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上学期初中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备考---计算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11891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上学期初中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备考---计算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11891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上学期初中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备考---计算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11891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上学期初中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备考---计算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上学期初中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备考---计算题,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计算下列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制取氧气,,食用后有害健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计算题
一.计算题(共25小题)
1.(2022秋•云龙区校级月考)计算下列相对分子质量:
(1)NH4HCO3
(2)H2SO4
(3)Ca(OH)2
2.(2021秋•沭阳县期末)实验室中用分解过氧化氢(H2O2)的方法制取氧气。在二氧化锰作用下34g过氧化氢完全分解。
(1)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
(2)实验结束后分离出二氧化锰的实验操作是 。
(3)可以生成多少克氧气?(写出详细解题过程)
3.(2021秋•涟水县校级月考)称取铜、锌混合物粉末10.0g置于试管中,慢慢加入稀硫酸使其充分反应,直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共收集到0.2g氢气。求该混合物粉末中锌的质量分数为多少?(提示:反应方程式为:Zn+H2SO4═ZnSO4+ H2↑)
4.(2022秋•宿豫区校级月考)最近,媒体报道油炸含有淀粉的食品会产生有毒的丙烯酰胺(化学式为C3H5NO),食用后有害健康。
(1)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2)丙烯酰胺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是 ;
(3)71g丙烯酰胺与多少质量的CO2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相等?
5.(2021秋•徐州期末)硝酸铵(NH4NO3)受撞击或受热后会发生爆炸性的分解,可用作炸药:又因其含氮量比较高,也常用作化学肥料。
(1)在NH4NO3中,含有的带负电的原子团的名称是 ;此物质中,氮、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填元素名称)。
(2)在50kg硝酸铵中,含氮元素的质量是 kg。
(3)尿素【化学式是CO(NH2)2】也是常用的化肥,则30kg尿素中的氮元素与 kg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相等。
6.(2021春•射阳县校级期末)实验室加热KClO3与MnO2的混合物33.2g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23.6g。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计算MnO2中锰元素和氧元素质量比等于 ;
(3)计算生成O2的质量为 g;
(4)计算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写出解题过程)
7.(2020秋•海安市校级期中)为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取一定质量的该样品与1g二氧化锰混合,总质量为6g,依次加热该混合物t1、t2、t3、t4时间后分别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记录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样品中杂质不参加化学反应)
加热时间
t1
t2
t3
t4
剩余固体质量(g)
4.24
4.16
4.08
4.08
(1) 时间后,样品中氯酸钾已完全反应。
(2)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的总质量为 。
(3)样品中氯酸钾的纯度是多少?
8.(2021秋•铜山区校级月考)如图为某钙片的商品标签,请根据标签的有关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碳酸钙(CaCO3)由 种元素组成。
(2)碳酸钙(Ca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3)磷酸钙【Ca3(PO4)2】也是一种补钙剂,计算 片的XX儿童钙片与3.1g磷酸钙所含有钙元素质量相等。
9.(2021秋•邳州市校级月考)过氧乙酸是一种消毒剂,其化学式为CH3COOOH,请回答:
(1)该物质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C:H:O为 。
(2)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多少克乙酸(CH3COOH)中的碳元素与38g过氧乙酸中的碳元素的质量相等?
