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48页未读,
继续阅读
3.4 力的合成与分解(第一课时:力的合成)(教学课件)-高一物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展开
这是一份3.4 力的合成与分解(第一课时:力的合成)(教学课件)-高一物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共56页。
第三章 人教版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4节(1) 力的合成生活中,很多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情况较为常见。课堂引入 一个静止的物体,在某平面上受到5个力作用,你能判断它将向哪个方向运动吗?如果我们能找到一种方法,即“用一个力的单独作用替代两个力的共同作用,而效果不变”,上述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你觉得这个力和被替代的两个力会有怎样的关系呢?课堂引入合力与分力PART 01假设一个力单独作用的效果跟某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resultant force)。假设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跟某个力单独作用的效果相同,这几个力就叫作那个力的分力(component force)。01(1)等效性:合力的作用效果与分力的共同作用效果相同,它们在效果上可以相互替代。(2)同体性:各个分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分力与合力为同一物体,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力不能求合力。(3)瞬时性:各个分力与合力具有瞬时对应关系,某个分力变化了,合力也同时发生变化。02作出结点A的受力示意图作出重物BC的受力示意图AB C F1F2F3F4F5F6几个力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一点。在圆圈处,你发现几个力有何特点?03共点力PART 02 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一点,这几个力叫作共点力。01F1F2F3非共点力:力不但没有作用在同一点上,它们的延长线也不能相交于一点G02力的合成PART 03同向相加反向相减力的合成: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合成。 说明:力的合成就是找一个力去代替几个已知力,而不改变其作用效果。二力同向二力反向F=5N + 10N=15NF=10N – 5N=5N01思考:3N和4N的两个共点力,它们的合力是多少?一定等于7N吗?可以等于1N吗?F2F1如图,当F1、F2 互成一定角度时,它们的合力大小还等于F1+F2 吗?02小实验:弹簧秤吊钩码 利用两只弹簧测力计、一个钩码。根据下面的示意图做实验,比较F和F1+F2 的关系,你有何发现?互成角度的力该怎样求合力?03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PART 04实验器材:方木板、白纸、图钉(几个)、弹簧秤(两个)、橡皮条、细绳套两个、刻度尺。 011.如何确定力的大小?2.如何确定力的方向?3.怎样保证合力与分力等效?4.怎样才能直观的看出合力与分力的关系?02(1)在桌上平放一个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上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固定好。03 (2)用图钉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板上一点,在橡皮筋的另外一端拴上两条细绳套。03 (2)用图钉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板上一点,在橡皮筋的另外一端拴上两条细绳套。03 (2)用图钉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板上一点,在橡皮筋的另外一端拴上两条细绳套。03 (3)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筋,使橡皮筋伸长,结点达到某一位置O点03O (4)用铅笔记下O的位置和两条细绳的方向,分别读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需要记录哪些信息?注意哪些问题?03O(5)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把橡皮筋的结点拉到相同的位置O点。需要记录哪些信息?注意哪些问题?03(6)按照一定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个分力F1、F2及合力F的图示。F1F203记录效果记录方向04实验结论: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这个规律叫做平行四边形定则。F合θ注意:力用实线,辅助线用虚线!也适用于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矢量的合成。05061.位置不变:在同一次实验中,使橡皮条拉长时结点的位置一定要相同.2.角度合适:用两个弹簧测力计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时,其夹角不宜太小,也不宜太大。3. 与木板平行:拉橡皮筋时要使弹簧称与木板平面平行。4.