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苏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1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苏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1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苏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1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一、单选题1.(2022·江苏苏州·二模)下列有关化学史的说法不合理的A.门捷列夫发表了元素周期表 B.波义耳发现了质量守恒定律C.居里夫妇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和镭 D.拉瓦锡第一次提出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2.(2022·江苏苏州·模拟预测)19世纪末,物理学家瑞利在精确测量各种气体密度时,发现从空气中制得的氮气的密度比从氨中制得的氮气的密度大0.0067kg/m3。后来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于1894年发现了空气中的氩气.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氩是一种化学性质极不活泼的气体B.19世纪末以前,人们认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C.瑞利从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是混合物D.瑞利从氨中制得氮气的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变化3.(2022·江苏苏州·二模)三星推遗址考古中,专家们利用“C-14”含量变化进行年代测定。“C-14”是一种含6个质子和8个中子的碳原子,文物中C-14会自身转变为N-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14原子的电子数为6 B.N-14原子含7个质子C.C-14转化为N-14属于化学变化 D.C-14和N-14的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相等4.(2022·江苏苏州·模拟预测)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 B.轮胎爆炸 C.金属锈蚀 D.棉花纺线5.(2022·江苏苏州·模拟预测)苏州拥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烧制金砖 B.苏州刺绣 C.缂丝制扇 D.核雕手串6.(2022·江苏苏州·模拟预测)如图所示的四种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有着本质不同的是A.纸片燃烧B.海水晒盐C.铜器生锈D.炸药爆炸7.(2021·江苏苏州·统考二模)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煤气燃烧 B.食物变质 C.干冰升华 D.醋除水垢8.(2021·江苏苏州·统考一模)苏州拥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制作苏州刺绣 B.烹制藏书羊肉 C.雕刻光福核雕 D.印刷桃花坞年画9.(2021·江苏苏州·统考一模)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钢铁生锈 B.衣服晾干 C.冰雪融化 D.干冰升华10.(2021·江苏苏州·二模)下列现象或过程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酒的酿制B.冰雪融化C.钢铁生锈D.水的电解11.(2021·江苏苏州·一模)下列变化中,仅包含物理变化的是A.光合作用 B.冰雪融化 C.煤炭燃烧 D.葡萄酿酒12.(2021·江苏苏州·模拟预测)在日常防疫中,75%的酒精可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下列对酒精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易挥发 B.具有可燃性 C.沸点 78℃ D.具有特殊香味13.(2020·江苏苏州·统考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和葡萄糖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所有维生素都不能在体内合成C.杀菌过程中蛋白质发生化学变化,失去原有的生理机能D.油脂和糖类的元素组成不同14.(2020·江苏苏州·统考二模)下列与水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在天然循环的过程中发生了物理变化 B.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及异味C.纯净的井水属于混合物 D.水的硬度与人体健康没有关系15.(2020·江苏苏州·统考一模)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酒精作燃料 B.用石墨制铅笔芯C.用铜丝作导线 D.液氮冷冻治疗皮肤病16.(2020·江苏苏州·统考二模)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风力发电 B.干冰升华C.石墨转化成金刚石 D.蔗糖溶解17.(2020·江苏苏州·统考二模)在我国全民抗击新冠疫情的战斗中,下列措施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居家隔离 B.开窗通风 C.喷药消毒 D.佩戴口罩18.(2020·江苏苏州·统考二模)下列变化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醋的酿造 B.烟花燃放 C.盐酸挥发 D.铁锅生锈
参考答案:1.B【详解】A、门捷列夫发表了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选项正确;B、波义耳与质量守恒定律失之交臂,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发现了质量守恒定律,选项错误;C、居里夫妇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和镭,选项正确;D、拉瓦锡第一次提出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选项正确,故选B。2.D【详解】A、氩是稀有气体的一种,化学性质极不活泼,故A说法正确;B、根据题意,19世纪末以前,人们认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故B说法正确;C、瑞利从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是混合物,含有稀有气体等,故C说法正确;D、瑞利从氨中制得氮气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说法错误。故选:D。3.C【详解】A、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C-14原子的电子数为6,正确。B、原子序数=质子数,氮元素的原子序数是7,所以N-14原子含7个质子,正确。C、化学变化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而C-14转化为N-14原子种类发生了改变,不是化学变化,错误。D、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C-14和N-14的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之和都为14,所以C-14和N-14的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相等,正确。故选C。4.C【详解】A.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A错误。B.轮胎爆炸过程中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B错误。C.金属锈蚀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C正确。D.棉花纺线过程中只是棉花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D错误。故选:C。