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物理沪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3.6 多普勒效应复习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沪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3.6 多普勒效应复习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关于多普勒效应下面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优编】物理沪科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6节多普勒效应-2课堂练习一.单项选择1.关于多普勒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多普勒效应是由波的干涉引起的B.多普勒效应说明波源的频率发生了改变C.多普勒效应是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而产生的D.只有声波才能产生多普勒效应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声波才能产生多普勒效应B.古代某和尚房里挂着的磬常自鸣自响,属于声波的共鸣现象C.把耳朵贴在铁轨上可以听到远处的火车声,属于声波的衍射现象D.声波传播过程中,介质中质点的运动速度等于声波的传播速度3.根据多普勒效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多普勒效应只适用于声波B.当波源和观察者同向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一定比波源发出的频率低C.当波源和观察者相向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一定比波源发出的频率高D.当波源和观察者反向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一定比波源发出的频率高4.测速仪安装有超声波发射和接收装置,如图所示,B为测速仪,A为汽车,两者相距335m,某时刻B发出超声波,同时A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B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AB相距355m,已知声速340m/s,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A.20m/s2 B.10m/s2 C.5m/s2 D.无法计算5.关于多普勒效应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声波才会产生多普勒效应B.产生多普勒效应的原因是波源发生了运动C.产生多普勒效应的原因是波源频率发生了变化D.甲乙两列车相向行驶,两车均鸣笛,且所发生的笛声频率相同,乙车中的某旅客听到的甲车笛声频率高于他所听到的乙车笛声频率6.关于多普勒效应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彩超”测量血液的速度原理是利用了多普勒效应B.产生多普勒效应的原因一定是波源在运动C.产生多普勒效应的原因一定是观察者在运动D.产生多普勒效应的原因是波源频率发生了变化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波源在运动,就一定能观察到多普勒效应
B.雷达是用X光来测定物体位置的设备
C.次声波和超声波都能引起人类听觉器官的感觉
D.变化的磁场可以产生变化的电场8.如图表示产生 机械波的波源O做匀速运动的情况,图中的圆表示波峰。观察到波的频率最低的点是( ) A.A点 B.B点C.C点 D.D点9.关于多普勒效应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波源与观察者有相对运动时,才会发生多普勒效应
B.当波源与观察者运动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时,观察者感觉波源频率一定升高
C.只有机械波才能发生多普勒效应
D.救护车急驰而来,救护车司机和路旁行人感觉救护车发出的频率会变大10.频率一定的声源在空气中沿背离静止的接收器的方向匀速运动,设声源的速度为u,声波的速度为v,且u<v,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为f,则当u增大时( )A.f增大,v增大B.f增大,v不变C.f不变,v增大D.f减小,v不变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频率的色光在非真空介质中传播时光的波长与频率乘积相等
B.不同频率的同种机械波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波长与频率乘积不相等
C.光的干涉加强处是指光子到达该处的概率大,而机械波干涉加强的地方是指该处振动的振幅大
D.只有声波有多普勒效应其它的波都不存在多普勒效应12.关于多普勒效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夏天雷声轰鸣不绝的现象是多普勒效应B.如果离我们远去的星球发出的是紫光,那么被静止于地球上的接收器接收到的可能是紫外线C.如果某一遥远星球离地球远去,那么地球上接收到该星球发出光的波长要变长 D.正在鸣笛的火车向我们疾驶而来时,我们听到汽笛声的音调变高了,这是因为声源振动的频率变大了13.如图表示产生 机械波的波源O做匀速运动的情况,图中的圆表示波峰。波源正在移向( ) A.A点 B.B点C.C点 D.D点14.频率为ν的光子从地球表面竖直向上运动.在它上升高度△H(△H远小于地球的半径R)的过程中,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它的波长会变长,这种现象称为“引力红移”.设光速为c,则在这一过程中该光子的频率的改变量△ν与原来频率ν的比值为(重力加速度为g)( )
A.
B.
C.
D.15.当火车匀速向我们驶来时,到达我们之前我们听到的音调将( )A.变高了 B.变低了 C.不变化 D.不能确定16.利用超声波遇到物体发生反射,可测定物体运动的有关参量,如图甲所示仪器A和B通过电缆线连接,B为超声波发射与接收一体化装置,而仪器A为B提供超声波信号源而且能将B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进行处理并在屏幕上显示出波形.现固定装置B,并让它对准匀速行驶的小车C,使其每隔固定时间T发射一短促的超声波脉冲(如图乙中幅度大的波形),而B接收到由小车C反射回的超声波由A处理后显示成图乙中幅度较小的波形,反射滞后的时间在乙图已标出,其中,T和△T为已知量,超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为v也已知.由所给信息可知( )
A.小车往右运动速度
B.小车往左运动速度
C.小车往右运动速度
D.小车往左运动速度17.下列关于多普勒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声源向观察者靠近,则声源发出声波的频率变小B.若声源向观察者靠近,则观察者接收到声波的频率变大C.观察者远离波源,则波源发出声波的频率变大D.若波源与观察者相互靠近,则观察者接收到声波的频率变小 18.公路巡警开车在高速公路上以100 km/h的恒定速度巡查,在同一车道上巡警车向前方的一辆轿车发出一个已知频率的电磁波,如果该电磁波被那辆轿车反射回来时,巡警车接收到的电磁波的频率比发出时低,说明那辆轿车的车速( )A.高于100 km/h B.低于100 km/hC.等于100 km/h D.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多普勒效应是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而产生的,C正确;任何波都有多普勒效应现象,D错。考点:多普勒效应2.【答案】B【解析】只要是波都能产生多普勒效应;把耳朵贴在铁轨上可以听到远处的火车声是因为固体也能传声,是机械振动产生的;声波传播过程中,介质中质点的运动速度与声波的传播速度毫无关系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多普勒效应的理解问题,多普勒效应适用于各种波;A错误;当波源和观察者相向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一定比波源发出的频率高,C正确,B错误;当波源和观察者反向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一定比波源发出的频率低,D错误;4.【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超声波从B发出到A与被A反射到被B接收所需的时间相等,在整个这段时间内汽车的位移x=355-335m=20m.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在开始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所以x1=5m,x2=15m,则超声波被A接收时,AB的位移x′=335+5m=340m,所以超声波从B发出到被A接收所需的时间T= =1s,则t=2T=2s.根据 =aT2得,a= 10m/s2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5.【答案】D【解析】多普勒效应是因为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引起的,可以是波源的运动,也可以是观察者的运动,可以发生在机械波上,也可以在电磁波上。答案选D。6.【答案】D【解析】A.“彩超”测量血液的速度原理是利用了多普勒效应.故A正确;
B.C.振源与观察者之间存在着相对运动,使观察者听到的声音频率不同于振源频率的现象叫做多普勒效应,可能是波源在动,也可能是观察者在动.故BC错误;
D.在多普勒效应中波源频率没有发生了变化,是振源与观察者之间存在着相对运动,故D错误.
