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学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12721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泸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学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12721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泸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学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12721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泸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学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学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第四,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泸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学月考生物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底物等条件均相同时,有氧呼吸不一定比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多B.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中间产物是丙酮酸和[H]C.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不一定能用于一切生命活动D.有无水的生成可以用来区别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2、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漫长的共同进化历程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B. 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就要禁止捕鱼C. 湿地涵养水源的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3、某小组将100mL酵母菌液放在适宜温度、固定容积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在不同时间取样,用台盼蓝染色后(死菌被染色)对活菌进行计数并得出数量变化曲线,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活菌计数时只计数未染色的菌体,取样时未振荡,测出的活菌数比真实数据少B.若将酵母菌的接种数量增加一倍,其它条件不变,则K值加倍C.本实验缺少对照组,没有遵循实验对照原则D.在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不同阶段,可能具有相同的增长速率4、某研究小组欲利用如图装置进行葡萄酒和果醋发酵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制作葡萄酒时对葡萄的处理步骤为:去梗→清洗→灭菌→榨汁→装瓶B. 进行葡萄酒发酵时,应对图示装置进行清洗、消毒,并将果汁装满瓶子C. 进行葡萄酒发酵时,气阀a和气阀b应同时处于打开或关闭状态D. 利用果酒进行果醋发酵时,应适当提高温度并打开气阀a5、下图为酱油的制作流程,其中米曲霉发酵过程的主要目的是使米曲霉充分生长繁殖,大量分泌制作酱油所需的蛋白酶、脂肪酶等,该过程需要提供营养物质、通入空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米曲霉发酵过程中,大豆中蛋白质可为米曲霉的生长提供氮源B.米曲霉分泌的酶可将大分子有机物水解为小分子有机物C.发酵池发酵阶段应密封进行,酵母菌与米曲霉对氧气需求相同D.发酵池中两种主要微生物产生的酒精、乳酸可以抑制杂菌生长6、下图是人们设想的宇宙飞船生态系统模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B、C、D 可表示宇航员所需食物、氧气和水等生活资源B.精心设计的密封飞船作为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不需要外界物质和能量供应C.分解罐的分解者 E 可实现能量在藻类植物和宇航员间的循环利用D.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强,不需宇航员进行调控7、高温淀粉酶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有很大的实用性。研究者从热泉中筛选高效产生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其筛选过程如图1所示。将得到的菌悬液转接于同时含有葡萄糖和淀粉作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得到若干菌落后用碘液作显色处理,看到如图2所示情况。