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地理(湖北A卷)(全解全析)
展开2023年高考地理第二次模拟考试卷(湖北A卷)
解析
1.A 2.D 3.B
【解析】1.由材料可知,鞋业公司与航空公司合作,选择在机场俱乐部休息室为定制鞋场所,机场俱乐部休息室为贵宾旅客休息室,鞋业公司在此可以接触到高端客户,为旅客提供定制鞋服务,A正确;成熟客户是归类于一个月内可能产生购买行为的准客户,鞋业公司无法在接触客户前知道是否为成熟客户,B错误;机场俱乐部休息室旅客稀少,能够提供的订单少,C错误;鞋业公司选择机场俱乐部休息室,是为了给旅客提供定制鞋服务,从而获得收益,D错误。故选A。
2.鞋业公司提供的定制鞋收货周期长,价格贵,性价比低于普通鞋子,A错误;鞋子的出现并不会让旅客获得更多的交际机会,B错误;鞋业公司的定制鞋服务可能会打扰旅客的休憩,C错误;利用登机前时间为旅客提供定制鞋服务,并承诺一个月内将鞋底刻有旅客姓名、航班号和目的地的定制鞋送抵客户,让旅客在无聊候机的时间里有了新鲜有趣的体验,D正确。故选D。
3.根据材料可知,鞋业公司是与航空公司合作,选择机场俱乐部休息室为定制鞋场所,属于与社会服务部门合作,并没有自己专门的公共服务机构,①错误,②正确,④错误;鞋业公司是根据客户的需求量身定制鞋子,生产和营销都考虑了客户的需求,③正确。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定制化服务是指在客户参与或与其交互的情境下,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一种特殊的服务提供模式。服务型制造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带给消费者个性感受,不会出现需求抱怨和生产过剩。定制化服务能够实现制造企业和客户价值的共同创造,是制造企业面向服务的制造创新,客户通常会将个性化的体验进行分享,因此容易形成放大效应。
4.B 5.A 6.D
【分析】4.据图可知,200hPa附近MPV1等值线数值为0,从图中发现0等值线的位置保持基本稳定,由此推断,这一高度位于对流层与平流层的交界地带,当对流强烈时,有可能有云层出现,A错误;1月近地面气温低,对流层厚度薄,7月气温高对流层厚度较厚,B正确;零等值线以下为对流层,飞机可以正常飞行,C错误;高空摩擦力小,风力强,D错误。故选B。
5.根据材料信息,当MPV1>0时,表明大气层结稳定,反之大气层结不稳定,对流旺盛。并结合图中信息可以判断,9日0点前后,盆地对流层下部MPV1数值为负值,说明大气不稳定,对流旺盛,形成对流雨,A正确;材料可根据MPV1的数值判断对流作用的强弱,能够判断对流雨情况,但并不能判断台风雨、地形雨和锋面雨的情况,BCD错误。故选A。
6.8日12时,盆地西部近地面MPV1数值为正值,大气层结稳定,对流不旺盛,没有明显降水,A错误;盆地内部范围广,山谷风是小范围大气环流,B错误;9日0时盆地对流层下部MPV1数值为负值,对流旺盛,有明显降水,C错误;9日12时,盆地中西部对流层下部MPV1数值大于零,空气层结稳定,天气晴朗,小于0数值区位于东部,降水集中在东部,D正确。故选D。
【点睛】本组题难度相对较大,应该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大气的稳定状况。当MPV1>0时,表明大气层结稳定,反之大气层结不稳定,对流旺盛。”并结合材料中的图来做题,就可以很好的把本组题做好,注意读图的时候,注意看横纵坐标的数值,同时也需要看图中左上角的时间,并把图中的等值线与材料中MPV1数值的判断结合起来分析即可。
7.B 8.D 9.A
【分析】7.阿苏草原的形成是在人为干预下形成的,如果没有人为干预,植被的自然演替要结合该地所处的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由所处气候推断当地的原生自然植被类型,阿苏草原位于日本九州岛,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此主要向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演化,B正确;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地区,A错误;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C错误;荒漠草原主要分布在干旱地区,D错误。故选B。
8.烧荒的时间选择要考虑气候状况—天气晴朗,另草类植物要干燥易燃且对草原生态破坏较少等因素。且根据材料“烧荒之后,新草破土而出,造就阿苏草原漫山遍野青翠欲滴的景观,”也可以推断出烧荒的时间为冬末春初。D正确,ABC错误;故选D。
9.阿苏草原的形成是人为干扰的结果,如果不烧荒,根据第一题结论,植被会自然演替,由草原向森林演化。故烧荒最主要的意义为防止向森林演化,A正确;烧荒人为促使了火灾的发生,不烧荒反而不易发生火灾,B错误;根据材料信息,烧荒之后,新草破土而出,造就阿苏草原漫山遍野青翠欲滴的景观,吸引游客来此策马扬鞭,说明烧荒并不是为了增加光照和土壤肥力,而是为了人工维持草原,CD错误。故选A。
