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历史(部编版五四学制)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中考真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历史(部编版五四学制)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中考真题,文件包含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历史部编版五四学制一轮复习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中考真题学生版docx、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历史部编版五四学制一轮复习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中考真题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淄博题组1.(2018·淄博学业考)联合国大厦北花园草坪上安放着一件成员国赠送的礼品(如图)。该礼品代表了 (C)A.古代埃及文明B.古代两河流域文明C.古代中华文明 D.古代印度文明2.(2021·淄博学业考)我国某历史遗迹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三项桂冠。它是 (C)A.长城 B.故宫 C.都江堰 D.京杭大运河3.(2017·淄博学业考)老师经常告诫学生要“温故而知新”。这一告诫最早出自 (B)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庄子4.(2019·淄博学业考)(节选)李宏宇常常对生活中遇到的现象进行思考。下面是他思考的历史问题,你能准确回答吗?材料二 近来报刊上的说法①中国和意大利是东西方文明的杰出代表,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②中国和希腊分别是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代表,两国共同发起了“文明古国论坛”。问题:(3)指出两种说法中的共同结论,并举一史实说明这个结论。答:结论:中国是东方文明的杰出代表,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史实:甲骨文、青铜文明等。(举一例即可)山东及全国题组1.(2022·东营学业考)古时《三字经》“夏传子,家天下”的描述,反映出夏朝开创了 (B)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2.(2022·北京学业考)西周初年的整体战略是稳定西北,开发东南。在东进过程中,齐、鲁是前哨,卫国接济东进主力,也北瞰燕冀,东控徐淮。(见图)这反映出西周统治者 (C)A.制定刑法,稳定统治秩序B.躲避战乱,多次迁移国都C.实行分封,扩大统治范围D.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工程3.(2022·聊城学业考)我国省级行政区简称的由来大体有三种:第一,取全称中的一个字或几个字;第二,因境内山、河、湖而得名;第三,由古地名或古国名演化而来。下列省份简称的由来属于第三种的是 (D)A.河南、湖南 B.江西、陕西C.辽宁、浙江 D.山东、山西4.(2022·河南学业考)古书中常有夏代人造酒的说法,如大禹的臣子仪狄“始作酒醪(醪láo:浊酒),变五味”“杜康造酒”“少康作秫(秫shú:高粱)酒”。下列可能佐证这些说法的器物是(B)5.(2022·成都学业考)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廪”(指粮仓)、“畎”(指田间水沟)、“园田”(指为农田施肥)等字,这反映出商代 (C)A.手工业的新发展 B.私有观念的产生C.农业技术的进步 D.赋税负担的繁重6.(2021·潍坊学业考)春秋时期,贵族开始禁止用牛祭祀宗庙;战国时期,秦国规定“盗牛者加(枷刑)”。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C)A.祖先崇拜的消失 B.私有土地的出现C.生产方式的变革 D.兼并战争的影响7.(2022·泰安学业考)下列材料探究的主题是(C)政局动荡不安诸侯国之间兼并战争不断农业继续发展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各国进行变法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商鞅变法成效最大A.夏商周的更替 B.分封制的实施C.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D.中央集权制的确立8.(2021·烟台学业考)边蜀原认为:“秦始皇扫平六国统一天下是必然的,因为秦国打下了统一天下的基础。秦国代表了当时的先进生产力,农业生产发达……组织好最强大、最合理的军团。”据此可知,“秦始皇扫平六国统一天下”得益于 (B)A.管仲改革 B.商鞅变法C.独尊儒术 D.北魏孝文帝改革9.(2022·东营学业考)如图为我国古代造福千秋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历经2 200多年,至今仍发挥着巨大作用,该水利枢纽是(A)A.都江堰B.灵渠C.通济渠D.永济渠10.(2022·北京学业考)春秋后期,某学派首倡“仁爱”,以“爱”释“仁”,开创“仁爱”思想教化的先河。这一学派是 (B)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11.(2022·聊城学业考)古代民本思想是人本思想在政治伦理上的集中体现。下列语句最能体现民本思想的是 (A)A.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B.法与时变,礼与俗化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事在四方,要在中央12.(2022·临沂学业考)如图所示一书中说:“道私者乱,道法者治。”“以俭得之,以奢失之。”“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慈母有败子。”“华而不实,虚而无用。”“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些观点属于 (D)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13.(2021·聊城学业考)战国时期,不同学派各陈其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材料二 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材料三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材料四 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摘编自《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等(1)上述材料中的主张分别属于哪一学派?答:学派:材料一:墨家;材料二:法家;材料三:儒家;材料四:道家。(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这些学派之间辩论的焦点。这说明了什么?答:焦点:治国方略。说明:社会处于动荡与巨变之中;思想文化繁荣;知识分子对社会十分关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历史(部编版五四学制)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文件包含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历史部编版五四学制一轮复习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学生版docx、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历史部编版五四学制一轮复习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历史(部编版五四学制)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中考真题,文件包含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历史部编版五四学制一轮复习第五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中考真题学生版docx、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历史部编版五四学制一轮复习第五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中考真题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历史(部编版五四学制)一轮复习 第十三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中考真题,文件包含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历史部编版五四学制一轮复习第十三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考真题学生版docx、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历史部编版五四学制一轮复习第十三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考真题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