尽量减少误差(1)在合力不超出量程及橡皮条弹性限度内的前提下,测量数据应尽量大一些.(2)细绳套应适当长一些,便于确定力的方向.不要直接沿细绳套方向画直线,应在细绳套两端画个投影点,去掉细绳套后,连直线确定力的方向.5.统一标度:在同一次实验中,画力的图示选定的标度要相同,并且要恰当选定标度,使力的图示稍大一些。07【例题】力F1=45 N,方向水平向右. 力F2=60 N,方向竖直向上.求这两个力的合力F 的大小和方向 .F1F2F方法一:作图法大小: F = 15×5 N= 75 N方向:与F1成53°斜向右上方08因作图等原因,可能导致该种方法得到的结果误差较大。【例题】力F1=45 N,方向水平向右. 力F2=60 N,方向竖直向上.求这两个力的合力F 的大小和方向 .方法二:计算法(一般适用于两力的夹角比较特殊的情况)由直角三角形可得方向:斜向右上方与F1成08还有其他方法吗?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应用与拓展PART 05三个及三个以上力的合成方法:F1F2F3F4F12F123F1234说明:(1)求多个力的合力时,与求解顺序无关。(2)几个力的合力只有一个,是唯一的。 先求两个力的合力,再求出这个合力与第三个力的合力,以此类推,直到把所有力合为一个力,得到总合力。01三角形定则共起点首尾相接 平行四边形的邻边平移后,两个共点力首尾相接,从一个力的始端指向另一个力的末端,这个有向线段就是合力。02物体受三个力处于平衡态:平移后构成封闭矢量三角形F302F2F3F4F123403合力一定大于分力吗?合力与分力的关系PART 061.两个分力F1、F2大小不变,合力随夹角如何变化?①合力最大: F=F1+F2(夹角为0, 即方向相同)②合力最小: F=︱F1 - F2︱(夹角为180,即方向相反)③合力的大小范围: ︱F1 - F2︱ ≤ F ≤ F1 + F2④合力可能大于、等于、小于任一分力⑤两个分力F1、F2大小不变,两个分力的夹角越大,合力越小。01①合力一定时,两等大分力大小随夹角增大而增大②当夹角为120°时,合力F=F1=F22.合力一定时,两等大分力随夹角如何变化?02F2F1F合F2F合①两分力反向时②两分力成钝角时③两分力成锐角时F合一个分力不变,另一个分力增大时,合力可能增大,可能减小,可能不变3.一个分力不变,另一个分力增大时,合力一定增大吗?03②任取两个力,求出其合力的范围;如果第三个力在这个范围之内,则三个力的合力最小值为零;如果第三个力不在这个范围内,则合力最小值等于最大的力减去另外两个力之和。F3F2F1F12F1234.三个共点力合成后的范围?①三个力共线且同向时,其合力最大,等于F1+F2+F304总结提升PART 07合力与分力01040203力的合成四边形定则合力与分力的关系等效性、同体性、瞬时性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一点,这几个力叫作共点力。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合成。 ︱F1 - F2︱ ≤ F ≤ F1 + F2课堂总结【练习1】(多选)(2021·江苏·盐城市田家炳中学高一期中)下列关于静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静摩擦力有最大值,说明静摩擦力的值在一定范围内是可变的B.静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其运动方向相同C.静止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定是静摩擦力D.运动的物体可能受静摩擦力作用【参考答案】ABD课堂练习【练习1】如图,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力 F1、F2共同提着一桶水,水桶静止; 丙同学单独向上用力F也能提着这桶水,让水桶保持静止,则F1和F2的合力( )A.大于F B.小于F C.等于F D.方向向下【参考答案】C课堂练习【练习2】(2022·内蒙古·集宁师范学院附属实验中学高一阶段练习)两个共点力的合力F跟它的两个分力之间的夹角θ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则这两个分力的大小分别是( )A.1 N和4 N B.2 N和3 N C.1 N和5 N D.2 N和4 N【参考答案】B课堂练习【练习3】(2022·辽宁·阜蒙县育才高级中学高三开学考试)如图所示,有5个力作用于同一点O,表示这5个力的有向线段恰好构成一个正六边形的两邻边和三条对角线,已知F1=10 N,则这5个力的合力大小为( )A.50 N B.30 NC.20 N D.10 N【参考答案】B课堂练习【练习4】(2022·四川·盐亭中学模拟预测)如图甲所示,射箭时,释放箭的瞬间若弓弦的拉力为100N,对箭产生的作用力为120N,其弓弦的拉力如图乙中F1和F2所示,对箭产生的作用力如图中F所示,则弓弦的夹角α应为( )( )A.53° B.127° C.143° D.106°【参考答案】D课堂练习【练习5】如图所示,物体静止于光滑水平面M上,力F作用于物体O点,现要使物体所受的合力沿虚线OO′方向(F和OO′都在M水平面内),那么,必须同时再加一个力F′,那么F′这个力的最小值是( )A.Fcosθ B.Fsinθ C.Ftanθ D.Fcotθ【参考答案】B课堂练习【练习6】两个力F1和F2间的夹角为 θ(θ≠180°),其合力为F。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合力F总比力F1和F2中的任何一个都大B.若力F1和F2大小不变,θ角越小,则合力F就越大C.若夹角θ不变,力F1大小不变,F2增大,则合力F一定增大D.合力F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力F1和F2共同产生的作用效果相同【参考答案】D课堂练习【练习7】如图1所示,是“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装置图,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线的结点,OB和OC为细线。