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湖南师大附中高三下学期月考(七)及答案(九科)
2023湖南师大附中高三下学期月考(七)地理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湖南师大附中高三下学期月考(七)地理试卷含解析,共4页。
湖南师大附中2023届高三月考试卷(七)地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格凸河国家级名胜区位于贵州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是著名的喀斯特自然公园,有举世无双的大穿洞景观。每年10月底到11月初,在晴天早晨会出现阳光穿过穿洞投射出光柱的景象,被当地人称为“格凸神光”(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穿洞所处的山体走向最可能是( )A. 南北走向 B. 东北-西南走向C. 东西走向 D. 东南-西北走向2. 在晴天早晨,随着时间推移,从穿洞中投射出来的光柱位置( )A. 由江面移到穿洞对面的山腰 B. 由穿洞对面的山腰移到江面C. 一直位于江面 D. 一直位于穿洞对面的山腰【答案】1. B 2. B【解析】【1题详解】本题以贵州省紫云县的格凸河风景名胜区为情境,考查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格凸神光”发生在10月底到11月初的早晨,该时段太阳位于东南方向,太阳光线从东南方向照射过来,要想“穿过”山洞,必须与山体走向垂直,故“穿洞”所在山体呈东北-西南走向,故B正确,因此排除A、C、D,选择B。【2题详解】“格凸神光”是太阳光线穿过山洞所形成的,早晨太阳高度较低时,光柱照在对面的山腰上,随着太阳高度角增大,光柱与地面的交角变大,其位置会由对面的山腰逐渐向江面移动,太阳高度角继续增大,神光便消失。故B正确。因此排除A、C、D,选择B。【点睛】太阳视运动轨迹太阳的视运动轨迹,即假设我们站在地球上的A点,所观察到的天空中太阳的运动轨迹。假设观察者位于北半球,则它的运动轨迹有如下规律:①太阳视运动轨迹,整体向南倾斜;②一年中不同的日期,太阳的视运动轨迹不同。夏至:东北-西北(东北升起、西北落下);春分/秋分:正东-正西;冬至:东南-西南。藏东南帕隆藏布(雅鲁藏布江下游主要支流之一)流域泥石流频发,极端泥石流事件输送巨量泥沙进入河道,常形成堰塞体。堰塞体稳定后,河床即由原来的单一下切河道演变成纵向呈台阶状、平面呈宽窄相间的“藕节状”形态。下图示意帕隆藏布干流纵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 堰塞体稳定后对帕隆藏布下游的影响是( )A. 调节作用增强,流量相对稳定 B. 整体落差增大,河流下蚀增强C. 带来大量泥沙,河床淤积抬高 D. 河流水量增加,流域面积扩大4. 图中稳定的堰塞体共有(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5. 帕隆藏布河道由单一下切河道演变成“藕节状”形态的过程是( )A. 河道侵蚀—堰塞体堆积—湖区泥沙沉积—湖面变宽B. 堰塞体堆积—湖区泥沙沉积—河道侵蚀—湖面变宽C. 湖区泥沙沉积—湖面变宽—堰塞体堆积—河道侵蚀D. 湖面变宽—湖区泥沙沉积—堰塞体堆积—河道侵蚀【答案】3 A 4. C 5. A【解析】【3题详解】堰塞体稳定后形成堰塞湖,与修建水库功能相似,对河流径流调节作用明显,流量季节变化小,更加稳定,A正确;整体落差是指河流发源地到河流下游,堰塞体没有改变整体落差,B错误;堰塞湖受堰塞体的阻挡,流速变缓,泥沙淤积明显,在堰塞体下游沉积泥沙减少,C错误;堰塞体稳定后,流量和流域面积并无变化,D错误。故选A。【4题详解】材料显示,堰塞体稳定后,河床由原来的单一下切河道演变为纵向呈台阶状,平面层宽窄相同的藕节状,也就是河流阶地发育,图中显示,有四处明显的阶地发育,因此,稳定的堰塞体应该有四个,C正确,ABD错误。故选C。【5题详解】由材料可知堰塞体稳定后,河床由原来单一的下切河道演变为纵向呈台阶状,平面呈宽窄相间的藕节状,说明河道最初是下切侵蚀,阶地状的河岸是由堰塞体形成之后发育的,因此,第二步是堰塞体堆积,第三步堰塞湖流速变缓,泥沙大量在湖区堆积,第四步湖面变宽,形成准阶地。因此“藕节状”形态的过程是A,BCD错误。故选A。【点睛】在一定地质、地形条件下,河谷岸坡在动力地质作用下产生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堆积物、冰川融雪活动所产生的冰碛物、火山喷发物等形成自然堤坝,横向阻塞山谷、河谷或河床,导致原有水系被强行堵塞,上游段壅水而形成的湖泊,称为堰塞湖,而堵塞河道的自然坝体(堆积体)称为堰塞体(堰塞坝)。由于受堰塞湖水体的冲刷、渗流和侵蚀,堰塞坝发生溶解、崩塌进而溃坝产生的冲击力极其危险,这就是堰塞湖效应。顶级群落是生物群落经过一系列演替,最后发展成与当地气候相适应的群落。这是一种稳定的、自我维持的、成熟的生物群落。人类不同程度的干扰会对群落演替产生重要的影响,一般而言在正向干扰或小强度范围内的逆向干扰下可以保持进展演替,一旦逆向干扰强度超过阈值,演替就会停滞,甚至出现逆行演替的情形。