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三章 铁 金属材料第二节 金属材料达标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第三章 铁 金属材料第二节 金属材料达标测试,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物理性质,用途,化学性质,氢氧化铝的制备,“铝三角”的转化关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25讲 氢氧化铝
知识导航
知识精讲
一、物理性质
白色胶状不溶于水的固体,有较强的吸附性。
二、用途
1. 氢氧化铝胶体有较强的吸附性,可用于净水。
2. 氢氧化铝碱性不强,可以用作胃酸中和剂。
资料卡片——明矾净水
十二水硫酸铝钾是一种无机物,又称明矾,化学式为KAl(SO4)2·12H2O,是一种含有结晶水的硫酸钾和硫酸铝的复盐。
明矾可溶于水,发生电离:KAl(SO4)2==K++Al3++2,电离出的Al3+在水中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可以和悬浮在水中的泥沙形成絮状不溶物沉降下来,生活中常用于净水。
三、化学性质
1. 热稳定性
Al(OH)3不稳定,受热易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 Al(OH)3Al2O3 + 3H2O
2. 两性
资料卡片——两性氢氧化物
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氢氧化物,称为两性氢氧化物。
Al(OH)3可以发生两种电离:H+ + + H2OAl(OH)3Al3+ + 3OH-
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
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与酸反应
与碱反应
【答案】Al(OH)3+ 3HCl===AlCl3+ 3H2O Al(OH)3 + 3H+=== Al3+ + 3H2O
Al(OH)3+ NaOH===NaAlO2+ 2H2O Al(OH)3 + OH- === + 2H2O
思考与交流
(1)往AlCl3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会有什么现象?写出相关方程式。
(2)往NaAlO2溶液中逐滴滴加HCl溶液,会有什么现象?写出相关方程式。
(3)往AlCl3溶液中逐滴滴加稀氨水,会有什么现象?写出相关方程式。
(4)往NaAlO2溶液中通入CO2直至过量,会有什么现象?写出相关方程式。
总结归纳——Al3+、Al(OH)3、的转化
五、氢氧化铝的制备
1. 向铝盐中加入足量氨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向偏铝酸盐中通入足量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l3+ + 3NH3·H2O===Al(OH)3↓+ 3+CO2+ 2H2O===Al(OH)3↓+
六、“铝三角”的转化关系
对点训练
题型一:氢氧化铝的应用
【例1】(2021·河北·石家庄私立第一中学高一月考)下列物质中,不可以作为抗酸药(抑制胃酸过多)有效成分的是
A.碳酸氢钠 B.氢氧化铝 C.氢氧化钠 D.碳酸钙
【答案】C
【详解】
A.碳酸氢钠和胃酸反应,可以作为抗酸药,A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铝不溶于水,能和胃酸反应,可以做为抗酸药,B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是强碱,具有腐蚀性,不能作为抗酸药服用,C符合题意;
D.碳酸钙能和胃酸反应,可以作为抗酸药,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题型二:氢氧化铝的性质及制备
【变2-2】(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用氧化铝为原料来制取氢氧化铝的最好的方法是
A.将氧化铝粉末溶于水 B.将氧化铝粉末溶于盐酸,再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C.将氧化铝粉末溶于盐酸中,再滴加氨水 D.将氧化铝粉末溶于氢氧化铝溶液中,再滴加盐酸
【答案】C
【详解】
A.氧化铝粉末和水不反应,故A错误;
B.过量的NaOH可能会导致Al(OH)3溶解,故B错误;
C.氨水不能溶解Al(OH)3但能和AlCl3得到Al(OH)3沉淀,故C正确;
D.过量的HCl可能会导致Al(OH)3溶解,故D错误;
故选C。
题型三:铝及其化合物的除杂
【例3】(2021·上海市向明中学高三期中)下列试剂中,能用来分离和的是
A.溶液 B.溶液 C.氨水 D.食盐水
【答案】B
【详解】
与过量的溶液生成可溶的偏铝酸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铁沉淀,过滤,滤液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得到铝离子,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得到铁离子,将两种离子分开,故答案为:B。
题型四:“铝”的两性
【变4-2】(2021·浙江·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高二期末)下列各种物质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的是
①Al ②AlCl3 ③NaCl ④Al(OH)3 ⑤Al2O3 ⑥NaHCO3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 C.④⑤ D.①④⑤⑥
【答案】D
【详解】
①Al是比较活泼的金属,既能与强酸反应产生铝盐和氢气,也能够与强碱反应产生偏铝酸盐和氢气,①符合题意;
②AlCl3只能与强碱反应产生偏铝酸盐,但不能与强酸反应,②不符合题意;
③NaCl是强酸强碱盐,与强酸、强碱都不反应,③不符合题意;
④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既能够与强酸反应产生铝盐和水,也能够与强碱反应产生偏铝酸盐和水,④符合题意;
⑤Al2O3是两性氧化物,既能够与强酸反应产生铝盐和水,也能够与强碱反应产生偏铝酸盐和水,⑤符合题意;
⑥NaHCO3是弱酸的酸式盐,既能与强酸反应产生强酸的盐和CO2气体,也能够与强碱反应产生碳酸的正盐和水,⑥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可知:说法正确的是①④⑤⑥,故合理选项是D。
题型五:铝的图像问题
【例5】(2020·安徽·高一月考)如下图所示,横坐标表示通入气体或加入试剂的体积,纵坐标表示产生沉淀的质量。请把符合下列各种情况的图像字母代码分别填入题后。
