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47基本营养物质(糖类)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苏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47基本营养物质(糖类),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苏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47基本营养物质(糖类) 一、单选题1.(2022·江苏苏州·统考一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碘水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存在淀粉B.人们从食物中摄入的蛋白质,可直接被人体吸收C.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不可用于勾兑饮用酒D.糖类、蛋白质、油脂、维生素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2.(2022·江苏苏州·模拟预测)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合理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用pH试纸测定某溶液酸碱度为6C.用50mL量筒量取15.2mL溶液D.用加碘食盐溶液检验食物中的淀粉3.(2022·江苏苏州·模拟预测)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均能实现的是A.H2O2O2Fe2O3B.CuSO4溶液Cu(OH)2悬浊液Cu2OC.Na2SO4溶液NaCl溶液NaOH溶液D.Na2CO3溶液CaCO3Ca(OH)24.(2021·江苏苏州·统考一模)马铃薯富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磷、钙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钙元素可以预防佝偻病B.可用加碘食盐检验马铃薯中的淀粉C.维生素C可以预防坏血病D.蛋白质、淀粉属于有机高分子5.(2021·江苏苏州·统考一模)下列关于糖类、蛋白质、油脂和维生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淀粉没有甜味,所以不属于糖类 B.维生素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C.油脂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D.蛋白质中只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6.(2020·江苏苏州·统考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蛋白质摄入量不足,会使人发生贫血B.淀粉没有甜味,所以不属于糖类C.人体所需的大多数维生素能在人体内合成D.常温下油脂都呈液态7.(2020·江苏苏州·统考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和葡萄糖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所有维生素都不能在体内合成C.杀菌过程中蛋白质发生化学变化,失去原有的生理机能D.油脂和糖类的元素组成不同8.(2020·江苏苏州·统考二模)下列实验操作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区分木炭粉和氧化铜粉末取样,滴加稀硫酸B检验食品中是否含有淀粉取样,滴加碘化钾溶液C除去MnO2固体中少量的KMnO4加热固体混合物D分离CaCl2和CaCO3的固体混合物加足量水溶解,蒸发 A.A B.B C.C D.D9.(2020·江苏苏州·统考二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称为糖类的有机物都有甜味B.人们从食物中摄入蛋白质,在体内先要转化成各种氨基酸才能被吸收C.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不能用于勾兑饮用酒D.糖类、蛋白质、油脂都能提供人类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10.(2020·江苏苏州·统考二模)下列关于糖类、蛋白质、油脂和维生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B.摄入糖类过多,剩余部分会转化为脂肪C.饱和硫酸铵溶液能使蛋白质失去原有的生理功能D.蛋白质、油脂和维生素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11.(2020·江苏苏州·统考模拟预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大米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遇碘化钾溶液变蓝色B.鸡蛋清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有白色沉淀C.常温下油脂都呈固态D.用亚硝酸钠腌制食品12.(2020·江苏苏州·统考二模)根据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判断,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 )A.用碘水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存在淀粉B.用燃烧的方法区分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C.用钢刷、沙等擦洗铝制炊具D.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13.(2020·江苏苏州·统考一模)下列关于糖类、蛋白质、油脂和维生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糖类都有甜味B.油脂含有碳、氢、氧元素,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C.多数维生素可在人体合成,人体不需要从外界获取维生素D.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础物质,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14.(2020·江苏苏州·统考一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富含淀粉的粮食可用于酿酒 B.用明矾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C.杀菌消毒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D.聚氯乙烯可用于制作食品包装袋15.(2020·江苏苏州·统考一模)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A.食用酒精和工业酒精都可以作为饮料饮用B.由于淀粉遇到碘单质变蓝,可利用淀粉检验加碘食盐的真假C.喝牛奶、豆浆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可有效缓解重重金属中毒现象D.缺锌会导致佝偻病16.(2020·江苏苏州·统考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和葡萄糖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所有维生素都不能在体内合成C.杀菌过程中蛋白质会变性是化学变化D.油脂和糖类的元素组成不同
参考答案:1.B【详解】A、淀粉遇碘变蓝,用碘水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存在淀粉,不符合题意;B、人们从食物中摄入的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符合题意;C、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甲醇有毒,不可用于勾兑饮用酒,不符合题意;D、糖类、蛋白质、油脂、维生素、水、无机盐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不符合题意。故选B。2.B【详解】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生黑色固体,没有火焰,故错误;B、由于标准比色卡上的数字只有整数,用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6,故正确;C、选取量筒时要选择比所量体积的数值大,且最接近它的那个量程的量筒,量取15.2mL溶液,要用20mL量筒,故错误;D、碘单质遇淀粉变蓝色,而加碘食盐中没有碘单质,所以不能用淀粉检验加碘食盐,故错误。故选B。