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62实验题(提升)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12567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苏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62实验题(提升)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12567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苏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62实验题(提升)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12567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苏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62实验题(提升)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苏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62实验题(提升),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题,探究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对比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苏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62实验题(提升)
一、实验题
1.(2020·江苏苏州·统考一模)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某新能源汽车定位系统微电脑控制器应用了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氮化铝(AlN)。某AlN样品中含有不与NaOH溶液反应的杂质,为测定AlN的含量,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已知:AlN+NaOH+H2O=NaAlO2+NH3↑
方案:取一定量的样品,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样品中AlN的纯度(夹持装置已略去)。
(1)AlN中氮元素化合价_____。
(2)图中C装置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_____。
(3)实验操作:
①组装好实验装置,首先_____,再加入实验药品;
②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_____,打开分液漏斗活塞,缓慢滴加NaOH浓溶液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缓慢滴加的原因_____。
③打开K1,向装置内缓慢通入氮气一段时间。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
④反应前整个C装置的质量为200.2克,反应后整个C装置的质量为203.6克,样品的质量为9.0克,计算样品中AlN的质量分数_____(写下计算过程,保留到0.1%)。
2.(2020·江苏苏州·统考一模)根据下国所给的仪器和实验用品,回答相关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组装一套发生并导出氧气的装置,应选取的仪器和用品是A_________________K(请补齐编号)。二氧化锰在该反应发生前后的质量和_________________不会发生没变。
(3)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若要组装一套能控制该反应发生和停止的发生装置,则可选择的仪器和用品是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若用L装置收集CO2,则气体应从_______口(填“a”或“b)通入,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4)组装一套制取少量蒸馏水的简易装置,需要用到A、C、D、E、F、G,制取时,D中需加入几颗沸石,目的是____________,E中需装入冷水,起_______________作用。
3.(2021·江苏苏州·校考二模)已知碳酸氢钠在270℃左右就能分解为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而碳酸钠受热不分解.现有某工厂生产出的一批碳酸氢钠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钠,为了测定产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具体的检验步骤如下:
①取一只洁净的坩埚,称其质量为ag;再向其中加入样品。称得总质量为m1g;
②加热该盛有样品的坩埚;
③将坩埚充分冷却,称量坩埚和剩余固体的质量;
④多次重复步骤②和③至恒重,称得坩埚和剩余固体的总质量为m2g。
(1)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用______(填仪器名称)将加热后的坩埚放到______中(填序号)冷却。
(3)根据题意,用a、m1、m2的代数式表示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4)步骤①、③和④都需要用到精度为0.1g的托盘天平称量,若本题中(m1-m2)的值超过0.6g,假设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90%,则至少需称样品多少克?__________
4.(2021·江苏苏州·校考二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切过咸菜的刀更容易生锈.而除锈用稀盐酸比稀硫酸快。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现象,某校师生做了以下相关分组实验,请你根据自己平时课堂学习的体验一起参与讨论并回答相关问题。
【步骤一】未打磨的铝片浸入氯化铜溶液中,迅速产生大量气泡和疏松的紫红色固体,并放热,片刻后溶液由蓝绿色变成无色。
(1)若要正视紫红色固体中是否含有氧化铜,可用_______溶液(填一试剂)加以检验。
【步骤二】未打磨的铝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内没有明显现象。
(2)比较步骤一、二,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步骤三】打磨过的铝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其操作、现象和结论见下表。
(3)试将“影响因素”选项前恰当的字母序号填入答题卡指定位置。
实验操作
使用现象
对比结论
Ⅰ.一片用粗砂纸单向用力打磨3次,将其浸入硫酸铜溶液,片刻后用镊子取出。
现象一:粗砂纸打磨的在划痕处有少量气泡,附着少量疏松的紫红色固体。
现象一与现象二对比,说明
①______
现象二:粗砂纸打磨的片刻内现象不明显。
Ⅱ.一片用特细砂纸往复打磨数次,再将其浸入硫酸铜溶液,片刻后取出。
现象三:特细砂纸打磨的表面产生较多细小气泡,表面均匀附着紫红色固体。
现象三与现象一对比,说明
②________
现象四:特细砂纸打磨的表面一段时间内没有明显现象。
现象四与现象三对比,说明
③________
影响因素:
A打磨时用力程度及均匀程度不同
B选用砂纸颗粒粗细程度不同
C由于摩擦生热又形成了新的氧化膜
(4)比较步骤三各实验操作中用砂纸打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仔细观察下图:
试从微观粒子变化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2022·江苏苏州·模拟预测)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部分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b的名称:_______。
(2)用双氧水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用该反应制取氧气时,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D装置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3)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_______端进入(填“c”或“d”)。已知CO2在水中的逸出速率大于溶解速率,故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到二氧化碳。
(4)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需要对所选发生装置要进行的改动是_______。若用E来收集氧气,收集完毕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填写序号顺序)