(1)向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__________。
(2)向AlCl3溶液中加入氨水:__________。
(3)向盐酸和氯化铝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__________。
(4)向NaAlO2溶液中滴加盐酸:__________。
【答案】FECA
【详解】
(1)向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依次发生反应CO2+Ca(OH)2=CaCO3↓+H2O,CaCO3+CO2+H2O=Ca(HCO3)2,先产生沉淀,后沉淀溶解,所用二氧化碳体积为1:1,故选F;
(2)向AlCl3溶液中加氨水,发生反应是AlCl3+3NH3•H2O=Al(OH)3↓+3NH4Cl,逐渐产生沉淀,Al(OH)3不溶于氨水,故选E;
(3)向盐酸和氯化铝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先发生反应:HCl+NaOH=NaCl+H2O,无现象,再发生AlCl3+3NaOH=Al(OH)3↓+3NaCl,Al(OH)3+NaOH=NaAlO2+2H2O,产生沉淀,后沉淀溶解,后两过程所用NaOH溶液体积为3:1,故选C;
(4)向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依次发生反应NaAlO2+HCl+H2O=Al(OH)3↓+NaCl,Al(OH)3+3HCl=AlCl3+3H2O,先产生沉淀,后沉淀溶解,所用稀盐酸溶液体积为1:3,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通入气体或加入试剂的体积与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先写出有关的反应方程式,然后根据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确定图象。
【变6】(2021·上海市控江中学高二期中)某溶液中可能含有中的几种。①若加入锌粒,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②若加入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产生的沉淀量与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的阳离子只有
B.溶液中一定不含,可能含有和
C.溶液中n(NH)=0.2mol
D.
【答案】C
【分析】
①若加入锌粒,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此气体为H2,则含有H+,不含有、;②若加入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不含有Fe3+,且产生的沉淀量与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坐标图中,0-0.1为OH-与H+反应,n(OH-)=0.1mol,则与OH-反应的H+物质的量n(H+)=0.1mol;0.1-0.5为OH-与Mg2+、Al3+反应,与OH-反应的Al(OH)3物质的量为0.1mol,则与Al3+反应的OH-为0.3mol,从而求出与Mg2+反应的OH-为0.1mol,n(Mg2+)=0.05mol,0.5-0.7为与OH-的反应,0.7-0.8为Al(OH)3与OH-的反应,故原溶液含有H+、、Mg2+、Al3+,溶液中的阴离子只能为。
【详解】
A.根据分析,溶液中的阳离子有H+、Mg2+、Al3+、,A错误;
B.根据分析,溶液中一定不含、,B错误;
C.根据分析,溶液中n()=0.7mol-0.5mol=0.2 mol,C正确;
D.n(H+)∶n(Al3+)∶n(Mg2+)=0.1∶0.1∶0.05=2∶2∶1,D错误;
故选C。
题型五: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综合
【例7】(2021·浙江诸暨·高一期末)下列关于铝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Al(OH)3既能与NaOH溶液反应,也能与盐酸反应
C.明矾可用于净水
D.铝合金的硬度比纯铝大
【答案】A
【详解】
A.铝最外层有三个电子,是活泼金属,铝的化学性质活泼,故A错误;
B. Al(OH)3既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也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故B正确;
C.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能力,明矾可用于净水,故C正确;
D.铝合金的硬度比纯铝大,具有更大的强度,故D正确;
故选A。
【变8-2】(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硝酸铝溶液中通入过量氨气:4NH3+Al3++2H2O=AlO+4NH
B.将铝片打磨后置于NaOH溶液中:2Al+2OH-=2AlO+H2↑
C.向明矾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Al3++2SO+2Ba2++4OH-=2BaSO4↓+AlO+2H2O
D.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足量CO2:2AlO+CO2+3H2O=2Al(OH)3↓+CO
【答案】C
【详解】
A.硝酸铝与过量氨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硝酸铵,离子方程式是3NH3+3H2O+Al3+=Al(OH)3↓+3NH,故A错误;
B.将铝片打磨后置于NaOH溶液中,Al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2Al+2OH-+2H2O=2AlO+3H2↑,故B错误;
C.向明矾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Al3+和SO按1:2参与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偏铝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是Al3++2SO+2Ba2++4OH-=2BaSO4↓+AlO+2H2O,故C正确;
D.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足量CO2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氢钠,反应离子方程式是AlO+CO2+2H2O=Al(OH)3↓+,故D错误;
故选C。
【变9】(2021·上海市控江中学高二期中)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A. B.
