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高考第25讲 免疫调节
展开第25讲 免疫调节
内容比较——知考向
核心素养——提考能
内容要求
1.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2.举例说明免疫功能异常可能引发疾病,如过敏、自身免疫病、艾滋病和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等
3.活动:结合个人免疫接种的经历,探讨免疫抑制剂的作用
4.活动:讨论器官移植中干细胞移植的价值
科学思维
比较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构建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模型,培养模型分析能力和建模的思维习惯
生命观念
通过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学习,形成结构和功能观相统一的观念
科学探究
通过“免疫功能的实验探究”实验,提高实验设计能力
社会责任
关注免疫异常疾病,关注艾滋病病人,形成健康生活、关爱他人的人生态度
与旧教
材对比
增:①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的分布及作用;②抗原呈递细胞;③过敏反应抗体的分布、原理。
改:①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③部分免疫细胞的名称。
考点一 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1.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
(2)免疫细胞
①种类:
②抗原呈递细胞(APC)
提醒 ①抗原具有特异性。抗原的特异性取决于抗原表面具有的特定的化学基团,这些化学基团叫作抗原决定簇,它是免疫细胞识别抗原的重要依据。
②抗原决定簇大多存在于抗原的表面,但也有的隐藏在抗原内部,隐藏在抗原内部的抗原决定簇暴露出来以后,才能发挥相应的作用。
(3)免疫活性物质
2.免疫系统的功能
(1)保卫人体的三道防线
提醒 ①溶菌酶杀菌一定是非特异性免疫,唾液中的溶菌酶为第一道防线,血浆中的溶菌酶为第二道防线。
②吞噬细胞(如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参与特异性免疫。
(2)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与联系
(3)免疫系统的三大基本功能
(1)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2)各种免疫器官都能产生免疫细胞(×)
(3)T细胞和B细胞都来自于骨髓造血干细胞,但分化场所不同,T细胞在骨髓中分化成熟,B细胞在胸腺中分化成熟(×)
(4)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繁殖属于特异性免疫(×)
(5)体内衰老细胞和癌细胞的清除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
1.抗原都是蛋白质吗?抗原都是外来异物吗?
提示 抗原不一定都是蛋白质,有的抗原是其他物质,如纤维素、多糖等。抗原一般是外来异物,如病原体、移植的组织或细胞等;抗原也可能是自身的组织或细胞,如癌变的细胞。
2.某人右足底被刺伤后,局部感染,为什么右侧腹股沟淋巴结出现肿大、疼痛?
提示 淋巴结等免疫器官主要由淋巴细胞组成,并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互相联系。该人右足底被刺伤后,病原体进入体内,不断繁殖,并通过循环系统到达机体的其他部位,如腹股沟等处,产生免疫反应,诱发淋巴结发炎等;右侧腹股沟与右足底相对较近,因此,该人右足底被刺伤后,局部感染也能引发右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疼痛。
1.溶菌酶可以水解肽聚糖等成分,从而消灭细菌。其原理是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被溶菌酶水解后,细胞壁破损,细菌失去保护易破裂死亡。
2.T细胞只能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原因是胸腺产生的特定物质促进T细胞的成熟。
考向1 围绕免疫系统的组成,考查生命观念
1.(2021·湖南岳阳两校联考改编)下列有关免疫细胞与免疫活性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免疫细胞只能分布在免疫器官中
B.体内的抗体均在细胞外发挥作用
C.免疫细胞在免疫器官中生成,B细胞在胸腺中成熟
D.抗原、抗体、细胞因子和溶菌酶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答案 B
解析 免疫细胞也能分布在血液中,A错误;体内的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均在细胞外发挥作用,B正确;免疫细胞在免疫器官中生成,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C错误;抗原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D错误。
2.(2021·北京人大附中调研)树突状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TLR是位于其细胞表面的一种识别病毒的重要受体,能有效激发T细胞应答,其途径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树突状细胞的形成过程能体现细胞膜有流动性
B.树突状细胞能识别抗原
C.树突状细胞不能呈递抗原
D.图中病毒相当于抗原
答案 C
解析 由题图可知,树突状细胞有许多突起,其形成过程可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A正确;树突状细胞通过其表面的TLR受体识别病毒,B正确;树突状细胞属于抗原呈递细胞,能将抗原信息呈递给T细胞,有效激发T细胞的免疫应答,C错误;病毒作为外来异物,被树突状细胞表面的受体识别,相当于抗原,D正确。
考向2 结合免疫系统的功能,考查科学思维能力
3.(2021·华师一附中调研)下列与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机体排除2019新型冠状病毒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
B.艾滋病患者易患恶性肿瘤,是因为免疫系统免疫监视功能低下
C.免疫系统清除体内衰老、死亡或损伤的细胞,能维持内环境稳态
D.免疫系统具有免疫防御功能,故不可能导致组织损伤