5.A【详解】A、烧制金砖涉及燃烧,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B、苏州刺绣只是物质形状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缂丝制扇只是物质形状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D、核雕手串只是物质形状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6.B【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详解】A、纸片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B、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符合题意;C、铜器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铜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D、炸药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难度不大,解析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7.C【详解】A、煤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B、食物变质是经过微生物的作用进行发酵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干冰升华只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醋除水垢是醋酸和碳酸钙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8.B【详解】A、制作苏州刺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烹制藏书羊的过程中,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C、雕刻光福核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印刷桃花坞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9.A【分析】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详解】衣服晾干、冰雪融化、干冰升华都只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钢铁生锈是铁与氧气和水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故选A。10.B【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详解】A、酒的酿制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冰雪融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C、钢铁生锈的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氧化铁,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水的电解的过程中有新物质氢气、氧气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11.B【详解】A、光合作用指的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包含了化学变化,A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B、冰雪融化,水由固体变为液体,没有新物质生成,仅包含了物理变化,B选项正确,符合题意;C、煤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包含了化学变化,C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D、葡萄酿酒,有酒精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包含了化学变化,D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分,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变化过程中有无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12.B【详解】A、易挥发属于挥发性,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B、具有可燃性需要通过物质燃烧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B正确;C、沸点78℃属于物质的沸点,属于物理性质,故C错;D、有特殊香味属于气味,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故选B。【点睛】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13.C【详解】A、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6+1×12+16×6=180,所以葡萄糖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超过一万的有机物),选项说法错误;B、大多数的维生素,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必须经常通过食物中获得,有的维生素可以在人体内合成,选项说法错误;C、杀菌过程中蛋白质发生化学变化,失去原有的生理机能,选项说法正确;D、油脂和糖类都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14.D【详解】A.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主要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物理变化,选项A正确;B.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利用本身的吸附性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选项B正确;C.纯净的井水是由水和一些可溶性杂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选项C正确;D.水的硬度与人体健康有关系,长期饮用硬度较大的水易患结石病,选项D错误。故选D。15.A【详解】A. 酒精作燃料,利用了酒精的可燃性。故A符合题意;B. 用石墨制铅笔芯,利用了石墨质软和灰黑色等物理性质。故B不符合题意;C. 用铜丝作导线,利用了铜的导电性,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C不符合题意;D. 液氮冷冻治疗皮肤病,利用液氮汽化吸热,使温度降低进行冷冻麻醉,利用的液氮的物理性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6.C【详解】A、风力发电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B、干冰升华是二氧化碳从固态变为气态,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C、石墨、金刚石中碳原子排列结构是不一样的,石墨转化成金刚石过程中生成新物质金刚石,是化学变化;D、蔗糖溶解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故选:C。17.C【详解】A、居家隔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开窗通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喷药消毒有新物质生成,消毒是化学变化;符合题意;D、佩戴口罩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18.C【详解】A、醋的酿造涉及缓慢氧化,故涉及化学变化,故错误;B、燃放烟花有新物质生成,故涉及化学变化,故错误;C、盐酸挥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故不涉及化学变化,故正确;D、铁锅生锈的过程中有氧化铁生成,故涉及化学变化,故错误。故选C。【点睛】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镇江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2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选择题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