①盖上玻璃片 ②正放在实验台上 ③取出集气瓶
(5)用氧气传感器分别测定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等体积两瓶CO2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数据如图),然后换算出瓶内空气体积分数(O2占空气的体积按1/5计算),最后推算得到实际收集的气体中CO2体积分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 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中CO2体积分数为94.2%
B 排水法收集的气体中含CO2气体较纯
C 排水法收集的气体中CO2体积分数约为87.5%
D 排空气法收集CO2时,将燃着小木条置于瓶口熄灭,说明集气瓶中CO2含量为100%
6.(2021·江苏苏州·统考一模)钠及其化合物是中学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内容,以下是对这一知识模块的梳理和认知,请你共同参与。
知识点一、认识钠元素及氯化钠的形成:
(1)下列是某同学据图1获得的信息,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②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g
③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④钠原子核带11个单位正电荷
(2)图2是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其微观实质是_________。
(3)由图推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________。
①原子形成离子的过程中,结构中的电子数一定改变
②原子形成离子的过程中,电子层数一定改变
③原子形成离子的过程中,质子数一定不变
④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一定不变
知识点二、探究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为验证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方案:
(1)实验A验证了氢氧化钠的两条化学性质,其中酚酞试液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
(2)实验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实验C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①请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于是他们展开了如下探究:制取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并验证二氧化碳气体与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查阅资料)①碳酸钠、水、二氧化碳可以化合生成碳酸氢钠。
②20℃,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物质
NaOH
Na2CO3
NaHCO3
溶解度/g
110
21.8
9.6
(定性探究)
②装置B中盛有 NaHCO3溶液,目的是_________。
③图中C处装置应该选择_________(选填E或P)达到实验目的;
④D烧杯中是饱和氢氧化钠溶液,在实验过程中装置D中观察到________。
说明CO2和NaOH溶液能发生反应。
知识点三、对比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
(1)比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溶液的酸碱性
(查阅资料)
20℃
8%Na2CO3溶液
8%NaHCO3溶液
pH
10.6
8.0
现有20℃时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Na2CO3和NaHCO3溶液,由数据可知两种溶液都是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2)比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按图实验,充分加热后,观察到的现象:大试管内固体物质无明显变化,小试管内壁有水珠生成;甲烧杯中石灰水无明显现象,乙烧杯中石灰水变浑浊。试回答:
①在实验结束时,操作上要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
②由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7.(2021·江苏苏州·二模)碳酸钠俗称纯碱或苏打,在生活、生产和实验研究中均有广泛应用。
【配制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1%、2%和4%的Na2CO3溶液
(1)若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Na2CO3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用托盘天平称取2gNa2CO3固体
b.选用50mL量筒量取所需体积的水
c.选用带玻璃塞的广口试剂瓶,将配好的溶液装瓶并贴标签
(2)分别测定25℃时,上述3种溶液的pH,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编号
Ⅰ
Ⅱ
Ⅲ
溶质质量分数
1%
2%
4%
溶液pH
11.62
11.76
11.90
分析I、Ⅱ、Ⅲ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制备物质】用Na2CO3溶液和FeSO4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备FeCO3
【已知溶液pH大于8.8时,Fe2+完全生成Fe(OH)2沉淀】
(3)在烧杯中制备FeCO3沉淀时,应选用的加料方式是______(填字母)。
a.将FeSO4溶液与Na2CO3溶液同时加入到烧杯中
b.将Na2CO3溶液缓慢加入到盛有FeSO4溶液的烧杯中
c.将FeSO4溶液缓慢加入到盛有Na2CO3溶液的烧杯中
(4)潮湿的FeCO3固体置于空气中易变质,反应如下:,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标定浓度】标定待测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5)将Na2CO3固体在270℃干燥至恒重,准确称取0.212g无水Na2CO3于锥形瓶中,加入50mL蒸馏水溶解,滴入待测盐酸,当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盐酸的体积为20.00mL(该盐酸的密度近似等于1g·mL-1,反应中Na2CO3所含的碳元素全部转化为CO2)。
①列式计算待测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结果用百分数表示,保留两位小数)。
②若上述测定过程中Na2CO3固体未经充分干燥,则测出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将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8.(2021·江苏苏州·统考一模)某研究性小组将某次实验室制得的CO2气体持续通入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NaOH溶液中,测得pH值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已知:
①NaHCO3溶液显碱性,NaHCO3溶液微热时不会转化成碳酸钠溶液。
②Na2CO3溶液转化成NaHCO3溶液时,溶液的碱性会减弱。
③二氧化碳持续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如下反应:
CO2+2NaOH=Na2CO3+H2O Na2CO3+ H2O+CO2=2NaHCO3
试回答下列问题:
(1)通入少量CO2气体时溶液仍显红色,其原因是_________。
(2)实验刚结束时测得溶液的pH7溶液显碱性,pH=7溶液显中性,pH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82实验题,共4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题,探究H2O2质量分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62常见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51流程题(提升题),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流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