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 以下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1. 合金在生物工程、航空航天、电子工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
A. 生铁 B. 稀土元素 C. 硬铝 D. 储氢合金
2. 流感来袭,保持环境清洁非常重要,下列有关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
A. 酒精 B. Ca(ClO)2 C. 活性炭 D. 84消毒液
3. 在纳米材料备受重视的今天,胶体化学对纳米材料的制备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如图是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示意图,相关表述不合理的是( )
A. 可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别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
B. Fe(OH)3胶粒直径在1~100nm范围
C. 由图可知制备胶体的离子方程式Fe3++3OH−=Fe(OH)3(胶体)
D. 观察到液体由黄色变为红褐色
4. 化学物质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苏打和小苏打可用作食用碱 B. 钛合金可作载人潜水器的耐压球壳
C. 过氧化钠作呼吸面具和潜水艇的供氧剂 D. Fe3O4常用作油漆、涂料等的红色颜料
5. 实验安全是保证实验科研的前提.下列相关操作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 在通风橱中制备氯气 B. 近距离俯视烧杯中钾与水的反应
C. 钠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D. Na2O2等固体可以随便丢弃
6. 使用化学用语使表述更准确,下列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
A. S2−的结构示意图:
B. KClO3的电离方程式:KClO3=K++Cl5++3O2−
C. CH4的分子结构模型:
D. 用电子式表示H2O的形成过程:
7. 下列物质按混合物、碱、盐的顺序排列的是( )
A. 食盐、氧化钙、硫酸钠 B. 稀硫酸、碳酸钠、碳酸氢钠
C. 漂白液、氢氧化亚铁、硫酸铜 D. 冰水混合物、碱式碳酸铜、氯化铜
8. 以下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K+、Na+、Mn2+、Cl− B. HCO3−、Na+、NO3−、H+
C. Ba2+、K+、NO3−、SO42− D. Ca2+、K+、Cl−、CO32−
9.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11.2LCl2与足量Fe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A
B. 0.1mol/LBaCl2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0.2mol
C. 7.2gCaO2物质的量为0.1NA
D. 常温常压下,1molN2O气体的原子数为3NA
10.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璀璨夺目的焰火与化学的焰色试验有关,关于焰色试验说法正确的是( )
A. 做焰色试验时可用铜丝代替铂丝
B. Na2O和NaOH的焰色均为黄色
C. 需用稀硫酸清洗铂丝并在火焰上灼烧至与原来火焰颜色相同
D. 检验Na2CO3中混有的少量K2CO3可在火焰上灼烧直接观察焰色
11. 下列物质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 FeCl3→FeCl2 B. NaOH→NaCl
C. CuO→Cu(OH)2 D. Cl2→NaClO
12. 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 向NaOH溶液中滴加FeCl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B. 在坩埚中对钠块加热,钠块熔化并燃烧,残留淡黄色固体
C. 向脱脂棉包裹的干燥过氧化钠粉末滴水,棉花燃烧
D. 向硫酸铜溶液加入绿豆大小的钠块,不能置换出铜单质
13. 类比是研究物质性质常用的方法之一,下列类比不合理的是( )
A. 由CO2能与CaO反应生成CaCO3,推测SO2能与CaO反应生成CaSO3
B. 向碳酸钠固体滴加几滴水,测得温度上升,推测向碳酸氢钠固体滴几滴水温度也上升
C. 硅可作半导体器件,推测周期表金属与非金属交界线的锗具有半导体性能
D. NaClO溶液能与CO2反应,推测NaClO溶液能与稀硫酸反应
14. 如图从微观的角度探析NaCl能够导电的实质,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 在通电的条件下,NaCl才能电离
B. NaCl由分子构成
C. 微粒a表示的是Cl−
D. 该图可描述熔融的NaCl能够导电的实质
15. 配制500mL0.1mol/L的NaOH溶液,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①:将NaOH固体直接放在托盘天平上称取
B. 图②:溶解后的溶液立即转移至容量瓶
C. 图③:需要将烧杯和玻璃棒的洗涤液一并转移至容量瓶中
D. 图④:定容时若俯视观察,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16. 下列实验中“推理或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不相符合的一组是 ( )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推理或结论
A
收集一试管生成的气体,靠近酒精灯点燃,听到爆鸣声
验证铁与水蒸气反应产生氢气
B
将点燃的H2伸入充满Cl2的集气瓶中,H2安静地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
验证Cl2能支持H2燃烧
C
Na置于空气中,表面迅速变暗
Na常温下易与氧气反应
D