下图示意我国东部某山地植物群落在人类不同干扰程度下的演替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 该研究区顶级群落是( )A. 灌草群落 B. 蒙古栎林群落 C. 白桦林群落 D. 阔叶红松林群落7. 不同的地形条件会导致水分条件的差异,旱生系列、中生系列、湿生系列分别出现的地形是( )A. 地势较高的岗脊、山地中下部和缓坡、山坡下部和谷地B. 地势较高的岗脊、山坡下部和谷地、山地中下部和缓坡C. 山地中下部和缓坡、地势较高的岗脊、山坡下部和谷地D. 山地中下部和缓坡、山坡下部和谷地、地势较高的岗脊8. 类型三植被与类型二植被相比( )A. 更耐贫瘠 B. 更耐干旱 C. 更喜光照 D. 更喜湿润【答案】6. D 7. A 8. D【解析】【6题详解】由题意可知人类的过度干扰会导致群落的逆向演替,轻度干扰群落可以正向演替,正向演替的群落等级高,而图中由类型一到类型二到类型三再到类型四的植被不断经过轻度干扰,所以不断经过轻度干扰导致的正向更替而形成的是阔叶红松林群落,故该区域的顶级群落是阔叶红松林群落,D正确,ABC错误。故选D。【7题详解】由题意可知不同的地形条件会导致水分条件的差异,地势较高的岗脊海拔高,保水条件差,为旱生环境;山坡下部和谷地,集水条件好,为湿生环境;山地中下部和缓坡为中生环境,A正确,BCD错误。故选A。【8题详解】由上题可知类型三是类型二的正向演替后期,类型二是类型三的先锋植被,改善了阳光和水分等条件,所以类型二相对于类型三更耐贫瘠、更耐干旱、而越干旱的气候光照越充足,所以类型二相对于类型三更喜光照,ABC错误;类型三相对于类型二植被发育程度更好,需要更好的水热条件,所以类型三比类型二更喜湿润,D正确。故选D。【点睛】植物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内所有植物的集合, 它是每个植物个体通过互惠、竞争等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巧妙组合, 是适应其共同生存环境的结果。例如一片森林、一个生有水草或藻类的水塘等。亏水灌溉是指在农作物可承受范围内,适度减少灌溉水量的灌溉方式,在作物生长前期进行适度亏水锻炼,后期复水可实现补偿性生长,从而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2019年,某实验团队在青海省进行亏水灌溉实验,牧草于5月18日播种,9月15日收获。下表为牧草拔节期不同灌溉方式与土壤平均温度实验数据表,下图示意牧草种植期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充足灌溉轻度亏水灌溉中度亏水灌溉重度亏水灌溉土壤表层13.7℃14.6℃15℃15.4℃30cm土层深度13.6℃14.3℃14.6℃14.9℃9. 灌溉水量和土壤温度的关联性是( )A. 灌溉水量和土壤温度两者呈正相关 B. 亏水灌溉增大土壤垂直方向温差C. 土壤表层温度受灌溉水量影响较小 D. 亏水灌溉总体上降低了土壤温度10. 与充足灌溉相比,亏水灌溉( )A. 增大土壤的昼夜温差 B. 显著加大土壤蒸发量C. 加快农作物生长速度 D. 容易导致土地荒漠化11. 该实验牧场最适宜进行充足灌溉的时间段是( )A. 5月下旬 B. 6月中旬 C. 7月下旬 D. 8月中旬【答案】9. B 10. A 11. D【解析】【9题详解】由图表分析可得灌溉水量和土壤温度呈负相关,故A选项错误;分析图表可知,因为表层土壤升温较快,底层土壤升温较慢,两者垂直温差加大,故B选项正确;亏水灌溉时,土壤表层温度比30cm土层升温快,说明土壤表层温度受灌溉水量影响较大,故C选项错误;亏水灌溉使土壤温度总体升高,故D选项错误。所以选B。【10题详解】亏水灌溉会导致土壤含水量较低,土壤热容量较小,增温速度和降温速度都较快,增大昼夜温差,故A选项正确;亏水灌溉温度会升高,蒸发能力变强,但可蒸发量变少,因而不会显著加大,故B选项错误;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和土壤水分,光照、温度、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等因素有关,亏水灌溉不一定会增加农作物生长,故C选项错误;在可承受范围内,灌溉也只是时段错开,对荒漠化没有影响,故D选项错误。所以选A。【11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以5月18播种开始,5月下旬,6月中旬,一直到7月中旬,即自播种后到第60天,降水较多,故7月下旬尽管降水减少,但土壤水分条件相对较好,且处于生长前期,应该适度亏水灌溉。而8月中旬,也就是自播种后90天左右,8月中旬前20多天降水量少,土壤需补水,且进入植物生长后期的复水阶段,需要充足灌溉,故D选项正确,ABC选项错误。所以选D。【点睛】调亏灌溉是在作物生长发育某些阶段(主要是营养生长阶段)主动施加一定的水分胁迫,促使作物光合产物的分配向人们需要的组织器官倾斜,以提高其经济产量的节水灌溉技术。南极机场要靠冰面来承重承压,南极冰盖又处于不断变化与运动之中,极不稳定,修建难度极大,尤其是永久机场。蓝冰是一种特殊的冰,其形成主要经历降雪、粒雪化、成冰等漫长过程,冰层内部气泡不断减少,在光线的散射作用下形成视觉上的蓝色冰层。蓝冰上适宜修建永久机场。