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全国各地-多地区版】
山东省滨州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滨州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流程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滨州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 一、单选题1.(2022·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表示向20℃的水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铵固体B.表示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滴加硝酸银溶液C.表示将一定质量的生石灰露置于空气中D. 表示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铁溶液2.(2022·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海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镁被誉为海洋里宝贵的“国防元素”。从海水或卤水(含氯化镁)中提取镁的主要步骤如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步骤①→步骤②是为了将氯化镁聚集起来,获得比较纯净的氯化镁B.操作A的名称是过滤C.步骤③发生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D.加入的试剂B是盐酸3.(2022·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美好的生活需要我们共同创造。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用食醋清洗水壶中的水垢 B.湿衣服晾晒在日光下变干C.用小苏打发酵面粉蒸馒头 D.点燃天然气烧水、做饭4.(2021·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83254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16X524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甲、乙两种物质反应前后质量变化之比为2:3D.X的值为45.(2020·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变化中,仅包含物理变化的是A.光合作用 B.冰雪融化 C.煤炭燃烧 D.葡萄酿酒6.(2020·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Fe2+、 Na+ 、、Cl- B.K+ 、Na+ 、OH- 、 C.Ba2+ 、Cl- 、、OH- D.H+ 、K+ 、 、 7.(2020·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是某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X与Y的微粒个数比为1:1B.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置换反应C.参加反应的X与生成的Z的质量比为9:7D.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一定不变 二、流程题8.(2021·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的主要流程如下图:结合流程图试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上述过程中吸附池内起吸附作用的物质A的名称为______,其具有吸附作用的原因是它具有______的结构;(2)杀菌清毒时加入的液氯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这个变化属于______(填“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3)要鉴别自来水是软水还是硬水,我们可向自来水样品中加入适量的______,搅拌,如果观察到______,则样品为硬水;(4)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水是最常见的溶剂C.水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D.水中氧元素含量很高,能提供人体所需的氧气 三、实验题9.(2022·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请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当电源接通一段时间后,a管与b管中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___。(2)实验B中加入活性炭,是利用其___________性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3)信息提示:白磷着火点是40℃,红磷着火点是240℃~260℃。实验C中红磷不能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4)实验D结束后,打开止水夹,通过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五分之一的现象,可得出___________的结论。 四、科学探究题10.(2022·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酸、碱、盐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研究它们的性质有重要意义。某化学探究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酸、碱、盐之间的反应。(1)实验一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2)实验二体现了中和反应的实质是(以下填化学用语)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结合生成H2O。(3)写出实验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四有白色沉淀生成,对反应后的物质进行过滤后,探究小组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实验探究。【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4)猜想一:氯化钠猜想二:氯化钠和___________。猜想三:氯化钠和氯化钡【实验过程】(5)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滤液少量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适量氯化钡溶液无明显现象猜想二不成立另取滤液少量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适量稀硫酸无明显现象猜想___________不成立 【拓展与延伸】(6)酸、碱、盐之间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实质上是它们解离出的离子相互结合,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五、计算题11.(2022·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要测定某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他们称取50.0g过氧化氢溶液放入盛有2.0g二氧化锰的烧杯(烧杯质量为76.0g)中。待完全反应后,称量反应后物质连同烧杯的质量为126.4g(氧气逸出带出的水分忽略不计)。请计算回答。(1)反应后产生氧气的质量是___________g。(2)该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12.(2021·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小慧称取20g某氯化铜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50g水使氯化铜完全溶解,逐滴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加氢氧化钾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提示①,氯化铜样品中所含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试计算:(1)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_g;(2)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13.(2020·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将一定量的稀硫酸滴入9.3g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固体混合物中,产生气体质量与滴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1)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____;(2)混合物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