将未打磨的铝片放入NaOH溶液中,开始没有明显现象
铝不能和NaOH溶液反应
A. A B. B C. C D. D
17.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 向碳酸钠溶液中通入CO2:CO32−+CO2+H2O=2HCO3−
B. 工业制漂白液:Cl2+2OH−=Cl−+ClO−+H2O
C. 向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Fe2++Cl2=Fe3++2Cl−
D. 复方氢氧化铝片做抗酸药(胃酸为强酸):3H++Al(OH)3=Al3++3H2O
18. 下列实验设计安全且结论合理的是 ( )
图①
图①
图①
图①
A. 图①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无明显现象
B. 图②可比较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
C. 图③实验室制备CO2气体
D. 图④将绿豆大小钾投入水中,观察钾与水的反应
19.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与d同族且d的单质为黄绿色气体,b在同周期半径最大,c的氢氧化物在酸或强碱溶液中都能溶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原子半径:c>d>a
B. 氢氧化物碱性:b>c
C.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d>a
D. b与a、d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20. 我国城市自来水厂现常用ClO2替代氯气消毒,工业上可用2NaClO3+SO2+X=2ClO2+2NaHSO4制备Cl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X为H2SO4
B. 反应中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之比为1:1
C. 该反应中SO2只作还原剂
D. 该反应中氧化性强弱顺序为NaClO3>NaHSO4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流程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3.0分)
21. 我国科学家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联合以氯化钠、氨及二氧化碳为原料,同时生产纯碱和氯化铵两种产品,又称“侯氏制碱法”,对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下列是制备纯碱的工艺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NH3的电子式为 ;氯化铵的化学式为 ,其常见用途有 (写一条)。
(2)粗盐水中含大量SO42−、Mg2+,“除杂”时依次加入过量的NaOH、BaCl2、Na2CO3提纯NaCl,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加入Na2CO3的目的 。
(3)若在实验室中进行“分离”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
(4)循环Ⅰ中参与循环的物质是 ;分析上述流程,所涉及的反应属于 (氧化还原反应或非氧化还原反应)。
(5)制得的纯碱可能含少量NaCl,简述检验杂质的方法 。
(6)NaCl有广泛的用途.通电的条件下可由饱和食盐水制备烧碱(NaOH)和氯气,同时还产生氢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
22. 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中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并探究其性质,所用仪器及药品如图(某些夹持仪器已省略):
Ⅰ.制备并收集氯气
(1)①中用软锰矿和浓盐酸制取Cl2的化学方程式为 ;仪器A的名称为 。
(2)上述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 (填接口编号)。
Ⅱ.漂白性实验
(3)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干燥的Cl2有无漂白性,从左侧导管口通入未经干燥的氯气, (填“打开”或“关闭”,下同)K1, K2,试管里红纸片无明显变化,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
Ⅲ.氯水光照实验
(4)利用数字化实验探究氯水在光照条件下的变化。用强光照射氯水,测得氯水的pH随时间变化如图(一)所示,其pH下降的原因 ;请在图(二)画出溶液中氯离子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图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9.0分)
23. 家中的食品、调味品、洗涤剂和药品等都含有化学物质,以下是胃药和加碘食盐的标签,回答下列问题:
(1)标签中涉及到的金属元素有Na、Mg、Al、K,非金属元素有 、 、C、Si、Cl、I(填元素符号);Mg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K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2)以上非金属元素位于同主族的有 (填元素名称)。
(3)以上非金属元素分别与氧形成的共价化合物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填化学式)。
(4)比较下列性质,用“>”、“=”或“<”填空:
①酸性:H2CO3 H2SiO3
②还原性:HCl HI
(5)用以下对比实验探究Mg、Al的金属性强弱以及Cl、I的非金属性强弱。
比较Mg、Al金属性强弱
比较Cl、I非金属性强弱
选择试剂:冷水、酚酞
选择的试剂:新制氯水、KI溶液
操作:将打磨好的镁片和铝片
操作:向盛有4mLKI溶液的试管中加入1mL氯水,振荡
现象:Mg片表面逐渐产生气泡,溶液变为浅红色,铝片的表面和溶液无明显变化
现象:
离子方程式:
结论:金属性Mg强于Al
结论:非金属性Cl强于I