2018年11月,我国第35次南极考察队队员搭乘“雪龙”号前往南极,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在距离南极中山站28千米的蓝冰上,论证建设我国第一个南极永久机场,这里处于南极冰盖边缘,下降风盛行。下图为我国南极科考站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 与南极航空运输相比,南极海运( )A. 运行时间短 B. 运输效率高 C. 覆盖范围广 D. 港口基础设施完善13. 建设我国首个蓝冰机场,要求选址地( )①海拔高气温低,冰层较厚②冰盖运动较均一,流速较大③对冰面进行平整,达到起降要求④增大冰面摩擦,保证起降安全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答案】12. A 13. D【解析】【12题详解】海运需要仰仗破冰船且时间段有限,运输周期的局限性显著,A正确;南极陆地边疆没有港口基础设施、海岸导航设施,物质装卸效率低下,BD错误;航空运输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小,直抵目的地、投送效率高、覆盖范围广,海运覆盖范围较小,C错误。故选A。【13题详解】地处南极冰盖边缘,海拔较低,且南极地区均能满足气温低的要求,①错误;冰盖运动比较均一且流速较小,更便于飞机的起降,②错误;机场跑道要求平坦,需平整冰面,③正确;蓝冰表面较光滑,需要对冰盖进行改造,增加摩擦,保证起降安全,④正确。故选D。【点睛】蓝冰是密实化充分的冰川冰,在特殊的地形、气象条件下暴露于南极冰盖表面。在南极地区可建设冰雪机场跑道的区域中,蓝冰区为优选:蓝冰密度与硬度较高,作为跑道的基础层,具有天然的结构强度优势;表层无积雪,仅需对冰面进行平整与刻槽处理,成本较低。近年来,浙江省着眼于山区与沿海优势共同发挥,推进“山海协作”工程,重点建设了一批“山海协作”产业因、跨行政区“飞地”园区等共建平台,成效显著。浙江省于2021年被国家选择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成为共同富裕上的探路先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 与江苏省对比,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更具有代表性,主要是因为浙江省( )A. 经济区域差异小 B. 经济发展水平高 C. 地域单元更复杂 D. 气候差异更显著15. 相对于山区城市,在沿海城市建设跨行政区“飞地”园区的主要优势是( )A. 利用沿海的生态优势 B. 便于引进优质产业和人才C. 利用便利的海运优势 D. 便于发展资源加工型产业16. 浙江省推动“山海协作”工程主要是为了( )A. 社会统筹协调发展 B. 产业统筹协调发展C. 生态统筹协调发展 D. 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答案】14. C 15. B 16. D【解析】【14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发展差异的表现区和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浙江省较江苏省经济区域差异大,A错误;浙江省和江苏省比较,江苏省的经济发展水平高,B错误;江苏省以平原为主,地域单元简单,而浙江省山地、丘陵、平原错杂,地域单元更复杂,C正确;江苏省南北狭长有亚热带季风气候、有温带季风气候,而浙江省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差异并不显著,D错误。故选C。【15题详解】与山区相比,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与周围联系密切,作为示范区需要人才和优质产业,B正确;山区人口密度小,人类活动少,生态更有优势,A错误;建设跨行政区“飞地”园区,主要是给国内做示范,海运优势作用小,C错误;该地发展技术指向型的工业,不发展资源加工型产业,D错误。故选B。【16题详解】浙江省政府推动衢州在杭州,建设“创新飞地”是为了利用杭州优越的条件带动较为落后的衢州发展,主要是为了推动区域统筹协调发展,D正确。社会统筹协调发展、产业统筹协调发展、生态统筹协调发展不是建设“创新飞地”的主要目的,ABC错误。故选D。【点睛】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为什么选浙江?浙江整体产业发达,富裕程度较高。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万元,高于全国60%,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连续20年和36年居全国各省区第1位。更可贵是,浙江的发展均衡性不错。十九大对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界定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城乡差距大。