3.B【详解】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该选项不能全部实现,故A错误;B、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加热时氢氧化铜和葡萄糖反应生成氧化亚铜等物质,该选项能够全部实现,故B正确;C、硫酸钠不能和盐酸反应,通电时氯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该选项不能全部实现,故C错误;D、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钙不能和氢氧化钠反应,该选项不能全部实现,故D错误。故选B。4.B【详解】A、钙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使骨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钙元素可预防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病、老年人骨质疏松,故选项A正确;B、淀粉遇碘变蓝色,加碘食盐中不含碘,不能用加碘食盐检验马铃薯中的淀粉,故选项B不正确;C、缺乏维生素C可患坏血病,维生素C可以预防坏血病,故选项C正确;D、蛋白质、淀粉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到几万甚至几十万,属于有机高分子,故选项D正确。故选B。5.B【详解】A、淀粉虽然不甜,但是经水解后可生成葡萄糖,属于糖类,故A说法错误;B、维生素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是不可缺少的六大营养素之一,故B说法正确;C、油脂是植物油和脂肪的混合物,有些为有机小分子,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C说法错误;D、蛋白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氮四种元素。故选B6.A【详解】A、如果蛋白质摄入量不足,会使人生长发育迟缓、体重减轻、发生贫血,说法正确;B、淀粉、蔗糖等都属于糖类,说法错误;C、人体所需的大多数维生素是从蔬菜和水果中摄入,极少数维生素能在人体内合成,说法错误;D、油脂在常温下是液态的是油,固态的是脂肪,油脂既有液态也有固态,说法错误。故选:A。7.C【详解】A、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6+1×12+16×6=180,所以葡萄糖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超过一万的有机物),选项说法错误;B、大多数的维生素,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必须经常通过食物中获得,有的维生素可以在人体内合成,选项说法错误;C、杀菌过程中蛋白质发生化学变化,失去原有的生理机能,选项说法正确;D、油脂和糖类都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8.A【详解】A、木炭粉遇稀硫酸溶液无现象,氧化铜遇稀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铜,现象为黑色物质消失,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蓝色,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B、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色,碘化钾溶液中碘是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不能用来检验淀粉,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锰酸钾,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氯化钙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应加足量水溶解后,再过滤、蒸发得到氯化钙,洗涤干燥得到碳酸钙,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A。 9.A【详解】A、糖类物质包括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等物质,淀粉、纤维素没有甜味,故A不正确;B、人们从食物中摄入的蛋白质,不能直接被吸收,在体内酶的作用下,先要与水反应转化成各种小分子的氨基酸才能被吸收,故B正确;C、工业酒精含有甲醇,甲醇有毒,可能造成失明或死亡,不能用于勾兑饮用酒,故C正确;D、糖类、蛋白质、油脂都能提供人类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只不过提供的能量多少不同,故D正确。故选A。10.B【详解】A、蛋白质是由碳、氢、氧元、氮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故A说法错误;B、摄入糖类过多,剩余部分会转化为脂肪,B说法正确;C、饱和硫酸铵溶液不能使蛋白质失去原有的生理功能,会使蛋白质析出,C说法错误;D、蛋白质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油脂、维生素不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D说法错误;故选:B。11.B【详解】A、碘遇淀粉变蓝色中的碘是碘单质,不是碘离子,故A错;B、鸡蛋清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是蛋白质变性的过程,有白色沉淀生成,故B正确;C、常温下油呈液态,脂肪呈固态,故C错;D、亚硝酸钠有毒,不能用来腌制食品,故D错。故选:B。12.C【详解】A.淀粉遇碘变蓝色,所以用碘水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存在淀粉,做法正确;B.用燃烧的方法区分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纤维,产生特殊气味的是合成纤维,做法正确;C.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不宜用钢刷、沙等等来擦洗铝制炊具,用钢刷、沙等擦洗,会破坏铝制品表面的氧化膜,做法错误;D.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若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则是硬水,可以鉴别,做法正确。故选:C。 13.D【详解】A、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糖类物质不一定有甜味,如淀粉,故错误;B、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达不到几万甚至几十万,所以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错误;C、我们需要从食物中摄取维生素,因为多数维生素不能在人体内合成,故错误;D、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础物质,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故正确。故选D。 14.A【详解】A、淀粉可以用来酿酒,故正确;B、用明矾可除去水中的悬浮物,故错误;C、杀菌消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D、聚氯乙烯中含有氯元素,长期使用能产生含氯的有毒物质,对人体有害,不能用于制作食品包装袋,故错误。故选A。 15.C【详解】A、食用酒精可以作为饮料饮用,工业酒精乙醇含量高,还含有甲醇,甲醇有毒性,工业酒精不能作为饮料饮用,A选项做法不可行,不符合题意;B、淀粉遇到碘单质变蓝,加碘食盐中碘元素以碘酸钾的形式存在,加入碘单质不会变蓝,不能利用淀粉检验加碘食盐的真假,B选项做法不可行,不符合题意;C、重金属离子进入人体会使人体内的蛋白质变性而危害人体健康,喝牛奶、豆浆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可以使重金属离子聚沉,保护了组成人体的蛋白质,可以有效的缓解重金属中毒的现象,C选项做法可行,符合题意;D、儿童缺钙会导致佝偻病,人体缺锌会导致营养不良,食欲不振,D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16.C【详解】A、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12×6+1×12+16×6=180,其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选项错误;B、人体中可以合成部分维生素,但不能满足需要,需要从体外补充一些,选项错误;C、杀菌过程中细菌中的蛋白质的结构发生变化,其性质随之发生变化,所以杀菌过程是化学变化,选项正确;D、油脂和糖类的组成元素都是碳、氢、氧三种元素,它们的组成元素是相同的,选项错误,故选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47水,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选择题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47水的净化,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47水的组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