24. “价类”二维图是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工具,如图所示是铁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
(1)X、Y分别代表 、 ;Z在空气中转化为W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某小组研究FeSO4性质,预测FeSO4能与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填序号)。
①NaOH溶液
②氯水
③稀盐酸
④酸性KMnO4溶液
⑤镁
⑥碳酸钠
(3)铁盐溶液可用于金属刻蚀.如用FeCl3溶液刻蚀铜制电路板,FeCl3被 (填“还原”或“氧化”)为FeCl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为检验食品中的铁元素,可将菠菜剪碎、研磨、溶解、 ,然后将少许滤液加入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硝酸(稀硝酸具有氧化性),再滴加几滴KSCN溶液,振荡,若观察到 现象,说明试验样品中含有铁元素。
(5)高铁酸钠是一种能杀菌、脱色、除臭的新型高效水处理剂。工业上可用NaClO氧化Fe(OH)3的方法制备Na2FeO4,其原理为3NaClO+2Fe(OH)3+4NaOH=2Na2FeO4+3NaCl+5H2O,用双线桥法表示该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5. 已知400g质量分数为10%的Fe2(SO4)3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铁粉充分反应,此时溶液体积为100mL。试计算:
(1)Fe2(SO4)3的物质的量 ;
(2)反应后溶液中Fe2+的物质的量浓度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生铁为铁、碳合金,故A正确;
B.稀土元素是17种金属的总称,故B错误;
C.硬铝是Al、Cu、Mg、Mn形成的合金,故C正确;
D.储氢合金是多种金属形成的合金,故D正确;
故选:B。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为合金,据此判断。
本题考查了合金的判断,明确合金概念及组成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2.【答案】B
【解析】解:A.酒精属于化合物,在水溶液里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故A错误;
B.Ca(ClO)2属于化合物,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均导电,属于电解质,故B正确;
C.活性炭属于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
D.84消毒液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B。
电解质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据此回答。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导电性、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判断,明确物质导电的原因与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关系是解本题关键,注意混合物、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3.【答案】C
【解析】解:A.胶体具有特征性质丁达尔效应,可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故A正确;
B.Fe(OH)3胶粒的直径在1~100nm范围,在分散剂中形成胶体分散系,故B正确;
C.饱和氯化铁溶液第如沸水中加热到红褐色得到氢氧化铁胶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3H2O=△Fe(OH)3(胶体)+3H+,故C错误;
D.氯化铁溶液为黄色,滴入沸水加热生成的氢氧化铁胶体为红褐色,观察到液体由黄色变为红褐色,故D正确;
故选:C。
A.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B.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1~100nm;
C.饱和氯化铁溶液第如沸水中加热到红褐色得到氢氧化铁胶体;
D.氯化铁溶液为黄色,滴入沸水加热生成的氢氧化铁胶体为红褐色。
本题考查了胶体制备、胶体性质、胶体组成等知识点,注意知识的熟练掌握,题目难度不大。
4.【答案】D
【解析】解:A.苏打是碳酸钠的俗名、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名,均显弱碱性,均能与酸性物质反应,可用作食用碱,故A正确;
B.载人潜水器的耐压球壳是用钛合金制造的,钛合金具有强度大、耐高压、不易被腐蚀的性质,适宜制造作潜水器的材料,故B正确;
C.过氧化钠能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并能净化潜水艇内空气,可用作呼吸面具和潜水艇的供氧剂,故C正确;
D.Fe2O3是红色固体,常用作油漆、涂料等的红色颜料,Fe3O4是黑色固体,不能作红色颜料,故D错误;
故选:D。
A.苏打、小苏打均显弱碱性,均能与酸性物质反应;
B.潜水器需要下潜到深水中,则制造潜水器的材料应具有耐高压、强度大、耐腐蚀的性质;
C.过氧化钠能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可作氧气来源;
D.Fe3O4是黑色固体,Fe2O3常用作油漆、涂料等的红色颜料。
本题考查物质的组成、性质及用途,把握物质的成分及性质、发生的反应、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运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题目难度不大。
5.【答案】A
【解析】解:A.为了防止中毒,制备有毒气体的实验时,要及时将气体排出,所以要在通风橱中进行,故A正确;