在均衡城乡发展上,浙江的表现很优异: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为196,远低于全国的256;浙江最高最低地市居民收入倍差为167,是全国唯一一个所有设区市居民收入都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此外,近年来,浙江在科技创新、社会治理、绿色发展等方面的探索也走在全国前列。选择将浙江作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可以在浙江已有成功实践的基础上,探索破解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有效途径,为全国推动共同富裕提供“省域范例”。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秦岭位于中国中东部,是中国重要的南北地理分界线。主峰太白山具有典型的植被带谱、第四纪冰川遗迹等独特地理景观,成为理想的研学实践基地。2021年夏天,某中学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前往太白山开展地理研学实践活动,观察到了山脊线南北的林线差异及壮丽的云海景观。材料二:在研学实践中,学生发现山脊线A侧有云海,B侧无云海(左图)。为探究云海形成原因,实践小组实地测量了经纬度(33°59'43"N,107°48'14"E)、风向(在鞍部测得的风向是东南风)、风速(2m/s)等数据,并绘制了“秦岭南北650hPa风场和云中液态水含量分布图”(右图)。其中,“云中液态水含量比例”是指每千克湿空气总质量中云液态水的质量比。方位角是从某点的指北方向线起依顺时针方向至目标方向线间的水平夹角,范围为0°~360°。(1)判断左图中云海相对于山脊的方位,并结合右图分析云海形成的原因。(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①处石海的成因。(3)描述山脊两侧林线的高低差异,并分析原因。【答案】(1)西北方。山脊的A侧云中液态水含量高,易形成云雾;B侧为迎风坡,风力强劲,受盛行风的压制,A侧的云雾无法越过山脊,集聚成云海。 (2)昼夜温差大,物理风化作用强,导致岩石破碎;经重力和其他地质营力搬运在①地堆积。 (3)差异:南低北高。原因:山脊东南侧为阳坡,温度高,蒸发强,水分条件差;东南坡分布大量石海,不利于水分储存且土壤贫瘠。【解析】【分析】本题以秦岭云海为材料,涉及云海的成因、石海的成因、林线的影响因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地理信息、调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图中云海所在的方向方位角为313°,可判断为西北方。云海的成因要解释为何A侧有云海,B侧无云海。由材料二可知A侧云中液态水含量高,易形成云雾,而该区域盛行盛行东南风且风力强劲,B 侧(东南侧)为迎风坡,盛行东南风且风力强劲;受B侧东南风的压制,A侧的云雾无法越过山脊,集聚成云海。【小问2详解】寒暖季节和昼夜之间的温度变化,可使岩石膨胀和收缩。岩石是热的不良导体,白天受太阳光曝晒,温度升高,表层体积膨胀,但内部很少受到热力的影响;夜间,岩石表层逐渐冷缩,内部却因受到白天传导进来的热力影响而膨胀。岩石表里反复地、不均匀地膨胀与收缩,使岩石产生裂隙,彼此脱离,层层剥落,岩石就破碎了。石海的形成还与重力和冰川等作用搬运、堆积有关。
【小问3详解】虽然山脊两侧一边是迎风坡,一边是背风坡,但是距离很近,降水量几乎没有差异,因此要从阴坡与阳坡的差异去考虑,由前两问可知,东南坡分布大量石海,不利于水分储存且土壤贫瘠,且为阳坡,温度高,蒸发强,水分条件差,西北坡为阴坡,温度低,蒸发弱,水分条件较好;西北坡土层深厚,利于水分储存且肥力较高。因此山脊两侧林线的高低差异为南低北高。
1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海洋热浪是发生在海洋中的极端高温事件。北部湾是一个半封闭边缘海湾,拥有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床等多样的生态系统,是我国四大渔场之一。2019年1月至4月,我国北部湾海南岛的东方海洋站通过监测,判定附近海域发生了自1980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海洋热浪事件。据研究,此次海洋热浪事件主要与中国近海加速增暖、东亚冬季风减弱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加强有关。下图示意北部湾位置。(1)分析有利于北部湾渔场形成的自然条件。(2)分析冬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加强对北部湾海洋热浪事件的影响。(3)提出北部湾地区为减少海洋热浪对当地海产养殖业的影响可采取的有效措施。【答案】(1)北部湾属于热带、亚热带半封闭海湾,光热条件优越,海水温度较高,水流较活跃,注入河流较多,营养盐类较多,适合浮游生物繁殖,鱼类饵料丰富。在近岸浅水区,有珊瑚礁、红树林等生态系统,利于鱼类繁衍栖息。 (2)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加强会增强北部湾海洋热浪。