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课内阅读能力拓展卷-2022-2023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12838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中课内阅读能力拓展卷-2022-2023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12838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中课内阅读能力拓展卷-2022-2023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12838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中课内阅读能力拓展卷-2022-2023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期中课内阅读能力拓展卷-2022-2023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从选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根据选文内容填空,把里不正确的字划掉,文中“冒”字用得好,好在哪里?,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课内阅读能力拓展卷-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
燕子(节选)
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
另有几只却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横掠着,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1.从选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昏暗——( ) 经常——( )
2.这两段话主要写了小燕子 时的特点。
A.休息 B.飞行 C.捕捉食物
3.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1)画波浪线的句子采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把小燕子的_______比作___________。
(2)画横线的句子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描写燕子的诗句有很多,请你写出两句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荷花》节选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辫 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 涨)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副 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漂 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过了好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5.把( )里不正确的字划掉。
6.选文第一自然段第______句描写荷叶。这句话中,写荷叶颜色的词语是_______,写荷叶形态的词语是_______,写荷叶多而密的词语是_______。
7.作者细致观察了_____种白荷花开放的姿势,分别是:_____________
8.文中“冒”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为什么说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内容精彩回放。
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北京人把瓢虫叫作“花大姐”,好名字!
瓢虫,朱红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小圆点,特别漂亮。圆点是有定数的,不能瞎点小圆点,叫作“星”,有七星瓢虫、十四星瓢虫……星点不同。有的瓢虫吃蚜虫,是益虫;有的瓢虫吃马铃薯嫩叶,是害虫。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
10.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指通畅顺当,没有阻拦。________
①指缝隙严密闭合________
11.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12.读了这段文字我知道了,瓢虫有两种,一种吃蚜虫,是________;一种吃马铃薯嫩叶,是________。
13.文中划线的句子是________,请将它改为陈述句: ________。
阅读《陶罐和铁罐》选段,回答问题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14.用“ ”在选文中画出描写铁罐神态的词语。
15.“再说……”这里的省略号表示 ( )
A.陶罐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B.铁罐打断了陶罐的话。
16.读选文画“ ”的句子,想一想铁罐为什么瞧不起陶罐?铁罐真的像它自己说的那样永远存在,什么也不怕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快乐阅读。
鹿角和鹿腿(片段)
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 。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丛中蹦来跳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 在了后面。就在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挂 住了。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猛扑过来。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这次,狮子再也没追上。
鹿跑到一条小溪边,停下脚步,一边喘气,一边休息。他叹了口气,说:“两只( )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 )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17.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18.读画横线的句子时要用______________(高兴、后悔)的语气。鹿对自己的角和腿有了重新的认识:鹿角虽然____________,却让鹿差点_____________;鹿腿虽然______________,却让鹿________________。
19.有同学说:“美丽的鹿角不重要,实用的鹿腿才是重要的。”你同意他的说法吗?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我是一条伟大的河流,
那是因为我(遵 尊)循着这条规律,
不顾自身的安逸。
我用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
年年给人们带来利益。
这就使我受到(遵 尊)敬,光荣无比。
“也许,我将永远奔流不息;
可你早被遗忘,不再有人提起。”
河流的话果然应(检 验)。
河流至今长流不断,
而可怜的池子却一年年淤塞,
整个让青苔铺满,又让芦苇遮掩,
到头来完全枯干。
才能不利用就要衰退,
它会逐渐磨灭;
才能一旦让懒惰支配,
它就一无所为。
20.用“√”在文中括号里选择合适的汉字。
21.文中加点的“这”指的是什么?请用“_____”画出来。“河流的话”指什么?用“﹏﹏”画出来。
22.请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谈一谈你对画“ ”部分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23.选文第一句话主要介绍了__________,第______句话分析了蔡伦改进的造纸术得以传承下来的原因。
