增加B.含沙量呈下降趋势C.春季下游水量增加D.流域地下水补给量增加将新疆丰富的煤炭和风能资源等就地转化成电能输送到电能紧缺地区的工程,称为疆电外送。下图示意疆电外送主要工程线路。读图,完成8~9题。8.新疆发展疆电外送工程的不利条件是(  )A.能源不足B.国内市场小C.交通不便D.水资源不足9.下列有关疆电外送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缓解了新疆的能源紧张B.准东至四川段建设难度要比哈密至郑州段小C.把新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和产业优势D.三线皆经过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20002010年的10年间,美国制造业岗位数从1 730万急速下跌到1 150万。目前美国政府大力推进再工业化战略,一些制造业相继从外国迁回本土,制造业出现明显的回巢现象。据此完成10~12题。10.美国企业回本国建厂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工业化发展,带动国民经济增长B.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增加民众就业机会C.提高城镇化发展,以工业化促进城镇化D.增加国内税收收入,吸引投资资金回国11.美国某公司自1995年在中国投资建厂,最先转移到我国的生产环节是汽车组装环节。近年来,该公司将关键零部件的生产环节转移到我国,其主要目的是(  )A.提高新车型的市场竞争力B.加快新车型的研发C.扩大新车型的产量D.增强汽车生产的集聚效应12.应对发达国家制造业回巢,我国应采取的措施有(  )重视高端制造业人才的培养 加快发展我国优势的传统制造业 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大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第三产业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②(2021山西太原高二期中)下图示意甲、乙、丙三国某电子产品生命周期模式。当某国产品由出口转为进口时,意味着发生了产业转移现象。读图,完成13~15题。13.据图可推测(  )A.甲国矿产丰富B.乙国高新技术发达C.丙国经济衰落D.经济全球化加强14.该电子产品生命周期中(  )A.阶段丙国污染程度最低B.阶段乙国人口大量迁出C.阶段乙国就业机会增多D.阶段甲国城镇化快速发展15.在该电子产品产业转移的过程中(  )A.未来可能迁回丙国B.由甲国向乙国转移C.甲国始终是迁出国D.由丙国向甲国转移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和重点领域。下图示意2014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区域之间的国际航空运输联系及比重。读图,完成16~17题。16.在中国与一带一路区域联系的客运航线中占比最高的为东南亚地区,主要原因是东南亚地区(  )A.经济发达B.旅游业发达C.航空业领先D.劳动力短缺17.中国与蒙俄地区的货运航线比重最大,中国向蒙俄运输的货物最可能是(  )A.煤炭 B.木材 C.服装 D.钢材福建省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目前已经开始行动,正在构建一带一路重要的互联互通枢纽。近年来,继福建、台湾之间产业的一次转移之后,福建内部工业的二次转移势头良好,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纷纷向省内中西部转移。下图为福建省简图。据此完成18~20题。18.泉州、漳州和厦门被称为闽南金三角,该地区成为福建乃至中国东部地区最具活力经济区域之一的主要原因有(  )农业基础好,发展历史悠久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三市间公共交通智能管理系统先进 三市工业产业集群聚集,集约发展优势凸显 邻近台湾,闽台经济合作活力强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19.福建省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优势条件不是(  )A.海岸线漫长曲折,港口较多B.我国著名的侨乡,经济发展迅速C.与台湾省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优越D.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工业基础雄厚20.近年来,福建内部工业出现了二次转移,其主要原因是(  )A.高素质人才流失B.资源枯竭,产业转型的需要C.劳动力、土地价格上涨D.迁往内地,保障生产的安全二、综合题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罗讷河发源于阿尔卑斯山脉,流经法国东南部,注入地中海。罗讷河流域具有较强的径流调节能力。20世纪80年代,罗讷河上游出现百年一遇的大洪水,洪峰流经里昂以上河段后,干流径流量在短期内从3 250立方米/秒减少到2 450立方米/秒。材料二 罗讷河500多千米的河段上曾有20多座水电站,为河流水能梯级开发的世界之最。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法国开始拆除水坝和河堤,恢复河漫滩湿地。