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七中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七中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一下期生物学月考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基因型中,不属于纯合子的是( )
A. BB B. AABB C. AABb D. aabb
【答案】C
【解析】
【分析】纯合子是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如AA(aa)或AABB。杂合子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遗传因子组成不相同的个体,如Aa或AABb。
【详解】A、BB中一对基因纯合,所以是纯合子,A错误;
B、AABB中两对基因都是纯合,所以是纯合子,B错误;
C、AABb中一对基因纯合另一对基因是杂合的,所以是杂合子,C正确;
D、aabb中两对基因都是纯合,所以是纯合子,D错误。
故选C。
2. 下列关于豌豆人工异花传粉操作步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选取发育良好且结构完整的花
B. 去除母本未成熟花的雄蕊后套袋
C. 采集父本成熟花粉涂在母本柱头上
D. 母本的花人工授粉后无需再套袋
【答案】D
【解析】
【分析】人工异花授粉过程为: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
【详解】A、豌豆人工异花传粉时,应选取发育良好且结构完整的花,以保证实验结果,A正确;
B、对于母本应在花未成熟时去除雄蕊,并进行套袋处理,防止外来花粉干扰,B正确;
C、采集父本成熟花粉涂在母本柱头上,实现人工异花授粉,C正确;
D、母本的花人工授粉后仍需进行套袋处理,以避免外来花粉干扰,D错误。
故选D。
3. 下列组合中,属于相对性状的一组是( )
A. 狗的卷毛和黑毛 B. 水稻的粳性和玉米的糯性
C. 家鸡的白羽和黑羽 D. 豌豆的黄色子叶和绿色豆荚
【答案】C
【解析】
【分析】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作相对性状,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详解】ABD、狗的卷毛和黑毛、水稻的粳性和玉米的糯性、豌豆的黄色子叶和绿色豆荚不符合相对性状的判断标注,不属于相对性状,ABD错误;
C、分析题意可知,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为相对性状,故家鸡的白羽和黑羽相对性状,即同种生物(家鸡)同一性状(羽毛颜色)的不同表现类型(白羽和黑羽),C正确。
故选C。
4.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F2中高茎与矮茎的性状分离比接近3:1”属于演绎过程
B. “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属于实验现象
C. “推测测交后代有两种表型,比例为1:1”属于实验验证环节
D. “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属于假说内容
【答案】D
【解析】
【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运用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⑤得出结论:即分离定律 。
【详解】A、“纯合的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F2中高茎与矮茎的性状分离比是3:1”属于实验现象,A错误;
B、“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属于孟德尔的假说内容,B错误;
C、“推测测交后代有两种表型,比例为1:1”属于演绎推理过程,C错误;
D、假说的内容包括: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D正确。
故选D。
5. 为了模拟性状分离比,某同学按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抓取的次数要足够多 B. 每个桶内D、d两种小球的数目要相同
C. 甲、乙两个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 D. 每次抓取后,取出的小球不能再放回原桶
【答案】D
【解析】
【分析】用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两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
【详解】A、如果抓球次数偏少,存在偶然性,因此抓取的次数要足够多,才能出现相应的分离比,A正确;
B、实验中每只小桶内D、d两种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但雌雄配子数目一般不等,因此不需要两个小桶内小球总数相等,B正确;
C、盛球的两个小桶模拟的是雌性和雄性的生殖器官,即甲、乙两个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C正确;
D、每次抓完小球后必须放回并摇匀才能进行再次抓取,保证每次抓取每种小球的概率均为1/2,D错误。
故选D。
6. 香水玫瑰的花色遗传中,红花、白花为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用R、r表示)。根据以下杂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杂交组合
后代性状
一
红花①×白花②
全为红花
二
红花③×红花④
红花与白花数量比约为3∶1
A. 白花②的基因型为Rr B. 红花①的基因型为Rr
C. 红花③与红花④的基因型不同 D. 红花①与红花④的基因型不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表格:实验一中,红花①×白花②→后代均为红花,说明红花相对于白花是显性性状,则①的基因型为RR,②的基因型为rr;实验二中,红花③×红花④→后代性状分离为3:1,说明③④的基因型均为Rr。
【详解】A、白花为隐性性状,所以基因型是rr,A错误;
B、红花①和白花杂交,子代全为红花,所以红花①的基因型为RR,B错误;
C、红花③×红花④→后代性状分离为3:1,说明③④的基因型均为Rr,C错误;
D、红花①基因型是RR,红花④基因型是Rr,D正确。
故选D。
7. 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过程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A、①表示DD产生配子的过程,DD是纯合子,不含等位基因,只能产生一种配子,所以不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A错误;
B、②表示dd产生配子的过程,dd是纯合子,不含等位基因,只能产生一种配子,所以不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B错误;
