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全国乙卷A卷)(全解全析)——2023年高考地理第二次模拟考试卷
展开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地理第二次模拟考试卷
地理(全国乙卷A)全解全析
1.A 2.D
【解析】1.由武汉城市圈示意图以及材料“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可以看出武汉都市圈范围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武汉市的辐射范围以及能力,A正确;周围城市数量、中心城市的地理位置、区域人口密度都不是影响都市圈的大小的主要因素,BCD错误。故选A。
2.交通是影响都市圈大小的主要因素,武汉都市圈主要以快速的轨道交通作为城市间的主要联系方式,发达的轨道交通加速城市间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的流动,D正确;提高城市等级、保护周边基本农田、城市连片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武汉都市圈空间结构演变,但不是引导引导武汉都市圈空间结构演变的最有效手段,ABC错误。故选D。
3.B 4.C 5.D
【解析】3.据右图可知,湖塘水位自6月6日开始增加,到6月13日后水位保持稳定,因此可判断13日后湖塘已经蓄满水,降水汇入后外泄导致水位不再增加,B正确;降水持续时间长会使湖塘水位持续上升,A错误;蒸发量增加和植被耗水量会消耗部分湖水,但影响较小,不是主要因素,CD错误。故选B。
4.据材料可知,该地位于长江源即青藏高原上。热喀斯特湖形成后,水体向下方冻土提供热量,使冻土层被融穿,湖水下渗导致水量越来越少直至消失,C正确;青藏高原上人口稀少,经济落后,农牧业用水量增加不多,城市建设占地较少,AD错误;该盆地周围地势起伏不大,且降水量较少,水土流失对湖床影响较小,B错误。故选C。
5.湖水季节性扩张与退缩导致湖岸土壤反复冻融,导致土壤特征变化,土地荒漠化加剧,植被减少,D正确,C错误;湖泊季节性扩张与退缩会使冻土反复冻融,空气湿度和昼夜温差也会出现季节性变化,AB错误。故选D。
6.D 7.C
【解析】6.材料中给出的数据为企业密度的变化,无法判断规模和产值,A、B错误;读图批发企业密度和制造企业由市中心向郊区扩散,设计企业的市中心密度增加,C错误;图示2018年比2008年出现了多个产业聚集区,D正确,该题选D。
7.读图制造企业在市中心区数量也在增多,A错误;批发企业在15—20千米、35—40千米处出现集聚现象,B错误;批发和制造企业集聚现象趋同,设计企业也有类似的近邻现象,C正确;设计企业在市中心和30千米处都有增长,这与设计企业利润高、付租能力强相关,D错误,该题选C。
8.A 9.A
【解析】8.根据日出、日落时间可以求出当地昼长为14时42分18秒。根据上午与下午等长可计算出当北京时间为13时21分54秒时,该地地方时为12点,说明该地位于120°E西侧大约20°,西宁位于120°E以西20°左右,符合题意,A正确;北京位于120°E西边大约4°,不符合题意,B错误;哈尔滨位于120°E东部,不符合题意,C错误;上海位于120°E附近,不符合题意,D错误;故选A。
9.一天当中,当太阳方位角位于299°左右时,太阳视运动位于西北方,该地当太阳方位角位于299°左右时,太阳高度角接近0°,说明即将日落,日落方向为西北,则为太阳直射北半球之时。北半球昼长夜短,西宁位于北半球,BC错误;结合上题可知当地该日昼长为14时42分18秒,最可能是夏至日,日影短至,A正确;秋意渐浓为秋分前后,昼长应是接近12小时,不符合当地当日昼长,D错误;故选A。
10.C 11.B
【解析】10.从材料可知,“在西北沙漠某沙丘坡顶、坡中、坡底分别挑选一定数量的标准样株测量”,本实验研究不同地形位置下梭梭的新增枝条变化(生长)情况,地形条件是发生变动的因素不需要考虑控制不变,③错误;依据控制变量实验的原则,要保证除地形条件外的其他影响因素尽可能不变,各位置挑选标准样株时应选择生长状况良好的梭梭,①正确;不同的植株距离会影响梭梭对光照、水分、养分的竞争,影响到梭梭的生长状况,应选择植株距离适中的梭梭,②正确;选择受人类活动干扰小的梭梭植株,以免影响研究的准确性, ④正确,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1.当地盛行西北风,坡顶地势较高,风力较强,生长条件差,使得坡顶每年新增枝条数量较少,B正确;坡顶地势较高,坡度大,易被风力侵蚀导致土层较薄,导致坡顶每年新增枝条数量较少,沙漠地区土壤养分均较少,风力强劲为主要原因,A错误;由图可知,坡顶与坡底高差小,光照、热量差异小,CD错误。故选B。