10.(2021秋•姑苏区校级月考)鸡蛋壳中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小华为检测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的实验及实验数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信息:鸡蛋壳中其他成分与稀盐酸接触不产生气体。)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完全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为 g。
(2)计算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
11.(2022秋•大丰区期中)钙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必须的成分,有时需要服用补钙剂满足人体需求。如图分别为两种补钙剂说明书的一部分。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金钙尔奇说明书含量中的“钙”、“镁”、“锌”等是指 (填序号)。
A.原子
B.分子
C.离子
D.元素
(2)葡萄糖酸钙片(C12H22O14Ca)中钙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
(3)已知金钙尔奇中除碳酸钙外,其他物质不含钙,则每片金钙尔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为 (写出计算过程)。
(4)按照金钙尔奇说明书每日的补钙量,若服用该葡萄糖酸钙片,一日3次,一次应服用 片(写出计算过程)。
12.(2019秋•海安市期中)为测定某过氧化钠样品的纯度,将2g该样品与足量X发生如下反应(杂质不参与反应):2Na2O2+2X═4NaOH+O2↑,生成气体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1)过氧化钠中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物质X的化学式为 。
(2)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g。
(3)计算2克该样品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13.(2021秋•睢宁县校级月考)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化学方法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铜的含量,称取了20g样品,投入装有50g稀硫酸(足量)的烧杯(烧杯质量也为10g)中。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对烧杯(包括溶液和残余固体)进行了四次称量,记录如表:
反应时间/s
T0
T1
T2
T3
烧杯和药品质量/g
80
79.9
79.8
79.8
(1)共产生氢气气体 g。
(2)计算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14.(2020秋•泰兴市月考)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25g该样品(杂质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加入盛有146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全部逸出,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162.2g。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反应后所得氯化钙质量。
15.(2022•如东县一模)某固体物质中可能含有NaCl、BaCl2、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某校课外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其成分,取该固体物质30g完全溶于水中,测得溶液的pH为7,然后将70g某稀硫酸加入该溶液中,充分反应,所加稀硫酸的量与产生沉淀的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图示及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该固体物质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 (化学式)。
(2)通过计算确定原固体物质中各成分的质量 。
16.(2022•南通一模)叶子同学用14.0g氯酸钾样品(样品不纯,且杂质受热不分解)和2.0g二氧化锰混合在大试管中加热,并对试管中固体的质量在不同时刻作了记录,记录数据绘制成了如图,纵坐标表示试管中固体的质量,横坐标表示加热所用的时间,求:
(1)氯酸钾在 时刻开始分解(填t1或t2)。
(2)叶子同学共制得氧气 g。
(3)他所用氯酸钾样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17.(2021秋•淮阴区期末)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根据图表回答问题: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
51
9
3
17
反应后的质量
23
3
x
51
(1)x= 。
(2)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 。
(3)如A、B、D三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8、12、34,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用A、B、D表示)。
18.(2020秋•泰州期末)为测定某种贝壳中碳酸钙的含量,取25g贝壳,逐渐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请计算:
(1)这种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
(2)25g贝壳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多少?
19.(2022•宿迁)国家对化肥的销售有明确的质量标准。为检测铵态氮肥质量的优劣,可采用铵盐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方法。某同学称取15g硫酸铵样品(杂质不含氮元素),与足量的NaOH混合后,放入试管中加热,发生如下反应:(NH4)2SO4+2NaOHNa2SO4+2H2O+2NH3↑。充分反应后共收集到3.4gNH3。
(1)(NH4)2SO4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精确到0.1%)。
(2)样品中硫酸铵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3)合格硫酸铵化肥中硫酸铵的质量分数需达到94.3%~99%,通过计算判断上述样品是否合格?
20.(2022•兴安盟模拟)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小明同学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并进行计算。将鸡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后放入锥形瓶里,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假设其他杂质不与盐酸反应)。
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数据处理】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二氧化碳的质量。
(2)请帮小明计算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并写出计算过程。
21.(2021秋•亭湖区校级月考)某同学将不同质量的铁铜合金加到相同质量分数不同质量稀硫酸溶液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合金质量
5
5
10
15
烧杯中稀硫酸质量
50
60
40
X
反应后烧杯内剩余物质量
54.9
64.9
49.9
Y
求:
(1)若第四次恰好完全反应,则X= Y= 。
(2)这种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写出解题过程)
22.(2020秋•丰县校级月考)某化学兴趣小组称取4.0g石灰石样品,把40g稀盐酸分4次加入样品中(假设杂质不反应也不溶解),得实验数据如下:
稀盐酸的用量
剩余固体的质量
第一次加入10g
3.0g
第二次加入10g
2.0g
第三次加入10g
1.0g
第四次加入10g
0.6g
(1)4.0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是 g;