实验时,第一步用两只弹簧测力计同时拉OB和OC;第二步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OB,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2所示。(1)图2中弹簧测力计读数为___________N;【参考答案】2.10 课堂练习【练习7】(2)对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A.第一、二步操作中必须将橡皮条与细线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B.第一步操作中,应使两弹簧测力计的夹角尽量等于900C.第一步操作中,必须将两弹簧测力计都拉到相同刻度(3)图3中有甲、乙两位同学在该实验时所作图示,其中符合实验事实的是___________。(填“甲”或“乙”,其中力 表示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的拉力)【参考答案】A 甲 课堂练习【练习8】某同学用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步骤如下:①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细绳套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记为O;②记录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和F2,及记下F1、F2的方向;③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将结点仍拉到位置O,记录测力计的示数F3;④按照力的图示要求,作出拉力F1、F2、F3的图示;⑤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和F2的合力F; ⑥比较F3和F的一致程度。(1)步骤③中有一个重要遗漏是_______。【参考答案】记下拉力F3的方向课堂练习【练习8】(2)他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看法,其中正确的是______。A.拉橡皮条时弹簧测力计、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B.两个拉力的夹角越大越好C.橡皮条弹性要好,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时,拉力要适当大一些D.拉橡皮条的绳细一些、长一些,可以减小实验误差(3)该同学在坐标纸上画出了如图(b)所示的两个分力F1和F2,用图中小方格的边长表示2.0 N,则两个力的合力F=_______。【参考答案】 ACD 12.0课堂练习 人教版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4节 力的合成
第三章 人教版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4节(1) 力的合成生活中,很多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情况较为常见。课堂引入 一个静止的物体,在某平面上受到5个力作用,你能判断它将向哪个方向运动吗?如果我们能找到一种方法,即“用一个力的单独作用替代两个力的共同作用,而效果不变”,上述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你觉得这个力和被替代的两个力会有怎样的关系呢?课堂引入合力与分力PART 01假设一个力单独作用的效果跟某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resultant force)。假设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跟某个力单独作用的效果相同,这几个力就叫作那个力的分力(component force)。01(1)等效性:合力的作用效果与分力的共同作用效果相同,它们在效果上可以相互替代。(2)同体性:各个分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分力与合力为同一物体,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力不能求合力。(3)瞬时性:各个分力与合力具有瞬时对应关系,某个分力变化了,合力也同时发生变化。02作出结点A的受力示意图作出重物BC的受力示意图AB C F1F2F3F4F5F6几个力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一点。在圆圈处,你发现几个力有何特点?03共点力PART 02 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一点,这几个力叫作共点力。01F1F2F3非共点力:力不但没有作用在同一点上,它们的延长线也不能相交于一点G02力的合成PART 03同向相加反向相减力的合成: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合成。 说明:力的合成就是找一个力去代替几个已知力,而不改变其作用效果。二力同向二力反向F=5N + 10N=15NF=10N – 5N=5N01思考:3N和4N的两个共点力,它们的合力是多少?一定等于7N吗?可以等于1N吗?F2F1如图,当F1、F2 互成一定角度时,它们的合力大小还等于F1+F2 吗?02小实验:弹簧秤吊钩码 利用两只弹簧测力计、一个钩码。根据下面的示意图做实验,比较F和F1+F2 的关系,你有何发现?