答案 D
解析 免疫防御是机体排除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防护作用,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可以作为抗原性异物,机体排除2019新型冠状病毒可以体现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A正确;艾滋病病毒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使机体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或失调,机体会有肿瘤发生,B正确;免疫系统清除体内衰老、死亡或损伤的细胞,属于免疫系统的免疫自稳功能,能维持内环境稳态,C正确;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过强,则可能导致组织损伤,D错误。
4.(2021·成都七中开学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由2019新型冠状病毒引起,感染者会出现严重的呼吸道疾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2019新型冠状病毒进入人体内,首先要突破保卫人体的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
B.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针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
C.由于有保卫机体的三道防线,所以正常人不会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D.发挥免疫防御功能时,人体的三道防线同时起作用
答案 A
解析 2019新型冠状病毒进入人体内,首先要突破保卫人体的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A正确;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是非特异性免疫,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B错误;虽然有保卫机体的三道防线,但部分病毒能突破这三道防线,使正常人患病,C错误;对于同一病原体,免疫系统发挥免疫防御功能时,人体的三道防线一般是前两道防线先起作用,突破这两道防线后第三道防线才会起作用,D错误。
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判断方法
考点二 特异性免疫
1.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
2.体液免疫——主要靠抗体“作战”
解读 (1)B细胞活化的条件
①两个信号的刺激
②细胞因子的作用——由辅助性T细胞分泌,可以促进B细胞分裂、分化的过程
(2)通常情况下,一个B细胞只针对一种特异的病原体,活化、增殖后只产生一种特异性的抗体。
(3)抗原呈递过程的实现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4)多数情况下,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变化,如形成沉淀等,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
3.细胞免疫——靠T细胞直接接触靶细胞来“作战”
解读 (1)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需要靶细胞、辅助性T细胞等参与。
(2)细胞免疫过程中作用于细胞毒性T细胞的细胞因子,主要由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毒性T细胞也可分泌细胞因子。
(3)细胞免疫过程中细胞因子的作用:加速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4)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并使其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抗原后,很多时候仍然需要体液免疫过程中的抗体进一步作用来清除抗原。
若靶细胞遭病原体伤害致死,则属于细胞坏死。
4.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比较
5.记忆细胞与二次免疫应答
(1)记忆细胞特点: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
(2)二次免疫反应:当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形成相应效应细胞,迅速高效地产生免疫反应。
(3)二次免疫反应特点
比初次免疫反应快速、强烈,产生抗体浓度高,能在抗原侵入但尚未进入患病阶段将它们消灭,如图:
提示 通过多次注射相同疫苗可以增加记忆细胞和抗体的数量,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三看法”判断初次免疫与二次免疫
提醒 (1)只有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记忆细胞才会迅速增殖分化,从而产生大量浆细胞或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同时也产生许多记忆细胞)。
(2)二次免疫发生的过程中,初次免疫反应依然发生。
(1)吞噬细胞的溶酶体参与对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
(2)在特异性免疫中,只有T细胞产生记忆细胞(×)
(3)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产生的浆细胞均来自记忆细胞(×)
(4)浆细胞的产生需要T细胞和抗原的共同刺激(×)
(5)感染人体的流感病毒可被人体免疫系统直接识别(√)
(6)无胸腺裸鼠具有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
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分别是如何体现针对某种病原体的特异性的?
提示 体液免疫通过抗体特异性识别相应的病原体;细胞免疫通过细胞毒性T细胞特异性识别、接触被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
2.辅助性T细胞在免疫调节过程中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你认同这一观点吗?
