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五章植被与土壤测评含答案
展开第五章测评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柳树到了秋冬季节落叶,来年春天再长出新叶,夏季婀娜多姿,极具观赏价值。福建泉州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引种柳树作为行道树,但柳树长得高矮不一,有的断枝,有的被虫蛀,每年都要补植不少,终年不落叶,影响城市景观。泉州的行道树将改种华南的常绿乔木柳叶榕,叶子像柳叶,遮阴效果极佳。据此完成1~3题。
1.泉州的地带性植被是( )
A.针阔叶混交林
B.常绿硬叶林
C.常绿阔叶林
D.热带季雨林
2.下列城市更适合种柳树的是( )
A.济南
B.广州
C.上海
D.三亚
3.影响城市行道树选择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
C.土壤
D.地形
下图为我国季风区某山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某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图。读图,完成4~5题。
4.该森林植被的生长习性是( )
A.喜光、喜湿
B.喜阴、喜湿
C.耐寒、喜旱
D.喜热、耐旱
5.调查发现,近年来该森林植被增长趋势明显,其主要原因是( )
A.全球变暖
B.光照更加充足
C.降水逐渐变少
D.水土流失加重
下图为福建武夷山某地土壤有机质与海拔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
6.甲地典型自然植被类型是( )
A.落叶阔叶林
B.常绿阔叶林
C.亚寒带针叶林
D.温带草原
7.图中土壤肥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甲地向乙地( )
A.成土母质粒度变大
B.有机质分解速度变慢
C.植被类型趋于丰富
D.物质迁移的速度加快
下图是两种典型植被类型的景观图。据此完成8~9题。
甲
乙
8.图中甲、乙两种典型植被分别是( )
A.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
B.针叶林、温带草原
C.落叶阔叶林、热带草原
D.常绿阔叶林、热带草原
9.下列关于乙图植被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季发叶,秋冬落叶
B.降水少,树叶缩小为针状
C.湿季时郁郁葱葱,干季时一片凋零
D.乔木多蜡质叶片
科学家在黄土高原某地考察,研究土壤剖面发现最上面是黄土,中间土壤发红,最下面含有大量的鹅卵石,下图为黄土高原地区某沟谷剖面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鹅卵石的存在说明在黄土形成之前,这里的地理环境是( )
A.荒漠
B.水乡
C.森林
D.草原
11.土壤发红反映当时的气候特点是( )
A.炎热干燥
B.温暖湿润
C.寒冷潮湿
D.寒冷干燥
原始热带雨林地区植被茂密但土壤贫瘠。由于人类活动的开发,某热带雨林地区“刀耕火种”普遍盛行,土地退化严重。烧荒后的土地,有的开垦为耕地,有的因反复烧荒退化成荒草坡。栽种一两年后休耕几年, 恢复地力,形成次生林,再进行新一轮砍烧种植。 (注:以原始自然土壤养分为100%)据此完成12~13题。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养分衰退率(%)
项目 | 有机质 | 有效氮 | 速效磷 | 速效钾 |
次生林 | 2.06 | 0.83 | 7.61 | 5.45 |
耕地 | 33.44 | 39.83 | 0.37 | -53.92 |
荒草坡 | 48.96 | 48.87 | 93.48 | 52.78 |
12.造成原始热带雨林地区土壤贫瘠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成土母质
B.生物量
C.气候
D.地形
13.“刀耕火种”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表现为( )
A.刚刚烧荒后的土壤,养分含量低
B.次生林土壤养分与自然土壤差别大
C.荒草坡土地,土壤养分减幅最大
D.耕地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相对较低
草地总生物量包括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其中地下生物量分为活根和死根生物量。活根生物量比例可作为草地退化与否的敏感性指标。下图为三江源地区某草地生物量分配构成图,Ⅰ、Ⅱ、Ⅲ代表退化程度不同的三种草地,其中极度退化的天然草地被称为黑土滩。读图,完成14~16题。
14.导致三种草地地上生物量低于地下生物量的主要原因是( )
A.强风
B.低温
C.干旱
D.过度放牧
15.黑土滩、退化的人工草地、未退化的天然草地分别对应图中的( )
A.Ⅰ、Ⅱ、Ⅲ
B.Ⅱ、Ⅲ、Ⅰ
C.Ⅱ、Ⅰ、Ⅲ
D.Ⅲ、Ⅱ、Ⅰ
16.针对黑土滩的治理,下列措施合理的有( )
①设置围栏禁牧 ②禁捕食草动物 ③设置草方格沙障 ④补播草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综合题(共4小题,共52分)
17.(10分)下图是全球植被、气候地带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森林分布的极端界限条件大约是年平均气温 ℃以上,年平均降水量 毫米以上。(2分)
(2)在年平均气温20 ℃的条件下,若年平均降水量从0毫米到1 500 毫米,地面植被依次是 、 、 、 。(4分)