C、③表示Dd产生配子的过程,Dd是杂合子,含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分离,产生D和d两种配子,比例1:1,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C正确;
D、④表示D和d两种雌雄配子通过受精作用随机结合为子代Dd基因型的个体,不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D错误。
故选C。
8. 已知一批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种子,其数目之比为3:1,将这批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种子数之比为( )
A. 4:4:1 B. 1:2:1 C. 3:5:1 D. 13:2:1
【答案】D
【解析】
【分析】豌豆在自然状态下进行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所以基因型为AA的豌豆后代都是AA,而基因型为Aa的豌豆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产生AA、Aa、aa的个体。
【详解】已知一批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种子,其数目之比为3:1,即AA占3/4,Aa占1/4,因为在自然状态下,豌豆是严格的自交,可知3/4AA自交子代全部是3/4AA,1/4Aa自交后代中,AA=1/4×1/4=1/16,aa=1/4×1/4=1/16,Aa=1/4×1/2=1/8,故AA共有AA=3/4+1/16=13/16,所以子一代AA 、Aa、 aa 种子数之比为13/16:1/8:1/16=13:2:1,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9. 孟德尔用纯种的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的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1全部表现为黄色圆粒;F1代自交,在F2代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之比为9:3:3:1.这个杂交实验不能说明( )
A. 黄色对绿色显性,圆粒对皱粒显性 B. 豌豆子粒颜色和形状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
C. 控制子粒颜色和子粒形状的基因融合 D. 决定豌豆子粒颜色和决定子粒形状的基因互不影响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黄色圆粒与绿色皱粒杂交的后代只有黄色圆粒,说明黄色对绿色为显性,圆粒对皱粒为显性,F1黄色圆粒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产生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和绿色皱粒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说明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A、由于黄色圆粒与绿色皱粒杂交的后代只有黄色圆粒,说明黄色对绿色为显性,圆粒对皱粒为显性, A正确;
B、由于豌豆子粒颜色和形状的F2代都是3:1,说明都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都遵循分离定律,B正确;
C、杂交实验说明控制子粒颜色和子粒形状的基因能自由组合,但不是融合,C错误;
D、决定豌豆子粒颜色和决定子粒形状的基因互不影响,具有相对独立性,D正确。
故选C。
10.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则应满足的条件有( )
①A、a基因与B、b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A、a和B、b基因分别控制一对相对性状
③该个体产生的雄、雌配子各有4种,比例为1:1:1:1
④AaBb自交产生的后代生存机会相等
⑤AaBb自交时4种类型的雄、雌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⑤
【答案】D
【解析】
【分析】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1)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2、正常情况下,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9:3:3:1。
【详解】①A、a基因与B、b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①正确;
②A、a和B、b基因分别控制一对相对性状,自交后代出现4种表现型,②正确;
③该个体产生的雄、雌配子各有4种,比例为1:1:1:1,③正确;
④AaBb自交产生的后代生存机会相等是后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的保证,④正确;
⑤AaBb自交时4种类型的雄、雌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导致后代有16种组合方式,⑤正确。
故选D。
11. 某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决定,且这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现用两个纯合的亲本进行杂交,F1全为紫花。F1自交后代F2紫花:白花的比例为9:7,则F2的白色花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
A. 3/7 B. 4/16 C. 4/7 D. 3/16
【答案】C
【解析】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设花色由基因A/a、B/b决定,F2中紫花∶白花的比例为9∶7,可知紫花是双显性(A_B_),白花是A_bb、aaB_和aabb,且F1基因型为AaBb,F2白色花中杂合子基因型为Aabb、aaBb,占白色花的比例为2/7+2/7=4/7,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2. 人类的多指(T)对手指正常(t)是显性,肤色正常(B)对白化(b)是显性。一对夫妇,丈夫多指,妻子正常,生了一个手指正常但患白化病的孩子,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 )
A. 这个孩子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3/4
B. 只患白化病的概率是1/4
C. 完全正常的概率是3/8
D. 患病的概率是3/4
【答案】C
【解析】
【分析】多指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用T、t表示),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B、b表示),则多指丈夫的基因型为B_T_,正常妻子的基因型为B_tt,患白化病和手指正常的孩子的基因型为bbtt,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BbTt×Bbtt。