互成角度的力该怎样求合力?03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PART 04实验器材:方木板、白纸、图钉(几个)、弹簧秤(两个)、橡皮条、细绳套两个、刻度尺。 011.如何确定力的大小?2.如何确定力的方向?3.怎样保证合力与分力等效?4.怎样才能直观的看出合力与分力的关系?02(1)在桌上平放一个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上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固定好。03 (2)用图钉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板上一点,在橡皮筋的另外一端拴上两条细绳套。03 (2)用图钉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板上一点,在橡皮筋的另外一端拴上两条细绳套。03 (2)用图钉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板上一点,在橡皮筋的另外一端拴上两条细绳套。03 (3)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筋,使橡皮筋伸长,结点达到某一位置O点03O (4)用铅笔记下O的位置和两条细绳的方向,分别读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需要记录哪些信息?注意哪些问题?03O(5)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把橡皮筋的结点拉到相同的位置O点。需要记录哪些信息?注意哪些问题?03(6)按照一定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个分力F1、F2及合力F的图示。F1F203记录效果记录方向04实验结论: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这个规律叫做平行四边形定则。F合θ注意:力用实线,辅助线用虚线!也适用于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矢量的合成。05061.位置不变:在同一次实验中,使橡皮条拉长时结点的位置一定要相同.2.角度合适:用两个弹簧测力计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时,其夹角不宜太小,也不宜太大。3. 与木板平行:拉橡皮筋时要使弹簧称与木板平面平行。4.尽量减少误差(1)在合力不超出量程及橡皮条弹性限度内的前提下,测量数据应尽量大一些.(2)细绳套应适当长一些,便于确定力的方向.不要直接沿细绳套方向画直线,应在细绳套两端画个投影点,去掉细绳套后,连直线确定力的方向.5.统一标度:在同一次实验中,画力的图示选定的标度要相同,并且要恰当选定标度,使力的图示稍大一些。07【例题】力F1=45 N,方向水平向右. 力F2=60 N,方向竖直向上.求这两个力的合力F 的大小和方向 .F1F2F方法一:作图法大小: F = 15×5 N= 75 N方向:与F1成53°斜向右上方08因作图等原因,可能导致该种方法得到的结果误差较大。【例题】力F1=45 N,方向水平向右. 力F2=60 N,方向竖直向上.求这两个力的合力F 的大小和方向 .方法二:计算法(一般适用于两力的夹角比较特殊的情况)由直角三角形可得方向:斜向右上方与F1成08还有其他方法吗?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应用与拓展PART 05三个及三个以上力的合成方法:F1F2F3F4F12F123F1234说明:(1)求多个力的合力时,与求解顺序无关。(2)几个力的合力只有一个,是唯一的。 先求两个力的合力,再求出这个合力与第三个力的合力,以此类推,直到把所有力合为一个力,得到总合力。01三角形定则共起点首尾相接 平行四边形的邻边平移后,两个共点力首尾相接,从一个力的始端指向另一个力的末端,这个有向线段就是合力。02物体受三个力处于平衡态:平移后构成封闭矢量三角形F302F2F3F4F123403合力一定大于分力吗?合力与分力的关系PART 061.两个分力F1、F2大小不变,合力随夹角如何变化?①合力最大: F=F1+F2(夹角为0, 即方向相同)②合力最小: F=︱F1 - F2︱(夹角为180,即方向相反)③合力的大小范围: ︱F1 - F2︱ ≤ F ≤ F1 + F2④合力可能大于、等于、小于任一分力⑤两个分力F1、F2大小不变,两个分力的夹角越大,合力越小。01①合力一定时,两等大分力大小随夹角增大而增大②当夹角为120°时,合力F=F1=F22.合力一定时,两等大分力随夹角如何变化?02F2F1F合F2F合①两分力反向时②两分力成钝角时③两分力成锐角时F合一个分力不变,另一个分力增大时,合力可能增大,可能减小,可能不变3.一个分力不变,另一个分力增大时,合力一定增大吗?03②任取两个力,求出其合力的范围;如果第三个力在这个范围之内,则三个力的合力最小值为零;如果第三个力不在这个范围内,则合力最小值等于最大的力减去另外两个力之和。F3F2F1F12F1234.三个共点力合成后的范围?①三个力共线且同向时,其合力最大,等于F1+F2+F304总结提升PART 07合力与分力01040203力的合成四边形定则合力与分力的关系等效性、同体性、瞬时性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一点,这几个力叫作共点力。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合成。 ︱F1 - F2︱ ≤ F ≤ F1 + F2课堂总结【练习1】(多选)(2021·江苏·盐城市田家炳中学高一期中)下列关于静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静摩擦力有最大值,说明静摩擦力的值在一定范围内是可变的B.