C. D.
【答案】A
【详解】
A.A12O3不溶于水,不和水反应,不能一步转化为Al(OH)3,A符合题意;
B.铝和沸水发生微弱反应2A1+6H2O2A1(OH)3↓+3H2↑,B不符合题意;
C.Fe(OH)2可以被氧化为Fe(OH)3,4Fe(OH)2+2H2O+ O2= 4Fe(OH)3,C不符合题意;
D.FeCl3与Fe反应生成FeCl2,2FeCl3+Fe=3FeCl2,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例10】(2017·宁夏育才中学高一月考)某混合物A,含有KAl(SO4)2、Al2O3和Fe2O3,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下图所示的物质之间的变化: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I、II、III、IV四步中对于溶液和沉淀的分离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框图反应关系,写出下列B、C、D、E所含物质的化学式:
沉淀固体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溶液E________________。
(3)写出①、②反应的离子反应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③、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过滤Al2O3Al2O3和Fe2O3K2SO4和(NH4)2SO4Al2O3+2OH-=2AlO2-+H2OAl3++3NH3·H2O=Al(OH)3↓+3NH4+NaAlO2+HCl+H2O=Al(OH)3↓+NaCl2Al(OH)3Al2O3+3H2O
【详解】
由流程可知,Al2O3和Fe2O3不溶于水,则沉淀C为Al2O3和Fe2O3,氧化铁与碱不反应,则沉淀D为Fe2O3,反应②③中生成的沉淀为Al(OH)3,受热分解生成B为Al2O3,反应②为KAl(SO4)2、氨水的反应,则溶液E为K2SO4、(NH4)2SO4、NH3·H2O,则
(1)Ⅰ、Ⅱ、Ⅲ、Ⅳ四步中对于溶液和沉淀的分离方法为过滤;(2)由上述分析可知,B为Al2O3,C为Al2O3和Fe2O3,E主要为K2SO4、(NH4)2SO4;(3)反应①为Al2O3+2OH-=2AlO2-+H2O,反应②为Al3++3NH3·H2O=Al(OH)3↓+3NH4+,反应③为NaAlO2+HCl+H2O=Al(OH)3↓+NaCl,反应④为2Al(OH)3Al2O3+3H2O。
点睛:本题以实验的形式考查混合物的分离、提纯,明确物质的性质及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两性,注意氢氧化铝不能溶于过量氨水中是解答的易错点。
提分特训
【题1】(2021·浙江·高三专题练习)下列关于铝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铝制品在生活中被广泛使用,说明铝是一种不活泼的金属
B.氧化铝的熔点很高,是一种较好的耐火材料
C.Al(OH)3碱性很强,故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答案】B
【详解】
A.铝易被氧化生成氧化铝,在铝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膜,可保护铝进一步被腐蚀,所以铝制品在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并不是铝不活泼,A错误;
B.氧化铝的熔点很高,很难熔化,是一种较好的耐火材料,B正确;
C.Al(OH)3碱性很弱,能和胃酸反应,同时由于碱性弱、无毒,所以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错误;
D.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O元素,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题2】(2021·上海市控江中学高二期中)下列离子方程式与所述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A.用FeCl3溶液腐蚀铜线路板:Cu+Fe3+=Cu2++Fe2+
B.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NH3·H2O=Al(OH)3↓+3NH
C.向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CO2:AlO+CO2+H2O=2Al(OH)3↓+CO
D.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Ca2++HCO+OH—=CaCO3↓+H2O
【答案】B
【详解】
A.用氯化铁溶液腐蚀铜线路板发生的反应为氯化铁溶液与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Fe3+=Cu2++2Fe2+,故A错误;
B.硫酸铝溶液中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硫酸铝,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故B正确;
C.偏铝酸钠溶液与过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氢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CO2+2H2O=Al(OH)3↓+HCO,故C错误;
D.向碳酸氢钙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2HCO+2OH—=CaCO3↓+ CO+2H2O,故D错误;
故选B。
【题3】(2019·新疆·乌市八中高一期末)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H2SO4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合物是