提示 认同。体液免疫中,受抗原刺激后的辅助性T细胞与B细胞结合并参与激活B细胞,辅助性T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细胞免疫中,辅助性T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能加速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并分化。
1.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分析判断
(1)“三看法”识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2)根据图像识别
①一看免疫细胞参与路线
②二看免疫结果
③三看抗原的分布或种类
考向1 结合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过程,考查分析、判断能力
1.(2020·全国卷Ⅲ,4)下列有关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合理的是( )
A.若病原体不具有细胞结构,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
B.病原体裂解后再注射到人体,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
C.病原体表面若不存在蛋白质分子,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
D.病原体经吞噬细胞处理后暴露出的抗原可使人体产生抗体
答案 D
解析 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病毒侵入人体可引起机体发生体液免疫产生抗体,故即使病原体不具有细胞结构,也会使人体产生抗体,A错误;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等的摄取和处理,可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能激发人体发生体液免疫产生抗体,病原体裂解后再注射到人体,一般也会使人产生抗体,B错误,D正确;病原体表面若不存在蛋白质分子,也会使人体产生抗体,C错误。
2.(2020·安徽宿州十三所重点中学期中改编)如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E细胞具有识别抗原的功能,一个B细胞可增殖产生不同的抗体
B.M细胞被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可增殖分化形成E细胞
C.E细胞接触被病原体入侵的靶细胞,可导致靶细胞裂解
D.体液免疫不能对侵入人体的病毒发挥相应的作用
答案 B
解析 依据题图分析可知,E细胞为浆细胞,M细胞为记忆B细胞。浆细胞产生和分泌的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特异性结合,浆细胞没有识别抗原的功能;通常情况下,一个B细胞活化增殖后只产生一种特异性的抗体,A错误;M细胞为记忆B细胞,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机体会发生二次免疫反应,M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B正确;E细胞(浆细胞)不与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接触,也不导致靶细胞裂解,C错误;体液免疫可以对侵入人体的病毒发挥作用,D错误。
考向2 围绕各免疫细胞的功能和特点,考查科学思维能力
3.(2021·山东菏泽调研)结核分枝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原菌,初次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时,机体进行的免疫应答反应不包括( )
A.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分化为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
B.记忆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
C.浆细胞产生抗体
D.细胞毒性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答案 B
解析 在被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和细胞因子的作用下,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分化为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A不符合题意;初次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时,机体内产生记忆B细胞,在二次免疫应答反应中记忆B细胞才分化为浆细胞,B符合题意;初次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时,体液免疫中浆细胞产生抗体,C不符合题意;初次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时,细胞免疫中细胞毒性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D不符合题意。
4.(2021·浙江绍兴期末改编)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巨噬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后可将抗原吞噬并进行加工处理
B.辅助性T细胞能直接识别病原体
C.当相同的抗原再次入侵机体时,浆细胞可迅速增殖产生大量的抗体
D.在抗原的刺激下,B细胞、记忆B细胞都能增殖分化
答案 D
解析 巨噬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A错误;辅助性T细胞不能直接识别病原体,病原体由抗原呈递细胞摄取、加工处理后,并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才能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B错误;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机体时,记忆B细胞快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不具有增殖分化的能力,C错误;在抗原的刺激下,B细胞、记忆B细胞都能增殖分化,D正确。
(1)吞噬细胞既可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可参与特异性免疫。吞噬细胞在第二道防线中吞噬处理抗原,在第三道防线中对抗原加工处理并呈递,且抗原的最终消灭仍离不开吞噬细胞。
(2)辅助性T细胞既可参与体液免疫又可参与细胞免疫。(3)由造血干细胞分化产生T细胞和B细胞的过程不需要抗原的刺激,而浆细胞的形成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过程需要来自抗原的刺激。
(4)B细胞、辅助性T细胞和记忆细胞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功能;吞噬细胞虽能识别抗原,但不具有特异性;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但浆细胞分泌的抗体能特异性结合抗原。
(5)浆细胞和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不具有增殖分化的能力,而B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细胞都能进行增殖分化,三者受到抗原刺激后,细胞周期会缩短。
(6)同一生物体内各种免疫细胞的功能不同,但是所含遗传物质基本相同,因为它们来自同一受精卵。
考向3 结合与免疫有关的实验,考查实验探究能力
5.(2019·全国卷Ⅲ,30节选)动物初次接受某种抗原刺激能引发初次免疫应答,再次接受同种抗原刺激能引发再次免疫应答。某研究小组取若干只实验小鼠分成四组进行实验,实验分组及处理见表。
