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七下历史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11784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七下历史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11784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七下历史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11784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七下历史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117842/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七下历史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117842/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七下历史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117842/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七下历史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117842/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七下历史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117842/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图片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图片ppt课件,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动脑筋,比一比,古典科技巨著,秦长城,北京城,明朝北京城平面图,故宫平面图,看一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气味:微苦、辛、寒、有小毒;主治:耳出脓、痔疮肿痛。
气味:苦、寒、无毒;主治:解热,通淋,消痈疮,解硫磺中毒。
1.了解《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科技巨著和《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牡丹亭》等文学、戏剧作品。2.了解明长城和北京的建筑特点,理解科技文化成就与时代背景之间的内在联系。3.学习科学家对科学不懈追求的进取精神,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1.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李时珍认为“读万卷书”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他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还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人。明朝时期著名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本草纲目》出版后,人们到处传播它,成为医生们的必备书籍。从17世纪起《本草纲目》陆续被译成日、德、英、法、俄等五国文字。李时珍被称为对人类最有贡献的科学家之一,《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
《本草纲目》全书共有190多万字,记载了1892种药物,分成60类。其中374种是李时珍新增加的药物。绘图1100多幅,并附有11000多个药方。它是祖国药物学的总结巨著。
想想看,李时珍哪些优秀品德值得你学习?
(李时珍救死扶伤的崇高医德,不盲从古训的创新勇气,刻苦钻研的坚强意志,广泛实地考察的科学方法,亲尝曼陀罗的献身精神,不耻下问的谦虚态度,二十七年成书的坚韧毅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2.宋应星和《天工开物》
宋应星(1587- 1661年),字长庚,奉新(今江西)人,万历举人,明末科学家。明亡后弃官归故里,潜心实学,著述较多,以《天工开物》最为有名。
《天工开物》是一部古代生产技术的总结性著作,详细记载了各种工农业生产的具体操作方法,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
《天工开物》及书中记载的提花织机
你认为宋应星强调人类要与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对不对?他们谁说的对?谈谈你的看法。
宋应星说的不对。只要通过人力和科学技术,什么资源都可以开发,什么东西都可以制造出来!
宋应星说的很对。如果人与自然不相协调,就会破坏生态平衡,人类也无法生存。再说如果人力不与自然力互相配合,那也休想制造出什么东西,开发出什么资源!
右边说的对。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人与自然不相协调,意味着人不能适应生存环境或破坏了生存环境。如果不能适应生存环境,人类甚至不会出现。如果人为地破坏人与自然的协调,则意味着破坏了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是无尽的,但科学技术是人类对自然规律正确认识和对自然力的利用,这种认识和利用,不可能超越自然。
3.徐光启和《农政全书》
徐光启(1562-1633),字子光,上海人。明末著名的科学家。他毕生用力最勤、影响最广的是在农业方面。所著《农政全书》被誉为“农业百科全书”。
另译著有《几何原本》、《泰西水法》、《测量法义》、《测量异同》、《勾股义》等。对中国当时的数学、天文、历算、军事、测量、水利和农业等学科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者。
《农政全书》共六十卷,五十多万字。全书分做十二门,包括农本、田制、水利、农器、农时、开垦、栽培、蚕桑、牧养、酿造、造屋、家庭日用技术以及备荒救荒(荒政)等方面。重点在开垦、水利和荒政,篇幅占全书一半以上,成为这部书的显著特色。
《齐民要术》和《农政全书》都是我国古代的农学著作,请你对它们进行比较。
北魏的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北方农业生产技术成果,包括农、林、牧、副、渔等。 明末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采集了《齐民要术》的优秀成果,系统地总结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政策和科学技术,同时还渗透了徐光启富国强民的“农政”思想。 这两部书都对中国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做出巨大影响。
徐霞客及其《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是杰出的地理学家,他最早揭示了我国西南地区石灰岩的各种特征,在世界上,他是科学考察石灰岩地貌的先驱。
长城从春秋战国时代开始,直到明朝末年,前后有20多个诸候国和朝代修筑过长城。其中秦、汉、明三个朝代修筑的长城都超过了1万里,如果把历朝历代修筑的长城加在一起,总长度超过了10万余里,大约可以绕地球赤道一圈多。它已经被列为世界的一大奇迹。
长城是我国古代一项极为雄伟的军事防御建筑工程,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宏伟的建筑工程。
目标导学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明长城
读图,想一想明朝为什么修建长城?
(中央集权下危机重重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山海关坐落河北省秦皇岛东北,是华北与东北交通必经的关隘。关城北倚峰峦叠翠的燕山山脉,南临波涛汹涌的渤海湾,因此得名。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戈壁滩上,是万里长城西端的终点。是扼守河西走廊的第一要关隘,也是古代丝路必经之地。地势险要,建筑雄伟,自古有“天下雄关”之称。
比较一下,明长城与秦长城有何不同?
秦长城为土筑,明长城东段用条石青砖砌筑。明长城比较长。秦长城西起临洮,东止辽东的长城,全长五千多公里;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畔,全长六千多公里。明长城还增加不少城堡和烽火台,在重要关口,修筑了好几重城墙。
永远的辉煌北京城和紫禁城
材料一:建筑大师梁思成这样赞美这条中轴线:“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是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
想一想:北京城是在哪个时期奠定了今天的格局呢?
材料二: “9”在紫禁城的建筑中频繁出现。九龙壁、九龙椅、81颗门钉(纵九,横九)、大屋顶5条脊、檐角兽饰9个。九龙壁面由270块组成(含九),故宫角楼结构为9梁18柱。故宫内房间数总共为9999.5间,亦隐喻“九五”之意。
思考:这种结构布局反映了明清什么样的时代特点?
布局特点:
严整、对称 主体建筑分布在中轴线上
①明成祖时候,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营建了北京城(1407-1421历时14年)②特点:布局严整,城墙高大雄伟,街道宽广笔直,是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③城中心是宫城(又名紫禁城,)也就是现在的故宫,从明到清共有24位皇帝在此居住。
外 城
故 宫 鸟 瞰 图
看看并想想:故宫建筑布局有什么特点?
故宫建筑布局有什么特点?
(2)主次分明:故宫分内朝和外朝两部分;
(1)中轴对称:一条南北中轴线贯穿整个故宫。
(3)规模大:是世界上现存最完整、最宏伟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1.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共有殿宇9000余间,都是砖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绘;
4.故宫布局、设计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特点。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建筑群。
2.故宫按布局和功能可以分为外朝、内廷两大部分;总体布局为中轴对称,布局严谨,秩序井然。
3.故宫四面环有高10米的城墙,城墙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城外有一条宽52米、长3800米的护城河环绕,构成完整的防卫系统。
目标导学三:小说和艺术
我们如何继承传统文化?
冷静、理性、批判的继承
1. 著名剧作家: 他的代表作:
2.这一时期形成的新剧中:
你知道吗: 中国的三大国粹?
1.中医是中国的国粹。几千年来,历代医家在传承中华传统医术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医的内容。下列医学成就属于李时珍的是( )A.制成“麻沸散”B.写成《伤寒杂病论》C.写成《千金方》 D.撰写成《本草纲目》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堂教学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山海关,“天下第一关”,嘉峪关,“天下雄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文配套课件ppt,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李时珍,本草纲目,重农的思想,徐光启,农政全书,《几何原本》,明长城和北京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图文ppt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科技名著,明长城和北京城,说一说,雄伟的北京城,明朝北京城平面图,小说和戏剧,上古神话传说,魏晋志怪小说,唐传奇,宋元话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