(2)10g稀盐酸能与 g碳酸钙正好完全反应;
(3)求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
23.(2018秋•姜堰区校级期中)我国科学家用滤纸和二氧化钛(TiO2)薄膜制作出一种新型“纳米纸”,又在纳米纸上“铺”一层“萘胺”(C10H9N)染料,制成一种试纸,用于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浓度。
①TiO2中Ti的化合价为 。氧气与二氧化钛(TiO2)两种物质中都含有 、(填“氧元素”或“氧分子”);
②萘胺中C、N元素的质量比为 (最简整数比);
③多少克的萘胺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5.6克?(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
24.(2022•徐州模拟)某兴趣实验小组在实验室发现盛有固体氢氧化钠的试剂瓶破裂,而瓶盖处有“白色”状固体物质存在。
(1)根据所学知识推断,该“白色”状物质中含有碳酸钠,依据是 (用文字表达)。
(2)为了测定白色固体中氢氧化钠的含量,兴趣小组分别取四份不同质量的盐酸,分别加入到四个盛有14.6 g白色固体的烧杯中进行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
实验组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加入盐酸的质量/g
14.6
29.2
43.8
50.8
生成气体的质量/g
0
2.2
4.4
4.4
试计算该固体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25.(2018秋•沭阳县期末)某学校的学习小组对当地的石灰石矿区进行调查,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采用的方法如下:取该石灰石样品20g,把10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二氧化硅等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请计算:
序号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剩余固体的质量/g
第一次
25
13
第二次
25
6
第三次
25
2
第四次
25
n
(1)表中n的数值为 。
(2)求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期末---计算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计算题(共25小题)
1.(2022秋•云龙区校级月考)计算下列相对分子质量:
(1)NH4HCO3
(2)H2SO4
(3)Ca(OH)2
【考点】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NH4H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1+1×5+12×1+16×3=79;
(2)H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2+16×4=98;
(3)Ca(OH)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16+1)×2=74.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2.(2021秋•沭阳县期末)实验室中用分解过氧化氢(H2O2)的方法制取氧气。在二氧化锰作用下34g过氧化氢完全分解。
(1)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催化 。
(2)实验结束后分离出二氧化锰的实验操作是 过滤 。
(3)可以生成多少克氧气?(写出详细解题过程)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1)根据二氧化锰在反应中作催化剂进行分析;
(2)根据固液分离的操作属于过滤进行分析;
(3)根据过氧化氢的质量结合反应的方程式进行分析。
【解答】解:(1)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故答案为:催化;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因此采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故答案为:过滤;
(3)设可以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
2H2O22H2O+O2↑
68 32
34g x
x=16g
答:可以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6g。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根据化学方程式来计算有关的量,从而使学生来认识化学反应的本质,代入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数据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才行。
3.(2021秋•涟水县校级月考)称取铜、锌混合物粉末10.0g置于试管中,慢慢加入稀硫酸使其充分反应,直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共收集到0.2g氢气。求该混合物粉末中锌的质量分数为多少?(提示:反应方程式为:Zn+H2SO4═ZnSO4+ H2↑)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根据生成氢气的质量和反应的方程式可求出锌的质量即可求出混合物粉末中锌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设混合物粉末中锌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 H2↑
65 2
x 0.2g
解得:x=6.5g
混合物粉末中锌的质量分数为:=65%
答:该混合物粉末中锌的质量分数为65%。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
4.(2022秋•宿豫区校级月考)最近,媒体报道油炸含有淀粉的食品会产生有毒的丙烯酰胺(化学式为C3H5NO),食用后有害健康。
(1)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71 ;
(2)丙烯酰胺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是 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6:5:14:16 ;
(3)71g丙烯酰胺与多少质量的CO2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相等?
【考点】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
(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进行分析;
(3)根据关系式,进行分析。
【解答】解:(1)C3H5N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5+14×1+16×1=71;
(2)C3H5NO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12×3):(1×5):(14×1):(16×1)=36:5:14:16;
(3)设CO2的质量为x。
C3H5NO~3C~3CO2
71 132
71g x
解得x=132g,
答:71g丙烯酰胺与132gCO2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相等。
故答案为:(1)71;(2)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6:5:14:16;(3)132g。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化学式的计算,学生应抓住信息中物质的化学式,利用原子个数和相对原子质量、元素守恒等来计算,难度不大。
5.(2021秋•徐州期末)硝酸铵(NH4NO3)受撞击或受热后会发生爆炸性的分解,可用作炸药:又因其含氮量比较高,也常用作化学肥料。
(1)在NH4NO3中,含有的带负电的原子团的名称是 硝酸根 ;此物质中,氮、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氧 (填元素名称)。
(2)在50kg硝酸铵中,含氮元素的质量是 17.5 kg。
(3)尿素【化学式是CO(NH2)2】也是常用的化肥,则30kg尿素中的氮元素与 40 kg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相等。
【考点】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1)根据硝酸铵的构成,以及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判断.