【点睛】某地区的地带性植被主要由当地所处的气候决定:热带雨林气候对应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气候对应热带草原;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热带季雨林,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热带荒漠;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中海气候对应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对应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温带草原和温带荒漠。
10.B 11.A 12.C
【解析】10.该项目由齐鲁石化捕集提供二氧化碳,并将其运送至胜利油田进行驱油封存,实现了二氧化碳捕集、驱油与封存一体化应用,实现石油增产和碳减排双赢,B正确;该项目增加了对二氧化碳的处理利用,增加了生产能耗,A错误;石油开采生产流程比原来复杂,C错误;该项目只是提高了石油的开采率,不涉及对石油的加工,产品以原油为主,D错误。故选B。
11.将二氧化碳注入油层,增加了原油的流动性,利于难以驱动的原油开采,从而提高石油开采率,A正确;将二氧化碳捕集,再注入地层,不仅需要技术支持,也增加了开采石油的程序,提高了石油开采的成本,B错误;该方案只是起到了增加石油流动性的作用,对石油品质并无改变,也没有减少采油产生的污染,CD错误。故选A。
12.该方案可以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有利于“碳中和”和“碳达峰”目标的实现,④正确;该方案将二氧化碳注入地层,增加了原油的流动性,便于开采难以驱动的原油,较大幅度提高低品位资源开发利用率,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支撑 ,①正确;石油为常规能源,增加石油的开采对能源多元化发展不利,②错误;石油为常规能源,需求大,该项目的实施对能源消费价格影响不大,④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简称CCUS,即把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捕集提纯,继而投入新的生产过程进行再利用和封存。
13.D 14.A 15.D
【解析】13.分析材料可知,该集水区的土壤性质受坡向和坡位的影响较大。读图对比甲、乙样带坡位可知,该区域位于半干旱地区,甲地位于阴坡,光照较弱,蒸发弱,土壤水分多,植被较丰富,更有利于发育深厚土壤,土壤厚度比乙样带大。因此,相对于甲样带,乙样带的土壤厚度小、含水量低,D正确,排除A、B、C。故选D。
14.腐殖质含量多少与枯枝落叶归还量以及分解量有关。读图可知,该区域位于半干旱地区,甲地位于阴坡,光照较弱,蒸发弱,土壤水分多,植被较丰富,因此,生物量多于乙样带。因此,导致甲、乙样带土壤腐殖质含量差异明显的主要因素为①生物量、②土壤湿度,A正确。排除B、C、D。故选A。
15.丙位于河流下游地区,地势较为平坦,流速较慢,因此土壤黏粒比重较大,保水性能强,土质黏重,通气效果差,因此D正确,A、C错误。该集水区位于青海湖流域的北部,温度较低,腐殖质分解慢,B错误。故选D。
【点睛】腐殖质是已死的生物体在土壤中经微生物分解而形成的有机物质。生态系统中腐殖质含量多少和形成与枯枝落叶归还量和分解量相关。腐殖质分解速度与温度、湿度和通气状况等因素密切相关。通常温度低、湿度小的地区,分解速度慢,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16.(1)纬度较低,冬季气温较温和,降水量适中,适宜鸟类生存;当地高原分布广泛,地形较平坦,草类茂盛,鸟类栖息地广阔;高原湿地、水域面积大.生物多样性丰富,鸟类食物较充足(种类多样);当地环境保护力度大,人类干扰鸟类的活动较少。(6分)
(2)降水变率大;湿地面积不稳定;靠近人类居住地,当地海拔高,热量条件较差;粮食单产低,人们过度开垦、过度用水,加剧对湿地的破坏;高原的生态环境脆弱,破坏后难以恢复。(6分)
(3)促进经济结构由以单一产业为主向以多元化产业为主转变,减少传统耕作和放牧等对湿地环境有害的活动;村民通过积极保护黑颈鹤.开发以鹤为主题的生态旅游,提高当地的知名度;增加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等。(6分)
【分析】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湿地的开发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核心素养。
