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专题08《望岳》(知识梳理+真题演练)-2021年中考语文必背40首古诗词(部编版)

    专题08《望岳》(知识梳理+真题演练)-2021年中考语文必背40首古诗词(部编版)第1页
    专题08《望岳》(知识梳理+真题演练)-2021年中考语文必背40首古诗词(部编版)第2页
    专题08《望岳》(知识梳理+真题演练)-2021年中考语文必背40首古诗词(部编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08《望岳》(知识梳理+真题演练)-2021年中考语文必背40首古诗词(部编版)

    展开

    08.中考必背古诗词之《望岳》原文诗意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泰山到底怎么样呢?泰山横跨齐鲁,青色的峰峦连绵不断。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层云生起,使心胸震荡。张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举目纵观群山的低矮渺小。  一、助读资料1.课本注释①选自《杜诗详注》卷一。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杜甫曾在齐、赵(今山东、河北一带)漫游,故有此作。②〔岱宗〕指泰山。③〔齐鲁青未了〕泰山横跨齐鲁,青色的峰峦连绵不断。齐鲁春秋时的两个诸侯国,在今山东一带。泰山以北为齐国,泰山以南为鲁国。青,指山色。未了,不尽。④〔造化钟神秀〕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造化,指天地、大自然。钟,聚集。⑤〔阴阳割昏晓〕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阴阳,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割,分。⑥〔荡胸生曾云〕层云生起,使心胸震荡。曾,同“层”。⑦〔决眦(zì)入归鸟〕张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眦,眼眶。⑧〔会当〕终当,终要。⑧〔凌绝顶〕登上泰山的顶峰。凌,登上。 2.文题解读《望岳》“望”即远远地看,“岳”指高大的山。杜甫的《望岳》共三首,一首咏东岳泰山,一首咏西岳华山,一首咏南岳衡山。本诗咏东岳泰山。 3.写作背景《望岳》共有三首,分咏东岳、南岳、西岳。这是第一首。此诗写于诗人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的蓬勃的朝气。 二、主题思想这首诗描写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不怕困难、勇攀高峰的精神和远大抱负。 三、写作特色描写层次清晰。《望岳》首先由远望总写泰山形象齐鲁青未了,到近望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突出泰山的秀美、高大;再写细望之景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描绘泰山的幽深、神奇;最后由望到感,抒发壮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四、考点梳理1.首联为什么不直接描写泰山,而要采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呢?答:用设问句激起人们对泰山的敬意,借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2.你认为颔联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好?好在何处?答:“钟”字用得好。“钟”字是“聚集”的意思,含有拟人的意味,诗人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说造物主对泰山情有独钟,把所有的神奇秀丽都聚集在泰山上,既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也表达了诗人对泰山的赞美之情。“割”字用得好。“割”字是“分”的意思,这里诗人把泰山比作一把直指云天的硕大无比的宝刀,它把阳光切断,使得山的南北两面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明暗之景,突出了泰山的高峻挺拔、遮天蔽日。3.颈联是从作者的感受来写泰山景物的,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答: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漾,睁大眼睛,看那暮归的鸟群渐渐消失在崇山峻岭之中,使人眼眶欲裂。4.尾联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你能体会到吗?答:这句不仅写出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泰山极顶的决心,更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达了诗人的伟大抱负。 五、基础检测(一)重点字词检测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绝顶,一览众山小。 (二)理解性默写1.杜甫在《望岳》中,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是: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2.杜甫在《望岳》中,虚实结合,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3.杜甫在《望岳》中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诗句: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4《望岳》一诗中表达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和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六、真题链接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本诗作者是      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字      ,自号“      ”,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他的诗被称为“                                          ”。2下面对诗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杜甫蓬勃的朝气。B.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C.颔联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D.诗的前六句在“望”字上下工夫,后两句是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3“齐鲁青未了”一句对描写泰山有何作用?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请说说你的理解。                                                                                                  【答案】1.  子美  少陵野老  诗史2.D3.衬托泰山的高峻、连绵。4.写出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与气概。【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能力。文学常识是读一篇文章首先要了解的知识,每一位中学生都应该掌握一些古今中外著名作家的姓名、年代、国籍、作品、思想等,这就需要同学们在日常学习时注意积累诵背。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被称为“诗史”。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对诗歌的字词理解、词句赏析、词语作用、主要内容、诗歌主旨都要有一定的理解,才能轻松做出选择。D项表述错误,最后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意思是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周围的其他山峰便都在脚下了。这是作者的愿望,并没有登上泰山。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表现手法的理解分析能力。烘托,就是为了突出强化主要事物,用另外和它相似或相反的事物从旁陪衬烘托,使主要事物更加鲜明地突出显现出来的表现手法。“齐鲁青未了”运用了烘托手法,以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4.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句意的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全诗加以理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思是: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余“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意思是:登上泰山,天地一览无余。本诗表面意思是要攀登到泰山的顶端,内涵则是攀登到人生的顶峰。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2.2018·四川中考模拟)阅读杜甫《望岳》,完成小题。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阴阳割昏晓”一句中的“割”字炼得极好,请赏析“割”字的好处。  2)有诗评,读《望岳》可见“杜子心胸气魄”。请你结合对《望岳》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理解,解读杜甫的“心胸气魄”。  【答案】  1.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景象。2.杜甫的“心胸气魄”在他青年时期是胸怀天下、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在他经历“安史之乱”后,则表现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两者一脉相通,后者是前者的发展和升华。【解析】  1.此题考查的是炼字,主要从炼意象方面考虑。“阴阳割昏晓”,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巍峨高大的形象。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现象,可诗人妙笔生花,用一个“割”字,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2.此题根据题干“心胸气魄”的提示,结合本诗中所描绘的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可知,这首诗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以及自己胸怀天下、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古诗。叙述了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 3.2019·北京师大附中)阅读《望岳》,完成下列小题。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诗人在《望岳》中借助描绘泰山之景,表达了                                  2阅读画线的两联诗句,从中任选一联,发挥想象,描绘出诗中作者所望到的景象,并写出你的阅读体验。  【答案】  1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或豪迈的气概或远大的志向2示例一:“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联写望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整个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的阴、阳两面。这联诗句让我感到泰山仿佛有一种雄浑的主宰力量,令人震撼。示例二:“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一联写望见泰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为之荡漾。为了把这一切看个够,诗人使劲地睁大眼睛张望,眼眶就像开裂一样。这联诗句让我觉得泰山的景色如此令人陶醉,不禁让人流连忘返。【解析】  1考查对诗歌主旨的理解。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据此可概括作答。2此类试题解答要在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具体意象,加上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对诗句内容进行生动形象地描绘,使之能呈现出“画面”效果,让人产生如临其境的感受,不能只对诗句进行简单翻译。“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联要抓住大自然的神奇秀美的景色和泰山的巍峨高大来描绘泰山,并写出自己的感受。如:神奇大自然聚了千种美景,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的阴、阳两面。读了这两句诗,让人感到整个大自然竟是如此有情致,让我感到泰山仿佛有一种雄浑的主宰震撼人心的力量。“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要抓住“山”“云”“人”“鸟”等意象,突出其神奇缥缈的景观来描绘。读了这联诗句,会让我产生令人陶醉,让人流连忘返的感受。任意选择一联,描绘其景色并写出自己的感受作答即可。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