①NaHCO3②Al③(NH4)2CO3④Al(OH)3⑤BaCl2
A.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详解】
①NaHCO3能和稀硫酸、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且为化合物,故符合;
②Al能和稀硫酸、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但为单质,故不符;
③(NH4)2CO3能和稀硫酸、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且为化合物,故符合;
④Al(OH)3能和稀硫酸、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且为化合物,故符合;
⑤BaCl2只能和稀硫酸反应,故不符;
综上所述:①③④符合,故选C。
【题4】(2021·辽宁·一尺和育英高级中学高三月考)有一无色溶液,可能含有、、、、、、、中的几种。为确定其成分,做如下实验:①取部分溶液,加入适量Na2O2固体,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和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后白色沉淀部分溶解;②另取部分溶液,加入HNO3酸化的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肯定有、、、 B.肯定有、、
C.肯定有、、 D.肯定有、、
【答案】D
【详解】
无色溶液中一定不含。①取部分溶液,加入适量Na2O2固体,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和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后白色沉淀部分溶解,氢氧化镁不溶于强碱、氢氧化铝溶于强碱,说明一定含有、;和能发生双水解反应,所以一定不含;另取部分溶液,加入HNO3酸化的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一定含有;根据以上分析,一定含有、、,一定不含、,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故选D。
【题5】(2019·福建·莆田八中高一期中)若下列图像中横轴代表所加溶液体积,纵坐标代表生成沉淀质量,则各项描述中与图像能对应的是( )
A.图①可能是MgCl2、AlCl3溶液逐滴加氨水至过量
B.图②可能是AlCl3溶液逐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C.图③可能是NaAlO2溶液滴加稀盐酸至过量
D.图④可能是含一定量HCl的AlCl3溶液逐滴加氨水至过量
【答案】D
【详解】
A.MgCl2、溶液中滴加氨水至过量,应生成沉淀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由于氢氧化铝不溶于弱碱,所以沉淀完全后不再变化,A错误;B.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先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钠过量后沉淀溶解生成偏铝酸钠,发生的反应为: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两过程中氢氧化钠的用量为3:1,与图象不符合,B错误;C.向NaAlO2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且边滴边振荡,开始会生成沉淀,当偏铝酸钠完全沉淀后继续滴入盐酸,沉淀会溶解,发生的反应为:AlO2-+H++2H2O===Al(OH)3↓、Al(OH)3+3H+===Al3++3H2O,两过程消耗盐酸量为1:3,与图象不符合,C不正确;D.向含一定量HCl的AlCl3溶液逐滴加氨水至过量,氨水首先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然后沉淀铝离子,由于氨水不能溶解氢氧化铝,所以沉淀达到最大值以后,不再发生变化,D正确,答案选D。
点睛:本题以图象题形式考查了铝盐、偏铝酸盐与酸、碱反应以及沉淀的变化分析,注意滴加顺序不同,量不同会导致产物不同。答题时要根据反应过程判断结合图像的变化趋势去分析解答,尤其要注意起点、拐点以及终点的判断。
【题6】(2021·安徽·亳州二中高二期末)下列除去杂质(括号中的物质为杂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FeCl2溶液(FeCl3);加入适量铜粉
B.Cl2气体(HCl):通过饱和NaC1溶液洗气后干燥
C.CO气体(CO2);通过NaOH溶液洗气后干燥
D.Fe2O3(Al2O3):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
【答案】A
【详解】
A.铜和FeCl3发生离子反应如下:,除去铁离子的同时引入杂质铜离子,A错误;
B.Cl2难溶于饱和NaCl溶液,HCl易溶于水,因此可将混有HCl杂质的Cl2气体通过饱和NaCl溶液洗气后干燥,达到除杂净化的目的,B正确;
C.CO与NaOH溶液不反应,C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混有CO2的CO气体可通过NaOH溶液洗气后干燥,得到纯净干燥的CO2,C正确;
D.Fe2O3和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Al2O3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如下:,生成可溶性钠盐,过滤将其除去,D正确;
答案为:A。
【题7】(2020·重庆市第七中学校高一月考)下列混合物分离(或除杂)的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Mg粉中的Al粉:加入足量NaOH溶液后,过滤、洗涤
B.除去Cl2中混有的HCl气体:先后通过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浓硫酸
C.除去NaHCO3溶液中的Na2CO3:加入适量稀盐酸