24.蔡伦改进的造纸术的原材料主要是_____________等。
25.用“△”画出描写蔡伦造纸过程的动词。这些动词形象地概括了蔡伦造纸的过程。
26.蔡伦改进的造纸方法得以传承下来的原因是( )。(多选)
A.原料容易得到 B.可以大量制造
C.价格便宜 D.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
阅读课文《赵州桥》片段,完成练习。
①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②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27.第①段主要围绕赵州桥( )的特点来写,从这段中对赵州桥( )、( )、( )和( )的具体描写我可以感受到。
28.用波浪线画出过渡句,这个句子在文中起 的作用。
29.“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创举”的意思是__________,“这种设计”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设计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好几百个:有从乡下来的农民,有撑船的船工,有做各种买卖的生意人,有留着长胡子的道士,有走江湖的医生,有摆小摊的摊贩,有官吏和读书人……
30.这段话主要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画上“ ”。
31.这段话主要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
A.列数字 B.举例子 C.作比较 D.打比方
32.结合课本插图,省略号省去的内容我还可以补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内片段和短文,完成练习。
花钟(节选)
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有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气温高,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深夜气温过低,开花也不适宜。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33.先用“ ”画出选段的关键语句,借助它概括选段的段意:
34.从选段中可以看出昙花的开花时间与( )有密切的关系(多选)
A.温度 B.湿度 C.光照 D.昆虫活动的时间
35.读选段中画“ ”的句子,说一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一天,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4公里路,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放了出来。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雄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西,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36.“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把句子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从文中加点的词语“二十只左右好像、大概”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仿照文中画“_____”的句子写一写你的观察和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内语段,完成练习。
小虾在缸里,十分自在。它们有的独自荡来荡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住缸壁。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动动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虾,它们会立即向别的安静的角落蹦去,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不停地舞动着前面那双细长的脚,脚末端那副钳子一张一张的,胡须也一翘一翘地摆动着,连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 )这时碰到正在闲游的同伴,说不定( )要打起来。小虾的搏斗很(激烈 猛烈),蹦出水面是常有的事,有时还会蹦到缸外的地面上。
39.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40.从括号里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用“√”标出来。
4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这段话的结构是( )
A.总——分 B.分——总
C.总一分一总
43.作者写小虾在缸里的自在生活时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参考答案:
1. 旷亮 偶尔 2.B 3. 比喻 尾巴 剪刀 小燕子飞行速度快 4.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分析】1.本题考查反义词的辨析,反义词就是意思相反的词语,要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从文中找出意思相反的词语即可。
“昏暗”的意思是光线不足;暗。在文中的反义词为:旷亮。
“经常”的意思是平常;日常。在文中的反义词为:偶尔。
2.本题考查文中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这两段话主要写了小燕子飞行时的特点。“斜飞”突出了小燕子在飞行时候的轻快和灵活性;“湖面上横掠着”“偶尔沾一下水面”,这样的描写是为了表现燕子动作上的迅捷和轻快。
3.本题考查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1)“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这句话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燕子的尾巴比作剪刀,形象的表明燕子尾巴的形状。
比喻:用跟甲事物有某种相似之处的乙事物来说明甲事物。比喻一般包括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比喻词(连接本体和喻体的词语)三个部分。
(2)“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形象地写出了小燕子飞行速度快。
4.本题考查诗句的识记。
描写燕子的诗句有很多,如: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5.辫 涨 副 漂 6. 2##二 碧绿 大圆盘 挨挨挤挤 7. 3##三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马上要破裂似的。 8.突出荷花的美丽和高洁,使荷花突现出来,还具有动态的美。 9.因为荷花是活生生的真实景色,非常美丽,那么看上去这一池荷花就像一大幅活的画。
【解析】5.考查了同音字的辨析。
花瓣:花冠的通常呈叶状的一个构成部分。故划去“辫”。
饱胀:饱满鼓胀。故划去“涨”。
一幅:表数量。用于布帛、纸张、图画等。故划去“副”。
飘动:依靠风或浪的推动而使其移动或轻轻摆动。故划去“漂”。
6.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阅读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 进行补充填空即可。从“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可知,第一自然段中第二句描写荷叶。这句话中,写荷叶颜色的词语是碧绿,写荷叶形态的词语是大圆盘,写荷叶多而密的词语是挨挨挤挤。
7.考查了根据短文内容填空的能力。
结合“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马上要破裂似的”填空。作者细致观察了三种白荷花开放的姿势。
8.考查了字词意思的理解。