法国罗讷河示意图(1)说明洪峰在罗讷河里昂以上河段得到有效削减的自然原因。        (2)罗讷河里昂以上河段一般在春季出现丰水期,而河口地区夏末通常会出现枯水期,从河流补给的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        (3)解释法国拆除部分水电站的可能原因。        22.读我国能源区域分布和能源调运路线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AB(B1B2B3)代表我国的两大能源工程,它们分别是        工程和      工程。 (2)图中B3调运的能源主要是水电,该能源在这一区域十分丰富的原因是什么?            (3)简述我国政府实施AB两大能源工程对东、西部地区的意义。            (4)2017510日至712,我国在位于南海的C海区试采新型能源可燃冰成功。可燃冰是在高压低温下形成的,推测我国陆上可燃冰可能的集中分布地区,并简要说明我国试验开采可燃冰的重要意义。       23. (2021江苏徐州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由于粮棉争地的矛盾,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采取限制东中部主要棉花产区发展的政策,并针对纺织业提出了东锭西移。棉纺织产业链包括棉花种植、纺纱、织布、印染、服装加工等环节。目前新疆是我国最大的产棉基地,2016,棉花产量达359.4万吨,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68%左右。近年来,新疆棉纺纱锭的产能增长迅速,但在新疆本地转化为棉布的比例很低。2016,新疆产布1.76亿米,仅占全国布匹产量的0.2%。下图为新疆棉花主产区分布图。(1)分析新疆承接东部棉纺织业转移的有利条件。    (2)说出东锭西移对东部地区的有利影响。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201741,国家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距北京100多千米),它是我国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材料二 下图为深圳、浦东和雄安区位示意图。材料三 下图为我国1980年三次产业构成图。 (1)改革开放后,1980年国家首先选择深圳建立经济特区。简述我国当时的产业状况及深圳经济特区最主要的区位特点。               (2)为积极参与全球分工,1992年国家选择在浦东设立新区,旨在将浦东新区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核心区。与深圳经济特区相比,浦东新区的区位优势有   (3)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相比深圳、浦东的区位,分析雄安新区的空间位置特征及其凭借的基础设施条件。    
    第四章综合训练1~2.1.D 2.B 1,据图可知,20002015年该河段河床高程减小,这证明泥沙沉积量小于侵蚀量,故体现了小浪底水库起到了拦截泥沙的作用,从而减少了泥沙的下泄堆积,正确;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中游地区,下游植树造林对中游没有影响,错误;由于大坝的修建,水位落差增大,导致流水侵蚀作用增强,表现为侵蚀大于淤积,使河床加深,正确;无证据表明此时间段降水量增大,错误。故选D。第2,两处河段均位于黄河下游,且从剖面图来看,地势落差均不大,故流速均较慢,下蚀并不突出,A错误;无证据表明泺口利津河段两岸岩石较坚固且泥沙更松散,CD错误;利津位于山东境内,接近黄河入海口,泥沙淤积严重,地上河形势更严峻,在对黄河的治理过程中,对河岸堤坝的加固使河槽两侧比较稳定,不易被侧蚀,B正确。3~4.3.B 4.C 3,图中甲河段位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因此适宜建水电站,水电站密集,B正确。第4,由图可知,丙处附近无支流汇入,缺少河流补给,正确。该河段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较短缺,不会向其他流域调水,错误。该河段流经地区气候干旱,蒸发量大,导致丙处径流量减少,正确。丙处上游临近河套平原,工农业发展,用水量大,使得流至丙处的径流量减少,正确。故C正确。5~7.5.B 6.C 7.C 5,海河流域属半湿润地区,且下游地区人口多、城市密集,水资源紧缺,故海河流域水库群的主要功能是保障城乡用水。故选B。第6,京津地区气候较干旱,蒸发旺盛,用全封闭管道输水可减少渗漏和蒸发。故选C。 第7,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可缓解华北地区缺水状况,生产、生活等引用的海河水量减小,故春季下游河段水量将增加,C正确;径流深度主要取决于流域内的降水量、植被状况,A错误;含沙量是由流域内的土壤性质、植被状况、水的流速等自然因素和人类破坏植被的程度决定的,B错误;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后海河水位提高,地下水补给量可能会减少,D错误。故选C8~9.8.D 9.C 8,据材料可知,新疆有丰富的煤炭和风能资源,不存在能源不足的问题;疆电外送工程的目的地是电能紧缺区,能源需求量大,故国内市场广阔;疆电外送工程采用高压输电网络,与交通条件关系不大;将煤炭转化为电能需消耗大量水资源,而新疆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故选D。