D.除去中FeCl3溶液中的少量FeCl2:加入适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答案】A
【详解】
A.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可溶性的偏铝酸钠,而镁不反应,然后过滤、洗涤得到镁,故A正确;
B.除去Cl2中混有的HCl气体:应该先后通过饱和的氯化钠溶液、浓硫酸,若使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会引入二氧化碳杂质,故B错误;
C.除去NaHCO3溶液中的Na2CO3:加入盐酸引入新的杂质氯离子,应该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故C错误;
D. Cl2能将FeCl2氧化为FeCl3,则合适试剂为氯气,若使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会引入钾离子和锰离子等杂质,故D错误;
答案选A。
【题8】(双选)(2011·广东·高二竞赛)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把金属Na投入CuSO4溶液中:2Na+Cu2++SO=Cu+2Na2++SO
B.向AlCl3溶液中滴加浓氨水至过量:Al3++4NH3·H2O=AlO+4NH+2H2O
C.向NaHSO4溶液中加Ba(OH)2溶液至中性:Ba2++2OH-+2H++SO=BaSO4↓+2H2O
D.向含0.1molFeBr2的溶液中通入0.1molCl2:2Fe2++2Br-+2Cl2=2Fe3++Br2+4Cl-
【答案】CD
【题9】(2020·全国·高一期末)现有NaCl、Na2O2、Fe2O3、 NaHCO3和Al2O3等多种重要化合物。
(1)常作为潜水艇和呼吸面具中氧气来源的固体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下同)
(2)常用于培制糕点,也可用作抗酸药的是_________
(3)属于两性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常用于油漆、建筑等着色的是_ ___________________
(5)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就可以鉴别的下列各组溶液是_____ (填序号)
A.AlCl3溶液和NaOH溶液 B.Ca(HCO3)2溶 液和NaOH溶液
C.NaAlO2溶液和盐酸 D.Al2(SO4)3溶液和氨水
【答案】Na2O2NaHCO3Al2O3Fe2O3AC
【分析】
根据NaCl、Na2O2、Fe2O3、 NaHCO3和Al2O3的性质和常见用途分析解答(1)~(4);
(5)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就可以鉴别,可以采用相互滴加的方法实验,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不同的可以鉴别,结合各组物质的性质分析解答。
【详解】
(1)过氧化钠是淡黄色固体,可以和二氧化碳以及水反应放出氧气,即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 + 2H2O = 4NaOH + O2 ↑,常作为潜水艇和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故答案为:Na2O2;
(2)碳酸氢钠常用作发酵粉,用于焙制糕点,还可以和酸发生反应,也可用作抗酸药,故答案为:NaHCO3;
(3)属于两性氧化物的是Al2O3,故答案为:Al2O3;
(4)Fe2O3为红色,俗称铁红,常用于油漆、油墨、橡胶等工业中的着色剂,故答案为:Fe2O3;
(5)A.将AlCl3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先没有明显现象,后生成白色沉淀,将NaOH溶液滴入AlCl3溶液中,先生成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溶解,二者现象不同,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可以鉴别,故A选;B.无论是Ca(HCO3)2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还是NaOH溶液滴入Ca(HCO3)2溶液中,都产生白色沉淀,现象相同,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不能鉴别,故B不选;C.NaAlO2溶液滴入盐酸中,开始无现象,后生成白色沉淀,若将盐酸滴入NaAlO2溶液中,开始生成沉淀后溶解,现象不同,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可以鉴别,故C选;D.Al2(SO4)3溶液和氨水的反应与量有关,滴定顺序不同,均生成白色沉淀,现象相同,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不能鉴别,故D不选;故答案为:AC。
【点睛】
本题的易错点和难点为(5),要注意氢氧化铝两性的理解和应用,氢氧化铝能够溶于强酸和强碱,氨水为弱碱,不能溶解氢氧化铝。
【题10】(2020·江西·奉新县冶城职业学校高三月考)A、B、C、X均为中学常见的纯净物,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副产物已略去)。试回答:
(1)若X是强氧化性单质,则A不可能是____。
a.S b.N2 c.Na d.Mg e.Al
(2)若A为强碱溶液,则X可能为____。
a.CO2 b.AlCl3 c.Al d.Mg e.Al2O3
(3)若X是金属单质,向C的水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则B的化学式为____;C溶液在贮存时应加入少量X,理由是(离子方程式表示)___,检验此C溶液中金属元素价态的操作方法是____。
(4)若A、B、C为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X为强电解质,A溶液与C溶液反应生成B,则B的化学式为____,X的化学式可能为(写出不同类物质)____或____,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___或___。