B.钾性质活泼,金属钾在空气中的燃烧非常剧烈且放出大量的热,近距离观察容易发生危险,故B错误;
C.钠遇水生成氢气,不可用湿抹布盖灭,否则引起爆炸,故C错误;
D.实验室做实验剩余的药品,“三不一要”:不拿出实验室,不拿随意丢弃,不能放回原瓶,要放在指定的容器内,故D错误;
故选:A。
A.为了防止中毒,制备有毒气体的实验时,要及时将气体排出;
B.金属钾在空气中的燃烧非常剧烈且放出大量的热,近距离观察容易发生危险;
C.根据钠性质分析钠着火的处理方法;
D.Na2O2具有强氧化性。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实验操作或安全事故处理,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6.【答案】C
【解析】解:A.S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S2−的结构示意图为,故A错误;
B.KClO3电离生成K+和ClO3−,电离方程式为KClO3=K++ClO3−,故B错误;
C.CH4为正四面体结构的分子,并且C原子半径大于H,其分子结构模型为,故C正确;
D.H2O是共价化合物,H和O之间共用1对电子,电子式表示H2O的形成过程为,故D错误;
故选:C。
A.S2−的电子数为18,最外层电子数为8;
B.KClO3电离生成K+和ClO3−;
C.CH4分子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并且C原子半径大于H;
D.H2O是共价化合物,不存在电子得失。
本题考查了常见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涉及电子式、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电离方程式、分子结构模型等知识,明确常见化学用语的书写原则为解答关键,试题培养了学生的规范答题能力,题目难度不大。
7.【答案】C
【解析】解:A.食盐属于混合物,氧化钙属于氧化物,硫酸钠属于盐,故A错误;
B.稀硫酸属于混合物,碳酸钠属于盐,碳酸氢钠属于盐,故B错误;
C.漂白液属于混合物,氢氧化亚铁属于碱,硫酸铜属于盐,故C正确;
D.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碱式碳酸铜属于盐,氯化铜属于盐,故D错误;
故选:C。
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由金属离子(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是盐,据此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物质类别的判别,抓住混合物、酸、碱、盐的特征、熟悉常见的物质的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答案】A
【解析】解:A.K+、Na+、Mn2+、Cl−之间不发生反应,能大量共存,故A正确;
B.HCO3−、H+之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Ba2+、SO42−之间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Ca2+、CO32−之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A。
离子之间不生成气体、沉淀、弱电解质或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络合反应、双水解等反应时能大量共存,以此进行判断。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判断,为高频考点,明确常见离子的性质及离子反应发生条件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常见离子不能共存的情况,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与应用能力,题目难度不大。
9.【答案】D
【解析】解:A.标准状况下,11.2LCl2与足量Fe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1.2L22.4L/mol×2×NAmol−1=NA,故A错误;
B.溶液体积未知,无法计算钡离子个数,故B错误;
C.物质的量的单位为mol,7.2gCaO2物质的量为:7.2g72g/mol=0.1mol,故C错误;
D.1个N2O含有3个原子,常温常压下,1molN2O气体的原子数为3NA,故D正确;
故选:D。
A.氯气与铁反应生成氯化铁,氯气完全反应,依据氯气的量计算转移电子数;
B.溶液体积未知;
C.依据n=mM计算;
D.1个N2O含有3个原子。
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注意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
10.【答案】B
【解析】解:A.焰色试验用铂丝或铁丝,因为铜元素的焰色试验为绿色,故不能用于铜丝,故A错误;
B.钠元素焰色试验呈黄色,两者中都含钠元素,所以焰色试验均为黄色,故B正确;
C.稀硫酸加热时不能挥发,干扰实验,应选稀盐酸洗涤,故C错误;
D.钠的焰色为黄色,可直接观察,观察K的焰色需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钠的黄光会遮盖钾的紫色,不能直接观察K的焰色,故D错误;
故选:B。
A.焰色试验用铂丝或铁丝;
B.钠元素焰色试验呈黄色;
C.稀硫酸加热时不能挥发,干扰实验;
D.钠的焰色为黄色,可直接观察,观察K的焰色需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焰色试验,掌握物质的检验、分离、仪器的使用等实验基本操作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注意焰色试验为元素的物理性质。
11.【答案】C
【解析】解:A.氯化铁和还原性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反应为:2FeCl3+Fe=3FeCl2,故A错误;
B.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能一步实现转化,故B错误;
C.氧化铜不溶于水,也与水不反应,CuO→Cu(OH)2,不能一步实现,故C正确;