12.(1)整体海拔较高,温度较低,蒸发量较小;该流域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影响,降水量较大;地形封闭,水汽不易扩散,空气湿度大,不利于蒸发。
(2)冰川活动时期,(形成U形谷),冻结堆积大量疏松冰碛物;(气候变暖)后来冰川融化,落差增大,谷地中水流下切侵蚀;暴雨侵蚀形成巨大的泥石流,带走了谷底的大量物质,形成“V”形谷底。
(3)①:乙处河谷地势较为平坦开阔,泥沙来源丰富。汛期径流量大,宽谷段河流流速变缓,泥沙沉积形成沙洲,水流易分汊;枯水期沙洲裸露,形成新河道,凸显形成辫状景观。
②: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地带,地壳抬升,地势升高;断裂发育,岩石比较破碎,容易遭受侵蚀;丙处降水丰富,径流量大,流速快,下蚀作用强烈。
(4)暖湿气流沿河谷深入,受地形抬升,降水较丰富,水热条件较好;河谷相对高度较大,垂直分异较显著,生物资源种类较多;谷畔泥沙沉积,土壤较肥沃。
【详解】(1)根据题意,蒸发系数为蒸发量占降水量的比重,该地蒸发系数小,则需要说明蒸发弱,降水多的特点。雅鲁藏布江流域位于青藏高原,整体海拔较高,温度较低,蒸发弱;受来自印度洋暖润气流深入河谷的影响,降水量较大;河谷地区地形封闭,水汽不易扩散,湿度大,不利于蒸发。故蒸发量占降水量比重小。
(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估计1950年前的谷地形态为U形,现状还有少量冰碛物,说明在冰川活动时期,受冰川侵蚀,该地形成U形谷,冻结堆积大量疏松冰碛物;特别1950年后,气候变暖加剧,冰川融化,冰碛物堆积,暴雨侵蚀形成巨大的泥石流,带走了谷底的大量物质;谷地落差不断增大,谷地中降水和冰川融水形成的水流下切侵蚀,形成“V”形谷底。
(3)根据材料全程中有一半的流程是在宽谷与窄谷交替出现的峡谷中,被称为“峡江”;有的河段形成许多汊流构成的形似发辫的水系,被称为“辫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辫状”景观形成在宽谷,“峡江”地貌形成在窄谷。①乙处河谷“辫状”景观的形成过程:根据辫状景观图可知,乙处河谷地势较为平坦开阔,宽谷与窄谷交替出现,乙处河谷以上为窄谷,河流流速快,侵蚀作用强,泥沙来源丰富。汛期河流径流量大,从窄谷流入宽谷段河流流速变缓,泥沙沉积形成大量沙洲,水流易分汊;枯水期季节,水位下降,沙洲裸露,形成新河道,多汊流,形成辫状景观。
②丙处“峡江”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雅鲁藏布江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地带,地壳抬升,地势高;地壳运动活跃,断裂发育,岩石破碎,易受外力侵蚀;丙处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流速快,下蚀作用强烈,从而形成“峡江”。
(4)小江南说明该地自然环境特征类似江南,气候温暖湿润,生物多样等等。雅鲁藏布江峡谷与西藏其他地方相比,海拔较低,气温相对较高;谷地利于印度洋暖湿气流深入,受峡谷两侧山地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较丰富,水热条件较好;河谷两侧多高山,相对高度较大,气候垂直分异较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河流带来泥沙在谷畔沉积,土壤较肥沃,利于农业的发展。
13.(1)岛屿面积小,耕地和生存空间有限,粮食产量低;人口剧增,对粮食需求量大。建设 奇南帕可缓解该地粮食的产需矛盾。
(2)地处低纬地区,热量充足,生长期长,且作物生长迅速;湖泥肥力高,覆盖湖泥可迅速恢复奇南帕土地生产力。
(3)当地及周边地区城镇化水平提高,劳动力外迁或转向非农产业,务农劳动力短缺;种植成本提高,国外农产品进口增多,奇南帕农产品竞争力弱。
(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当地居民意识;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当地居民种植技术,提高其收益;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其它地区发展奇南帕种植模式;加强与其它农业文化遗产的交流,学习保护的经验。
【详解】(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为湖中岛屿,可用于种植粮食的耕地面积较少,粮食产量较低;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地临近城市,城市人口数量较多,粮食需求量较大,粮食需求量远大于粮食产量,促使当地居民建造奇南帕。