小鼠分组
A组
B组
C组
D组
初次注射抗原
抗原甲
抗原乙
间隔一段合适的时间
再次注射抗原
抗原甲
抗原乙
抗原甲
抗原乙
回答下列问题:
(1)为确定A、B、C、D四组小鼠是否有免疫应答发生,应检测的免疫活性物质是________(填“抗体”或“抗原”)。
(2)再次注射抗原后,上述四组小鼠中能出现再次免疫应答的组是________。初次注射抗原后机体能产生记忆细胞,再次注射同种抗原后这些记忆细胞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组小鼠再次注射抗原甲,一段时间后取血清,血清中加入抗原甲后会出现沉淀,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抗体 (2)A、D 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3)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
解析 (1)免疫应答是机体免疫系统对抗原刺激所产生的特异性反应,抗体是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2)再次注射抗原后,由于A组两次均注射抗原甲,D组两次均注射抗原乙,故A、D组能出现再次免疫应答。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次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3)A组小鼠再次注射抗原甲后发生再次免疫应答,由于再次免疫应答反应强烈,血清中抗体产生速度快且浓度高,向血清中加入抗原甲后,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
考点三 免疫失调及免疫学的应用
1.免疫失调
(1)过敏反应 免疫过强
①概念: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时,有时会发生引发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免疫反应,这样的免疫反应称为过敏反应。
②发病机理与常见类型
③过敏反应的特点
(2)自身免疫病 免疫错误
①概念: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免疫系统会对自身成分发生反应。如果自身免疫反应对组织或器官造成损伤并出现了症状,就称为自身免疫病。
②发病机理(以风湿性心脏病为例)
③常见自身免疫病
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3)免疫缺陷病 免疫不足或缺陷
①概念:免疫缺陷病是指由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
②类型:
2.免疫学的应用
(1)疫苗:通常是用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后,人体内可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对特定传染病具有抵抗力。
(2)器官移植容易失败的原因
进行器官移植手术后,免疫系统会把来自其他人的器官当作“异己”成分进行攻击(即存在免疫排斥)。
①组织相容性抗原(HLA):每个人的细胞表面都带有一组与别人不同的蛋白质——组织相容性抗原,也叫人类白细胞抗原,简称HLA。
②器官移植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供者与受者的HLA是否一致或相近。
③除了存在免疫排斥的问题,供体器官短缺也是世界各国在器官移植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
提醒 ①每个人的白细胞都能识别自身细胞的HLA,正常情况下不会攻击自身细胞。如果是异体器官或组织移植过来,白细胞就能识别出HLA不同而发起攻击。
②除了同卵双胞胎,要想在世界上找到两个HLA完全一致的人几乎是不可能的。
③器官移植引起的免疫排斥反应主要是细胞免疫。
(1)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低下(×)
(2)AIDS患者出现病症的直接原因是其他病原体感染(√)
(3)HIV侵入人体后存在潜伏期,在潜伏期HIV复制能力较弱(×)
(4)HIV主要攻击辅助性T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严重缺陷(√)
(5)免疫系统“敌我不分”引起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
1.HIIV攻击的主要是辅助性T细胞, 为什么最终患者会死于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
提示 HIV主要攻击辅助性T细胞,使其数量下降,而特异性免疫中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都离不开辅助性T细胞,最终人体免疫力几乎完全丧失。故艾滋病患者最终会死于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
2.利用由自体干细胞培养出的组织、器官进行移植,有何优点?
提示 利用由自体干细胞培养出的组织、器官进行移植,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1.过敏反应和体液免疫的区别与联系
2.HIV与艾滋病
(1)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简称,是一种RNA病毒。
(2)HIV的致病机理: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侵染人体的辅助性T细胞,使人体免疫功能减退。
(3)直接死因:由免疫功能丧失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
(4)主要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3.有关HIV的高频考点归纳
(1)HIV感染人体后,HIV浓度和血液中辅助性T细胞的数量变化过程如图所示:
①HIV数量与横坐标的交点不为“0”,是因为在HIV感染初期,其数量非常少。
②在出现临床艾滋病症状的C阶段,辅助性T细胞数量持续下降,但不为“0”,原因是HIV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依然可以增殖分化为T细胞。
③HIV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与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受体有关。
④在HIV侵入人体的初期阶段,辅助性T细胞数量增加,人体的免疫系统能消灭大部分HIV,只是后来随着HIV的复制,辅助性T细胞数量持续下降。
(2)HIV在辅助性T细胞中的增殖过程
①HIV侵入人体辅助性T细胞后,以HIV的RNA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DNA,并整合到人的染色体DNA上。
②病毒DNA转录生成mRNA片段,指导合成病毒蛋白质。
③新合成的病毒RNA和病毒蛋白质等物质又装配成更多的病毒颗粒。
④新的病毒释放出来,又去攻击其他辅助性T细胞,最终使辅助性T细胞数量持续减少。
考向1 结合免疫失调的实例分析,考查科学思维能力
1.(2020·全国卷Ⅱ,2)当人体的免疫系统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时,可引起自身免疫病。下列属于自身免疫病的是( )
A.艾滋病 B.类风湿性关节炎
C.动物毛屑接触性鼻炎 D.抗维生素D佝偻病
答案 B
解析 艾滋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传染病,A错误;类风湿性关节炎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B正确;动物毛屑接触性鼻炎属于过敏反应,C错误;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D错误。
2.(2021·北京西城区期末)如图为过敏反应发生过程示意图(部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肥大细胞上的抗体与B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可识别同一过敏原