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过程①②合称为稀释涂布平板法B.甲乙试管中的液体均为选择培养基C.Ⅱ号培养基上的接种方法为平板划线法D.图2中周围不显蓝色的菌落含有所需菌种8、果胶酶作用于一定的某种物质(底物),在温度和pH保持在最适宜的条件下,生成物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的是( )A.该酶作用的底物是果胶,生成产物是半乳糖B.曲线变得水平的原因是果胶酶的量不够C.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液pH由1升到10,则酶的活性逐渐升高D.在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时,温度过高,会使酶活性丧失9、草原生态系统在地球上有着广泛的分布,如图1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2表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图1的食物网中鹰占有第三、第四、第五3个营养级,鹰与蛇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B.若蛇的食物1/3来自鼠,2/3来自青蛙,且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20%,消费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则蛇种群增加3KJ,需要消耗植物的能量是105KJC.图2中碳元素在A、C、D之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D.图2中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未在图1中体现的是B和D二、实验题10、将微生物接种在只缺少某种营养物质的基础培养基中,再将所缺的营养物质点植于平板上,该营养物质便逐渐扩散于植点周围。该微生物若需要此种营养物质,便在这种营养物质扩散处生长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圈,这种测定微生物营养需求的方法称为生长谱法。某兴趣小组尝试用生长谱法测定某种大肠杆菌对糖类(碳源)的需求情况,操作流程如下:Ⅰ.培养基的制备。该小组所用无碳培养基配方如表(加无菌水定容至1L):成分NaClKH2PO4K2HPO4(NH42SO4MgSO4•7H2O琼脂质量/g10.50.520.220同时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葡萄糖、麦芽糖、蔗糖、乳糖溶液各50mLⅡ.将大肠杆菌悬液与溶化并冷却至50℃的固体培养基混匀,倒平板。Ⅲ.将已凝固的平板背面用记号笔划分为四个区,并注明要点植的糖类名称。V.通过无菌操作分别加入蘸有不同糖类的无菌滤纸片,待平板吸收干燥后倒置培养24小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无碳培养基配方中加入(NH4)2SO4的目的是_____。对培养基及糖溶液通常采用的灭菌方法是______________,倒平板后用_____法进行接种。(2)该小组发现最终在培养基的四个区内均有菌落圈产生,但大小不同,据此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生长谱法还可用于某些营养缺陷型菌株(失去合成某种生长因子能力的菌株)的筛选和鉴定,例如大肠杆菌经紫外线诱变处理后会产生一些营养缺陷型突变个体,现已纯化并制备出某营养缺陷型的菌悬液,但不清楚是氨基酸缺陷型、维生素缺陷型还是氨基酸-维生素缺陷型,某生物兴趣小组用生长谱法设计实验进行鉴定,请将他们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实验思路:将菌悬液与溶化并冷却至50℃的不含氨基酸和维生素的基础培养基混匀,倒平板;将培养基分成两组,编为A、B,分别进行三次实验,在适宜温度下培养,观察菌落产生的区域。实验操作:①第一次实验,A组________________、B组氨基酸和维生素都加;②第二次实验,A组氨基酸和维生素都加、B组________________;③第三次实验,A、B两组氨基酸和维生素都加;实验结果及结论:①若菌落只在A组产生,该菌株则为__________缺陷型。②若菌落只在B组产生,该菌株则为___________缺陷型。③若菌落在__________处产生,该菌株则为_________缺陷型。11、根据“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检测还原糖所用的试剂是____。该试剂极不稳定,使用时需____。(2)检测脂肪的实验中,苏丹III染液能将脂肪染成____。用其染色时,要用酒精冲洗,目的是____。(3)科研人员测定了芒果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淀粉、可溶性糖等物质的含量变化。如下图所示。①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属于可溶性糖,其中____能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____色沉淀。②据图可知,芒果果实发育至青熟期间(40-120天)_________含量增加明显,果实青熟采收后至完熟阶段,蔗糖含量快速升高,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12、β-苯乙醇是具有令人愉悦的玫瑰香味的高级芳香醇,广泛用于食品和日化用品等生产领域。