(1)
越冬需要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该地所处纬度相对较低,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气候温和,降水量适中,适合鸟类生存,黑颈鹤是唯一在高原上繁殖越冬的鹤类,结合图中等高线信息可知,当地高原分布广泛,地形相对平坦,草类茂盛,栖息空间广阔。结合图中图例信息可知,该区域高原湿地、水域面积广阔,生物多样性相对丰富,食物来源充足,适合黑颈鹤越冬。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自1988年当地发现黑颈鹤开始,就建立自然保护区,其环境保护力度较大,人类对鸟类的干扰较少,适合黑颈鹤越冬。
(2)
该地高原湿地易萎缩雨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该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变率大,湿地面积不稳定,夏季面积较大,冬季面积相对较小,当地海拔相对较高,热量条件相对较差,高原生态环境脆弱,高原湿地易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破坏后便很难恢复。1988年以前该地尚未发现黑颈鹤,没有建立自然保护区,区域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高原湿地靠近人类居住地,易受到人类活动影响,高原地区热量条件相对较差,粮食单产低,由于人们的过度开垦、过度用水,加剧了对湿地的破坏,从而导致湿地出现萎缩。
(3)
当地开发生态旅游促使当地经济结构由原先的以农业为主向以旅游业等服务业为主,转变促进产业结构,从单一产业向多元产业转变,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村民的经济收入,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发展旅游业,减少了传统的耕作业以及放牧业等对湿地的破坏,进一步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黑颈鹤的栖息。当地开发的生态旅游是以观鹤为主题,鹤的数量影响着旅游人数,最终影响当地村民的收入,从而提高了村民保护黑颈鹤的意识,提高当地以观鹤为主题的旅游活动的知名度,形成良性的循环,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17.(1):海拔高,光照充足;气候寒冷,藏区畜牧业容易受到雪灾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草场长期过度放牧,草原退化严重;藏区农业技术水平低,国家扶贫政策支持;(6分)
(2)提高冬季牲畜幼仔成活率,减少牲畜死亡率;减少工作量,减少人力投入;增加了养殖量,促进牧民增加收入;有利于草原植被恢复,减少荒漠化威胁。(6分)
(3):困难1:使用年限长,建筑材料要求高,成本高,牧民难以承担;措施:C集团出资修建,租借给牧民,并用牛羊抵账;或C集团出资修建,租借给牧民,牧民可用分期付款的形式偿还;困难2:受传统游牧观念影响,牧民不愿接受定居舍饲养畜模式;措施:政府加大宣传力度,并给予优惠政策支持;(4分)
【分析】本题以西藏的日光生态牛羊圈舍为背景材料,主要考查发展日光生态牛羊圈舍的原因,以及对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及遇到的困难。难度不大,但日光生态牛羊圈舍的概念新颖,需要学生重点抓住材料中的信息,并结合题目要求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处理,还考查了学生的区域认知及思维能力。
【详解】(1)根据材料信息,日光生态牛羊圈舍是西藏本土装配式建筑企业C集团通过技术攻关开发的装配式牛羊圈舍。说明需要依靠国家政策和技术支持,体现出藏区农业技术水平低的背景;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光照充足,适合日光生态牛羊圈发展;海拔高,气温低,气候寒冷,藏区畜牧业容易受到雪灾等自然灾害的影响,需要日光生态牛羊圈提高温度条件;草场长期过度放牧,使草原退化严重,需要采取措施进行保护。
(2)根据材料信息,这种新型牛羊圈舍,冬天不用人工给牲畜补温、夏天还可以实现遮阳,同时还能减少牲畜疾病。所以可以提高冬季牲畜幼仔成活率,减少牲畜死亡率;冬天不用人工给牲畜补温,减少工作量,减少人力投入;能减少牲畜疾病,增加了养殖量,减少了牲畜损失,促进牧民增加收入;有利于草原植被恢复,减少荒漠化威胁。