(3)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1)在NH4NO3中,含有的带负电的原子团的名称是硝酸根;此物质中,氮、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4×2):(4×1):(16×3)=7:1:12,因此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2)在50kg硝酸铵中,含氮元素的质量是=50Kg×=17.5kg;
(3)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16+(14+2)×2=60;
设30Kg尿素与质量为x的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相等,根据题意有:30Kg×=x×;
解得x=40kg。
故答案为:(1)硝酸根;氧;(2)17.5;(3)40。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2021春•射阳县校级期末)实验室加热KClO3与MnO2的混合物33.2g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23.6g。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KClO32KCl+3O2↑ ;
(2)计算MnO2中锰元素和氧元素质量比等于 55:32 ;
(3)计算生成O2的质量为 9.6 g;
(4)计算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写出解题过程)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1)根据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分析;
(2)根据元素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个数乘积的比值进行分析;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4)利用氯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氧气的质量求出氯酸钾的质量。
【解答】解:(1)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
(2)二氧化锰中,锰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5:(2×16)=55:32;
(3)生成O2的质量为33.2g﹣23.6g=9.6g;
(4)设氯酸钾的质量为x。
2KClO32KCl+3O2↑
245 96
x 9.6g
x=24.5g
答: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24.5g。
故答案为:(1)2KClO32KCl+3O2↑;
(2)55:32;
(3)9.6;
(4)24.5g。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2020秋•海安市校级期中)为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取一定质量的该样品与1g二氧化锰混合,总质量为6g,依次加热该混合物t1、t2、t3、t4时间后分别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记录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样品中杂质不参加化学反应)
加热时间
t1
t2
t3
t4
剩余固体质量(g)
4.24
4.16
4.08
4.08
(1) t3 时间后,样品中氯酸钾已完全反应。
(2)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的总质量为 1.92g 。
(3)样品中氯酸钾的纯度是多少?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1)当固体不再减少时,说明完全反应;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固体减少的质量就是生成氧气的质量;
(3)由氧气的质量根据氯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样品中氯酸钾的纯度.
【解答】解:(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知道t3到t4的固体的质量不再变化,所以可以判定t3时氯酸钾已完全反应;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生成氧气的质量为:6g﹣4.08g=1.92g;
(3)设样品中氯酸钾的纯度为x.
2KClO32KCl+3O2↑
245 96
(6g﹣1g)x 1.92g
=
解得:x=98%.
答:样品中氯酸钾的纯度是98%.
故答案为:(1)t3;(2)1.92g;(3)98%.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和含杂质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难度不大,关键是对剩余固体的讨论,找到氯酸钾完全反应的状态.
8.(2021秋•铜山区校级月考)如图为某钙片的商品标签,请根据标签的有关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碳酸钙(CaCO3)由 3或三 种元素组成。
(2)碳酸钙(Ca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00 。
(3)磷酸钙【Ca3(PO4)2】也是一种补钙剂,计算 2 片的XX儿童钙片与3.1g磷酸钙所含有钙元素质量相等。
【考点】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1)根据化学式的意义来分析;
(2)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来分析。
【解答】解:(1根据化学式可知,碳酸钙是由Ca、C、O三种元素组成,故答案为:3或三;
(2)碳酸钙(CaCO3)的相对分子质量=40+12+16×3=100,故答案为:100;
(3)设需要XX儿童钙片的片数为x,则:
x×2g×75%××100%=3.1g×
x=2
故答案为:2。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9.(2021秋•邳州市校级月考)过氧乙酸是一种消毒剂,其化学式为CH3COOOH,请回答:
(1)该物质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C:H:O为 2:4:3 。
(2)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31.6%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多少克乙酸(CH3COOH)中的碳元素与38g过氧乙酸中的碳元素的质量相等?
【考点】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1)根据化学式的微观意义来分析;
(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3)根据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来分析。
【解答】解:(1)由化学式可知,该物质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C:H:O为2:4:3;故答案为:2:4:3;
(2)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31.6%;故答案为:31.6%;
(3)设乙酸的质量为x,则:
x×=38g×100%
x=30g
答:30g乙酸(CH3COOH)中的碳元素与38g过氧乙酸中的碳元素的质量相等。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0.(2021秋•姑苏区校级月考)鸡蛋壳中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小华为检测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的实验及实验数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信息:鸡蛋壳中其他成分与稀盐酸接触不产生气体。)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完全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为 4.4 g。
(2)计算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烧杯内减少的质量即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进而计算出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完全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为12g+100g﹣107.6g=4.4g。
故答案为:4.4。
(2)设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4.4g
x=10g
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83.3%。
答:鸡蛋壳中CaCO3的质量分数约是83.3%。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即可正确解答本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二氧化碳的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前提和关键.
