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1 溶液的形成优秀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1 溶液的形成优秀ppt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学习目标,讲授新知,探究实验1蔗糖溶解,躬行实践,探究实验2食盐溶解,行成于思,溶液的用途,现象级结论,吸热及放热本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活中常见的液体,它们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呢?
化学实验室里可以调配出各种液体,一些液体静置后会分层,而一些液体静置后也没有变化。
1.通过学习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2.知道溶液是一类重要的物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的应用。3.了解溶解时吸热或放热现象及其原理。4.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5.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练习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
实验操作:在20ml水中加入一块蔗糖,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蔗糖颗粒逐渐减小最后消失,形成了均一、稳定的溶液。
实验操作:在20ml水中加入一些食盐,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食盐颗粒逐渐减小最后消失,形成了均一、稳定的溶液。
怎样解释食盐、蔗糖在水中的变化呢?
蔗糖表面的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中扩散,在水中以分子形式分散在水分子的中间。氯化钠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中扩散,在水中以离子形式存在于水分子的中间。
只要水分不被蒸发,温度不发生变化,蔗糖或氯化钠与水不会分离,且各组成部分相同。
蔗糖溶解与氯化钠溶解的比较
结论:食盐溶于水后,形成了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可以导电;蔗糖溶于水后仍然以分子形式存在,因此不能导电。
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特征:1.均一性:是指溶液中各部分浓度、性质都相同。2.稳定性:是指外界条件(温度、压强等)不变时,溶液长期放置不会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或放出气体。3.混合物。
组成: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
m溶液=m溶质+m溶剂V溶液≠ V溶质+ V溶剂
常见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探究实验3 不同的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的溶解性
实验操作: 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mL~3mL水,分别加入1~2小粒碘或高锰酸钾;另取两支试管各加入2mL~3mL汽油,再分别加入1~2小粒碘或高锰酸钾。振荡,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相同的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性不同,不同的溶质在相同的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探究实验4 水和乙醇的互溶
注意:乙醇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判定
1.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为溶质,液体为溶剂。
2.液体溶于液体时:无水,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有水,则水是溶剂;其他为溶质。
3.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水是溶剂。
4.根据名称:一般溶质在前,溶剂在后;如碘酒。
5.当物质溶解发生化学反应时,生成的新物质是溶质。
6.水是最常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物质也是常见的溶剂。
1.在实验室里或化工生产中,常常先把固体溶解,然后把两种溶液混合,并加以振荡或搅动,以加快反应的进行。2.动物摄取食物里的养分,必须经过消化,变成溶液,才能吸收。在动物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也是溶解在血液中进行循环的。3.在医疗上用的葡萄糖溶液和生理盐水、医治细菌感染引起的各种炎症的注射液、各种眼药水等,都是按一定的要求配成溶液使用的。4.植物从土壤里获得各种养料,也要成为溶液,才能由根部吸收。
探究实验5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实验操作:将三个烧杯盛等量冷水,用温度计测量冷水的温度,向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固体,搅拌,待固体溶解后,用温度计测量三种溶液的温度。
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吸收热量;另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这一过程放出热量。溶质不同,这两种过程吸收或放出热量不同,从而使溶液的温度发生不同的变化。
实验操作: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5mL水和几滴植物油,观察试管中的液体是否分层。向其中一支试管中滴入4~5滴洗涤剂。用胶塞分别塞紧试管,振荡,观察现象。静置几分钟,再观察现象。把两支试管内的液体倒掉,并用水冲洗试管,比较这两支试管的内壁是否干净。
定义: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特征:不均一、不稳定。
乳化现象:洗涤剂有乳化的功能,它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
1.洗涤剂有什么功能? 它的去污原理是什么?
洗涤剂有乳化功能。洗涤剂的去污原理是:将油污分散成无数小液滴,然后随水流走(这种现象称为洗涤剂的乳化作用)。
2.修汽车的工人,当他的手上沾满油污时,他常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这说明汽油与洗涤剂一样能去油污,那么二者去油污的原理是否相同?若不同,汽油去油污的原理是什么?
汽油去油污的原理是将油污溶解在汽油中,形成溶液,从而除去油污。
1.烧杯中有100毫升NaCl溶液,请比较A处和B处密度的大小( )A:A > B B: A < BC:A= B D: 不能确定
2.下列生活中的常见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生理盐水B.“雪碧”汽水C.碘酒D.冰、水混合物
3.在家中,小明取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其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面粉B.蔗糖C.芝麻糊D.植物油4.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形成的溶液中,前者是溶剂,后者是溶质的一组是( )A.糖、水 B.硫酸铜、水 C.酒精、碘 D.氢氧化钠、水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课题1 溶液的形成一等奖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不稳定不均匀易分层,稳定均一不分层,稳定性,均一性,溶液的用途,用汽油洗,用洗洁精洗,汽油可以溶解油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课题1 溶液的形成完美版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实验蔗糖溶于水,现象解释,溶液的特征,溶液的定义,溶液的组成,溶质被溶解的物质,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溶质和溶剂的确定,练一练,乳浊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课题1 溶液的形成优质ppt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新课导入,学具准备,新课讲解,蔗糖不见了,蔗糖溶液中的分子运动,食盐溶液中的离子运动,溶解的微观过程,实验方案,实验装置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