【答案】deabFeCl32Fe3++Fe=3Fe2+加入硫氰化钾,不显血红色,然后加入氯水,显血红色,则为亚铁离子Al(OH)3盐酸氢氧化钠Al(OH)3+3H+=Al3++3H2OAl(OH)3+OH-=AlO2-+2H2O。
【分析】
(1)根据常见的强氧化剂单质氧气和氯气分析;
(2)根据各物质的转化关系分析;
(3)在溶液C中滴入AgNO3,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此沉淀为AgCl,由题意与转化关系可推知A为Cl2,x为还原性较强的金属,由所学知识推x为铁单质;
(4)x为强电解质,应属于强酸、强碱或者盐类,但根据图所示转化关系确定x只能为强碱或强酸。能与强碱、强酸连续反应的常见物质就是铝的化合物。
【详解】
(1)a.S与氧气反应生成SO2,SO2和氧气反应生成SO3,故不选a;
b.N2与氧气在放电条件下生成NO,NO与氧气反应生成NO2,故不选b;
c.Na与氧气在常温下生成Na2O,Na2O与氧气加热生成Na2O2,故不选c;
d.金属Mg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固体,氧化镁与氧气不反应,故选d;
e.Al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氧化铝与氧气不反应,故选e;
选de。
(2)a.CO2 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故选a;
b.AlCl3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偏铝酸钠溶液与氯化铝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故选b;
c.Al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偏铝酸钠与铝不反应,故不选c;
d.Mg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故不选d;
e.Al2O3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偏铝酸钠溶液与氧化铝不反应,故不选e;
选ab;
(3)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则B为FeCl3,氯化铁溶液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C为FeCl2,Fe2+易被氧化,所以FeCl2在贮存时,应加入铁粉来还原Fe3+,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检验此C溶液中含有Fe2+的操作方法是:加入硫氰化钾,不显血红色,然后加入氯水,显血红色,则为亚铁离子 。
(4)若x为强酸,则A为偏铝酸盐、B为氢氧化铝、C是铝盐;若x为强碱,则A为铝盐、B为氢氧化铝、C是偏铝酸盐;则B的化学式为Al(OH)3,X的化学式可能为盐酸或氢氧化钠,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3H+=Al3++3H2O或Al(OH)3+OH-=AlO2-+2H2O。
提分作业
【练1】(2021·浙江·杭州市长征中学高二期中)下列物质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的氧化物是
A.NaCl B.Al(OH)3 C.(NH4)2CO3 D.Al2O3
【答案】D
【详解】
A.NaCl不能与酸,也不能与碱反应,且NaCl是盐,不属于氧化物,故A不选;
B.Al(OH)3与酸反应:Al(OH)3+3HCl=AlCl3+3H2O,也能与碱反应:Al(OH)3+NaOH=NaAlO2+2H2O,但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不属于氧化物,故B不选;
C.(NH4)2CO3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和二氧化碳和水,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一水合氨和碳酸钠,但(NH4)2CO3不属于氧化物,故C不选;
D.Al2O3为两性氧化物,与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也能与碱反应:Al2O3+2NaOH=2NaAlO2+H2O,故D选;
故选D。
【练2】(2021·贵州·贵阳市第三十七中学高二月考)下列试剂可除去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的是
A.稀盐酸 B.NaOH溶液 C.BaCl2溶液 D.浓硝酸
【答案】B
【详解】
A.镁和铝都能和稀盐酸反应,无法除去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A不符合题意;
B.镁与NaOH不反应,铝可以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盐,过滤可以除去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B符合题意;
C.镁和铝都不能和氯化钡反应,无法除去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C不符合题意;
D.铝在浓硝酸中钝化,镁可以和浓硝酸反应,无法除去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B。
【练3】(2020·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高二月考)下列各组反应中最后仍产生沉淀的是
A.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 B.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C.溶液中加入过量溶液 D.溶液中加入少量溶液
【答案】B
【详解】