11.(2022秋•大丰区期中)钙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必须的成分,有时需要服用补钙剂满足人体需求。如图分别为两种补钙剂说明书的一部分。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金钙尔奇说明书含量中的“钙”、“镁”、“锌”等是指 D (填序号)。
A.原子
B.分子
C.离子
D.元素
(2)葡萄糖酸钙片(C12H22O14Ca)中钙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5:28 。
(3)已知金钙尔奇中除碳酸钙外,其他物质不含钙,则每片金钙尔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为 700mg (写出计算过程)。
(4)按照金钙尔奇说明书每日的补钙量,若服用该葡萄糖酸钙片,一日3次,一次应服用 4 片(写出计算过程)。
【考点】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元素的概念;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1)通常元素指的是宏观,标签上的“钙”、“镁”、“锌”指的是元素;
(2)钙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
(3)从图中可知,每片金钙尔奇中含钙的质量为280mg,再根据碳酸钙的质量=钙的质量÷钙的质量分数解答;
(4)从图中可知,每片含葡萄糖酸钙0.5g,再根据钙的质量=葡萄糖酸钙的质量×钙的质量分数解答。
【解答】(1)标签上的“钙”、“镁”、“锌”指的是元素,
故选:D;
(2)钙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40:(16×14)=5:28;
(3)从图中可知,每片金钙尔奇中含钙的质量为280mg,
故每片金钙尔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为280mg÷=700mg;
(4)每片金钙尔奇中含钙的质量为280mg,而每日补充2片,故每日的补钙量是560mg,
设一次应服用a片葡萄糖酸钙片;
3a×500mg××100%=560mg
a≈4;
答:一次应服用4片葡萄糖酸钙片;
故答案为:(1)D;
(2)5:28;
(3)700mg;
(4)4.
【点评】本题难度系数中等,最后两小问要结合元素的质量分数解答,多次应用需要仔细作答。
12.(2019秋•海安市期中)为测定某过氧化钠样品的纯度,将2g该样品与足量X发生如下反应(杂质不参与反应):2Na2O2+2X═4NaOH+O2↑,生成气体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1)过氧化钠中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3:16 ;物质X的化学式为 H2O 。
(2)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0.32 g。
(3)计算2克该样品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1)根据化学式的意义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回答
(2)根据生成气体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分析生成的氧气的质量;
(3)根据氧气的质量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过氧化钠的质量及质量分数;
【解答】解:(1)过氧化钠中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3×2):(16×2)=23:16;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可知,X的化学式是:H2O。
(2)由图象可知,生成氧气的质量是0.32g;
(3)设样品的过氧化钠的质量为x。
2Na2O2+2H2O=4NaOH+O2↑
156 32
x 0.32g
解得;x=1.56g
该样品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00%=78%
故答案为:(1)23:16,H2O;(2)0.32;(3)该样品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78%。
【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通过图象分析生成生成的氧气的质量是进行计算的基础。
13.(2021秋•睢宁县校级月考)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化学方法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铜的含量,称取了20g样品,投入装有50g稀硫酸(足量)的烧杯(烧杯质量也为10g)中。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对烧杯(包括溶液和残余固体)进行了四次称量,记录如表:
反应时间/s
T0
T1
T2
T3
烧杯和药品质量/g
80
79.9
79.8
79.8
(1)共产生氢气气体 0.2 g。
(2)计算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1)表中数据表明,第三次称得质量和第四次称得质量相等,此现象说明在第三次称重时已完全反应,此时所称得质量为79.8g,与反应前的总质量80g相比,少了0.2g;由于反应中只放出氢气,所以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2g;
(2)根据铜、锌合金样品中,其中铜不与硫酸反应,所得氢气质量为锌与硫酸反应所产生,利用氢气的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解答】解:(1)反应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为:80g﹣79.8g=0.2g;
(2)设铜、锌合金样品中中含锌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65 2
x 0.2g
x=6.5g
则这种铜合金样品铜的含量为:×100%=67.5%
答:铜锌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7.5%。
故答案为:(1)0.2;
(2)67.5%。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
