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3月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3月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第1页
    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3月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第2页
    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3月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3月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3月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万州二中教育集团高一(下)三月质量监测
    化学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Al-27 Na-23 Cl-35.5 Cu-64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 《厉害了,我的国》展示了中国五年来探索太空,开发深海,建设世界第一流的高铁、桥梁、码头、5G技术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中国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使用的氮化硅陶瓷发动机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 华为首款5G手机搭载了智能7nm制程SOC“麒麟980”手机芯片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C. 2022年北京冬奥会展示智能服饰含有石墨烯,石墨烯与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
    D. “神舟十一号”宇宙飞船返回舱外表面使用的高温结构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碳化硅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氮化硅(Si3N4),只含有N元素和Si元素,均为非金属元素,氮化硅陶瓷发动机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A正确;
    B.手机芯片的主要成分是硅,B错误;
    C.石墨烯与金刚石均为碳元素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C正确;
    D.碳化硅为共价晶体,有非常高的熔沸点,是耐高温的好材料,D正确;
    故选B。
    2. NO2和Br2蒸汽都是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下列不能用来区别这两种气体的试剂是
    A. CCl4 B. 蒸馏水 C. 浓H2SO4 D. AgNO3溶液
    【答案】C
    【解析】
    【详解】A.溴蒸汽能够被CCl4溶解,二氧化氮不能,现象不同,能够区分,故A正确;
    B.溴水有颜色,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的硝酸无色,现象不同,能够区分,故B正确;
    C.浓硫酸与NO2和Br2蒸汽都没有明显的现象,不能区分,故C错误;
    D.溴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二氧化氮没有,现象不同,能够区分,故D正;
    故选C。
    3.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Na与水反应:Na+H2O=H2↑+Na++OH-
    B. 将少量SO2通入冷氨水中:SO2+NH3∙H2O=HSO+NH
    C. 铜与稀硝酸反应:3Cu+2NO+8H+=3Cu2++2NO↑+4H2O
    D. 向NH4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热的NaOH溶液:NH+OH-=NH3↑+H2O
    【答案】C
    【解析】
    【详解】A.Na与水反应:2Na+2H2O=H2↑+2Na++2OH-,故A错误;
    B.将少量SO2通入冷氨水,反应生成亚硫酸铵:SO2+2NH3∙H2O=SO+2NH+ H2O,故B错误;
    C.铜与稀硝酸反应:3Cu+2NO+8H+=3Cu2++2NO↑+4H2O,故C正确;
    D.向NH4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热的NaOH溶液:NH++2OH-NH3↑+2H2O+,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4.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将充满和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中,经过足够的时间后,试管内气体体积缩小为原体积的,则原混合气体中和气体的体积比是
    A. 2:3 B. 3:2 C. 3:5 D. 5:3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题设条件,可以采用差量法进行计算。
    【详解】设原体积为V,则可建立如下关系:

    所以,,;
    故选A。
    5.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LNH3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3NA
    B. 常温下,5.6g铁与足量的浓硝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C. 0.4 mol∙L−1的亚硫酸钠溶液中氧原子数为1.2NA
    D. 含2molH2SO4的浓硫酸与64gCu共热,生成SO2分子数为NA
    【答案】A
    【解析】
    【详解】A.标准状况下,22.4LNH3物质的量为1mol,1个氨气含有3个共价键,则1mol氨气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3NA,故A正确;
    B.常温下,5.6g铁与足量的浓硝酸发生了钝化反应,无法计算转移的电子数,故B错误;
    C.0.4 mol∙L−1的亚硫酸钠溶液,由于溶液体积未知,无法计算物质的量,故C错误;
    D.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浓硫酸浓度逐渐减小,稀硫酸不与铜反应,Cu+2H2SO4(浓)=CuSO4+SO2↑+2H2O,则含2mol H2SO4的浓硫酸与64gCu共热,生成SO2分子数小于NA,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
    6. 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都能一步实现的是
    A. Cl2→HClO→HCl→Ca(ClO)2 B. Si→SiO2→H2SiO3→Na2SiO3
    C. Al→Al2O3→Al(OH)3→NaAlO2 D. FeS2→SO2→Na2SO3→Na2SO4
    【答案】D
    【解析】
    【详解】A.HCl不能一步变为Ca(ClO)2,故A不符合题意;
    B.SiO2不能一步变为H2SiO3,故B不符合题意;
    C.Al2O3不能一步变为Al(OH)3,故C不符合题意;
    D.FeS2和氧气高温反应生成SO2和氧化铁,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Na2SO3和水,亚硫酸钠和氧气反应生成Na2SO4,都能一步实现,故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D。
    7. 某化学实验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探究SO2和Fe(NO3)3溶液的反应原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验室中配制70%的硫酸需要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B. 装置B中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Fe3+能将SO2氧化成SO
    C. 三颈烧瓶中通入N2的操作应在滴加浓硫酸之前,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D. 装置C作尾气处理,可能发生倒吸
    【答案】B
    【解析】
    【分析】先用氮气排出装置内的空气,再滴加70%的浓硫酸,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到混合溶液中,硝酸根在酸性条件下氧化二氧化硫变为硫酸根,再生成白色沉淀,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尾气。
    【详解】A.实验室用浓硫酸配制70%的硫酸,出粗略配置溶液,因此需要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故A正确;
    B.装置B中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硝酸根在酸性条件下将SO2氧化成SO,故B错误;
    C.为防止空气中氧气在溶液中氧化二氧化硫,反应前要通入N2排尽装置内的空气,故C正确;
    D.二氧化硫易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装置C长导管伸入溶液液面以下,容易发生倒吸,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
    8. 溴被称为海洋元素,以海水为原料制备单质溴的流程如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反应①、②、③中溴元素均被氧化
    B. 富集溴元素的过程用热空气吹出溴,利用溴蒸气密度比空气小的性质
    C. 若提取2mol的Br2,整个流程中转移电子数为12NA
    D. 工业制溴中含有少量的氯气,可用石灰乳除去
    【答案】C
    【解析】
    【分析】海水先进行蒸发得到浓缩海水,浓缩海水中通入氯气反应生成低浓度溴水,用热空气吹出并用二氧化硫吸收,二氧化硫和溴水反应生成硫酸和氢溴酸,再通入氯气反应生成溴单质和盐酸。
    【详解】A.在反应①、③中溴元素均被氧化,反应②中溴元素被还原,故A错误;
    B.富集溴元素的过程用热空气吹出溴,利用溴易挥发的性质,故B错误;
    C.若提取2mol的Br2,在反应①中转移4mol电子,在反应②中转移4mol电子,在反应③中转移4mol电子,因此整个流程中转移电子数为12NA,故C正确;
    D.石灰乳既要与氯气反应也要与溴单质反应,因此工业制溴中含有少量的氯气,不能用石灰乳除去,可以用溴化钠除去少量氯气,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9. 利用压强传感器测定氨气的喷泉实验中的压强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制取氨气时烧瓶内常用的固体为CaO或NaOH
    B. 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置于三颈烧瓶口c处,可观察到产生白烟
    C. 关闭a,将单孔塞(插有吸入水的胶头滴管)塞紧瓶口c,挤压胶头滴管,打开b,完成喷泉实验,电脑绘制三颈瓶内压强变化曲线如图2,C点时喷泉最剧烈
    D. 在三颈烧瓶口c处放一团用氢氧化钠溶液浸泡的棉花可防止氨气逸出污染环境
    【答案】D
    【解析】
    【详解】A.制取氨气时烧瓶内可放入NaOH,溶解放热,使浓氨水分解产生氨气,放入CaO可与水发生反应,放热使氨水分解产生氨气,A正确;
    B.氨气进入三颈瓶,收集满后从c口逸出,遇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有白烟产生,B正确;
    C.挤压胶头滴管,水进入三颈瓶,氨气溶于水,C点时容器内压强最小,喷泉最剧烈,C正确;
    D.氢氧化钠溶液与氨气不能发生反应,故无法吸收氨气,D错误;
    故选D。
    10. 价一类二维图可以梳理物质间的转化关系,氮及其化合物的价一类二维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e可与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b
    B. a可作保护气,在任何条件下均不与其他物质反应
    C. c与b属于空气污染物,会导致光化学烟雾
    D. f为一元弱碱,具有刺激性气味
    【答案】B
    【解析】
    【详解】A.e为氨气,氨气与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b(NO),故A正确;
    B.a为氮气,常温下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但在高温或放电条件下与金属或非金属反应,故B错误;
    C.c与b属于空气污染物,会导致光化学烟雾,也会导致酸雨,故C正确;
    D.f为一水合氨,是一元弱碱,具有挥发性,具有刺激性气味,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
    11. T.F菌在酸性溶液中可实现天然气的催化脱硫,有助于除去天然气中的H2S杂质,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脱硫过程O2间接氧化H2S
    B. 改变温度对上述循环反应过程没有影响
    C. 该脱硫过程需要及时补充Fe2(SO4)3溶液
    D. 步骤i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3H2S+2H+=4S↓+4H2O
    【答案】A
    【解析】
    【分析】T.F菌在酸性溶液中对硫酸铁和硫化氢反应起催化作用,两者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硫单质,硫酸亚铁和氧气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硫酸铁。
    【详解】A.硫化氢和硫酸铁在T.F菌在酸性溶液反应生成硫和硫酸亚铁,硫酸亚铁和氧气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因此得出脱硫过程O2间接氧化H2S,故A正确;
    B.温度改变可能对T.F菌的催化活性改变了,因此改变温度对上述循环反应过程有影响,故B错误;
    C.整个过程根据铁元素守恒得到该脱硫过程不需要补充Fe2(SO4)3溶液,故C错误;
    D.步骤i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H2S=S↓+2H++ 2Fe2+,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
    12.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某研究团队以mY2X3·nZX2(固态物质)为载体,利用Au-Pd纳米颗粒催化气态单质W2、X2合成W2X2,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Y2X3、ZX2均为共价化合物
    B. 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
    C. 简单离子半径:Y<X
    D. 工业上常用热还原Y2X3的方法冶炼Y
    【答案】C
    【解析】
    【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气态单质W2、X2合成W2X2,推出W为H,X为O,mY2X3·nZX2,化合价代数和为0,推出Y为Al,Z为Si;
    【详解】A.Y2X3、ZX2分别为Al2O3、SiO2,SiO2为共价化合物,Al2O3为离子化合物,A错误;
    B.Z为硅,硅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硅酸,硅酸是弱酸,B错误;
    C.Al3+与O2-的层数相同,但Al3+的质子数大于O2-,故半径Al3+

    相关试卷

    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化学上学期8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化学上学期8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5 Sc45 C59 As75,1mlNH4Cl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化学上学期7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化学上学期7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5 Sc45 C59 As75, 通过下列实验探究与的反应, 下列实验装置或现象错误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已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化学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化学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5     Sc,2 ml Na被完全氧化生成7, 通过以下反应均可获取O2,2 kJ·ml-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