D.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可以一步反应直接实现,故D错误;
故选:C。
A.氯化铁和还原性物质反应可生成氯化亚铁;
B.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
C.氧化铜不溶于水,也与水不反应;
D.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
本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知识,侧重考查物质间的相互转化,熟悉氯气及含氯化合物性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12.【答案】A
【解析】解:A.向NaOH溶液中滴加FeCl3溶液,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故A错误;
B.在坩埚中对钠块加热,钠块熔化并燃烧,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残留淡黄色固体,故B正确;
C.过氧化钠粉末和水反应生成氧气并放热,棉花燃烧,故C正确;
D.向硫酸铜溶液加入绿豆大小的钠块,钠先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硫酸铜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生成Cu单质,故D正确;
故选:A。
A.向NaOH溶液中滴加FeCl3溶液,生成氢氧化铁;
B.在坩埚中对钠块加热,钠块熔化并燃烧生成过氧化钠;
C.过氧化钠粉末和水反应生成氧气并放热;
D.向硫酸铜溶液加入绿豆大小的钠块,钠先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本题考查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难度不大,熟悉钠和各物质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
13.【答案】B
【解析】解:A.CO2和SO2都是酸性氧化物,可与CaO反应生成对应的盐,故A正确;
B.碳酸钠溶于水放热,温度上升,碳酸氢钠溶于水吸热,温度下降,故B错误;
C.硅可作半导体器件,推测周期表金属与非金属交界线的锗具有半导体性能,故C正确;
D.NaClO溶液能与CO2反应属于相对强的酸制取弱酸,硫酸酸性强于碳酸,由此推测NaClO溶液能与稀硫酸反应,故D正确;
故选:B。
A.CO2和SO2都是酸性氧化物,可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对应的盐;
B.碳酸钠溶于水放热,碳酸氢钠溶于水吸热;
C.硅可作半导体器件;
D.相对强的酸制取弱酸。
本题考查化学规律,侧重考查学生物质之间反应的掌握情况,试题难度中等。
14.【答案】D
【解析】解:A.氯化钠电离条件为溶于水或者加热熔融,所以氯化钠在溶液中或者加热熔融不需要通电就能电离,故A错误;
B.氯化钠为离子化合物,在氯化钠晶体中,Na+和Cl−以离子键相结合,由阴、阳离子构成,故B错误;
C.阳离子移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微粒a表示的是Na+,故C错误;
D.熔融的NaCl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在外加电源的作用下可定向移动,该图可描述熔融的NaCl能够导电的实质,故D正确;
故选:D。
A.氯化钠电离条件为溶于水或者加热熔融;
B.NaCl是离子化合物由阴、阳离子构成;
C.阳离子移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
D.熔融的NaCl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在外加电源的作用下可定向移动。
本题考查了NaCl能够导电的实质,难度不大,一定要注意氯化钠在溶液中或者加热熔融不需要通电就能电离。
15.【答案】C
【解析】解:A.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称量时应放在小烧杯或者称量瓶中进行,故A错误;
B.氢氧化钠溶解产生大量的热,解后的溶液应冷却到室温再转移至容量瓶,否则易损耗容量瓶,故B错误;
C.要使配制溶液浓度准确,应保证将所有的溶质全部转移到容量瓶,需要将烧杯和玻璃棒的洗涤液一并转移至容量瓶中,故C正确;
D.定容时若俯视观察,导致溶液体积偏小,依据c=nV可知,溶液浓度偏高,故D错误;
故选:C。
A.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
B.氢氧化钠溶解产生大量的热;
C.要使配制溶液浓度准确,应保证将所有的溶质全部转移到容量瓶;
D.定容时若俯视观察,导致溶液体积偏小,依据c=nV进行误差分析。
本题考查了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明确配制原理及操作步骤,熟悉容量瓶构造特点及使用注意事项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16.【答案】D
【解析】解:A.高温下Fe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则收集一试管生成的气体,靠近酒精灯点燃,听到爆鸣声,故A正确;
B.氢气能在氯气中燃烧,且产生苍白色火焰,则验证Cl2能支持H2燃烧,故B正确;
C.常温下,Na易与氧气反应生成Na2O,导致表面迅速变暗,故C正确;
D.Al表面含有Al2O3,Al2O3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2和H2O,Al2O3溶解后Al再和NaOH溶液反应,故D错误;
故选:D。
A.高温下Fe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
B.氢气能在氯气中燃烧,且产生苍白色火焰;
C.常温下,Na易与氧气反应生成Na2O;
D.Al表面含有Al2O3,Al2O3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2和H2O。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反应与现象、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17.【答案】C