(2)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纬度位置较低,热量条件充足,生长期长,一年内可以满足多次作物生长;根据材料信息“每次收成后,在奇南帕上覆盖一层湖泥即可继续种植。”湖泥中有机质含量较高,能够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
(3)20世纪40年代当地及周边地区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提高,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该地区农业生产劳动力短缺;奇南帕的农业生产难以规模化、机械化,农业生产成本高,在市场中竞争力弱,农业生产逐渐萎缩,奇南帕被弃用。
(4)保护奇南帕农业文化遗产,可以有以下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当地居民意识保护、传承奇南帕的可持续农业模式的意识。2、加强当地农民技术培训,提高当地居民使用奇南帕种植技术,提高其收益。3、推广奇南帕的可持续农业模式,鼓励其他地区学习和借鉴其利用水资源、保持土壤肥力、增加产量和多样性的优点。4、加强奇南帕与其他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分享经验与挑战,共同促进农业遗产的保护与发展。
14.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省域市场潜力空间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空间发展不平衡,高市场潜力区主要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原因:东部地区经济发达,消费水平高,居民消费意愿强;且东部地区交通便利,出行便利;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广泛。
【详解】根据材料和图示信息可得,我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省域市场潜力空间分布发展不平衡,空间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市场潜力反映的是消费者对市场的接近程度,东部经济发展水平高,消费水平高,居民旅游的意愿比较高,此外东部地区,交通线路发达,居民出行便利,此外东部地区人口相对密集,数量较多,分布集中因此消费市场广泛。
15.灭鼠原因:高原鼠兔密度呈增加趋势,加剧了植被退化速度,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不妥的理由:消灭高原鼠兔,导致其他肉食动物失去了食物来源,毒饵也较容易被其他动物误食,威胁当地生物多样性;同时死亡的高原鼠兔也会破坏该地的生态环境。
【详解】灭鼠原因:根据材料可知,随着草地退化,高原鼠兔密度呈增加趋势,鼠兔密度增加会加剧当地草地退化。不妥理由:根据所学知识,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生物多样性相对较少,且鼠兔是其他肉食性动物的食物来源。采取投放毒饵方式,不仅容易被其他动物误食,也会因为鼠兔数量剧减导致其他肉食性动物失去食物来源,影响生物多样性;鼠兔死亡之后腐烂的尸体本身也会对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地理(全国乙卷B卷)(全解全析)-2023年高考地理第二次模拟考试卷: 这是一份地理(全国乙卷B卷)(全解全析)-2023年高考地理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B 2,B 5,C 7,C 1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全国甲卷B卷)(全解全析)-2023年高考地理第二次模拟考试卷: 这是一份地理(全国甲卷B卷)(全解全析)-2023年高考地理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A 2,A 5,D 7,C 9,C 1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全国甲卷A卷)(全解全析)——2023年高考地理第二次模拟考试卷: 这是一份地理(全国甲卷A卷)(全解全析)——2023年高考地理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B 2,D 5,D 7,B 9,A 1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