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专题2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知识梳理+真题演练)-2021年中考语文必背40首古诗词(部编版)

    专题2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知识梳理+真题演练)-2021年中考语文必背40首古诗词(部编版)第1页
    专题2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知识梳理+真题演练)-2021年中考语文必背40首古诗词(部编版)第2页
    专题2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知识梳理+真题演练)-2021年中考语文必背40首古诗词(部编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2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知识梳理+真题演练)-2021年中考语文必背40首古诗词(部编版)

    展开

    24.中考必背古诗词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诗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四海之内只要你我是知心朋友,即使远隔天涯,也好似近邻。请不要再即将告别的岔路口,像小儿女那样涕泪涟涟沾湿衣襟。 一、助读资料1.课本注释①选自《王子安集注》卷三。王勃(约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万荣)人,唐代诗人。少府,县尉的别称。蜀州,今四川崇州。②〔城阙辅三秦〕意思是三秦辅卫着长安。城阙,指长安。三秦,指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把秦故地分封给秦王朝的三名降将,故称“三秦”。③〔五津〕指岷江上的五个渡口,即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这里代指蜀州。④〔歧路〕岔路口。⑤〔儿女〕恋爱中的青年男女。⑥〔沾巾〕泪沾手巾,形容落泪之多。 2.文题解读杜少府,诗人的朋友。题目的意思是:送我的朋友杜少府去蜀州上任。 3.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勃在长安的时候写的。“少府”,是唐朝对县尉的通称。这位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上任,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送给他这首送别诗。 二、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写与好友分别的情景,慰勉友人勿在离别时悲伤,表现了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胸怀。 三、律诗的特点 律诗的特点    1、律诗多为五言或者七言,五律规定每句五字,七律规定每句七字。2、律诗每两句为一联,依次叫首联、颔联、颈联、尾联。3、限定用平声韵,而且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4、每句的句式和字的平仄都有规定。5、每首中间两联必须用对仗。 四、考点梳理1、“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交代了什么内容?答:城阙:帝王居住的城,指长安 (点出了送别地点。) 风烟:风尘烟雾 (点出送别时间:早晨)五津:四川省岷江上的五个渡口 (点出了行人将要去的地方)2、首联描写了那些景物?第一句与第二句描写景物特点上有什么不同?答:首联描写的景物有——城阙  三秦  风烟  五津 。一近一远,一明一暗,对比强烈,构成了一幅非常生动真实的送别画面。 用“风烟”来修饰“五津”显示杜少府任所的卑湿荒远,上任路途的艰险。流露对朋友的关切。3、分析首联中“辅”和“望” 的表达效果。答:“辅”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气象雄伟,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 “望” 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属地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4、说说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好在哪里?答: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作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这首诗不同于其它送别诗,开辟了送别诗的新意境,一洗往昔送别中悲苦缠绵之态,字里行间体现出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能给友人以安慰和鼓励。5、说说尾联“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好处?答:尾联以幽默的口吻劝慰对方。二人同为宦游,即使分别也因感情相通而不感觉距离遥远,因此在分别之时才会不效仿小儿女的情态,哭泣悲伤。直言劝勉,无半点矫饰,意气高昂,情意真切。 五、基础检测(一)重点字词检测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巾。 (二)理解性默写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写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的诗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达作者送别友人时旷达胸怀和真挚友情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心声的名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明不要因为离别而伤感的诗句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5.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与高适《别董大》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意境相似的句子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六、真题链接12018·全国初二期中)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完成下面小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                                                                                                 3请说说这首诗中的颈联好在哪里。                                                                                                 【答案】 1①与友人的惜别之情;②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2“辅”示例: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气象雄伟,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望”示例: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3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作,大多感情悲伤,基调低沉,而王勃的这两句诗则全无悲伤之情,写得昂扬乐观,能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这种对待离别的积极态度值得称道。【解析】 1本首诗是送别诗的名篇,其特别之处在于最后一句话。“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意思是: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小儿女那样悲伤泪湿衣襟。这句诗,改变了以往送别诗的伤感,通过此句可看出作者的乐观以及宽广博大的胸怀。2考查对诗句的赏析。“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的意思是:雄伟长安城由三秦之地拱卫,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五津。“辅”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气象雄伟,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望”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3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把前面淡淡的伤离情绪一笔荡开。诗人设想别后:只要我们声息相通,即使远隔天涯,也犹如近在咫尺。这与一般的送别诗情调不同,含义极为深刻,既表现了诗人乐观宽广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22019·湖北初三)赏析古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完成小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1下列对这首诗每联(每两句)大意的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A.首联:在掌控着三秦大地的煌煌京城啊,望不见你要去的风烟迷蒙的巴山蜀水。B.颔联:与你握手离别时心意相通啊,你我都是被贬将要远离故土出外做官的人。C.颈联: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这位知己啊,就是远隔在天涯海角我们也像是邻居.D.尾联依依惜别在分手的岔路口啊,我们就像多情的少男少女彼此都泪落衣襟。2请概括说说这首送别诗与常见的古人送别诗的不同之处。                                                                                             【答案】 1D2常见的古人送别诗多给人悲戚之感,这首诗却一扫离别的千古愁云,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或:常见的古人送别诗多给人悲戚之感,这首诗却抛开了伤感的情绪,唱出了一曲高亢嘹亮的别离之歌,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解析】 1诗尾联的意思是: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小儿女那样悲伤泪湿佩巾。“无为”的意思是:不要。是对朋友的叮咛,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D项理解有误,故选D2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该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尾联点出“送”的主题。一洗往昔送别中悲苦缠绵之态,字里行间体现出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  32020·全国初二月考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采 薇(节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采薇》选自《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一首          (体裁)2两首诗的结尾句都运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案】 1诗经    五言律诗2《采薇》表达了戍卒内心孤独、无限悲伤的感情;《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表达了对友人的宽慰、劝勉以及惜别之情。 【解析】 1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和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零散的文学常识就像是没有穿好的一大把针,只要有一根线将它们贯串起来,这些文学常识就显得非常系统了,这根线可以是时间、空间、风格、内容等。此题考查的是与《诗经》等有关的文学常识。《采薇》选自《诗经》,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一首五言律诗。2分析两首诗歌的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直截了当地表达了戍卒内心孤独、无限悲伤的感情。“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不要在分手的岐路上因离别而悲伤,就像那些青年男女一样地别泪沾巾。这是对朋友的叮咛,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直接地表达了对友人的宽慰、劝勉以及惜别之情。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