【解析】解:A.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离子方程式为CO32−+CO2+H2O=2HCO3−,故A正确;
B.工业上用氯气和NaOH溶液制取漂白液,生成NaCl、NaClO和H2O,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故B正确;
C.电荷不守恒,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故C错误;
D.氢氧化铝和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离子方程式为3H++Al(OH)3=Al3++3H2O,故D正确;
故选:C。
A.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
B.工业上用氯气和NaOH溶液制取漂白液,生成NaCl、NaClO和H2O;
C.电荷不守恒;
D.氢氧化铝和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
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侧重考查分析、判断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明确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离子方程式书写规则、发生的反应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18.【答案】B
【解析】解:A.碳酸钠是强碱弱酸盐,其水溶液呈碱性,所以碳酸钠溶液中加入酚酞后,溶液变红色,故A错误;
B.碳酸氢钠固体受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碳酸钠固体较稳定,受热不易分解,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B正确;
C.石灰石和浓硫酸反应生成微溶物硫酸钙,阻止进一步反应,故C错误;
D.K和水反应剧烈,应该用小烧杯盛放水,否则生成的氢气及产生的热量不易排出而产生安全事故,故D错误;
故选:B。
A.酚酞遇碱溶液变红色;
B.碳酸氢钠固体受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石灰石和浓硫酸反应生成微溶物硫酸钙;
D.K和水反应剧烈,应该用小烧杯盛放水。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反应与现象、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19.【答案】C
【解析】解:由分析可知,a为F、b为Na、c为Al、d为Cl元素;
A.同周期主族元素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则原子半径:Al>Cl>F,故A正确;
B.金属性:Na>Al,则碱性:NaOH>Al(OH)3,故B正确;
C.元素非金属性:Cl
故选:C。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与d同族且d的单质为黄绿色气体,可知a为F元素、d为Cl元素;b在同周期半径最大,其处于IA族,而b的原子序数大于氟,故b为Na元素;c的氢氧化物在酸或强碱溶液中都能溶解,可知c为Al元素。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推动元素是解题的关键,熟练掌握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化合物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0.【答案】B
【解析】解:A.X为H2SO4,故A正确;
B.反应中还原产物是2molClO2,氧化产物是1molNaHSO4,故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之比为2:1,故B错误;
C.该反应中SO2全部被氧化为NaHSO4,只做还原剂,故C正确;
D.该反应中NaClO3做氧化剂,NaHSO4为氧化产物,故氧化性强弱顺序为NaClO3>NaHSO4,故D正确;
故选:B。
根据质量守恒可知,2NaClO3+SO2+X=2ClO2+2NaHSO4中X的化学式为H2SO4,则此反应方程式为2NaClO3+SO2+H2SO4=2ClO2+2NaHSO4,NaClO3中氯元素由+5价被还原为+4价,NaClO3做氧化剂,ClO2为还原产物,SO2中硫元素由+4价被氧化为+6价,SO2为还原剂,2molNaHSO4中有1mol为氧化产物,另外1molNaHSO4是由硫酸生成的,硫酸没有参与氧化还原反应,在此反应中做酸,据此分析。
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判断以及氧化性强弱的比较等,难度不大,应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21.【答案】 NH4Cl 氮肥 Ba2++CO32−=BaCO3↓ 烧杯、漏斗、玻璃棒 CO2 非氧化还原反应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先滴加稀硝酸,至不再产生气泡后,再滴加硝酸银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则说明含有Cl−,反之则无 2NaCl+2H2O=通电2NaOH+H2↑+Cl2↑
【解析】解:(1)氨气分子中N原子与H原子间共用1对电子,N原子的外围达到8电子结构,其电子式,氯化铵的化学式为:NH4Cl,其常见用途有:氮肥,
故答案为:;NH4Cl;氮肥;
(2)粗盐水中含大量SO42−、Mg2+,“除杂”时依次加入过量的NaOH、BaCl2、Na2CO3提纯NaCl,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加入Na2CO3的目的是除去钡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CO32−=BaCO3↓,
故答案为:Ba2++CO32−=BaCO3↓;
(3)在实验室中进行“分离”操作是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