化学合成β-苯乙醇会产生多种杂质,而植物萃取则周期长、成本高,因此采用微生物合成天然β-苯乙醇是工业化新趋势。研究小组从玉米胚芽粕和玉米皮等淀粉加工下脚料及其肥料堆放的土壤中筛选可耐受高浓度β-苯乙醇的酵母菌株(YDF-1),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需制作多种培养基,这些培养基的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无机盐、___等物质,灭菌后的培养基再添加相应浓度的β-苯乙醇。由实验目的可知,初筛、复筛及再次复筛的培养基中,添加的β-苯乙醇的浓度应___(填“保持不变”或“逐渐增大”或“逐渐降低”),理由是____。(2)若取稀释倍数为104的0.1mL的稀释液涂布到培养基后培养至菌落稳定,计算得出每毫升菌液中含4.5×106个菌体,则在该稀释倍数下的平均菌落数是____个。将初筛获得的菌株进行液体培养,其目的是____。(3)若选用葡萄糖作为碳源,为确定YDF-1增殖的最佳浓度,请设计一个较为简便的实验进行探究,实验设计思路是____。13、动物血液常常被选作提取血红蛋白的实验材料,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实验前取新鲜的血液,要在采血容器中预先加入___,其作用是___。样品处理及粗分离应包括___、血红蛋白释放、分离血红蛋白溶液和透析。(2)下列试剂或仪器可用于血红蛋白释放的是___。A.0.9%的生理盐水B.甲苯C.磷酸缓冲液D.蒸馏水E.离心机F.磁力搅拌器(3)凝胶色谱法分离血红蛋白质中使用的凝胶是交联葡聚糖凝胶(SephadexG-75),其中G表示凝胶的交联程度、膨胀程度及___,75的含义是___。为加快凝胶膨胀,可以将湿凝胶用沸水浴加热,这样不仅节约时间,还能___。填装凝胶柱时不得有气泡,原因是___。(4)电泳是分离鉴定蛋白质的常用方法。一个蛋白质分子在某pH溶液时,蛋白质解离成正负离子,当蛋白质净电荷为0时对应的溶液pH称为该蛋白质的等电点(pI)。蛋白质所处溶液pH>pI时,蛋白质带负电荷,反之带正电荷。下表为几种血清蛋白的等电点,将血清蛋白在pH=8.6的缓冲液中进行电泳,结果如下图所示。蛋白质种类清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等电点(pI)4.845.065.065.126.8~7.3据图分析,带负电荷最多的球蛋白是___,α1和α2球蛋白分子量较小的是___。三、探究题14、椪柑是自贡地区主产水果之一,某生物兴趣小组尝试用椪柑作原料制作果酒果醋,探索农产品转化的可行性。请分析回答:(1)在实验选用的两种微生物中,醋酸菌与酵母菌在细胞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___________,整个发酵过程需要有氧气参与的是__________________。(2)果酒发酵瓶是否产生酒精,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溶液来进行检测,若溶液出现_________色,说明酒精发酵基本成功。(3)纯化酵母菌菌种常用的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而统计发酵液中活菌的数目时只能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4)兴趣小组中某同学制作柑橘酒的矿泉水瓶如图所示,此矿泉水瓶用瓶盖密封的目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请你从发酵瓶的发酵情况分析,找出该同学操作中的两处错误并加以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A、底物等条件均相同时,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比无氧呼吸多,A错误; B、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中间产物是丙酮酸和[H],B正确; C、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不一定能用于一切生命活动,如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所需的能量来自太阳能,而不是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C正确; D、有氧呼吸有水的生成,而无氧呼吸没有水的生成,因此有无水的生成可以用来区别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D正确。故选:A。2、答案:A解析:A、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A正确; B、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并不是要禁止捕鱼,而是合理捕捞,B错误; C、湿地涵养水源的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错误; D、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D错误。故选:A。3、答案:D解析:A、台盼蓝染色可将死细胞染色,因此活菌计数时只计数未染色的菌体。取样时未振荡,若从底部取样,由于酵母菌主要沉积在底部,则会使测定值偏大,A错误;B、若将酵母菌的接种数量增加一倍,其它条件不变,则K值不变,只是达到K值所需的时间缩短,B错误;C、本实验不同时间内形成前后对照,因此也遵循了对照原则,C错误;D、开始酵母菌种群数量呈S型曲线增长,该曲线的增长速率是先增大后减小,因此在种群数量为K/2的两侧存在不同阶段,可能具有相同的增长速率,D正确。