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 《次北固山下》(知识梳理+真题演练)-2021年中考语文必背40首古诗词(部编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12503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3 《次北固山下》(知识梳理+真题演练)-2021年中考语文必背40首古诗词(部编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12503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3 《次北固山下》(知识梳理+真题演练)-2021年中考语文必背40首古诗词(部编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12503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3 《次北固山下》(知识梳理+真题演练)-2021年中考语文必背40首古诗词(部编版)
展开03.中考必背古诗词之《次北固山下》一、助读资料1.课本注释①选自《全唐诗》卷一百一十五。次,停宿。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②〔客路〕旅人前行的路。③〔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④〔海日生残夜〕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残夜,指夜将尽未尽之时。⑤〔江春人旧年〕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⑥〔归雁洛阳边〕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书到洛阳。2.文题解读《次北固山下》“次”,停宿。“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诗题交代了写诗的地点。3.写作背景《次北固山下》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王湾长期漂泊异乡,往来吴、楚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二、主题思想《次北固山下》通过描写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无比热爱和对家乡亲人十分怀念的思想感情。三、写作特色❶寓情于景,景中含理。本诗写景富有特色,尤其是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既描写了江南早春特有的景色,又蕴含着因光阴似箭而引发的思乡愁绪。另外,在景中还蕴含着一种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自然理趣,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四、考点梳理1、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答:首联:点题。“青山”指北固山。诗人在船上,想象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意。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平”“阔”“正”“悬”四字用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句,又是为颈联中“江春”句作铺垫。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这么快,怎能不令人感慨!尾联:诗人离家日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新年来到,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自己旅途他乡,久不得归,见到此景,情何以堪?由此他自然想到要借大雁来给他传递家书了。全诗陈陈相因,浑然一体。2、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答: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3、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答:初春。青山、绿水、潮平、风正、江春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答:①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②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身在他乡的游子顿生思乡之情③将“生”和“入”拟人化,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景中寓情,思乡而不低沉,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哲理,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引发人们对未来美的遐想,是千古传诵的佳句。5、请你描述“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展现的画面,并揭示其中蕴含的哲理。答:在残夜将尽未尽之际,一轮红日已经从海上冉冉升起,旧年还未过去,江面上春天已悄然而至。这两句诗揭示出新旧交替(或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的自然规律。“潮平两岸阔”的“阔”字,用得极妙,请简析。答:①“阔”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渺,视野也因之开阔 。② 又写出了春天已到,冰雪消融,大地回春,春意已浓的景象。 ③ “阔”字,又抒发胸怀,展示诗人开阔的胸襟。五、基础检测(一)重点字词检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二)理解性默写1.我们要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早日把我市建设成如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所描绘的“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一样的生态家园。2.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一句,写出了春天潮水涨满后,江水浩渺,江面似乎与岸齐平的开阔景象。3.《次北固山下》中可以用来形容现在客观形势大好,事业发展势头正旺的诗句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4.《次北固山下》蕴含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未来必定更加美好的哲理句(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昼夜更替、新春早到的喜悦)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5.《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六、真题链接1.【2020·江苏淮安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请体会“潮平两岸阔”一句中“阔”字的妙处。 (2)宋代洪迈《容斋随笔》中有“语少意足”之说,请结合“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说说你的理解。 【答案】(1)“阔”是“宽广”的意思。传神地表现了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广阔浩淼。营造了一种恢弘阔大的境界。(2)作者由江上观日出起兴,引发出无限感慨。把“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用“生”和“入”突出江南春来早的特征,使海日江春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生动形象的描写了一个昼夜更替的壮观景象与新旧相接时光荏苒的场景。表达了作者见美景而思乡的感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蕴含了自然理趣: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之中,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解析】(1)考查诗歌炼字的赏析。解答时,先明确“阔”字的本义是“宽广”,然后分析颔联的意思: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相平,显得十分开阔,顺风行船恰好把船帆高悬。“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可见“阔”字描绘出两岸一望无际的景色,在空间上给人一种恢弘阔大的感觉。(2)考查诗句的赏析。可从意象、炼字、修辞、内容情感等角度分析。“海日”一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这两句炼字炼句也极见功夫。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之中,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同时也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2.【2019·河北石家庄新华区初三二模】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有人称“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两句诗“以小景传大景之神”,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表达的思想情感。 【答案】(1)这两句中,“潮平两岸阔”是大景,以乘船者的视角,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景象都表现了出来。“风正一帆悬”是小景,写出一只小船在和风中前进,风帆高悬的情状。(2)诗歌首联中的“客路”“行舟”与尾联中的“乡书”“归雁”遥相呼应,抒发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解析】(1)此题实际是考查句子赏析。首先应该理解这两句诗的意思: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据此可知,前一句是从视觉角度描写潮水上涨、波平浪静、水面宽阔的景象。再结合“行舟绿水前”可知,是乘船者的视觉角度后一句着力描写的是行船,根据“一帆悬”可知是孤舟正在前行,风帆高高挂起的情形。(2)阅读诗歌可知,这首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诗人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的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次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之景,气势恢宏阔大;三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工整,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给人积极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据此提炼概括即可。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2018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下列选项中,对这首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 律诗有严格的格律要求,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而这首五言律诗除中间两联外,第 一联也是对仗的。B. 肖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末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C. 领联的“潮平两岸阔”,写出了春潮涌涨、江水浩渺的情景,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D. 颈联把“日”与“春”作为流逝的时光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2)请赏析颔联第二句“风正一帆悬”。 【答案】(1)D(2)“正”是指风顺而不猛,“悬”是端端直真地高抹着的样子。“风正一帆悬”,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写出了小船在江面上顺风前行的样子。【解析】(1)D项“作为流逝的时光的象征”对这首诗解说错误。应该是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2)赏析颔联第二句“风正一帆悬”。读懂诗句是作答的前提和基础。可从炼字的角度赏析。“悬”是端端正正地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那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这一句写小景已相当传神。但还不仅如此,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它“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可以设想,如果在曲曲折折的小河里行船,老要转弯子,这样的小景是难得出现的。如果在三峡行船,即使风顺而风和,却依然波翻浪涌,这样的小景也是难得出现的。诗句妙在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风平浪静等的大景也表现出来了。原文诗意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青山之外旅行,在绿水之中行舟。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显得更宽阔。顺风行船一帆高挂。夜将尽未尽的时候,一轮红日从海上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思念故乡的家书要传到哪里呢,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