B.过敏原诱发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C.人体一旦接触过敏原将立即发生过敏反应
D.应用抗组织胺类药物可缓解过敏反应症状
答案 C
解析 肥大细胞上的抗体能与过敏原发生结合,而过敏原可与B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故肥大细胞上的抗体与B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可识别同一过敏原,A正确;抗体是体液免疫过程中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故过敏原诱发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B正确;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不会发生过敏反应,C错误;由于过敏反应与组织胺等物质的释放有关,故应用抗组织胺类药物可缓解过敏反应症状,D正确。
3.(2021·北京丰台区期中)如图所示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侵入人体后病毒和辅助性T细胞的浓度变化曲线。对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HIV对人体辅助性T细胞有攻击作用,所以人体一旦被HIV侵入就丧失了细胞免疫
B.HIV浓度与辅助性T细胞数量成正比
C.人体的免疫系统不能识别HIV
D.艾滋病病人的直接死因往往是其他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
答案 D
解析 由图示可知,在感染初期,辅助性T细胞数量增加,HIV浓度降低,故机体不会在HIV侵入后立即丧失细胞免疫,A错误;由图可知,HIV浓度与辅助性T细胞数量并不成正比,B错误;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识别HIV,并作出免疫应答,C错误;当辅助性T细胞被HIV攻击而大量减少时,人体免疫功能丧失,最终患者死于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D正确。
考向2 结合免疫学的应用及相关实验探究,考查科学探究能力
4.(2021·黑龙江哈尔滨期末)下列关于器官移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配型相合
B.手术后患者要服用免疫抑制剂,以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
C.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会使淋巴细胞减少,而使患者容易患感染性疾病
D.免疫抑制剂只作用于B细胞
答案 D
解析 器官移植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配型相合,减少排斥,A正确;器官移植最大的问题是存在免疫排斥,因此器官移植手术后患者要服用免疫抑制剂,以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B正确;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会使淋巴细胞减少,降低免疫能力,这会导致患者容易患感染性疾病,C正确;免疫抑制剂能抑制与免疫反应有关的细胞(T细胞和B细胞等)的增殖和功能,D错误。
5.(2021·中原名校联盟改编)预防传染病的疫苗家族中增加的新一代疫苗——DNA疫苗,由病原微生物中的一段表达抗原的基因制成,这段基因编码的产物仅仅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下列关于DNA疫苗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NA疫苗进入人体能够产生特异性免疫
B.导入人体的DNA疫苗在体内直接产生抗体,起到免疫作用
C.DNA疫苗的接种可以达到预防特定微生物感染的目的
D.DNA疫苗接种后,人体产生的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
答案 B
解析 DNA疫苗进入人体,相关基因表达产生的蛋白质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A正确、B错误;因“DNA疫苗是由病原微生物中的一段表达抗原的基因制成”,故DNA疫苗的接种可以达到预防特定微生物感染的目的,C正确;人体内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D正确。
重温真题 经典再现
1.经典重组 判断正误
(1)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2018·全国卷Ⅱ,1A)( )
(2)吞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2018·全国卷Ⅱ,2A)( )
(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T2噬菌体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相同(2017·全国卷Ⅱ,2D)( )
(4)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2013·全国卷Ⅱ,4B)( )
提示 (1)√
(2)× 摄入方式是胞吞。
(3)×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核酸是RNA,T2噬菌体的核酸是DNA,且两者的增殖过程也不同。
(4)√
2.(2019·海南卷,14改编)人体受到病毒感染后,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抗病毒抗体可特异性地与血液中游离的病毒结合并直接使其降解
B.某些病毒可破坏其感染的免疫细胞从而造成免疫系统受损
C.病毒抗原和细胞因子可参与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的过程
D.细胞毒性T细胞接触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后,可引起被感染细胞的裂解
答案 A
解析 抗病毒抗体可特异性地与血液中游离的病毒结合形成沉淀,经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掉,A错误;某些病毒如HIV可破坏其感染的辅助性T细胞从而造成免疫系统受损,造成获得性免疫缺陷病,B正确;B细胞识别病毒抗原且在细胞因子作用下,可以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C正确;细胞毒性T细胞接触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后,可引起被感染细胞的裂解,释放病毒,D正确。
3.(2019·海南卷,13)下列有关人体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免疫系统可对癌变细胞进行监控和清除
B.在神经调节中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
C.神经细胞、内分泌细胞和免疫细胞均可释放化学物质
D.幼年时缺乏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
答案 D
解析 免疫系统可及时的监控和清除体内癌变、衰老的细胞,A正确;在神经调节中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B正确;神经细胞可分泌神经递质,内分泌细胞可分泌激素,免疫细胞可分泌抗体、细胞因子等,C正确;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细胞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因此幼年时缺乏甲状腺激素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患呆小症,D错误。