故选:D7.【答案】D【解析】A.要观察到多普勒效应,波源和观察者之间必选发生相对运动.故A错.
B.雷达使用无线电波(微波)来测定物体的位置的设备.故B错.
C.只有声波才能引起人类听觉器官的感觉,次声波的频率低于声波,超声波的频率大于声波,都不能引起人的听觉.故C错.
D.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场可以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可以产生电场.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要知道多普勒效应.雷达.次声波.超声波.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等知识,有些就是要记住.8.【答案】B【解析】该图表示的是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远离 B点,所以,观察到波的频率最低的点是B点。9.【答案】A【解析】A.多普勒效应是波源与观察者间相对运动时,接受到的频率与波源的频率不同发热现象;当波源与观察者有相对运动时,才会发生多普勒效应,故A正确;
B.波源与观察者运动方向相反;若靠近,接受频率变大;若远离,接受频率减小;故B错误;
C.多普勒效应是波特有的现象,一切波都可以发生多普勒效应,如电磁波.光波;故C错误;
D.救护车急驰而来,救护车司机接受频率等于救护车发出的频率;路旁行人感觉救护车发出的频率会变大;故D错误;10.【答案】D【解析】本题是关于多普勒效应 的问题。首先,无论u如何变化,声波的速度v不变;随着u的增大,接收器在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完全波的个数减少,即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减小。综上可知,D正确。11.【答案】C【解析】光在介质中传播的频率不变,波速与波长成正比;
同种机械波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波速不变;
光的干涉加强处是光子到达该处的概率大,机械波干涉加强的地方是指该处振动的振幅大;
多普勒效应是波特有的现象.
解答:解:A.不同频率的色光,在非真空介质中传播时,频率不变,则光的波长与波速成正比,故A错误;
B.不同频率的同种机械波,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波速不变,即波长与频率乘积相等,故B错误;
C.光的干涉加强处是指光子到达该处的概率大,而机械波干涉加强的地方是指该处振动的振幅大,故C正确;
D.多普勒效应是波特有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考查电磁波与机械波的不同,掌握波速.频率与波长的关系,知道多普勒效应的存在范围,理解光是概率波,注意机械波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波速不变,而电磁波的频率却不变.1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多普勒效应的理解。夏天雷声轰鸣不绝的现象是波的反射引起的,A错误;如果离我们远去的星球发出的是紫光,那么被静止于地球上的接收器接收到的可能是比紫光波长长的光,B错误;如果某一遥远星球离地球远去,那么地球上接收到该星球发出光的波长要变长,C正确;正在鸣笛的火车向我们疾驶而来时,我们听到汽笛声的音调变高了,这是因为观测的频率变大了,D错误;13.【答案】A【解析】该图表示的是多普勒效应,从波长变化情况来看,波源正在移向A点14.【答案】B【解析】原来光子的能量:hν=mc2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光子向上的过程中,光子的能量有一部分转化为势能.即
上升高度△H后:hν=hν'+mg△H 变形可得 h△ν=mg△H
则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能量守恒定律和光子能量的表达方式,要知道光子的能量可表示为hν,也可表示为mc2.15.【答案】A【解析】由多普勒效应的成因我们知道,当波源与观察者互相接近时,接收到的频率变大,音调高。16.【答案】A【解析】由屏幕上显示的波形可以看出,反射波滞后于发射波的时间越来越长,说明小车离信号源的距离越来越远,小车向右运动.
由题中图2可得,小车相邻两次反射超声波脉冲的时间
t=T+(T+△T)-T=T+△T ①
小车在此时间内前进的距离为
s=v? ②
小车的速度为v==.所以选项A正确.17.【答案】B【解析】当观察者与波源的距离发生变化时,接收频率与发射频率出现不等现象.A.声源发出声波的频率不变,A错误;B.若声源向观察者靠近,则观察者接收到声波的频率比波源频率高,B正确;D错误;C.观察者远离波源,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一定比波源频率低,C错误;考点:多普勒效应.点评:多普勒效应是波特有的现象. 18.【答案】A【解析】由多普勒效应知,巡警车接收到的频率低了,即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低了,说明轿车和巡警车在相互远离,故A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