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本溪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12187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辽宁省本溪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12187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辽宁省本溪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12187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辽宁省本溪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本溪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年度(下)九年级阶段验收试卷化学试卷理化考试时间:150分钟 化学满分:80分考生注意: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本试卷上无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N-14 C-12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第1小题~第10小题,每小题1分;第11小题~第15小题,每小题2分)1.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A.拉瓦锡 B.门捷列夫C.阿伏伽德罗 D.波义耳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明矾 B.赤铁矿 C.煤 D.海水3.点燃下列各组混合气体时,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H2、CO B.CH4、H2、COC.H2、CH4 D.CO、O2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 B.加热液体C.取液体药品 D.滴加液体5.溶液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C.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定是化学变化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氮气的溶解度随着压强的升高而增大6.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表示错误的是A. B. C. D. 7.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B.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塞,瓶口出现白烟C.将硝酸铵固体放人适量水中,固体消失,水温降低D.将铝丝浸入氯化亚铁溶液中,有铁析出,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8.在A+B→C+D的反应中,A和B不可能的是A.H2SO4 Mg(OH)2 B.SO3 NaOHC.HCl Fe2O3 D.H2SO4 Cu9.潜水员戴的呼吸面具中装有过氧化钠(Na2O2),它能吸收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其反应原理是 。则X的化学式是A.CO B.H2O C.SO2 D.O210.2023年3.15晚会上曝光的“香精大米”是将普通大米通过添加香精(如苯甲酸,化学式为:C6H5COOH)来包装成“泰国大米”出售,长期食用这种大米会危害人们的健康。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苯甲酸是纯净物B.苯甲酸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7:6:2C.苯甲酸由15个原子构成D.苯甲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11.下列物质的俗称、化学式和用途完全对应的一组是A.干冰 H2O 作制冷剂B.生石灰 CaO 作干燥剂C.石灰水 Ca(OH)2 改良酸性土壤D.烧碱 NaOH 治疗胃酸过多12.某无色气体可能由H2、N2、CO、CO2中的几种组成。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浑浊;将剩余气体导出,经干燥后点燃,罩在火焰上方的干燥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该混合气体的可能组成是A.H2、CO、CO2 B.N2、CO2C.H2、N2、CO D.H2、N213.下列物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①浓盐酸 ②浓硫酸 ③烧碱 ④食盐 ⑤生石灰A.③⑤ B.②③⑤C.①②③⑤ D.②③④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B.置换反应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C.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D.锌的金属活动性排在氢之前,可以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气15.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A.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B.测某碱液的pH时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C.用互相刻画的方法比较硬铝片和纯铝片的硬度D.除去Mg粉中混有的少量MgO粉末,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60分)二、填空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空1分,共18分)16.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氩气_________________。 (2)硝酸_________________。(3)两个硫离子_________________。(4)含氧量最高的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17.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1)下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在A~D中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若E为阴离子,则X___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2)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反应中甲、乙、丙、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18.空气和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1)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_________%。(2)正常的雨水pH≈5.6,是由于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_溶解在雨水中造成的。(3)家中净水器中常使用活性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4)长时间使用硬水会在壶底结成水垢,可选用厨房中的_________________除去水垢。(5)利用洗洁精清洗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_________________作用。(6)请写出一条节约用水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19.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2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2)50℃时,将50gA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g。(3)B中混有少量A时,可用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B。(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A.C的溶解度最小B.20℃时,A的饱和溶液和C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2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50℃,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A>B>CD.将50℃时A、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析出晶体的质量:A>B三、简答题(本题共3个小题,共16分)20.(5分)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请从微观角度解释水结冰_________________。(2)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3)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_________________。(4)右图为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与乙试管相连的电极为________________极。