故答案为:烧杯、漏斗、玻璃棒;
(4)循环Ⅰ中参与循环的物质是:CO2,分析上述流程,所涉及的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故答案为:CO2;非氧化还原反应;
(5)制得的纯碱可能含少量NaCl,检验杂质的方法: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先滴加稀硝酸,至不再产生气泡后,再滴加硝酸银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则说明含有Cl−,反之则无,
故答案为: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先滴加稀硝酸,至不再产生气泡后,再滴加硝酸银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则说明含有Cl−,反之则无;
(6)通电的条件下由饱和食盐水制备烧碱(NaOH)和氯气,同时还产生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通电2NaOH+H2↑+Cl2↑,
故答案为:2NaCl+2H2O=通电2NaOH+H2↑+Cl2↑。
粗盐水加入试剂除去杂质离子,得到氯化钠,制成饱和食盐水,通入氨气氨化,再通入二氧化碳碳酸化,分离得到碳酸氢钠晶体,煅烧得到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
(1)氨气分子中N原子与H原子间共用1对电子,N原子的外围达到8电子结构,氯化铵是铵根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离子化合物,可做氮肥;
(2)加入Na2CO3的目的是除去钡离子;
(3)在实验室中进行“分离”操作是过滤,结合操作选择仪器;
(4)参与反应过程,最后又生成的物质可以循环利用,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不变的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5)制得的纯碱可能含少量NaCl,可以利用氯离子的检验方法设计检验方法,取样溶解加入稀硝酸,再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生成白色沉淀;
(6)通电的条件下由饱和食盐水制备烧碱(NaOH)和氯气,同时还产生氢气。
本题考查了物质制备、物质性质的分析判断,注意知识的理解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22.【答案】MnO2+4HCl(浓)=△MnCl2+Cl2↑+2H2O 圆底烧瓶 e→f→b→c→h→g→d 关闭 打开 干燥的氯气无漂白性 氯水中次氯酸见光分解产生盐酸,酸性增强,pH下降
【解析】解:(1)①实验室用二氧化锰氧化浓盐酸来制备氯气,反应的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仪器A的名称为圆底烧瓶,
故答案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圆底烧瓶;
(2)根据分析,上述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e→f→b→c→h→g→d,
故答案为:e→f→b→c→h→g→d;
(3)从左侧导管口通入未经干燥的氯气,关闭K1,打开K2,让氯气通过浓硫酸进行干燥,试管里红纸片无明显变化,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
故答案为:关闭;打开;干燥的氯气无漂白性;
(4)次氯酸见光分解生成盐酸和氧气,故酸性增强,溶液中的pH减小,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增大;故图为,
故答案为:氯水中次氯酸见光分解产生盐酸,酸性增强,pH下降;。
①中用二氧化锰氧化浓盐酸加热来制备氯气,氯气中通常含有HCl和H2O,可用④饱和食盐水除去HCl,用②浓硫酸干燥氯气,因氯气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法收集,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防止氯气污染空气,以此解答(1)~(2);
(3)从左侧导管口通入未经干燥的氯气,关闭K1,打开K2,让氯气通过浓硫酸进行干燥,据此判断干燥的氯气有没有漂白性;
(4)次氯酸见光分解生成盐酸和氧气,故酸性增强,溶液中的pH减小,氢离子浓度增大。
本题考查氯气的制备和性质实验,题目综合性较强,侧重分析能力及实验能力及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综合考查,注意氯气的漂白性的探究实验原理,题目难度中等。
23.【答案】H O 第三周期IIA族 碳和硅,氯和碘 H2O2 > < 分别放入冷水中,并滴加两滴酚酞 溶液由无色变为棕黄色 Cl2+2I−=2Cl−+I2
【解析】解:(1)还有的非金属元素为H和O;Mg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IIA族;K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答案为:H;O;第三周期IIA族;;
(2)碳和硅,氯和碘位于同主族,
故答案为:碳和硅,氯和碘;
(3)H2O2中H和O之间为极性键,O和O之间为非极性键,其他非金属元素与氧元素形成的共价化合物中只含极性共价键,
故答案为:H2O2;
(4)同主族从上往下非金属性减弱,故非金属性C>Si,酸性:H2CO3>H2SiO3;同主族从上往下非金属性减弱,故非金属性Cl>I,单质的氧化性Cl2>I2,氢化物的还原性HCl
故答案为:>;<;
(5)金属与水反应放出氢气的快慢可判断金属性强弱,将Mg和Al分别放入冷水中,Mg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溶液变红,而铝不反应,可得出金属性Mg强于Al;KI溶液无色,若溶液由无色变为棕黄色,说明氯气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碘水为棕黄色,可证明非金属性Cl强于I,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I−=2Cl−+I2,
故答案为:分别放入冷水中,并滴加两滴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棕黄色;Cl2+2I−=2Cl−+I2。