故选D。4、答案:D解析:A、制作葡萄酒时对葡萄的处理步骤为:清洗→去梗→榨汁→装瓶,先除去枝梗再清洗容易造成果肉污染,如果对葡萄汁进行灭菌将会杀死葡萄汁中存在的天然酵母菌,A错误;B、进行葡萄酒发酵时,应对图示装置进行清洗、消毒,但不能将果汁装满瓶子,B错误;C、无氧发酵阶段气阀a一直关闭,气阀b应定期打开,C错误;D、由于果醋发酵利用的是醋酸菌,醋酸菌是好氧菌,并且其发酵温度高于酒精发酵,所以利用果酒进行果醋发酵时,应适当提高温度并打开气阀a提供氧气,D正确。故选D。5、答案:C解析:A、大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质的主要组成元素是C、H、O、N,故可为米曲霉的生长提供氮源,A正确;B、米曲霉会大量分泌制作酱油所需的蛋白酶、脂肪酶等,可将大分子有机物水解为小分子有机物,B正确;C、由题干分析可知,米曲霉发酵过程需要提供营养物质、通入空气,由此可以判断米曲霉属于异养好氧型,而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生物,故它们对氧气的需求不同,C错误;D、发酵池中两种主要微生物产生的酒精、乳酸,会使发酵池变为酸性环境,从而抑制杂菌生长,D正确。故选:C。6、答案:A解析:A、藻类植物在太阳能的作用下,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所以图中B、C、D可表示航天员所需食物、氧气和水等生活资源,A正确; B、密封飞船需要外界提供能量,B错误; C、能量不能循环利用,C错误; D、该生态系统涉及的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因而自我调节能力差,需宇航员进行调控,D错误。故选:A。7、答案:B解析:过程①是对样品进行稀释,过程②是将稀释后的菌液涂布在平板表面进行培养,过程①②合称稀释涂布平板法,A正确;甲、乙试管中的液体可以是无菌水,不一定是选择培养基,B错误;据图1可知,Ⅱ号培养基上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C正确;淀粉遇碘液呈蓝色,高温淀粉酶可将淀粉水解,则能产生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菌落周围不显蓝色,故图2中周围不显蓝色的菌落含有所需菌种,D正确。8、答案:D解析:A、果胶酶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脂酶,果胶酶可以促进细胞壁中果胶的水解,产物是半乳糖醛酸,A错误; B、图中纵坐标是生成物的量,底物被完全分解,因此曲线变得水平,B错误; C、果胶酶是蛋白质,过酸、过碱、高温都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使果胶酶永久失活,因此pH为1时,酶已经失去活性,反应液pH由1升到10,则酶的活性不变,C错误; D、在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时,果胶酶是蛋白质,过酸、过碱、高温都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使酶永久失活,D正确。9、答案:B解析:A、鹰在草→鼠(兔)→鹰为第三营养级,在草→鼠→蛇→鹰为第四营养级,在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为第五营养级,鹰既捕食蛇,又与蛇争夺鼠,故鹰与蛇的关系是捕食与竞争,A正确;
B、若蛇的食物1/3来自鼠,2/3来自青蛙,则蛇种群增加3 KJ能量中,1 KJ来自鼠,2 KJ来自青蛙,能量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则鼠种群提供10 KJ,青蛙提供20 KJ,食草昆虫提供200KJ,而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20%,草提供给鼠群的能量为50KJ,提供给食草昆虫的能量为1 000 KJ,则总共消耗植物的能量是1050KJ,B错误;
C、由图2可知,当种群数量小于80只时,λ=2,兔子每年数量成倍增长,为“J”型增长曲线,且当种群数大于150时,λ小于1,当种群数小于150时,λ大于1,可知种群数量稳定时,兔子的种群数量约为150只,C正确;
D、由图3可知,A、C、D分别表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碳元素在其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B表示大气中的CO2,故图3中未在图1中体现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为B、D,D正确;故选B。10、答案:(1)提供氮源;高压蒸汽灭菌;稀释涂布平板法(2)大肠杆菌可以利用四种糖类,菌落圈大小不同,说明大肠杆菌对四种糖类的利用程度不同(3)只添加氨基酸;只添加维生素;氨基酸;维生素;AB交界;氨基酸-维生素解析:(1)培养基一般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等,无碳培养基配方中加入(NH4)2SO4的目的是提供氮源(供微生物合成含氮有机物);常用的灭菌方法:干热灭菌法、灼烧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法,对培养基及糖溶液通常采用的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为使培养基上培养液均匀分布,倒平板后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2)培养基的四个区中含有不同的糖类(葡萄糖、麦芽糖、蔗糖、乳糖),若在培养基的四个区内均有菌落圈产生,说明大肠杆菌可以利用四种糖类,但大小不同,说明大肠杆菌对四种糖类的利用程度不同。