A.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生成了AlCl3,A不符合题意;
B.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生成了Al(OH)3沉淀,B符合题意;
C.溶液中加入过量溶液,生成了,C不符合题意;
D.溶液中加入少量溶液,溶液中过量,生成了,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B。
【练4】(2021·黑龙江·双鸭山一中高二月考)由Al3+Al(OH)3Al(OH)3Al3+系列变化中,中应填写的是
A. B.AlCl3 C.HCl D.NaOH
【答案】A
【详解】
由Al3+Al(OH)3Al(OH)3Al3+系列变化的反应离子方程式分别为:Al3++3OH-=Al(OH)3↓,Al(OH)3+OH-=+2H2O,+H++H2O= Al(OH)3↓和Al(OH)3+3H+=Al3++3H2O,由上述分析可知,中应填写的是,故答案为:A。
【练5】(2020·河北·藁城新冀明中学高一月考)只用一种试剂把MgSO4 、AlCl3 、NaCl三种溶液区别开,这种试剂是
A.NaOH溶液 B.BaCl2溶液 C.AgNO3溶液 D.氨水
【答案】A
【详解】
A.将NaOH溶液分别滴加到MgSO4 、AlCl3 、NaCl中至过量依次产生生成白色沉淀,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直至消失,无明显现象,故可以区分开来,A符合题意;
B.将BaCl2溶液分别滴加到MgSO4 、AlCl3 、NaCl中至过量依次产生生成白色沉淀,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故无法区分AlCl3 、NaCl,B不合题意;
C.将AgNO3溶液分别滴加到MgSO4 、AlCl3 、NaCl中至过量均能产生生成白色沉淀,故无法区分三种物质,C不合题意;
D.将氨水分别滴加到MgSO4 、AlCl3 、NaCl中至过量依次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淀,无明显现象,故无法区分MgSO4 、AlCl3 ,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练6】(2021·上海市吴淞中学高二月考)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A.Al2O3→Al(OH)3 B.Al3+→Al(OH)3 C.Fe(OH)2→Fe(OH)3 D.FeCl3→FeCl2
【答案】A
【详解】
A.Al2O3不溶于水,不能直接转化为Al(OH)3,A选;
B.Al3+和碱反应生成Al(OH)3,B不选;
C.Fe(OH)2和氧气、水反应生成Fe(OH)3,C不选;
D.FeCl3和铁反应生成FeCl2,D不选;
答案选A。
【练7】(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硫酸铝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OH-= Al(OH)3↓
B.氢氧化铝跟盐酸反应:2Al(OH)3+6H+=2Al3++6H2O
C.硫酸铜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Ba2++SO=BaSO4↓
D.偏铝酸钠溶液与过量稀硝酸反应:AlO+H++H2O=Al(OH)3↓
【答案】B
【详解】
A.硫酸铝中加入过量氨水,氨水是弱电解质,应写化学式,故A错误;
B.氢氧化铝跟盐酸反应:2Al(OH)3+6H+=2Al3++6H2O,故B正确;
C.硫酸铜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故C错误;
D.偏铝酸钠溶液与过量稀硝酸,反应生成铝离子和水:AlO+4H+ = Al3++2H2O,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练8】(2019·安徽黄山·高一期末)下列实验结果与图像相符的是()
A.向含有盐酸、氯化镁和氯化铝的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
B.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气体直至过量
C.向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直至过量
D.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直至过量
【答案】D
【详解】
A.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某混有盐酸的氯化镁和氯化铝的混合溶液中,盐酸优先与NaOH溶液反应,所以开始时不会生成沉淀。当盐酸完全反应后,镁离子、铝离子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氢氧化铝沉淀。当镁离子、铝离子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铝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导致沉淀部分溶解,图象中沉淀的量减少,图象变化开始不符合反应过程,A错误;
B.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先发生,生成沉淀,后发生,故先产生沉淀,后沉淀溶解,前后两部分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1:1,图象不符合,B错误;
C.向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先产生氢氧化铝沉淀,继续滴加盐酸,和HCl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沉淀溶解,生成沉淀和沉淀溶解消耗HCl的比为1:3,图象不符合;C错误;
D.向溶液中加入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再加氨水,沉淀不能溶解,只发生的离子反应为Al3++3NH3∙H2O=Al(OH)3↓+3NH4+,图象符合,D正确。