(3)森林对改善环境有重要作用。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森林对环境的主要作用是 ;(2分)从全球范围看,森林对环境的主要作用是 。(2分)
18.(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37°37'N,101°19'E),简称海北站,地处祁连山东段北支南麓,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一年仅有冷暖两季,冷季漫长而寒冷,年平均气温为-1.7 ℃,年降水量小于600毫米,暖季草类植被茂盛。
土壤中二氧化碳的释放是大气温室气体的重要来源之一,是土壤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物质分解作用的结果。图1为海北站高山灌丛草甸土二氧化碳释放速率(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土壤中释放的二氧化碳量)的日变化图,图2为海北站牧草不同物候期(5—6月为返青期,7—8月为草盛期,9月为枯黄期)高山灌丛草甸土二氧化碳释放速率的日变化图。
图1
图2
(1)分析海北站高山灌丛草甸土土壤肥沃的自然原因。(4分)
(2)结合图1,说出海北站高山灌丛草甸土二氧化碳释放速率的日变化特征。(6分)
(3)结合图2,推测过度放牧对海北站高山灌丛草甸土二氧化碳释放速率的影响。(4分)
19.(14分)图1为土壤与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关系图,图2为生物对土壤形成作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1
图2
(1)由图2可知,土壤中的有机质包括生物残体经过微生物分解形成的 和 。气候条件影响微生物对有机质的分解作用,我国东北地区的黑土有机质含量很高,主要原因是 。(6分)
(2)图1中,②代表成土母质中养分元素被植物吸收,同时成土母质中一些元素淋失了,由此可知,土壤中矿物养分富集的过程主要是绿色植物有 地吸收养分元素,并通过① 作用制造有机质,储存在生物体内,然后以枯枝落叶和残体的形式归还给地表。高温多雨的地区,植被生产力 (填“强”或“弱”),有机残体归还 (填“多”或“少”)。(4分)
(3)简述成土母质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4分)
20.(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有“世界最纯净岛屿”之称,是著名的“苹果之岛”。塔斯马尼亚岛上植被茂密,土壤肥沃,果蝇少,苹果生长环境绝佳,苹果园和农场多分布于谷地排水较好地带。优美的自然风光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批游客。研究显示,近几年塔斯马尼亚岛的土层厚度不断变薄,对苹果的生长开始产生不利的影响。下图示意塔斯马尼亚岛位置。
(1)比较M、N两地土层厚度及土壤肥力的差异并分析形成原因。(4分)
(2)从土壤的角度,说明塔斯马尼亚岛苹果质优的原因。(4分)
(3)分析该岛土层变薄对苹果生长的不利影响。(3分)
(4)为减缓岛屿上土层变薄的趋势,简述应采取的主要措施。(3分)
答案:
1~3.1.C 2.A 3.A 第1题,福建泉州的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地带性植被类型是常绿阔叶林。故选C。第2题,柳树到了秋冬季节落叶,说明柳树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济南是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适合种植柳树。故选A。第3题,我国东部地区的城市中,南北热量差异明显,所以影响城市行道树选择的最主要因素是气温。故选A。
4~5.4.B 5.A 第4题,根据不同坡向森林植被所占的百分比可知,该森林植被在阴坡、迎风坡时所占比重均最大,说明该森林植被的生长习性是喜阴、喜湿,B对。第5题,近年来该森林植被增长趋势明显,说明高海拔处气温升高,主要原因是全球变暖,A对。
6~7.6.B 7.B 第6题,福建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其自然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甲地位于武夷山山麓地带,山麓地带典型自然植被和当地自然植被类型一致,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故选B。第7题,由材料可知,从甲地到乙地,海拔逐渐升高。成土母质粒度大小影响的是土壤的质地而不是肥力,A错误;随着海拔的上升,气温降低,有机质分解速度变慢,有利于有机质积累,土壤肥力提高,B正确;随着海拔上升,热量条件减弱,植被类型逐渐减少,物质迁移的速度减慢,C、D错误。故选B。
8~9.8.C 9.C 第8题,由图片中景观直接观察得出,甲处落叶满地,是典型的温带落叶阔叶林。乙图中有稀树草原和长颈鹿,是热带草原的典型景观,其典型植被是热带草原。C正确。第9题,由上题可知,该地典型植被是热带草原,植被的特点是湿季时郁郁葱葱,干季时一片凋零, C正确。
10~11.10.B 11.B 第10题,结合材料可知,黄土高原地区最上面是黄土,中间土壤发红,最下面含有大量的鹅卵石,且图中有流水沉积物, 鹅卵石的存在说明在黄土形成之前,这里的地理环境流水作用较强,应为水乡,B正确。第11题,红壤是发育于热带和亚热带植被下的土壤,呈红色,其主要特征是富含铁、铝氧化物,呈酸性。土壤发红反映当时的气候特点是温暖湿润,B正确。