结合“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可知,“冒”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白荷花开得快,突出白荷花的艳丽夺目、卓尔不群。
9.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说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是因为池中的荷花色彩鲜艳,形态各异,非常美丽,就像一幅画。从荷叶挨挨挤挤的样子和荷花展现出的不同姿态中可以体会出。这一池荷花看上去像一大幅色彩明丽的画,而荷花又是活生生的真实的景物。
10. 顺顺溜溜 严丝合缝 11.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 12. 益虫 害虫 13. 反问句 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应该改改口味,也吃蚜虫。
【分析】10.本题考查根据意思写词语。
作答时要认真审题,题中要求“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通读文章可知,第①题对应的词语是“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这句话中的“顺顺溜溜”一词。第②题对应的词语是“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这句话中的“严丝合缝”一词。
11.本题考查从文中找拟人句。
拟人句就是把某件东西比喻成有人的动作,而不是像童话形式。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不能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通读文章可知,文中“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即是一个拟人句。句子中把“折好”这一人的动作赋予了瓢虫。
12.本题考查课文内填空。
阅读文章,根据文中“有的瓢虫吃蚜虫,是益虫;有的瓢虫吃马铃薯嫩叶,是害虫。”可知,瓢虫有两种,一种吃蚜虫,是益虫;一种吃马铃薯嫩叶,是害虫。
13.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的判断及改写。
“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这句话是一个反问句。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是:
①判断反问句的肯定词(能、是、会等)前是否含有否定词,如有则去掉;如果没有则在肯定词前加上否定词“不”。
②删去肯定词或否定词前的“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助词。
③删去结尾的疑问助词“呢、吗”等,问号改为句号。
根据上述方法,可将“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这个反问句改写为: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应该改改口味,也吃蚜虫。
14.傲慢 轻蔑 恼怒 15.B 16.铁罐认为自己坚不可摧,而陶罐易碎,所以瞧不起陶罐。不是的,铁罐虽然结实,但铁容易氧化,时间长了便会生锈。
【解析】14.本题考查对人物神态写法的认识,神态描写就是人物的神情态度,表情等的描写,选段中描写铁罐神态的词语有傲慢、轻蔑、恼怒。
15.本题考查对省略号用法的认识,省略号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①引文或引述的话有所省略;②表重复词语的省略;③表列居同类事物和序数词语的省略;④表静默或思考;⑤表说话断断续续;⑥表语言的中断;⑦表话未说完,语意未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文中选段中的省略号表示话未说完。
16.本题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可知铁罐以为陶罐容易碰碎,所以就瞧不起陶罐。不是的,铁罐虽然结实,但铁容易氧化,时间长了便会生锈。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17.美丽 难看 18. 后悔 美丽 送命 难看 狮口逃生 19.我不同意他的说法,因为鹿角和鹿腿都很重要,它们各有各的长处。
【分析】17.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识记。
本题出自课文《鹿角和鹿腿》,由课文内容“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可知答案。
18.本题考查朗读句子以及理解句子的能力。
“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这句话写出了鹿对自己的角和腿有了重新的认识,鹿角虽然美丽,却让鹿差点送命;鹿腿虽然难看,却让鹿狮口逃生。从“差点送了我的命”可以读出鹿对美丽的鹿角充满了失望,而从“难看的腿”“却”“逃生”等词语可以读出鹿对原先嫌弃腿充满了后悔。
19.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
《鹿角和鹿腿》课文讲的是在丛林中,一只鹿遇到狮子奋力脱险的故事。鹿非常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四条难看的细长的腿。当遇险时,鹿的四条有力的腿救了它,而美丽的双角被树枝挂住,差点让它丢了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物各有所长,所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了它的长处。不要光图美丽,更要讲实用和它的存在价值。所以不认同“美丽的鹿角不重要,实用的鹿腿才是重要的。”这一观点,因为美丽的鹿角也是很重要的,它们各有各的长处。
20.遵 尊 验 21.不顾自身的安逸。我用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年年给人们带来利益。
“也许,我将永远奔流不息;可你早被遗忘,不再有人提起。” 22.示例:做事要勤奋,要善于利用才能;否则,也许就会一事无成。
【解析】20.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
21.本题考查对关键词的理解和分析,通过阅读文章可知,河流受到人们尊重,是因为它“不顾自身的安逸。我用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年年给人们带来利益。”
22.本题考查对划线句子的理解和分析,联系上下文可知“才能不利用就要衰退,它会逐渐磨灭。”这句话说明了:一个人即使有才华,但是不勤奋、不努力,才华也将埋没。
23. 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3##三 24.树皮、麻头、稻草、破布
25.剪碎、切断、捣烂、捞、晒干 26.ABCD
【解析】23.此题考查理解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从“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可知第一句只要介绍了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从“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可知第三句分析了蔡伦改进的造纸术得以传承下来的原因。
24.本题考查对语句的辨析和理解。
结合“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可知造纸的原料是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
25.本题考查找动词。
结合句子“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可知动词有剪碎、切断、捣烂、捞、晒干。
26.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从“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可知蔡伦改进的造纸方法得以传承下来的原因是“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选ABCD。