【详解】由题意可知,一对夫妇,丈夫多指,妻子正常,生了一个手指正常但患白化病的孩子,说明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BbTt×Bbtt,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同时患两种病bbT_的概率是1/4×1/2=1/8;只患白化病的bbtt概率是1/4×1/2=1/8;完全正常B_tt的概率是3/4×1/2=3/8;患病(1-正常)的概率是1-3/8=5/8,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3. 遗传因子A、a和N、n分别控制某种植物花色和花瓣形状 ,这两对遗传因子独立遗传,其遗传因子组合和表现型的关系如下表。一亲本与白色宽花瓣植株杂交 ,得到F1,对F1进行测交,得到F2,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粉红中间型花瓣∶粉红宽花瓣∶白色中间型花瓣∶白色宽花瓣=1∶1∶1∶1。该亲本的表现型最可能是 ( )
A. 红色窄花瓣 B. 白色中间型花瓣 C. 粉红窄花瓣 D. 粉红中间型花瓣
【答案】A
【解析】
【分析】基因A-a和N-n分别控制某种植物的花色和花瓣形状,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白色宽花瓣植(aann),再根据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粉红中间型花瓣:粉红宽花瓣:白色中间型花瓣:白色宽花瓣=1:1:1:1,利用自由组合定律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拆开分析。由此答题。
【详解】F1测交得到F2的遗传图解可写成:F1×aann→F2中粉红中间型花瓣(AaNn):粉红宽花瓣(Aann):白色中间型花瓣(aaNn):白色宽花瓣(aann)=1:1:1:1,由此可推知F1的基因型为AaNn;一亲本与白色宽花瓣植株(aann)杂交得到F1的遗传图解可写成:亲本×aann→F1的基因型均为AaNn,由此可推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NN,对应的表现型为红色窄花瓣。综上所述,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14. 下列选项中有基因自由组合现象发生的是( )
A. 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雌雄个体交配,子代出现1:1:1:1的性状分离比
B. A型血的父亲和B型血的母亲生出AB型血的孩子
C.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产生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D. 纯合黄色圆形豌豆与纯合绿色皱形豌豆为亲本杂交得到F1
【答案】C
【解析】
【分析】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A、基因型为 Aabb 和 aaBb 的雌雄个体交配时,两个亲本均含有一对等位基因,如果两对基因位于一对染色体上,子代也会出现1:1:1:1的性状分离比,不属于基因自由组合现象,A不符合题意;
B、 血型是复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没有发生基因自由组合现象,B不符合题意;
C、基因型为 AaBb 个体产生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四种配子比例相同,说明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即发生了基因的自由组合现象,C符合题意;
D、纯合黄色圆形豌豆与纯合绿色皱形豌豆中不存在等位基因,所以没有发生基因自由组合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 已知玉米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纯合品种甲与纯合品种乙杂交得 F1,再让 F1,与玉米丙(ddRr)杂交,所得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D/d、R/r 基因分别遵循分离定律
B. 甲、乙可能是 DDRR 与 ddrr 组合或 DDrr 与 ddRR 组合
C. 子二代中纯合子占 1/4,且全部表现为矮秆
D. 若 F1自交,其子代中基因型不同于 F1的个体占 9/16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由F2中高杆:矮杆=1:1,抗病:易感病=3:1,丙的基因型为ddRr,可推知F1的基因型为DdRr,由甲和乙都是纯合子可进一步推知甲和乙的基因型为DDRR和ddrr,或者DDrr和ddRR。
【详解】A、由F2比例可知,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d、R/r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A正确;
B、两对性状分别考虑,F2中高杆:矮杆=1:1,抗病:易感病=3:1,丙的基因型为ddRr,可推知F1的基因型为DdRr,由甲和乙都是纯合子可进一步推知甲和乙的基因型为DDRR和ddrr,或者DDrr和ddRR,B正确;
C、由子二代表现型可推出F1的基因型为DdRr,子二代中纯合子的基因型为ddRR和ddrr,占1/4,且全部表现为矮秆,C正确;
D、若让F1自交,则子二代中基因型不同于F1的个体占12/16,D错误。
故选D。
16. 在进行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时,某同学设置了如图所示的4个桶,桶内放入了有字母标注的小球。实验时需分别从雄1、雄2、雌1、雌2四个桶中各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记录后将小球分别放回原处,重复10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第6次抓取并组合出YYRR的概率是1/16
B. 雌1和雌2共同表示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YyRr
C. 从雄1和雄2中各随机取出1个球,表示雄性个体产生的配子基因型
D. 从雄1、雄2、雌1、雌2中各随机抓取1个小球的基因组合类型有12种
【答案】D
【解析】
【分析】雄1、雄2、雌1、雌2四个桶,每个桶均表示一对等位基因,从每个桶中拿出一个球是模拟分离定律,从雄1、雄2中分别拿出一个球组合在一起是模拟自由组合定律,由图可知,雌1和雌2共同表示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YyRr,雄1和雄2共同表示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YyRr。
【详解】A、据图可知,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的基因型均为YyRr,所以每次抓取并组合出YYRR的概率是1/16,A正确;
B、雌1、雌2每个桶均表示一对等位基因,所以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YyRr,B正确;