北部湾在副高影响下多晴天,海水吸收太阳辐射增多,海水增温快;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风力较弱,海水蒸发作用较弱,海洋表面散热较少,海水温度升高;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加强会阻碍冬季风南下,使得增温效益显著。 (3)增强区域间的合作交流,促进海洋热浪的相关研究,了解其形成机制;加强海洋热浪的监测和预报预警;养殖生存适应性较强的水产品等。【解析】【分析】本大题以北部湾海洋热浪事件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渔场成因、海洋热浪成因及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基本技能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能力。考查学生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素养。【小问1详解】读图可知:北部湾纬度低,光照强,水温高,鱼类生长繁殖速度快,且根据材料“北部湾是一个半封闭边缘海湾”,说明海水热量不易交换,入海河流多,且带来丰富营养盐类,使藻类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丰富饵料,“拥有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床等多样的生态系统”,说明对鱼类吸引力大,利于鱼类繁衍栖息。【小问2详解】北部湾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太阳辐射强,海水升温快;同时,中心气流以下沉为主,风力较弱,导致海水蒸发作用较弱,海洋表面散热较少,海水温度进一步升高。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加强会阻碍冬季风南下,使得冬季海水继续保持较高温,引发严重海洋热浪事件。【小问3详解】海洋热浪到导致当地海产养减产,应对海洋热浪,应该培养优良的海产品,养殖生存适应性较强的水产品等。建立预警机制,加强对海洋热浪的监测和预报预警;了解其形成机制,对其进行研究学习;增强区域间的合作交流,减少海洋热浪对当地海产养殖业的影响。【点睛】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老虎是大型山地林栖食肉动物,活动范围较大,无固定巢穴,多在山林间游荡寻食,河岸森林是重要栖息地。20世纪以前,我国大部分的森林里都生活着老虎,其中华南虎数量最多。而今,老虎成为珍稀濒危物种。下图为我国不同时期主要类型老虎的分布示意图。由于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同区域老虎觅食的范围存在差异。为保护野生东北虎,研究者采用红外触发相机等科学技术,通过长期追踪监测准确探明东北虎种群现状与趋势变化,为建设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目前,东北虎的数量有所增长。(1)描述我国老虎分布范围的变化特点。(2)比较华南虎、孟加拉虎、东北虎觅食范围大小,并说明理由。【答案】(1)面积大幅度缩小(新疆虎灭绝),由成片分布变成被分割为小块状,栖息地破碎化。 (2)觅食范围:孟加拉虎小于华南虎,华南虎小于东北虎。理由:纬度越低,生物多样性越丰富,食物种类越多,小范围即可获得充足的食物。【解析】【分析】本大题以老虎分布范围变化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我国老虎分布范围的变化特点、生存空间和食物来源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用动态的眼光认识地理要素和现象变化,演化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的素养。【小问1详解】对比两图片可知,东北虎、华南虎、孟加拉虎的分布面积大幅度缩小,新疆虎已经灭绝,分布范围由原来彼此相连的片状变成了一个个不相连的小块状,栖息地呈现破碎化趋势。【小问2详解】题干中说道老虎是大型山地林栖食肉动物,生物多样性越丰富,食物种类越多,小范围即可获得充足食物。孟加拉虎所在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华南虎所在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东北虎所在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纬度越高,水热条件越差,生物多样性越少,食物越少,觅食范围越大,因此觅食范围孟加拉虎小于华南虎,华南虎小于东北虎。2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工程机械是指用于各类基本建设工程施工作业的机械和设备。20世纪60年代,我国开始了三线建设,众多国营大厂流入湖南长株潭地区,工程机械生产在此萌芽。如今,工程机械制造已成为湖南的王牌产业。