27. 雄伟 桥长 桥宽 大桥洞 小桥洞 28.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承上启下 29. 从来没有过的举动 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解析】27.本题考查概括段落大意。
从第一自然段句子:赵州桥非常雄伟。可知这一段围绕着赵州桥十分雄伟的特点来写的;“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写出赵州桥的桥长和桥宽;从“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可知描写了赵州桥的大桥洞和小桥洞。
28.本题考查寻找关键句子。
读文段第一自然段写了赵州桥雄伟、坚固的特点,第二自然段写了赵州桥美观的特点,过渡句是“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过渡句承接上文,开启下文,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9.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上文可知,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第一次,以前从来没有过。创举的意思是从来没有过的举动。
读第一自然段,可知赵州桥的整体设计: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这种设计的好处从第一自然段句子: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可以看出来
30.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好几百个 31.B 32. 表演杂耍的卖艺人 行色匆匆的车夫
【解析】30.本题考查中心句,注意认真阅读文章分析。
阅读可知,文段先总写“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好几百个”,再分别列举了画上各色的人物,故该段的中心句是: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好几百个。
31.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
结合“有从乡下来的农民,有撑船的船工,有做各种买卖的生意人,有留着长胡子的道士,有走江湖的医生,有摆小摊的摊贩,有官吏和读书人”可知,文段列举了画上的几个人物为例子,说明画上的人物很多。故该段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选B。
32.本题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认真观察图片回答即可。
根据观察,内容合理即可,答案不唯一,如:有坐着晒太阳的老人;有玩耍的小孩。
33.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 介绍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 34.ABC 35.我从中体会到了昙花的美丽与可爱,也体会到了作者对昙花的喜爱之情。
【解析】33.本题考查概括段意。
文章介绍了不同的植物因为温度、湿度、光照的原因,开花的时间不一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所以这段文章的关键句是第一句“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
3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由文章内容“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气温高,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深夜气温过低,开花也不适宜。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可知,昙花的开花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系,故选ABC。
35.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的理解。
画波浪线的句子写了昙花的开花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系,句中“花瓣又大又娇嫩”“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写出了昙花的美丽,还用了拟人的手法,表达了对于昙花的喜爱之情。
36.它们飞得这么低,看不到遥远的家。 37.我体会到了科学实验必须要细心、严谨。 38.含羞草的叶子平时是舒展着的,可只要用手一碰,马上就会卷起来。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分析】36.本题考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先读一读句子理解意思再作答。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本题将反问语气词“怎么”去掉,将肯定词“能”改为否定词“不能”,将疑问助词“呢”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37.本题考查说明文用词,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答。
“好像、大概”是表示不确定的词语,因为作者也不确定是不是只有“二十只”。这体现了文章用词的严谨和科学。围绕说明文用词严谨、准确的角度作答即可。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38.本题考查语言表达,注意观察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特点。
画横线句子的特点先是对蜜蜂的飞行进行了观察描写,之后对这一行为提出疑问。在仿写时按照这一特点去仿写即可。可以是对动物的观察也可以是对植物的观察。如:含羞草的叶子平时是舒展着的,可只要用手一碰,马上就会卷起来。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39.如果……就…… 40.激烈 41.缸里的小虾十分自在有趣 42.A 43.拟人
【解析】39.考查关联词。
“这时碰到正在闲游的同伴”和“要打起来”之间表示假设关系,故用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如果……就……。
40.考查选词填空。
激烈:指的是(动作、言论)剧烈;(性情、情怀)激奋,刚烈。
猛烈:气势大,力量大。
本句是形容“搏斗”,应选“激烈”。
41.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概括。
阅读文段可知,文段先总写“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然后具体描写小虾的有趣,因此我们可以借助文段中的“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这句话来概括段意。
42.考查了对文段的结构方式的理解。
阅读文段可知,文段先总写“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然后具体描写小虾的有趣,这段话的结构方式是总——分。故选A。
43.考查了对修辞手法的理解。
阅读文段可知,作者写小虾在缸里的自在生活时,主要把“小虾”当做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现代文阅读能力拓展卷(一)-2022-2023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光的折射现象对人类有哪些帮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现代文阅读能力拓展卷(二)-2022-2023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中“叹息”一词写出了蚊子的,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中能力拓展检测卷-2022-2023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语言表达,现代文阅读,书面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