4.(2020·海南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7改编)新型冠状病毒属于单链RNA病毒,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与双链DNA病毒相比,新型冠状病毒更容易发生变异
B.新型冠状病毒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导致辅助性T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和抗体
C.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依赖宿主细胞进行繁殖
D.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答案 B
解析 双链DNA结构稳定,不易发生变异,新型冠状病毒属于单链RNA病毒,单链RNA不稳定,易发生变异,A正确;新型冠状病毒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导致辅助性T细胞释放细胞因子,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B错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需要寄生于活细胞内,依赖宿主细胞进行繁殖,C正确;病毒核酸检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正确。
5.(2020·山东等级考,20)科研人员在转入光敏蛋白基因的小鼠下丘脑中埋置光纤,通过特定的光刺激下丘脑CRH神经元,在脾神经纤维上记录到相应的电信号,从而发现下丘脑CRH神经元与脾脏之间存在神经联系,即脑-脾神经通路。该脑-脾神经通路可调节体液免疫,调节过程如图1所示,图2为该小鼠CRH神经元细胞膜相关结构示意图。
(1)图1中,兴奋由下丘脑CRH神经元传递到脾神经元的过程中,兴奋在相邻神经元间传递需要通过的结构是________,去甲肾上腺素能作用于T细胞的原因是T细胞膜上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体液免疫中,辅助性T细胞可分泌________作用于B细胞。B细胞可增殖分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2写出光刺激使CRH神经元产生兴奋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切断脾神经可以破坏脑-脾神经通路,请利用以下实验材料及用具,设计实验验证破坏脑-脾神经通路可降低小鼠的体液免疫能力。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及用具:生理状态相同的小鼠若干只,N抗原,注射器,抗体定量检测仪器等。
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突触 去甲肾上腺素受体 (2)细胞因子 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 (3)光刺激光敏蛋白导致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使CRH神经元产生兴奋 (4)取生理状态相同的小鼠若干只,随机均分为两组,将其中一组小鼠的脾神经切断作为实验组,另一组不处理作为对照组;分别给两组小鼠注射相同剂量的N抗原;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小鼠抗N抗体的产生量 实验组小鼠的抗N抗体产生量低于对照组的产生量
解析 (1)一般情况下,相邻两个神经元之间并不是直接接触的。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做突触小体。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等相接触,共同形成突触。兴奋在相邻神经元间传递需要通过突触。去甲肾上腺素能作用于T细胞是由于T细胞膜上有相应的特异性受体。(2)在体液免疫过程中,辅助性T细胞可分泌细胞因子,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3)光敏蛋白是一类在生命体内能够应答光信号而产生生理学反应的蛋白质,它们在细胞内外离子流动及细胞信号传递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钠离子通道是膜上存在的允许Na+顺其电化学梯度进入细胞的通道。据图2分析可知,光刺激光敏蛋白导致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使CRH神经元产生兴奋。(4)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性原则,确定实验分为两组,实验组小鼠的脾神经被切断,对照组不做处理,两组小鼠分别注射相同剂量的N抗原,一段时间后,用抗体定量检测仪器检测两组小鼠抗N抗体的产生量。该实验为验证性实验,即验证破坏脑-脾神经通路可降低小鼠的体液免疫能力,因此,脾神经被切断的实验组小鼠的抗N抗体产生量低于对照组的产生量。
课后·分层训练
(时间:35分钟)
1.(2021·福建福州市调研)在人体免疫过程中,淋巴细胞表面能识别“非己”的物质是( )
A.抗原 B.抗体
C.淋巴细胞表面的受体 D.抗原—抗体复合物
答案 C
解析 抗原和抗体以及抗原—抗体复合物都不是淋巴细胞表面具有识别作用的物质。在人体的免疫过程中,能识别“非己”的物质是淋巴细胞表面的受体。
2.(2021·河北邢台期中)当人体注射了用禽流感病毒蛋白制备的疫苗后,体内不会发生的反应是( )
A.巨噬细胞加工处理和呈递抗原
B.产生针对该禽流感病毒蛋白的抗体
C.细胞毒性T细胞消灭被疫苗感染的细胞
D.形成能识别该禽流感病毒蛋白的记忆细胞
答案 C
解析 疫苗相当于抗原,注射后,巨噬细胞会加工处理和呈递抗原,A不符合题意;注射疫苗后,产生针对该禽流感病毒蛋白的记忆细胞和抗体,B、D不符合题意;用禽流感病毒蛋白制备的疫苗没有感染性,不会进入宿主细胞,不会产生细胞免疫,C符合题意。
3.(2021·安徽合肥期末)小儿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是由于个体内B细胞成熟过程受阻,无法产生抗体,患儿出生6个月后,因母源抗体耗尽而发病,主要症状表现为反复化脓性细菌感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病属于免疫缺陷病
B.该病可以通过注射抗原的方式治疗
C.免疫缺陷病就是艾滋病
D.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是生来就有的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小儿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是一种先天性免疫缺陷病,A正确;该病患者体内B细胞成熟过程受阻,即使注射抗原,也不能产生浆细胞和抗体,B错误;艾滋病只是免疫缺陷病的一种,C错误;获得性免疫缺陷病不是生来就有的,是由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D错误。
4.(2021·重庆南开中学调研)下列关于保卫人体的三道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的皮肤、黏膜和抗体等杀菌物质构成了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B.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淋巴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C.唾液中的溶菌酶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D.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和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
答案 C