参考答案:1.D【详解】A、向20℃的水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铵固体,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会使溶液的温度降低,故A不符合题意;B、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滴加硝酸银,稀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在该反应中每36.5 份质量的氯化氢与硝酸银反应生成63份质量的硝酸和氯化银沉淀,即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增加,故B不符合题意;C、将一定质量的生石灰露置于空气中,生石灰会和空气中的水、二氧化碳反应,物质的总质量会增加,当生石灰完全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就不再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D、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铁溶液,氢氧化钠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氧化铁沉淀,随着反应的进行,沉淀的质量会不断增加,当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沉淀的质量不再增加,故D符合题意。故选D。2.C【详解】A、海水中氯化镁的含量较少,通过步骤①→步骤②其目的是将氯化镁聚集起来,获得比较纯净的氯化镁,故选项说法正确;B、操作A可以将固体和液体分离,其操作名称为过滤,故选项说法正确;C、步骤③中氯化镁通电分解生成镁和氯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不正确;D、由流程图分析可知,把氢氧化镁转化成氯化镁需加入盐酸进行中和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3.B【详解】A、用食醋清洗水壶中的水垢,是水垢的主要成分碳酸钙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湿衣服晾晒在日光下变干,是水蒸发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C、小苏打发酵面粉蒸馒头是利用小苏打与酸性物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馒头疏松多孔,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D、燃烧天然气来煮饭、烧菜,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B。4.C【详解】A、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甲、丁物质质量增加,乙质量减少,丙质量不变,则是乙反应生成甲与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B、丙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不是催化剂,仅是不参与反应,故选项正确;C、甲、乙两种物质反应前后质量变化之比为(16-8)∶(32-4)=2∶7,故选项错误;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32+8+5+4-16-5-24=4,故选项正确。故选C5.B【详解】A、光合作用指的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包含了化学变化,A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B、冰雪融化,水由固体变为液体,没有新物质生成,仅包含了物理变化,B选项正确,符合题意;C、煤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包含了化学变化,C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D、葡萄酿酒,有酒精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包含了化学变化,D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分,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变化过程中有无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6.B【详解】A、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但Fe2+的水溶液显浅绿色,故选项错误;B、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C、Ba2+与能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D、CO32-与H+能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故选B。7.C【分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以看出,反应物是NH3和NO两种分子,生成物是N2和H2O两种分子,所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6NO+4NH35N2+6H2O。【详解】A、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X与Y的微粒个数比为6:4,即3:2,选项错误;B、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该反应的两种反应物都是化合物,不是置换反应,选项错误;C、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X与生成的Z的质量比为:[(14+16)×6]:[(14×2)×5]=9:7,选项正确;D、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选项错误。故选C。8.(1) 活性炭 疏松多孔(2)化学变化(3) 肥皂水 泡沫少,浮渣多(4)AB 【详解】(1)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能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可放在吸附池内起吸附作用。(2)杀菌清毒时加入的液氯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有新物质的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3)可用肥皂水鉴别软水和硬水。加入肥皂水搅拌后,观察到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4)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正确。B、水来源广泛,可溶解多种物质,是最常见的溶剂,正确。C、糖类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水不是人体的供能物质,错误。D、水中氧元素含量很高,但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氧气,错误。故选AB。9.(1) 1:2(2)吸附(3)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4)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详解】(1)实验A中发生反应为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a管与正极相连,产生的是氧气,b管与负极相连,产生的是氢气,故当电源接通一段时间后,a管与b管中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2)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3)实验C中红磷与氧气接触,但是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故红磷不能燃烧;(4)实验D中,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待完全反应后,逐渐冷却至室温,由于消耗了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故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故通过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五分之一的现象,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的结论。10.(1)产生白色沉淀(2) H+ OH-(3) (4)硫酸钠##Na2SO4(5)三(6)沉淀、气体或水 【详解】(1)实验一中,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2)实验二中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3)实验三中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实验四中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如果恰好完全反应,则溶质为氯化钠,如果硫酸钠过量,则溶质为氯化钠和硫酸钠,如果氯化钡过量,则溶质为氯化钠、氯化钡,故猜想二:氯化钠和硫酸钠;(5)另取滤液少量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适量稀硫酸,稀硫酸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不含氯化钡,则猜想三不成立;(6)酸、碱、盐之间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实质上是它们解离出的离子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的过程。11.(1)1.6g(2)解:设产生1.6g氧气需要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答: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6.8%。 【详解】(1)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和水,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产生氧气的质量=50.0g+2.0g+76.0g-126.4g=1.6g(2)详见答案。12.(1)9.8g(2)14.9%解:设当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氯化钾的质量是x,参与反应的氯化铜质量为yx=14.9gy=13.5g 溶液质量为13.5g+50g+46.3g-9.8g=100g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答: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4.9%。 【分析】(1)根据图可知,生成沉淀的质量为9.8g;(2)见答案。13.(1)2.2g;(2)14.2g【详解】(1)由图示可知产生的气体质量为2.2g,又因为稀硫酸和氢氧化钠、碳酸钠反应生成气体只有二氧化碳气体,因此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2.2g。(2)设50克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为x,x=4.9g恰好反应时消耗的稀硫酸的质量为100g,而100g 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为9.8g。因为稀硫酸与氢氧化钠、碳酸钠反应后生成的溶质只有硫酸钠, 因此硫酸钠的质量y=14.2g,也就是溶质的质量为14.2g。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云南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流程题,科普阅读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疆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流程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西藏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填空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