第9,疆电外送工程缓解了我国中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状况,能够把新疆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效益和产业优势;准东至四川段经过青藏高原,工程建设难度大;三线中准东至四川段和哈密至重庆段均不经过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故选C10~12.10.B 11.A 12.A 10,根据材料20002010年的10年间,美国制造业岗位数从1 730万急速下跌到1 150可知,美国企业回本国建厂的主要目的是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增加民众就业机会,B正确。第11,近年来,该公司将关键零部件的生产环节转移到我国,这样可以接近市场,从而能够及时从市场上获取信息,有助于熟知市场需求,提高新车型的市场竞争力,A正确。第12,发达国家制造业回巢,再加上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优势和生产成本低的优势大大减弱,使我国传统制造业面临巨大的压力。因此,我国需要重视高端制造业人才的培养,创建自己的品牌,提升产品竞争力;同时大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第三产业。加快发展我国优势的传统制造业和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不是应对发达国家制造业回巢的办法。故A正确。13~15.13.D 14.D 15.A 13,结合材料读图可知,阶段该电子产品在丙国研发生产,阶段向乙国转移,阶段又从乙国向甲国转移,由此可反映出经济全球化的趋势,D正确;由以上产业转移的过程可知,丙国属于发达国家,高新技术水平高,产业向外转移并不意味着丙国经济衰落,BC错误;甲国发展水平最低,材料不能反映出甲国矿产资源丰富,A错误。第14,结合上题分析,阶段该电子产品在丙国生产,丙国污染程度最高,A错误;阶段该电子产品转移到乙国生产,有利于促进乙国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吸引人口迁入,B错误;阶段该电子产品生产从乙国向甲国转移,可能会导致乙国就业机会减少,C错误;阶段该电子产品转移到甲国生产,有利于促进甲国经济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D正确。第15,该电子产品产业转移过程是由丙国向乙国转移,再由乙国向甲国转移,BD错误;由于丙国电子产品产业向国外转移,也会导致丙国出现产业空心化,导致失业人口增多,为了重新振兴丙国电子工业,完善产业结构,该电子产品产业未来可能迁回丙国,A正确,C错误。16~17.16.B 17.C 16,东南亚地区主要为发展中国家,旅游业发达,我国到东南亚旅游人数多,与其他地区相比,客运航线占比最高。第17,俄罗斯主要发展重工业,煤炭、木材、钢材都比较多,蒙古工业不发达;中国服装工业发达,价格较低,中国向蒙俄运输的货物最可能是服装。18~20.18.D 19.D 20.C 18,闽南金三角经济活力强,说明产业技术含量较高,附加值较高,有较大优势或潜力较大。农业基础对传统轻工业有一定影响,但对较为先进的产业影响很弱,错误。第19,福建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港口多,对外联系方便;还是著名的侨乡,易于吸引外资;与台湾省隔海相望,便于就近获得台湾省的产业转移,因此优势明显。而福建工业基础较为薄弱。第20,近年来,福建内部二次转移的工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福建东部地区劳动力价格高,土地日趋紧张,地价上涨,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劳动力和土地价格较低的省内中西部转移。21.解析 (1),罗讷河里昂以上河段沼泽、湖泊众多,洪水发生时,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沼泽水位,河流补给湖泊、沼泽,洪峰水量减少,即湖泊、沼泽起到调蓄径流、削减洪峰的作用。第(2),阿尔卑斯山春季气温升高,山地积雪大量融化,补给河流,使罗讷河里昂以上河段形成丰水期。河口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降水少,补给量较小,河流径流量小,形成枯水期。第(3),法国拆除部分水电站,主要从法国能源结构的变化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来分析。答案 (1)罗讷河里昂以上河段沿岸附近分布有较大面积的沼泽、湖泊,可以起到调蓄径流、削减洪峰的作用。(2)上游春季出现丰水期的原因:罗讷河里昂以上径流补给部分依靠阿尔卑斯山的积雪融水,春季气温升高,山地积雪融化,补给河流形成丰水期。河口夏末出现枯水期的原因:罗讷河下游的河水补给主要来自大气降水,河口地区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干旱少雨,河流径流量小,形成枯水期。(3)法国核电发展快,占电能比重大,对水电需求减少;大量水坝建设,破坏河流生态系统;拆除部分水坝,恢复河漫滩湿地,有利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修复。