(3)要通过生长谱法探究大肠杆菌属于氨基酸缺陷型、维生素缺陷型还是氨基酸维生素缺陷型,本实验的自变量为氨基酸还是维生素,因变量为菌落产生的区域。实验思路为:将菌悬液与溶化并冷却至50℃的不含氨基酸和维生素的基础培养基混匀,倒平板;将培养基分成两组,编为A、B,分别进行三次实验,在适宜温度下培养,观察菌落产生的区域。①第一次实验,A组只添加氨基酸、B组氨基酸和维生素都加:②第二次实验,A组氨基酸和维生素都加、B组只添加维生素;③第三次实验,A、B两组氨基酸和维生素都加。实验结果及结论:①若菌落只在A组产生,该菌株则为氨基酸缺陷型。②若菌落只在B组产生,该菌株侧为维生素缺陷型。③若菌落在AB交界处产生,该菌株则为氨基酸维生素缺陷型。11、答案:(1)斐林试剂;现配现用(2)橘黄色;洗去浮色(3)葡萄糖、果糖;砖红;淀粉、果糖;淀粉分解,进而转化为蔗糖12、答案:(1)碳源、氮源;逐渐增大;只有将培养基中β-苯乙醇的浓度逐渐增大,才能筛选得到可耐受高浓度β-苯乙醇的酵母菌株(2)45;增加目的菌株浓度(3)设置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葡萄糖溶液,再向其中分别接种等量的YDF-1,每天定时用血细胞计数板统计溶液中的菌体数量,增殖效果最佳的葡萄糖溶液即为YDF-1增殖的最佳浓度解析:(1)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无机盐、碳源和氮源等物质,以满足生物生长的需求:培养基制作后需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由于本实验的目的是获得可耐受高浓度β-苯乙醇的酵母菌株,因此实验初筛、复筛和再次复筛时培养基中添加的B苯乙醇浓度要逐渐升高。(2)根据计算公式:(平均菌落数)÷涂布体积×稀释倍数-每毫升菌液中的菌体数,可知:(平均菌落数)=0.1mL×104=4.5×106个,所以平板上的平均菌落数是45个;液体培养是指将微生物直接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并不断振荡或搅拌,可以迅速得到大量繁殖体。(3)由实验目的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葡萄糖溶液的浓度,因变量是YDF-1的增殖情况,可通过显微镜直接计数这一简便的方法来确定其增殖情况,因此实验的设计思路是设置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葡萄糖溶液,再向其中分别接种等量的YDF-1,每天定时用血细胞计数板统计溶液中的菌体数量,增殖效果最佳的葡萄糖溶液即为YDF-1增殖的最佳浓度。13、答案:(1)柠檬酸钠;防止血液凝固;红细胞的洗涤(2)BDF(3)分离范围;每克凝胶膨胀时吸水7.5克;去除凝胶中带有的微生物,排除凝胶内的空气;气泡会扰乱洗脱液中蛋白质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4)清蛋白;α1球蛋白14、答案:(1)没有核模包围的细胞核;醋酸菌(2)酸性重铬酸钾;灰绿(3)稀释涂布平板法;平板划线法不能确定取样的多少,且最初画线处生长出来的菌落聚集在一起,无法计数。灼烧接种环时杀死的细菌无法计数(4)隔绝氧气,防止空气中微生物污染;酒精发酵瓶没有及时放出二氧化碳,应该每12小时将瓶盖拧松一次,放出二氧化碳、发酵瓶中发酵物太少,发酵瓶的发酵物应当装满发酵瓶的2/3解析:(1)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细胞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醋酸菌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果酒发酵过程应该是先通气后密封,参与果醋制作的醋酸菌是嗜氧菌,因此醋酸发酵的整个过程都需要有氧气参与。(2)酒精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来检测,颜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3)纯化酵母菌菌种常用的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而统计发酵液中活菌的数目时不能用平板划线法,原因是平板划线法不能确定取样的多少、最初画线处生长出来的菌落聚集在一起无法计数、灼烧接种环时死亡的菌体数无法估算等。(4)制作柑橘酒是利用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应为无氧环境,矿泉水瓶用瓶盖密封可以隔绝氧气,还可以防止空气中微生物污染;实验过程中,某同学制作柑橘酒的矿泉水瓶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从发酵瓶的发酵情况可推知该同学操作中的两处错误:①酒精发酵瓶没有及时放出二氧化碳,应该每隔一段时间将瓶盖拧松一次,放出二氧化碳。②发酵瓶中发酵物太少,发酵瓶的发酵物应当装满发酵瓶的2/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学月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第三学月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月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读图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