12~13.12.C 13.C 第12题,原始热带雨林地区全年高温多雨,导致微生物活动旺盛,有机质快速分解,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少,土壤比较贫瘠。第13题,刚刚烧荒后的土壤,可以开垦为耕地,表明养分含量较高,A错误;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次生林的养分衰退率比较低,表明次生林土壤养分与自然土壤差别不大,B错误;表中数据显示,荒草坡土壤养分衰退率最大,即土壤养分减幅最大,C正确;据表可知,耕地速效磷衰退率较低,表明含量较高;速效钾衰退率为负值,表明含量增加,D错误。
14~16.14.B 15.C 16.D 第14题,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冻土广布,生物死亡后在地上被微生物分解的速度比地下快,所以地上生物量比地下生物量少,B正确。第15题,据材料可知,活根生物量比例可作为草地退化与否的敏感性指标。极度退化的天然草地被称为黑土滩,图中Ⅱ活根生物量最少,所以应为黑土滩;因为人工草地退化前比天然草地植株密度大,所以退化的人工草地死根生物量比未退化的天然草地多,活根生物量比未退化的天然草地少,则Ⅰ为退化的人工草地,Ⅲ为未退化的天然草地。第16题,根据材料可知,黑土滩为极度退化的天然草地,三江源地区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是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治理黑土滩应合理放牧,实行圈养,种植牧草,①④正确;禁捕食草动物,可能会导致某些物种泛滥成灾,引发生态失衡,②错误;草方格沙障的主要作用是减小风力,截留水分,③错误。故选D。
17. 答案: (1)-6 400
(2)半沙漠 多刺灌木 草地 林地
(3)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调节气候,净化大气(释放O2,吸收CO2,减轻温室效应)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横坐标代表年平均降水量,纵坐标代表年平均气温,故可判断森林分布的极端界限条件大约是年平均气温-6 ℃以上,年平均降水量400 毫米以上。第(2)题,读图可知,在年平均气温20 ℃的条件下,若年平均降水量从0毫米到1 500 毫米,地面植被依次是半沙漠、多刺灌木、草地、林地。第(3)题,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森林对环境的主要作用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从全球范围看,森林对环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气候,净化大气(释放O2,吸收CO2,减轻温室效应)。
18. 答案: (1)该地区暖季草类茂盛,为土壤提供的有机质多;海拔高,食草动物较少,对草原破坏小;冷季漫长,气温低,土壤微生物活动较弱,有机质分解缓慢;全年降水较少,土壤的淋溶作用弱,利于有机质的积累。
(2)二氧化碳释放速率从6:00开始逐渐增大,14:00后逐渐减小;最大值出现在14:00前后,最小值出现在6:00前后。
(3)过度放牧造成草场退化;地表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减少(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种类也减少;导致土壤中二氧化碳释放速率降低。
19. 答案: (1)腐殖质 氮素 气温低,微生物分解缓慢,有机质积累较多
(2)选择 光合 强 多
(3)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成土母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
20. 答案: (1)差异:M地土层厚度大于N地;M地土壤肥力高于N地。
原因:M地位于河流下游,流水堆积作用明显,土层厚度大,土壤肥力高;M地纬度及海拔比N地低,且M地位于阳坡和迎风坡,水热条件更优越,植被生长更为茂盛,有机质来源更加丰富,土壤更肥沃。
(2)土壤有机质丰富,施用的化肥少;谷地排水较好,适宜苹果生长;水源和空气洁净,病虫害少,施加农药少,对土壤的污染小,苹果品质高。
(3)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使苹果产量减少;土壤中有利于苹果生长的养分流失,可能导致苹果品质下降。
(4)保护岛上植被,减轻流水对土壤的侵蚀;控制苹果树种植的规模和密度,保持土壤肥力;合理控制游客数量,减少游客对土层的踩踏等;对已破坏的土层,进行人工修复;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保护土壤生态的意识;等等。
解析: 第(1)题,据图可知,M地位于河流下游,流水堆积作用明显,土层厚度大,土壤肥力较高;M地纬度及海拔比N地低,且M地位于阳坡和迎风坡,水热条件优越,植被生长茂盛,有机质来源丰富,因此M地土壤肥力高于N地。第(2)题,主要从土壤有机质含量、排水、土壤污染等方面分析。第(3)题,土层逐渐变薄,导致土壤肥力不断下降,使苹果产量减少;再加上土壤中有利于苹果生长的养分不断流失,因此可能导致苹果品质下降。第(4)题,为了减缓岛屿上土层变薄的趋势,应针对土层变薄的主要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主要是加强植被保护,控制苹果树种植的规模和密度,合理控制游客数量,对土层进行人工修复,加强相关的宣传和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