22.解析 (1),结合图示能源调配路线及所学知识可判断。第(2),水能丰富程度主要从河流流量和地势落差两方面分析。第(3),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对东部地区的意义主要是缓解能源紧张状况和改善大气环境;对西部地区的意义主要是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第(4),可燃冰是在高压低温下形成的,我国青藏高原满足其形成条件。可燃冰是未来很有前途的新能源。答案 (1)西气东输一线 西电东送(2)本区域降水丰富,水量大;地处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3)对东部:缓解能源紧张状况;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减轻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压力。对西部: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4)青藏高原。可燃冰能量巨大,污染较小,是被国际公认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的替代能源。23.解析 (1),新疆承接东部棉纺织业转移的有利条件可从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个角度作答。新疆土地面积大,棉花种植区地形平坦开阔,利于发展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新疆劳动力廉价;新疆晴天日数多,光照充足,棉花品质高;新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新疆是我国最大的产棉基地,原料丰富;新疆提供了接纳产业转移的优惠政策等。第(2),对东部地区的有利影响主要为腾出发展的空间,促进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东部地区棉纺织业迁出还可以减少资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棉纺织工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东锭西移会使得东部地区外来务工人员减少,缓解东部地区的人地矛盾,减轻因大量人员流入导致的城市问题等。答案 (1)新疆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产棉区附近灌溉水源相对充足,棉花种植条件优越;新疆是优质棉花重要产区,生产原料充足,原料运输成本低;政策支持;劳动力和土地等成本低。(2)纺织业向外转移,可使区域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可减少资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提高土地利用率;能够减少外来务工人员涌入东部发达地区,降低对城市人口的压力。24.解析 (1),借助三次产业构成图,可归纳产业状况。深圳经济特区邻近香港,利用这一优势可引进香港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来发展经济。第(2),浦东新区的区位优势可从地理位置、交通、经济腹地等方面分析。第(3),对比分析深圳、浦东和雄安区位示意图,可知雄安新区离北京、天津港口有一定距离,其所凭借的基础设施条件为快速交通及信息网络技术。答案 (1)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一产业比重大于第三产业。 邻近香港。(2)滨江临海;水陆空交通发达;依托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广(3)空间位置特征:离北京、天津港口都有一定距离。基础设施条件:快速交通的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

    相关试卷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本章综合预测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本章综合预测随堂练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人教版 (2019)第三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本章综合预测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地理人教版 (2019)第三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本章综合预测课后作业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第三产业发展,产业结构变化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本章综合预测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本章综合预测复习练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