湖南工程机械企业的产品以优质、全面等特点覆盖全球约16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的三一重工企业能实时收集遍布全国的近50万台挖掘机、吊车、混凝土机械等设备的开工数据、油耗、磨损程度等,形成挖掘机指数上报国家,为国民经济做出巨大贡献。挖掘机指数是指借助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将一台台机械通过机载控制器、传感器和无线通信模块,与一个庞大的网络连接,每挥动一铲、行动一步,都形成数据痕迹。大数据精准描绘出基础建设开工率等情况,成为观察固定资产投资等经济变化的风向标。下图为湖南长株潭地区简图。(1)分析20世纪60年代工程机械生产在湖南长株潭地区萌芽的条件。(2)说明工程机械制造成为湖南王牌产业的原因。(3)推测挖掘机指数对企业及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答案】(1)三线建设,国家政策支持;国营大厂流入湖南,奠定了产业基础;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
(2)产业链完整,产品品种多而全;产品面向国内外市场,市场需求量大;技术水平高,产品质量优,具有品牌效应;产业集聚,产生规模效应。 (3)对企业的作用:精准控制,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现对用户的精准服务;及时调整生产策略,增强市场应变能力。
对国家的作用:真实地反映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工情况,为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依据。【解析】【分析】本题以湖南长株潭地区工程机械制造为材料,涉及工业区位、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产业发展的作用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图片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结合材料,主要从政策、产业基础、地理位置、交通等方面作答。根据材料信息“20世纪60年代,我国开始了三线建设”可知,工程机械生产在湖南长株潭地区萌芽获得了国家的政策支持;根据材料信息“众多国营大厂流入湖南长株潭地区,工程机械生产在此萌芽”可知,众多国营大厂进入该地区,带来了良好的技术和生产设备,为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根据图示信息可知,长株潭地区水陆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小问2详解】要成为王牌产业,其产品种类、质量、市场、规模都需要占有一定优势,因此需从产业链角度分析产品种类,从产业集聚角度分析产业规模,还需从市场和技术角度分析其优势。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区产业基础较高,产业链完善,能够提供各种需求的工程机械应对市场需求;根据材料信息“湖南工程机械企业的产品以优质”可知,该地工程机械的质量水平较高,产品品质好;根据材料信息“特点覆盖全球约160个国家和地区”可知,湖南省的工程机械面向国内外市场,市场广阔;根据材料信息“其中的三一重工企业……都形成数据痕迹”可知,湖南省工程机械科技水平较高;该地产业集聚,能够获得交到的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小问3详解】由材料可知,挖掘机指数能实时反馈设备的开工数据、油耗、磨损程度等,为设备保养提供参考,能有效降低用户的维护成本;能够精准控制,提高作业效率,降低机械的运行成本;为企业生产指明方向,可以及时调整生产策略,满足市场需求。对国家的影响:有利于实施监测各大工程的开工和建设情况,更好的调整工程的工期和完成时间;还可为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依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长沙师大附中高三下学期月考(七)地理试卷含解析,文件包含湖南省长沙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地理试卷七含解析docx、湖南省长沙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地理试卷七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湖南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月考(四)地理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湖南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月考卷(五)地理试卷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