C、雄1、雄2每个桶均表示一对等位基因,从雄1和雄2中各随机取出1个球是模拟自由组合定律,所以表示雄性个体产生的配子基因型,C正确;
D、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的基因型均为YyRr,所以从雄1、雄2、雌1、雌2中各随机抓取1个小球的基因组合类型有16种,D错误。
故选D。
17. 蝗虫染色体数为24条,在显微镜下观察蝗虫精巢细胞分裂的固定装片时,看到某细胞有12条染色体位于赤道板上,说明该细胞处于( )
A.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 有丝分裂中期
C.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D.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答案】D
【解析】
【分析】 减数分裂过程:①细胞分裂前的间期:细胞进行DNA复制;②MI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形成染色体、纺锤体,核仁核膜消失,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③MI中期: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对称排列在赤道板两侧;④MI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移向细胞两极;⑤MI末期:细胞一分为二,形成次级精母细胞或形成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⑥MII前期: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纺锤体,染色体散乱排布;⑦MII中期:染色体着丝粒排在赤道板上;⑧MII后期:染色体着丝粒分离,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两极;⑨MII末期:细胞一分为二,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形成卵细胞和第二极体。
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间期DNA进行复制,染色体数目不变;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变;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有丝分裂末期细胞一分为二,染色体平均分到两个子细胞中,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
【详解】蝗虫染色体数24条,看到某细胞有12条染色体位于赤道板上,说明此时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减半,但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染色体均有24条,ABC错误。所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故选D。
18. 与细胞的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最显著的变化是( )
A. 着丝粒一分为二
B. 同源染色体联会、分离
C. 染色体进行复制
D. 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
【答案】B
【解析】
【分析】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最显著的变化是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
【详解】A、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分裂Ⅱ后期都存在着丝粒分裂,A不符合题意;
B、有丝分裂没有同源染色体联会、分离的行为,B符合题意;
C、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发生染色体复制,C不符合题意;
D、染色体都会向细胞两极移动,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9. 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双方的细胞核相互融合
B. 受精卵中染色体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
C. 受精卵中的DNA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D. 受精卵的形成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受精作用的过程是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紧接着,在卵细胞细胞膜的外面出现一层特殊的膜,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后不久,里面的细胞核就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遇,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详解】A、受精时,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后不久,里面的细胞核就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遇,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A正确;
B、受精结果是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亲),一半的染色体来自卵细胞(母亲),所以受精卵中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且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B正确;
C、受精卵中的核DNA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而细胞质中的DNA主要来自母方,C错误;
D、精子和卵子的细胞膜融合成为受精卵,该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D正确。
故选C。
20. 摩尔根研究白眼雄果蝇基因的显隐性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时,经历了若干过程。①白眼性状是如何遗传的,是否与性别有关?②白眼由隐性基因控制,仅位于X染色体上。③对红眼雌果蝇进行测交实验。上面三个叙述中( )
A. ①为假说,②为推理,③为验证 B. ①为问题,②为推理,③为假说
C. ①为问题,②为假说,③为验证 D. ①为推理,②为假说,③为验证
【答案】C
【解析】
【分析】假说演绎法的一般步骤是:提出问题→做出假设→通过验证假设→获取结论。