14.(2020秋•泰兴市月考)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25g该样品(杂质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加入盛有146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全部逸出,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162.2g。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反应后所得氯化钙质量。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即为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二氧化碳质量可以计算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二氧化碳质量可以计算反应生成氯化钙的质量,进一步可以计算氯化钙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25g+146g﹣162.2g=8.8g;
答:生成二氧化碳质量是8.8g。
(2)设碳酸钙质量为x,反应生成氯化钙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111 44
x y 8.8g
==
解得x=20g;y=22.2g
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100%=80%;
答: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80%。
(3)反应后所得氯化钙质量是22.2g。
答:反应后所得氯化钙质量是22.2g。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
15.(2022•如东县一模)某固体物质中可能含有NaCl、BaCl2、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某校课外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其成分,取该固体物质30g完全溶于水中,测得溶液的pH为7,然后将70g某稀硫酸加入该溶液中,充分反应,所加稀硫酸的量与产生沉淀的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图示及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该固体物质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 NaOH (化学式)。
(2)通过计算确定原固体物质中各成分的质量 BaCl220.8g、NaCl9.2g 。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根据生成的沉淀的质量和对应电化学方程式求算反应的氯化钡以及消耗的硫酸的质量,进而求算对应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由于加入水形成的溶液pH为7,为中性,所以固体不含NaOH。
设生成23.3g硫酸钡沉淀需BaCl2的质量为x。
BaCl2+H2SO4═BaSO4↓+2HCl
208 233
x 23.3g
x=20.8g
原固体中NaCl的质量为:30g﹣20.8g=9.2g
所以该固体中含有BaCl220.8g、NaCl9.2g。
故答案为:(1)NaOH;
(2)BaCl220.8g、NaCl9.2g。
【点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16.(2022•南通一模)叶子同学用14.0g氯酸钾样品(样品不纯,且杂质受热不分解)和2.0g二氧化锰混合在大试管中加热,并对试管中固体的质量在不同时刻作了记录,记录数据绘制成了如图,纵坐标表示试管中固体的质量,横坐标表示加热所用的时间,求:
(1)氯酸钾在 t1 时刻开始分解(填t1或t2)。
(2)叶子同学共制得氧气 4.8 g。
(3)他所用氯酸钾样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混合物减少的质量即为生成氧气的质量,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即可。
【解答】解:(1)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加热到一定温度氯酸钾才能分解,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逸出,剩余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则氯酸钾在t1时刻开始分解。
故答案为:t1。
(2)叶子同学共制得氧气的质量为16g﹣11.2g=4.8g。
故答案为:4.8。
(3)设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
2KClO32KCl+3O2↑
245 96
x 4.8g
x=12.25g
所用氯酸钾样品的质量分数是×100%=87.5%。
答:所用氯酸钾样品的质量分数是87.5%。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即可正确解答本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氧气的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前提和关键。
17.(2021秋•淮阴区期末)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根据图表回答问题: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
51
9
3
17
反应后的质量
23
3
x
51
(1)x= 3 。
(2)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 14:3 。
(3)如A、B、D三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8、12、34,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2A+B2D (用A、B、D表示)。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解答】解:(1)x=51+9+3+17﹣51﹣3﹣23=3.
故填:3.
(2)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51﹣23):(9﹣3)=14:3.