解析 皮肤、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抗体能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A错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淋巴细胞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B错误;唾液中的溶菌酶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C正确;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D错误。
5.(2021·黑龙江哈尔滨三中质检)下列有关免疫器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胸腺既是人体的免疫器官,也能分泌激素
B.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不同的
C.骨髓、胸腺、脾、扁桃体、淋巴结都是免疫器官
D.各种免疫器官都能产生免疫细胞
答案 D
解析 胸腺是人体的免疫器官,也能产生胸腺激素,A正确;造血干细胞可分化成淋巴细胞,其中在骨髓中成熟的是B淋巴细胞,在胸腺中成熟的是T淋巴细胞,B正确;骨髓、胸腺、脾、扁桃体、淋巴结都是免疫器官,C正确;扁桃体、脾等不产生免疫细胞,D错误。
6.(2021·吉林辽源期末改编)如图表示人体特异性免疫的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实线表示体液免疫,虚线表示细胞免疫
B.图中甲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而乙细胞则不能
C.记忆细胞能识别抗原与记忆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有关
D.当抗原再次侵入机体后,会引起记忆细胞、浆细胞的细胞周期变短
答案 D
解析 图中物质戊可与抗原结合,应该为抗体,故实线表示体液免疫;虚线代表的免疫结果为丙细胞裂解死亡,故虚线表示细胞免疫,A正确;图中甲细胞为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可特异性识别抗原;乙细胞为浆细胞,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B正确;记忆细胞能识别抗原与记忆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即蛋白质有关,C正确;浆细胞不具有增殖分化的能力,不具有细胞周期,D错误。
7.(2021·武汉调研)图1为T细胞通过表面受体(TCR)识别抗原呈递细胞呈递的肿瘤抗原后被激活,进而引起免疫细胞攻击肿瘤细胞的部分示意图。图2为肿瘤细胞的一种免疫逃逸机制示意图。肿瘤细胞大量表达PD-L1,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抑制T细胞活化,逃避T细胞的攻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抗原呈递细胞通过________方式摄取肿瘤抗原。
(2)图1中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通过TCR只能识别带有同样抗原的肿瘤细胞,故发挥的免疫作用具有________性,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分泌毒素,使肿瘤细胞________死亡。
(3)为阻断图2中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通路,利用某种技术,制备了抗PD-L1抗体。该抗体注入体内后通过________运输与________结合,可解除T细胞的活化抑制。
答案 (1)胞吞 (2)特异 裂解 (3)体液 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
解析 (1)图中抗原呈递细胞通过胞吞将肿瘤抗原摄入到细胞内。(2)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通过TCR只能识别带有相同抗原的肿瘤细胞,无法识别其他细胞,说明该细胞发挥的免疫作用具有特异性。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后,分泌毒素,使靶细胞裂解死亡。(3)结合题干信息分析,抗PD-L1抗体注入体内后,通过体液运输,与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结合,会阻碍PD-L1与PD-1的结合,从而解除T细胞的活化抑制。
8.(2021·北京朝阳区期中)巨噬细胞是极为重要的免疫细胞。下列有关巨噬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巨噬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B.巨噬细胞的细胞膜上具有识别与结合病原体的受体
C.巨噬细胞可吞噬入侵的病原体
D.巨噬细胞可参与免疫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
答案 D
解析 巨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起源于造血干细胞,A正确;巨噬细胞属于抗原呈递细胞,其细胞膜上具有识别与结合病原体的受体,可以吞噬入侵的病原体,B、C正确;巨噬细胞不参与第一道防线,D错误。
9.(2020·江苏盐城模拟改编)如图是人体免疫反应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④表示相关过程,甲~己表示细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表示细胞免疫,图2表示体液免疫
B.细胞丙、丁都能分泌免疫活性物质,这些物质只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C.细胞戊只能来自细胞丁的增殖和分化
D.结核分枝杆菌是胞内寄生菌,需要通过图2过程消除,图1过程不参与
答案 B
解析 图1中产生的Y形物质与病原体直接结合,应为抗体,图1表示体液免疫;图2中被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与免疫细胞直接接触,表示细胞免疫,A错误;分析题图可知,细胞丙为浆细胞,能分泌抗体,细胞丁为细胞毒性T细胞,在抗原刺激下,也能分泌细胞因子,抗体和细胞因子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B正确;细胞戊为细胞毒性T细胞,也可来自细胞己(记忆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C错误;在结核分枝杆菌进入细胞内之前,图1所示的体液免疫也发挥作用,D错误。
10.(2021·西安高新一中质检)人体感染白喉杆菌(白喉杆菌侵入易感者上呼吸道,通常在咽部黏膜生长繁殖)后,将启动一系列的免疫反应,其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的繁殖
B.吞噬细胞通过溶菌酶将吞入的白喉杆菌消灭
C.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杀死白喉杆菌
D.体液中的抗体与白喉杆菌反应
答案 D
解析 非特异性免疫是指由皮肤、黏膜、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参与的免疫过程,A、B、C三项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主要针对特定的抗原起作用,抗体与白喉杆菌的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反应,D项属于特异性免疫。
11.(2021·湖南长沙市调研)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细胞毒性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发病。临床上可通过注射免疫抑制剂缓解该糖尿病症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病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同一类免疫失调疾病
B.患者症状缓解的检测指标是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高于健康人
