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知识要点(地理会考) 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册地理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知识要点(地理会考) 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册地理第1页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知识要点(地理会考) 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册地理第2页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知识要点(地理会考) 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册地理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知识要点(地理会考) 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册地理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知识要点(地理会考) 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册地理,共8页。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是一个球体,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太阳和月亮。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地球卫星照片。首次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历史事件是  麦哲伦环球航行 ,科学的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证据是  地球卫星照片  2、地球的形状:  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3、列举生活中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证据:①麦哲伦环球航行  地球卫星照片   海岸观船  登高望远  月食等 4、地球的大小地球平均半径:  A  6371 千米  地球最大周长:  B  4 千米   地球表面积约:  C  5.1亿平方千米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写“地球仪上的点和线”的名称:A  地轴  B  北极  C  南极 D  纬线  E  经线    2、地球的最北点是  北极 ,但是该极点上所有的   方向都是  南方  地球的最南点是  南极 ,但是该极点上所有的方向都是  北方   三、纬线和纬度   经线和经度1、经纬线特点                                  形状特点指示方向 长度特点纬线圆圈(不同的纬线之间互相平行)东西方向不相等(长度由赤道向两极缩短)经线半圆(所有经线都相交于两极)南北方向相等2、(1)一个人方向不变一直向南,方向不变,  不能 (能、不能)回到原出发点,最后只能到达  南极  2)一个人方向不变一直向西,方向不变,  (能、不能)回到原出发点。3、北纬用字母“ N ”表示;南纬用字母“ S ”表示; 东经用字母“ E ”表示;西经用字母“ W ”表示4 0°纬线 又叫  赤道   0°经线 又叫  本初子午线 5、南北纬度的分界线:  赤道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赤道   6、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0°经线和180°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20°W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7、纬度范围:  0°~90°从赤道到两极纬度度数由0°增大到90°经度范围:  0°~180°从0°经线向东、向西经度度数增大到180°8、判断南北纬和东西经的方法:相邻的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递增为东经,向西递增为西经。相邻的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递增为北纬,向南递增为南纬。9、南北半球判断方法赤道以北为北纬,既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纬,既南半球10、图析法:      读上图可知(1)符合东半球的经度条件:   20°W 或者 <160°E (即:小小为东)符合西半球的经度条件:   20°W 或者 >160°E (即:大大为西)(2) 20°W以东是 东半球 ,以西是  西半球  160°E以东是 西半球 ,以西是  东半球  11、两条经线组成经线圈的条件: 180°经线组成经线圈以外, 东经+西经=180°12、高中低纬度的划分:低纬:  0°~30°;中纬:  30°~60°;高纬: 60°~90°13、特殊纬线及纬度:赤道:   南回归线:  23.5°S     北回归线:  23.5°N 南极圈: 66.5°S    北极圈: 66.5°N     南极: 90°S   北极:90°N14、做经纬网的方法:一、找点。二、找线。三、根据规律来判断(参考上面第8题)。15为什么用160°E和20°W组成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了避免把同一个国家分到不同半球上。16、经线长度相等,纬线长度不相等,纬度越低,纬线越长。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1、        地球自转与公转对比 围绕中心方向周期产生地理现象自转地轴自西向东一天昼夜更替、时间差异、太阳东升西落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①昼夜长短变化.②季节变化.③五带划分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⑤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⑥一年中影子长短的变化等。2、地球自转方向的判断:南顺北逆在两极判断东西经的方法:地球是自西向东转的,顺着时针的转动,递增的是东经,递减的是西经。           (南极顺时针北极逆时针在赤道看是自西向东)3、        阅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字母节气日期太阳直射点北半球昼夜长短极圈内现象A春分3月20或21日赤道昼夜相等 B夏至6月21或22日北回归线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极昼,南极圈内极夜C秋分9月22或23日赤道昼夜相等 D冬至12月22或23日南回归线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内极夜,南极圈内极昼赤道上全年昼夜长短情况:  昼夜相等    南北半球时间相同,季节相反4、阅读“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图”,回答问题,(1)写出节气名称: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     (2)太阳能够直射的最北界线是  北回归线 最南界线是  南回归线 ,南北回归线一年被太阳直射 1 次,热带地区一年被太阳直射 2  次。5、四季划分:春季: 3、4、5 月 夏季: 6、7、8 月 秋季: 9、10、11 月 冬季: 12、1、2    南北半球季节  相反  ,例如我们是夏季,澳大利亚是   6、人们根据  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  热带、  北温带 南温带 北寒带 南寒带。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 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带,既没有太阳直射现象也没有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带。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 一、学会阅读地图1、  比例尺   方向     图例  是地图的“语言”。2、比例尺:                图上距离                    图上距离(1)计算公式:  比例尺=                  实地距离=                              实地距离                    比例尺注意:图上举例的单位是  厘米 实地距离的单位多用  千米  ,由厘米换算成千米需要  去掉5个零 反之有千米换算成厘米需要  再加5个零  (2)比例尺大小的比较:  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注意:比较比例尺的大小,先转化成分数,哪个分母大,哪个比例尺就最小(3)图幅相同的地图,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围越 ,内容越  详细  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围越 ,内容越  简略      (4)不同形式比例尺之间的转换:数字比例尺:15000000   用线段比例尺表示是 用文字比例尺表示是: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千米  2、方向阅读地图,要学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面对地图通常是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按照  指向标 判读方向;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  经纬网  确定方向。二、选择适用的地图去公园游览,需要寻找景点,应该从  导游 图上找答案;外出旅行,确定形成,应该参考  交通  图;了解国际实事,确定事件发生地点,应该查阅  世界的国家和地区 图。 三、关于计算比例尺和实地距离的方法:          图上距离 第一步:先写计算公式:          比例尺= 实地距离                   第二步:再把实地距离的单位转换为厘米。第三步:再把已知的图上距离和已转换单位的实地距离代入公式,化简后得出所求的比例尺为1m的形式 四、关于计算实地距离的方法:                  图上距离 第一步:先写计算公式:          比例尺= 实地距离                   第二步:如果比例尺是数字式其单位是厘米,不转换单位;如果比例尺是线段式或文字式必须把比例尺的单位转换为厘米。第三步:设实际距离为x再把已知的图上距离和单位为厘米的比例尺代入公式,交叉相乘后得出所求的实际距离,得出的实际距离单位是厘米,要转化成米或千米的单位。  第四节  地形图的阅读 常见的地形图有  等高线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地形剖面图   一、        等高线地形图1、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  海平面 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  另一个地点  的垂直距离。举例:小明身高1.6米,1.6米是小明的  相对  (海拔、相对高度)。2、在地图上,把  海拔 相同的个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这种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叫作  等高线地形图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判断坡度的陡缓,坡陡的地方,等高线  密集  坡缓的地方,等高线  稀疏  4、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山体部位的判断方法。A: 山峰   判断方法:  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  B: 山脊   判断方法:  等高线弯曲部分向海拔低处突出   C: 山谷   判断方法:  等高线弯曲部分向海拔高处突出     D 鞍部   判断方法:  两个山顶之间     E: 陡崖   判断方法:  多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二、分层设色地形图 1、 分层设色地形  图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地表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2、陆地表面的地形类型有  山地  丘陵   高原   平原  盆地   地形海拔范围地表特点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宽广平坦丘陵海拔在200—500米之间起伏较小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起伏很大,坡度陡峻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面积较大,外围较都、内部起伏较为和缓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三、地形剖面图  地形剖面 图可以最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