静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其运动方向相同C.静止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定是静摩擦力D.运动的物体可能受静摩擦力作用【参考答案】ABD课堂练习【练习1】如图,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力 F1、F2共同提着一桶水,水桶静止; 丙同学单独向上用力F也能提着这桶水,让水桶保持静止,则F1和F2的合力( )A.大于F B.小于F C.等于F D.方向向下【参考答案】C课堂练习【练习2】(2022·内蒙古·集宁师范学院附属实验中学高一阶段练习)两个共点力的合力F跟它的两个分力之间的夹角θ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则这两个分力的大小分别是( )A.1 N和4 N B.2 N和3 N C.1 N和5 N D.2 N和4 N【参考答案】B课堂练习【练习3】(2022·辽宁·阜蒙县育才高级中学高三开学考试)如图所示,有5个力作用于同一点O,表示这5个力的有向线段恰好构成一个正六边形的两邻边和三条对角线,已知F1=10 N,则这5个力的合力大小为( )A.50 N B.30 NC.20 N D.10 N【参考答案】B课堂练习【练习4】(2022·四川·盐亭中学模拟预测)如图甲所示,射箭时,释放箭的瞬间若弓弦的拉力为100N,对箭产生的作用力为120N,其弓弦的拉力如图乙中F1和F2所示,对箭产生的作用力如图中F所示,则弓弦的夹角α应为( )( )A.53° B.127° C.143° D.106°【参考答案】D课堂练习【练习5】如图所示,物体静止于光滑水平面M上,力F作用于物体O点,现要使物体所受的合力沿虚线OO′方向(F和OO′都在M水平面内),那么,必须同时再加一个力F′,那么F′这个力的最小值是( )A.Fcosθ B.Fsinθ C.Ftanθ D.Fcotθ【参考答案】B课堂练习【练习6】两个力F1和F2间的夹角为 θ(θ≠180°),其合力为F。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合力F总比力F1和F2中的任何一个都大B.若力F1和F2大小不变,θ角越小,则合力F就越大C.若夹角θ不变,力F1大小不变,F2增大,则合力F一定增大D.合力F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力F1和F2共同产生的作用效果相同【参考答案】D课堂练习【练习7】如图1所示,是“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装置图,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线的结点,OB和OC为细线。实验时,第一步用两只弹簧测力计同时拉OB和OC;第二步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OB,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2所示。(1)图2中弹簧测力计读数为___________N;【参考答案】2.10 课堂练习【练习7】(2)对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A.第一、二步操作中必须将橡皮条与细线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B.第一步操作中,应使两弹簧测力计的夹角尽量等于900C.第一步操作中,必须将两弹簧测力计都拉到相同刻度(3)图3中有甲、乙两位同学在该实验时所作图示,其中符合实验事实的是___________。(填“甲”或“乙”,其中力 表示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的拉力)【参考答案】A 甲 课堂练习【练习8】某同学用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步骤如下:①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细绳套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记为O;②记录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和F2,及记下F1、F2的方向;③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将结点仍拉到位置O,记录测力计的示数F3;④按照力的图示要求,作出拉力F1、F2、F3的图示;⑤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和F2的合力F; ⑥比较F3和F的一致程度。(1)步骤③中有一个重要遗漏是_______。【参考答案】记下拉力F3的方向课堂练习【练习8】(2)他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看法,其中正确的是______。A.拉橡皮条时弹簧测力计、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B.两个拉力的夹角越大越好C.橡皮条弹性要好,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时,拉力要适当大一些D.拉橡皮条的绳细一些、长一些,可以减小实验误差(3)该同学在坐标纸上画出了如图(b)所示的两个分力F1和F2,用图中小方格的边长表示2.0 N,则两个力的合力F=_______。【参考答案】 ACD 12.0课堂练习 人教版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4节 力的合成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