C.胰岛B细胞死亡的原因是细胞毒性T细胞产生的抗体与之结合
D.治疗该病的过程不会导致患者免疫能力的改变
答案 A
解析 结合自身免疫病的概念可知,该病为自身免疫病,而系统性红斑狼疮也是一种自身免疫病,A正确;患者症状缓解的检测指标是血液中胰岛素水平接近健康人,B错误;胰岛B细胞死亡的原因是细胞毒性T细胞与之结合使其裂解死亡,C错误;治疗该病的过程会抑制T细胞的活性,进而导致患者免疫能力下降,D错误。
12.(2020·海南省高考模拟,15)人体皮肤破损后,容易感染病菌并产生局部急性炎症反应。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这种局部急性炎症属于自身免疫病
B.局部急性炎症反应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发挥作用的结果
C.吞噬细胞吞噬病菌后,溶酶体合成多种水解酶将病菌分解
D.局部急性炎症反应有利于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
答案 D
解析 局部急性炎症反应是免疫细胞杀灭病原体引发的,不属于自身免疫病,A错误;局部急性炎症反应发生时,人体的三道防线都参与了反应,B错误;溶酶体内的多种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C错误。
13.(2020·北京丰台区期中)人乳头瘤病毒(HPV)为DNA病毒,已知的亚型有100多种,分低危型和高危型。子宫颈癌主要由高危型持续感染所致,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图1是HPV入侵机体后,机体作出的部分免疫应答示意图,据图回答:
(1)HPV在免疫学上被称作________。图1中甲是________细胞,其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所示过程称为________免疫,不能清除HPV。
(3)若要完全清除HPV,还需要体液免疫参与,过程如图2。即大多数抗原经过[A]________细胞的摄取、加工处理,将其内部隐藏的抗原暴露出来,然后呈递给[B]________,抗原还可直接刺激[C]________。[C]受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D]________和[E]________,前者能产生物质[F]________,物质[F]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
答案 (1)抗原 细胞毒性T 识别并与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分泌细胞因子 (2)细胞 (3)抗原呈递 辅助性T细胞 B细胞 浆细胞 记忆B细胞 抗体 蛋白质
解析 (1)人乳头瘤病毒(HPV)在免疫学上被称为抗原,图1中甲可以使靶细胞裂解死亡,所以甲是细胞毒性T细胞,作用是识别并与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分泌细胞因子。(2)图1所示过程主要是病原体侵入宿主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使其裂解死亡的过程,表示的是细胞免疫,细胞免疫不能清除病原体,还要借助体液免疫和吞噬细胞的作用。(3)若要完全清除HPV,还需要体液免疫参与,即大多数抗原经过[A]抗原呈递细胞的摄取、加工处理,将其内部隐藏的抗原暴露出来,然后呈递给[B]辅助性T细胞,抗原还可直接刺激[C]B细胞。[C]受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D]浆细胞和[E]记忆B细胞,前者能产生物质[F]抗体,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14.(2021·吉林长春九校期中)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因感染HIV引起。为预防艾滋病,科学家曾给老鼠注射HIV制剂(减毒HIV+生理盐水)试验成功,但在人体试验失败。如图是HIV制剂引发老鼠机体免疫效应的部分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数字编号代表细胞):
(1)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侵入人体后,主要侵染________细胞,使人体几乎丧失免疫功能。
(2)图中物质A是________,⑤是________。
(3)已注射HIV制剂的老鼠再次接触HIV时,图中________(填序号)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
(4)为检测已注射HIV制剂的老鼠对HIV是否具有免疫能力,进行以下实验:
①选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均分为两组。
②第一组每只注射3 mL HIV制剂,第二组每只注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两周后,给两组老鼠注射等量的HIV。
随之检测两组老鼠体内相应抗体的水平,预期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9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为“社区动员同防艾,健康中国我行动”。请提出一项预防艾滋病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辅助性T (2)细胞因子 浆细胞 (3)④ (4)①身体健康、体重、大小等相同的老鼠若干 ②3 mL生理盐水 预测结果:第一组老鼠体内的抗体水平高于第二组 (5)避免注射吸毒(或洁身自爱等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 (1)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侵入人体后,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使人体几乎丧失免疫功能。(2)图中物质A是细胞因子,⑤是浆细胞。(3)已注射HIV制剂的老鼠再次接触HIV时,图中④记忆B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4)为检测已注射HIV制剂的老鼠对HIV是否具有免疫能力,进行以下实验:①选取身体健康、体重、大小等相同的老鼠若干,均分为两组;②第一组每只注射3 mL HIV制剂,第二组每只注射3 mL生理盐水作为对照;③两周后,给两组老鼠注射等量的HIV。二次免疫反应产生的抗体数量多且速度快,因此随之检测两组老鼠体内相应抗体的水平,预期结果是第一组老鼠体内的抗体水平高于第二组。(5)预防艾滋病的措施主要有避免注射吸毒、洁身自爱等。
备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优质课件 第25讲 免疫调节: 这是一份备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优质课件 第25讲 免疫调节,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特异性免疫,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淋巴组织,血液循环,淋巴循环,造血干细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高考6 第八单元 第26讲 免疫调节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6 第八单元 第26讲 免疫调节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word部分,点击进入链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高考6 第26讲 免疫调节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6 第26讲 免疫调节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word部分,点击进入链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