(1)还有的非金属元素为H和O;Mg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IIA族;
(2)碳和硅,氯和碘位于同主族;
(3)H2O2中H和O之间为极性键,O和O之间为非极性键;
(4)同主族从上往下非金属性减弱,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依次减弱,氢化物的还原性依次增强;
(5)金属与水反应放出氢气的快慢可判断金属性强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单质的氧化性越强。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侧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试题难度中等。
24.【答案】氧化物 Fe2O3 4Fe(OH)2+O2+2H2O=4Fe(OH)3 ②④⑤ 还原 2Fe3++Cu=2Fe2++Cu2+ 过滤 溶液变红
【解析】解:(1)FeO是铁的氧化物,X表示氧化物,则Y表示三价铁的氧化物,Y为Fe2O3;Z表示二价铁的氢氧化物,Z为Fe(OH)2,W表示三价铁的氢氧化物,W为Fe(OH)3,Fe(OH)2和O2反应生成Fe(OH)3,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
故答案为:氧化物;Fe2O3;4Fe(OH)2+O2+2H2O=4Fe(OH)3;
(2)FeSO4具有还原性,氯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氧化性可以和FeSO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FeSO4也具有氧化性,Mg的还原性强于Fe,FeSO4也可以和Mg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选②④⑤,
故答案为:②④⑤;
(3)用FeCl3溶液刻蚀铜制电路板,Fe元素由+3价下降到+2价,FeCl3被还原成FeCl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2++Cu2+,
故答案为:还原;2Fe3++Cu=2Fe2++Cu2+;
(4)为检验食品中的铁元素,可将菠菜剪碎、研磨、溶解、过滤,然后将少许滤液加入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硝酸(稀硝酸具有氧化性),将Fe2+氧化为Fe3+,再滴加几滴KSCN溶液,振荡,若观察到溶液变红,说明试验样品中含有铁元素,
故答案为:过滤;溶液变红;
(5)反应3NaClO+2Fe(OH)3+4NaOH=2Na2FeO4+3NaCl+5H2O中Cl元素由+1价下降到−1价,Fe元素由+3价上升到+6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用双线桥法表示该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为:,
故答案为:。
(1)FeO是铁的氧化物,X表示氧化物,则Y表示三价铁的氧化物,Y为Fe2O3;Z表示二价铁的氢氧化物,Z为Fe(OH)2,W表示三价铁的氢氧化物,W为Fe(OH)3,Fe(OH)2和O2反应生成Fe(OH)3;
(2)FeSO4具有还原性,氯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氧化性可以和FeSO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FeSO4也具有氧化性,Mg的还原性强于Fe,FeSO4也可以和Mg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用FeCl3溶液刻蚀铜制电路板,Fe元素由+3价下降到+2价,FeCl3被还原成FeCl2;
(4)为检验食品中的铁元素,可将菠菜剪碎、研磨、溶解、过滤,然后将少许滤液加入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硝酸(稀硝酸具有氧化性),将Fe2+氧化为Fe3+,再滴加几滴KSCN溶液,振荡,若观察到溶液变红;
(5)反应3NaClO+2Fe(OH)3+4NaOH=2Na2FeO4+3NaCl+5H2O中Cl元素由+1价下降到−1价,Fe元素由+3价上升到+6价。
本题考查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侧重考查学生含铁物质性质的掌握情况,试题难度中等。
25.【答案】0.1mol 3mol/L
【解析】解:(1)m[Fe2(SO4)3]=400g×10%=40g,则n[Fe2(SO4)3]=40g400g/mol=0.1mol,
故答案为:0.1mol;
(2)发生反应:Fe2(SO4)3+Fe=3FeSO4,可知溶液中n(Fe2+)=3n[Fe2(SO4)3]=0.1mol×3=0.3mol,则溶液中c(Fe2+)=0.3mol0.1L=3mol/L,
故答案为:3mol/L。
(1)根据m(溶质)=m(溶液)×ω(溶质)计算硫酸铁的质量,再根据n=mM计算硫酸铁的物质的量;
(2)发生反应:Fe2(SO4)3+Fe=3FeSO4,可知溶液中n(Fe2+)=3n[Fe2(SO4)3],再根据c=nV计算Fe2+的物质的量浓度。
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物质的量有关计算等,题目基础性强,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四川省泸州市泸县重点中学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上海市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关于胶体说法中正确的是,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02×1023, 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中学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1mlO2转移的电子数为0, 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