【详解】摩尔根研究白眼雄果蝇基因的显隐性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所采用的方法是假说-演绎法,他根据现象提出的问题是白眼性状是如何遗传的,是否与性别有关?做出的假说是白眼由隐性基因控制,仅位于X染色体上,利用F1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进行测交,验证假说,最后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结论。
故选C。
21. 下图是基因型为AaBb的高等动物体内某个初级精母细胞可能发生的变化。没有发生交叉互换和发生交叉互换后,该初级精母细胞形成的精细胞分别有( )
A. 2种、4种 B. 2种、2种 C. 4种、4种 D. 4种、2种
【答案】A
【解析】
【分析】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体单体往往彼此缠绕发生交叉互换,交叉互换使得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进而增加了配子的多样性。
【详解】基因型为AaBb的动物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没有交叉互换的情况下,经过减数分裂形成两种类型的四个精细胞,分别是AB、AB、ab、ab;如果发生交叉互换,则可以形成四种类型的四个精细胞,分别是AB、Ab、aB、ab。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2. 如图表示某哺乳动物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下列关于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是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
B. 含同源染色体2对、核DNA分子4个、染色单体0个
C. 正在进行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 分裂后形成的2个细胞,其中一个是极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该细胞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且不存在同源染色体,为减数分裂Ⅱ后期的次级卵母细胞。
【详解】A、该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是次级卵母细胞,A错误;
B、分析题图可知: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含有4条染色体、4个核DNA分子,不含染色单体,B错误;
C、分析题图可知:图示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而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后期,C错误;
D、分析题图可知: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其分裂后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一个极体,D正确。
故选D。
23. 下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某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判断错误的是( )
A. 图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
B. 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发生在图乙细胞
C. 甲、乙、丙三个细胞可能取自睾丸
D. 丙细胞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是AB、ab或Ab、aB
【答案】D
【解析】
【分析】甲图是有丝分裂后期,乙图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丙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详解】A、图甲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所以是有丝分裂后期的图像,A正确;
B、乙图同源染色体分开,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发生了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B正确;
C、动物的生殖器官中原始生殖细胞可进行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甲、乙、丙三个细胞可能取自同一器官,即睾丸,C正确;
D、丙为次级精母细胞,其产生的子细胞为两个精细胞,若无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这两个精细胞基因型一样,是AB、AB或ab、ab或Ab、Ab或aB、aB,D错误。
故选D。
24. 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在如图所示的图像中,属于该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依次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④②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1、有丝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此时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中相同。
2、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但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目短暂加倍,恢复到正常体细胞的水平。
【详解】有丝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因此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即图④。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但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目短暂加倍,恢复到正常体细胞的水平,因此此时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且染色体∶DNA=1∶1,即图②。综上所述,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5. 摩尔根用白眼雄果蝇与野生型的红眼雌果蝇杂交,F1全表现为红眼,再让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中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的比例为3:1,且白眼果蝇全部为雄性。若要通过测交实验验证控制红眼/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下列测交组合能验证的是( )