故填:14:3。
(3)设A、B、D三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为x:y:z,
A、B、D三种物质反应的质量比:(51﹣23):(9﹣3):(51﹣17)=14:3:17,
A、B、D三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8、12、34,根据题意有:28x:12y:34z=14:3:17,x:y:z=2:1:2,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A+B2D。
故填:2A+B2D。
【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18.(2020秋•泰州期末)为测定某种贝壳中碳酸钙的含量,取25g贝壳,逐渐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请计算:
(1)这种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80% 。
(2)25g贝壳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多少?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由图可以看固体减少了20g即碳酸钙的质量为20g,根据碳酸钙的质量求出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和二氧化碳的质量即可。
【解答】解:(1)由图可以看出固体减少了20g,即碳酸钙的质量为20g,所以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80%
(2)设恰好反应时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CO2↑+H2O
100 44
20g x
x=8.8g
故答案为:(1)80%;(2)25g贝壳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是8.8g;
【点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19.(2022•宿迁)国家对化肥的销售有明确的质量标准。为检测铵态氮肥质量的优劣,可采用铵盐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方法。某同学称取15g硫酸铵样品(杂质不含氮元素),与足量的NaOH混合后,放入试管中加热,发生如下反应:(NH4)2SO4+2NaOHNa2SO4+2H2O+2NH3↑。充分反应后共收集到3.4gNH3。
(1)(NH4)2SO4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21.2% (精确到0.1%)。
(2)样品中硫酸铵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3)合格硫酸铵化肥中硫酸铵的质量分数需达到94.3%~99%,通过计算判断上述样品是否合格?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解:(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解答;
(2)根据氨气质量,利用化学方程式求硫酸铵的质量;
(3)根据硫酸铵质量求出硫酸铵的质量分数,结合题干信息分析。
【解答】解:(1)(NH4)2SO4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1.2%;
(2)解:设样品中硫酸铵的质量为x
(NH4)2SO4+2NaOHNa2SO4+2H2O+2NH3↑
132 34
x 3.4g
x=13.2g
(3)硫酸铵的质量分数=100%=88%
因为88%<94.3%,所以该产品不合
答:硫酸铵质量为13.2g,硫酸铵的质量分数为88%<94.39%,所以该产品不合格。
故答案为:
(1)21.2%;
(2)13.2g;
(3)不合格。
【点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20.(2022•兴安盟模拟)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小明同学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并进行计算。将鸡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后放入锥形瓶里,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假设其他杂质不与盐酸反应)。
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数据处理】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二氧化碳的质量。
(2)请帮小明计算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并写出计算过程。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1)反应后剩余物的总质量比反应前的减少,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减少的质量就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依据化学方程式为计算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然后计算质量分数。
【解答】解:(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是:12.5g+40.5g﹣48.6g=4.4g;
(2)设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4.4g
x=10g
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80%。
答: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故答案为:(1)4.4g;
(2)80%。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固体质量的减少量就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气体的质量算出碳酸钙和氯化钙的质量,再计算质量分数即可。
21.(2021秋•亭湖区校级月考)某同学将不同质量的铁铜合金加到相同质量分数不同质量稀硫酸溶液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合金质量
5
5
10
15
烧杯中稀硫酸质量
50
60
40
X
反应后烧杯内剩余物质量
54.9
64.9
49.9
Y
求:
(1)若第四次恰好完全反应,则X= 120g Y= 134.7g 。
(2)这种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写出解题过程)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根据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依据表中的数据进行计算。
【解答】解:(1)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5g合金与60g硫酸反应会生成0.1g的氢气,10g合金和40g的硫酸反应会生成0.1g氢气,所以上表第四次实验中合金里的铁恰好与稀硫酸完全反应,15g合金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3g,需要稀硫酸的质量为120g,所以X=120g,Y=120g+15g﹣0.3g=134.7g;
(2)设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x。
Fe+H2SO4═FeSO4+H2↑
56 2
5g×x 0.1g
=
x=56%
答: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56%。
故答案为:(1)120g;134.7g;
(2)56%。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难度不大,注意解题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22.(2020秋•丰县校级月考)某化学兴趣小组称取4.0g石灰石样品,把40g稀盐酸分4次加入样品中(假设杂质不反应也不溶解),得实验数据如下:
稀盐酸的用量
剩余固体的质量
第一次加入10g
3.0g
第二次加入10g
2.0g
第三次加入10g
1.0g
第四次加入10g
0.6g
(1)4.0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是 3.4 g;
(2)10g稀盐酸能与 1 g碳酸钙正好完全反应;