21.(6分)金属和合金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厨房使用铁锅炒菜,主要利用了铁良好的_________________性。(2)铁生锈如果不及时除去,会加速铁的锈蚀。请写出用稀硫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3)将一定质量的Fe和Zn的混合粉末加入AgN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如果滤液呈浅绿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滤液无色变为浅绿色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22.(5分)A、B、C、D、E、F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存在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一”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A~E分别为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D、F为氧化物,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回答下列问题。(1)D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2)C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3)F→E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4)E→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四、实验题(本题共3个小题,共18分)23.(5分)下列实验均用到红磷或白磷,请回答相关问题。实验1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2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3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1)上述实验设计体现了对比理念的是实验_________________。(填“1”、“2”或“3”)(2)实验1中,集气瓶中事先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3)实验2中红磷______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过量,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4)实验3中观察到铜片上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由此可得出燃烧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24.(6分)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气体的装置。(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若选择仪器A和E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A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2)若利用上述仪器制取二氧化碳,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选用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25.(7分)在学习了酸和碱中和反应的知识之后,小组同学想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发生了化学反应。【实验探究】小组同学按照下图所示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当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时,证明了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若将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的加入顺序互换,则_______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证明二者发生反应。小组同学对反应后所得无色溶液中所含溶质(酚酞除外)情况进行探究。【提出猜想】猜想1:硫酸钠 猜想2:硫酸钠和_________________。【设计实验】取少量实验后的无色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锌粉,观察到有________________,证明猜想2成立。【讨论与交流】上述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反应的实验是通过验证_________________(填“有新物质生成”或“反应物消失”)来实现的。【拓展与迁移】小组同学按照这个思路又设计了如右图所示实验。先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再向其中加人试剂X,即可验证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符合此条件的X可以有多种选择,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X可以是CuO。请解释X可以选择CuO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五、计算题(本题共2个小题,共8分)26.(2分)“连花清瘟胶囊”可用于治疗轻型、普通型新冠肺炎和流行性感冒,连翘是该药物的主要原料,其中含有的“连翘苷”化学式为C27H34O11。(1)连翘苷由______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2)53.4g连翘苷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27.(6分)将4.4g二氧化碳通入到一定量的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84.4g溶液,请计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本溪市2022-2023(下)九年级阶段验收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说明:化学方程式除计算题外每个2分。若化学式错误不给分;配平、条件、气体或沉淀符号漏写或错误共扣1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分。第1~10小题,每小题1分;第11~15小题,每小题2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BADCDBC DDCBAAB C二、填空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空1分,共18分)16.(4分)(1)Ar (2)HNO3 (3)2S2- (4) H2O217.(4分)(1)AD 小于 (2)升高 4:3:2:618.(6分)(1)21 (2)CO2 (3)吸附作用 (合理即可) (4)白醋(合理即可) (5)乳化 (6)淘米水浇花(合理即可)19.(4分)(1)B>A=C (2)75 (3)蒸发溶剂 (4)ACD 三、简答题(本题共3个小题,共16分)20.(5分)(1)水分子间隔变大 (2)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3)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4)氢元素和氧元素 正21.(6分)(1)导热 (2) (3)硝酸锌和硝酸亚铁 22.(5分)(1) H2O (2)做燃料(合理即可) (3)放热 (4) (合理即可)四、实验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18分)23.(5分)(1)3 (2)吸收五氧化二磷,减少大气污染(合理即可) (3)不需要 缓冲压强,防止胶塞弹开(合理即可)(4)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4.(6分)(1)分液漏斗 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2)BC 大理石和稀盐酸 (合理即可) 25.(7分)【实验探究】 可以 【提出猜想】硫酸 【设计实验】气泡 【讨论与交流】反应物消失 【拓展与迁移】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硫酸铜会跟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无蓝色沉淀产生则证明氢氧化钠和硫酸发生了反应(合理即可)。 五、计算题(本题共2个小题,共8分)26.(2分)(1)3 (2)17.6 27.(6分)解:设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答: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本溪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62, 《宋书·武帝纪下》, 红色是中国人喜庆的象征,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本溪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共4页。
这是一份辽宁省本溪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b导管口处,①③,、 20g10%盐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