A. F1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 B. F1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
C. F1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杂交 D. F1雄果蝇与红眼雌果蝇杂交
【答案】C
【解析】
【分析】伴性遗传是指在遗传过程中的子代部分性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这种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的遗传方式就称为伴性遗传,许多生物都有伴性遗传现象。人类了解最清楚的是红绿色盲和血友病的伴性遗传。
【详解】A、测交为与隐性个体进行杂交,F1雌果蝇(XBXb)与红眼雄果蝇(XBY)杂交不是测交实验,A错误;
B、F1雌果蝇(XBXb)与白眼雄果蝇(XbY)杂交,后代雌雄中表现型比例相同,无法验证在X染色体上,B错误;
C、F1雄果蝇(XBY)与白眼雌果蝇(XbXb)杂交,后代雌性为红眼(XBXb),雄性为白眼(XbY),可以验证基因在X染色体上,C正确;
D、F1雄果蝇(XBY)与红眼雌果蝇(XBXb)杂交不是测交,D错误。
故选C。
26. 萨顿依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而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下列不属于他所依据的“平行”关系的是( )
A. 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的,在配子中都只有成对中的一个
B. 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也自由组合
C. 等位基因分离和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D. 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答案】C
【解析】
【分析】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2、体细胞中基因、染色体成对存在,配子中成对的基因只有一个,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一条;3、基因、染色体来源相同,均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4、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行为相同。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
【详解】A、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在配子中都只有成对中的一个,是萨顿提出假说的依据,A正确;
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也有自由组合,是萨顿提出假说的依据,B正确;
C、等位基因分离和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这句话是正确的,但不属于萨顿的假说内容,C错误;
D、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是萨顿提出假说的依据,D正确。
故选C。
27. 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交叉互换分别发生在减数分裂的时期是( )
A. 均发生在减数分裂I后期
B. 均发生在减数分裂Ⅱ后期
C. 减数分裂I后期、减数分裂I后期和减数分裂I前期
D. 减数分裂I前期、减数分裂I后期和减数分裂Ⅱ后期
【答案】C
【解析】
【分析】
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在高等动物的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的分离是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在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与此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故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故选C。
【点睛】
28. 如下图表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的几个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果蝇细胞内基因数目要远远多于染色体数目
B.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 黄身基因与白眼基因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 朱红眼基因和深红眼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
【答案】D
【解析】
【分析】该图是摩尔根和学生绘出的第一个果蝇各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相对位置的图,由图示可知,控制果蝇图示性状的基因在该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果蝇的黄身和棒眼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详解】A、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所以果蝇细胞内基因数目要远远多于染色体数目,A项正确;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项正确;
C、黄身基因与白眼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因此它们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项正确;
D、朱红眼基因和深红眼基因是属于非等位基因,D项错误。
故选D。
29. 某植物体细胞内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情况如图所示,三对基因分别单独控制不同相对性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A、a和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4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
C. 如果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在产生配子时没有发生染色体互换,则它可产生4种配子
D. 三对基因的遗传均遵循分离定律
【答案】D
【解析】