答案选D。
【练9】(2021·山东省单县第五中学高三月考)Na、Fe、Al是中学化学常见的金属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焰色反应的实验中,Na元素燃烧时的焰色为___________色,观察K元素燃烧时的焰色需要透过___________。
(2)实验室在制备Fe(OH)2时必须隔绝空气,否则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胃液中含有盐酸,胃酸过多的人常有胃疼烧心的感觉,易吐酸水,服用适量的小苏打能治疗胃酸过多,请写出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如果病人同时患胃溃疡,为防胃壁穿孔,不能服用小苏打,此时最好用含氢氧化铝的胃药(如胃舒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答案】
(1)黄色蓝色钴玻璃
(2)沉淀由白色迅速转变为灰绿色,最终转化为红褐色4Fe(OH)2+O2+2H2O=4Fe(OH)3
(3)HCO+H+=H2O+CO2↑Al(OH)3+3H+=Al3++3H2O
【分析】
(1)
焰色反应的实验中,Na元素燃烧时的焰色为黄色,由于Na的焰色为黄色,很容易掩盖K的紫色,故观察K元素燃烧时的焰色需要透过蓝色钴玻璃以滤去黄色,故答案为:黄;蓝色钴玻璃;
(2)
由于Fe(OH)2很容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故实验室在制备Fe(OH)2时必须隔绝空气,否则发生的现象是沉淀由白色迅速转变为灰绿色,最终转化为红褐色;反应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故答案为:沉淀由白色迅速转变为灰绿色,最终转化为红褐色;4Fe(OH)2+O2+2H2O=4Fe(OH)3;
(3)
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NaHCO3能治疗胃酸过多,即NaHCO3能与HCl反应,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H+=H2O+CO2↑,如果病人同时患胃溃疡,为防胃壁穿孔,不能服用小苏打,此时最好用含氢氧化铝的胃药(如胃舒平),即Al(OH)3与HCl反应,方程式为:Al(OH)3+3HCl=AlCl3+3H2O,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3H+=Al3++3H2O,故答案为: HCO+H+=H2O+CO2↑;Al(OH)3+3H+=Al3++3H2O。
【题10】(2020·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民族中学高一月考)物质A~K有如图的转化关系,其中D、E为气体单质,A、H为常见金属。试回答(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全部标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是________, I是______。
(2)写出“C→F”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J→K”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溶液I中滴入NaOH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H2FeCl2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分析】
黄绿色气体E为Cl2,红褐色沉淀K为Fe(OH)3,金属H与溶液B反应得到I,I能被氯气氧化得到J,J与氢氧化钠反应得Fe(OH)3,可推知H为Fe、B为盐酸、I为FeCl2,J为FeCl3,故B为HCl、气体单质D为H2,金属A与盐酸反应得到C为盐,能与氨气反应得到白色沉淀F,且白色沉淀F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得到G,可推知A为Al、C为AlCl3、F为Al(OH)3、G为NaAlO2,据此解答。
【详解】
(1)由上述分析可知,D为H2,I为FeCl2,
故答案为:H2;FeCl2;
(2)C为AlCl3,其与NH3·H2O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氯化铵,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3)J为FeCl3,其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和氯化钠,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4)I为FeCl2,其与NaOH溶液反应会生成氢氧化亚铁,氢氧化亚铁极易被空气氧化而生成氢氧化铁,其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故答案为: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化学键课后测评,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Cl2,共价键,共价键的分类,共价化合物,共价分子的电子式,化学键,化学反应的实质,分子间作用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第三节 化学键随堂练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卤族元素概述,卤素的物理性质,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卤素化学性质递变性的微观解释,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金属材料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铝的结构,铝的化学性质,氧化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