(3)求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专题】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
【分析】根据表中的数据对比分析可知,前三次每加入10g盐酸固体减少1.0g,也就是每10g盐酸恰好和1.0g碳酸钙完全反应。而第四次只减少了0.4g,说明剩余物质不能和盐酸反应,碳酸钙已经完全反应,所以碳酸钙的质量为4.0g﹣0.6g=3.4g。根据对应化学方程式求算HCl的质量,进而求算其质量分数。
【解答】解:(1)由表中的数据对比分析可知,前三次每加入10g盐酸固体减少1.0g,也就是每10g盐酸恰好和1.0g碳酸钙完全反应。而第四次只减少了0.4g,说明剩余物质不能和盐酸反应,碳酸钙已经完全反应,所以碳酸钙的质量为4.0g﹣0.6g=3.4g。
(2)由上述分析可知,10g稀盐酸能与1g碳酸钙正好完全反应
(3)设10g稀盐酸中HCl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73
1.0g x
解得:x=0.73g
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
答:(1)4.0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是 3.4g。
(2)10g稀盐酸能与 1.0g碳酸钙正好完全反应。
(3)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
【点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23.(2018秋•姜堰区校级期中)我国科学家用滤纸和二氧化钛(TiO2)薄膜制作出一种新型“纳米纸”,又在纳米纸上“铺”一层“萘胺”(C10H9N)染料,制成一种试纸,用于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浓度。
①TiO2中Ti的化合价为 +4 。氧气与二氧化钛(TiO2)两种物质中都含有 氧元素 、(填“氧元素”或“氧分子”);
②萘胺中C、N元素的质量比为 60:7 (最简整数比);
③多少克的萘胺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5.6克?(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
【考点】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①根据TiO2化学式进行分析和解答;
②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③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
①由于化合物中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设TiO2中Ti的化合价为x
则有x+(﹣2)×2=0,x=+4.氧气与二氧化钛(TiO2)两种物质中都含有 氧元素。
②萘胺(C10H9N)中C、N元素的质量比为(12×10):14=60:7。
③设含氮元素的质量为5.6克的萘胺的质量为y
5.6g=×100%y
y=57.2g
故答案为:
①+4; 氧元素;
②60:7;
③57.2g。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4.(2022•徐州模拟)某兴趣实验小组在实验室发现盛有固体氢氧化钠的试剂瓶破裂,而瓶盖处有“白色”状固体物质存在。
(1)根据所学知识推断,该“白色”状物质中含有碳酸钠,依据是 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与二氧化碳反应而发生变质生成碳酸钠 (用文字表达)。
(2)为了测定白色固体中氢氧化钠的含量,兴趣小组分别取四份不同质量的盐酸,分别加入到四个盛有14.6 g白色固体的烧杯中进行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
实验组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加入盐酸的质量/g
14.6
29.2
43.8
50.8
生成气体的质量/g
0
2.2
4.4
4.4
试计算该固体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1)根据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分析回答;
(2)根据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可计算出碳酸钠的质量,即可计算出氢氧化钠的质量和质量分数。
【解答】解:(1)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与二氧化碳反应而发生变质生成碳酸钠,故该“白色”状物质中含有碳酸钠;
(2)由表中的数据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
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44
x 4.4g
解得:x=10.6g
则该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00%≈27.4%
答:该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约为27.4%。
故答案为:(1)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与二氧化碳反应而发生变质生成碳酸钠;
(2)27.4%。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难度不大,了解氢氧化钠的性质、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出二氧化碳的质量是解答本题的基础。
25.(2018秋•沭阳县期末)某学校的学习小组对当地的石灰石矿区进行调查,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采用的方法如下:取该石灰石样品20g,把10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二氧化硅等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请计算:
序号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剩余固体的质量/g
第一次
25
13
第二次
25
6
第三次
25
2
第四次
25
n
(1)表中n的数值为 2 。
(2)求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1)分析数据表中剩余固体质量变化规律,可发现第3次加入稀盐酸时,样品中碳酸钙已完全反应,因此,第4次加入稀盐酸不再发生反应,剩余固体质量不再改变;
(2)根据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与样品质量差,求得样品中碳酸钙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和碳酸钙的质量计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解答】解:(1)第三次加入稀盐酸后,固体质量减少小于前两次,可判断此时碳酸钙已完全反应,剩余固体不再与盐酸反应,所以n=2;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20g﹣2g=18g;
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18g x
x=7.92g
故答案为:(1)2;
(2)答:生成二氧化铁的质量为:7.92g。
【点评】把握住记录数据中在发生着变化的数据,分析数据变化的原因或变化的规律,这是分析实验数据的一种常用方法。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上学期初中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备考---性质、变化及用途,共19页。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上学期初中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备考---推断题,共3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按下列要求填空,现有A、B、C、D四种物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上学期初中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备考---实验设计与评价,共30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