【分析】据图可知,三对基因的遗传均遵循分离定律,A/a、D/d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b、D/d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和B、a和b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A、图中看出,图中A和B、a和b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
B、图中A和B、a和b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不会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B错误;
C、图中A和B、a和b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如果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在产生配子时没有发生染色体互换,则它可产生AB和ab配子,即产生2种配子,C错误;
D、据题意可知,三对等位基因分别单独控制不同相对性状,三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均遵循分离定律,D正确。
故选D。
30. 摩尔根研究果蝇的眼色遗传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果蝇的眼色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B. 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采用了“假说-演绎法”
C. 摩尔根认为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D. 中红眼雌果蝇全为纯合子
【答案】D
【解析】
【分析】伴性遗传是指在遗传过程中的子代部分性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这种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这种与性别相关联的性状遗传方式就称为伴性遗传,又称性连锁遗传。
【详解】A、由题中遗传系谱图可知,F2性状分离比为3:1,判断红眼相对于白眼是显性性状,且果蝇的眼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其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A正确;
B、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研究果蝇的白眼和红眼的遗传,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且遵循基因的遗传规律,并且证明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B正确;
C、F2红眼有雌性和雄性,白眼只有雄性,说明与性别相关联,相关基因在X染色体上,摩尔根认为控制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C正确;
D、已知果蝇的眼色受W/w控制,红眼相对于白眼是显性性状,且控制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根据F2性状分离比为3:1,判断F1的基因型为XWXw、XWY,因此F2中的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有XWXW和XWXw两种,D错误。
二、非选择题
31. 玉米是一种异花传粉作物,可作为研究遗传规律的实验材料。玉米的高茎与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高茎为显性性状。回答下列问题。
(1)性状分离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有在自然条件下获得的一些高茎与矮茎的植株,若要用这两种植株为材料验证分离定律,写出两种验证思路及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杂种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2)①高茎玉米自交,若某些玉米自交后,子代出现高茎∶矮茎=3∶1,则可验证分离定律。②让高茎与矮茎的玉米杂交,如果F1高茎∶矮茎=1∶1,则可验证分离定律。③让高茎与矮茎的玉米杂交,如果F1都表现高茎,则用F1自交,得到F2,若F2高茎∶矮茎=3∶1,则可验证分离定律
【解析】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子代
【小问1详解】
性状分离是指杂种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小问2详解】
验证分离定律可用自交法、测交法;验证思路及预期结果为:①高茎玉米自交,若某些玉米自交后,子代出现高茎∶矮茎=3∶1,则可验证分离定律。②让高茎与矮茎的玉米杂交,如果F1高茎∶矮茎=1∶1,则可验证分离定律。③让高茎与矮茎的玉米杂交,如果F1都表现高茎,则用F1自交,得到F2,若F2高茎∶矮茎=3∶1,则可验证分离定律。
32. 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抗病(T)对易感病(t)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为蓝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变为棕色。现有四种纯合子,基因型分别为:①AATTdd、②AAttDD、③AAttdd、④aattdd。回答下列问题:
(1)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则应该观察①与__________(填序号)杂交所得的花粉。
(2)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可以观察__________(填序号)杂交所得的花粉;将杂交后所得的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后,可观察到__________。
(3)若培育糯性抗病优良品种,则应选用①④为亲本杂交,所得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让自交得,中糯性抗病品种占__________,其中纯合子占__________。
【答案】(1)②##④
(2) ①. ②④ ②. 蓝色长形花粉∶蓝色圆形花粉∶棕色长形花粉∶棕色圆形花粉=1∶1∶1∶1
(3) ①. AaTtdd ②. 3/16 ③. 1/3
【解析】
【分析】由题意可知,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每一对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三对等位基因之间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小问1详解】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花粉粒分为长形和圆形、非糯性和糯性,且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糯性花粉遇碘液变为棕色,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所选亲本杂交后要能得到基因型为 Dd 或 Aa 的子代,因此可应选择亲本①与②或①与④杂交。
【小问2详解】
花粉粒分为长形和圆形,非糯性和糯性,且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糯性花粉遇碘液变为棕色,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所选亲本杂交后要能得到基因型为 AaDd 的子代,因此应选择的两亲本为②和④;AaDd 将产生4中比例相等的配子,将杂交后所得的F1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后,可观察到蓝色长形花粉(AD):蓝色圆形花粉(Ad):棕色长形花粉(aD):棕色圆形花粉(ad)=1:1:1:1。
【小问3详解】
要培育糯性抗病( aaT_)优良品种,应选用①( AATTdd )和④( aattdd )作亲本进行杂交,其所得F1基因型为 AaTtdd;让F1自交得F2,F2中糯性抗病( aaT-)品种所占比例为1/4 × 3/4 ×1 =3/16,其中有1/3的纯合子 aaTT ,有2/3的杂合子 aaTt 。
33. 下图1是某动物原始生殖细胞在不同的细胞分裂方式中染色体数目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图2、图3分别为处于某个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字母代表染色体上的基因)。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1中0-b代表的细胞分裂方式是__________,图2所示细胞处于图1中的__________(用横坐标的字母表示)段。
(2)de段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___________,图1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时间段是__________(用横坐标的字母表示)。
(3)图3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该细胞最终产生的配子基因型是__________。
【答案】(1) ①. 有丝分裂 ②. ab
(2) ①. 着丝粒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变成两条染色体 ②. O-c
(3) ①. 初级精母细胞 ②. AB、aB、Ab、ab
【解析】
【分析】分析图1:图1中0b表示有丝分裂,分裂后的细胞中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同。cg表示减数分裂,分裂后的染色体数为体细胞的一半。分析图2:图2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已经分裂,为有丝分裂后期。分析图3:图3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小问1详解】
图1中0-b过程中染色体出现了4N,则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所以0-b过程的细胞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图2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已经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则对应于图其中的ab段。
【小问2详解】
图1中de段着丝粒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变成两条染色体,导致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同源染色体存在于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所以图1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时间段是0-c段。
【小问3详解】
图3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但是细胞质均等分裂,则说明是初级精母细胞,图中所示细胞发生了交叉互换,所以最终形成的子细胞的基因型是ab、Ab、AB、aB。
34. 果蝇是一种小型蝇类,在室温下10多天就繁殖一代,一只雌果蝇一生能产生几百个后代,是遗传学研究常用的材料。下图是雌、雄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摩尔根利用果蝇作实验材料,用红眼雌蝇与白眼雄蝇杂交,全为红眼,雌雄交配,雌蝇全为红眼,雄蝇一半为红眼,一半为白眼,对于这种实验现象,摩尔根作出的主要解释是__________。为充分验证其假设,请你设计一个测交方案,用遗传图解写出该过程(要求:需写出配子,控制眼色的等位基因用B、b表示)__________。
(2)果蝇的刚毛有直毛和分叉毛两种相对性状,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表型均为直毛的雌、雄果蝇交配,子代既有直毛也有分叉毛。请写出子代的表型及比例:_______________。科学家欲通过观察果蝇的刚毛来区分子代的性别,需选择表型为____________的亲本进行交配。
【答案】(1) ①. 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不含它的等位基因 ②.
(2) ① 直毛雌性∶直毛雄性∶分叉毛雄性=2∶1∶1 ②. 分叉毛雌果蝇和直毛雄果蝇
【解析】
【分析】伴性遗传是指在遗传过程中的子代部分性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这种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这种与性别相关联的性状遗传方式就称为伴性遗传,又称性连锁遗传。
【小问1详解】
红眼雌蝇与白眼雄蝇杂交, F1 全为红眼,说明红眼为显性,F1雌雄交配,F2出现雌雄性状分离比不同,对于这种实验现象,摩尔根大胆假设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等位基因,之后通过测交方法进一步验证了其假设,选择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杂交,在子一代中雌性全为红眼,雄性全为白眼,遗传图解如下:
【小问2详解】
现型均为直毛的雌雄果蝇交配,子代既有直毛也有分叉毛,则推断刚毛为显性基因,假设控制刚毛的基因为A,分叉毛的基因为a,则亲本基因型为XAXa×XAY,子代的表现型刚毛雌性:刚毛雄性:分叉毛雄性=2:1:1;
如果要以该形状区分子代性别,需选择亲本基因型为XaXa×XAY,即表现型为分叉毛雌果蝇和刚毛雄果蝇的亲本进行交配,子代雌性全为直毛,雄性全为分叉毛。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根据性状分离判断,根据性状分离比判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