(3)根据材料信息,据研究人员透露,这种圈舍还极少需要维护,使用年限至少也有30年。说明遇到的困难有使用年限长,建筑材料要求高,成本高,牧民难以承担;可以采取C集团出资修建,租借给牧民,并用牛羊抵账;或C集团出资修建,租借给牧民,牧民可用分期付款的形式偿还等措施。青藏高原是传统的高原畜牧业,主要以游牧为主,可能遇到受传统游牧观念影响,牧民不愿意接受定居舍饲养畜模式的困难;针对该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主要是政府加大宣传力度,让牧民充分了解日光生态牛羊圈舍的好处,并给予优惠政策支持;
18.(1)当地河床和河滩多沙质沉积物,沙源充足;距河流较近,地下水位较高,地表覆盖植被较多,沙堆高度发育空间较小;风搬运细沙越过沙堆顶部至背风坡,大颗粒物质在重力作用下滑至背风坡底部,细沙留在背风坡中上部。(6分)
(2)灌丛通过覆盖地表、分解风力以及阻挡输沙,迎风坡同时受侵蚀、搬运和沉积等作用综合影响,导致沙粒分选性较差;坡顶受不同气流影响,侵蚀或沉积作用存在差异,沙粒分选性较差;背风坡风力较弱,沉积作用较强,在重力作用下沙粒分选性好。(6分)
(3)该研究区属湿润地区,降水丰富,地表含水量大,沙粒贴近地表移动;匍匐生长、高度矮的蔓藤枝条固沙,沙堆水平尺度随藤蔓生长而增加,但不利于沙堆高度的增大,多发育范围大、高度较矮的(盾形)沙堆;干旱区气候干旱,常年风速较大,同时沙源丰富且沙粒粒径较小,导致风沙流中悬移的沙粒大量增加,灌丛通过垂向生长且茂密的簇状分枝来固沙,沙堆高度随灌木丛生长而增加,但不利于沙堆水平尺度的增长,多发育高度大、范围小的(圆锥、椭球形)沙堆。(9分)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风沙地貌,外力作用与沉积物分选性的关系,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荒漠化的防治措施等相关措施。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述地理原理的能力。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根据材料可知,该研究区的灌丛沙堆分布在赣江和锦江交汇处的西岸,河床和河漫滩地区多沙质沉积物,枯水期水位下降,河漫滩大面积裸露,为沙堆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沙源。同时,该地距离河流较近,地下水位相对较高,有利于地表植被的生长,地表植被覆盖相对较多,沙堆发育的空间范围较小,枯水期水位下降,河漫滩裸露,盛行风搬运细沙翻过沙堆顶部至背风坡,而根据材料可知,灌丛沙堆细沙含量最高的部位不是坡顶,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被风力搬运的沙粒至背风坡后,粗颗粒物质在重力作用下容易滑至背风坡的底部,而细颗粒物质容易留在背风坡的中上部,从而导致研究区灌丛沙堆背风坡中上部整体细沙含量最高。
(2)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灌丛沙堆背风坡沙粒分选性优于迎风坡和坡顶,所以该题分析不同部位沙粒分选性差异较大的原因,可分别从迎风坡、坡顶、背风坡三个部位进行阐述说明。对于迎风坡而言,灌丛覆盖于地表,可以分解风力,阻挡风沙,而迎风坡又受到风力侵蚀,搬运以及在植被影响下沉积作用的综合影响,沙粒的分选性较差。对于坡顶部位,坡顶受到不同气流的影响,其侵蚀或沉积也存在差异,导致沙粒的分选性较差;对于背风坡而言,背风坡受风力影响微弱,沉积作用明显,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背风坡沙粒呈现下部较粗,中上部较细的特点,主要是在重力分选作用下形成,所以受重力的影响,沙粒的分选性好。
(3)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干旱区多垂向生长、簇状分枝茂密的灌丛,而该研究区多匍匐生长,高度矮、分枝多的蔓藤。不同于干旱地区,该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相对湿润,降水丰富,地表的含水量大,沙粒容易贴近地表移动,而匍匐生长、高度矮的蔓藤枝条通过固沙,使得沙堆水平尺度随着蔓藤的生长而增加,沙堆的发育范围大,但蔓藤植物的匍匐水平生长,不利于沙堆高度的增加,沙堆高度相对较矮,呈盾形。干旱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植被覆盖率低,沙源丰富,物理风化作用强,沙粒粒径相对较小,常年风速大,风沙流并非贴近地表移动,而是呈现较多的悬移沙粒,灌丛垂向生长,发育茂密的簇状分枝以固定沙粒,沙堆的高度随着灌丛的生长而增加,发育成高度较大的沙堆,但灌丛的这种方式不利于沙堆的水平扩展,沙堆的水平尺度相对较小,范围较小,多形成圆锥形的沙堆。
(4)根据材料可知,沙源主要来自附近的平沙地和丘间地。该地灌丛沙堆有效阻挡风沙,促进沙粒沉积,拦截附近平沙地和丘间地的沉积颗粒,避免其成为新的沙源,遏制了荒漠的扩张。结合前面分析可知,该地的灌丛沙堆多呈水平方向生长,灌丛的面积相对较大,较大面积的灌丛可以为自身以及其他植物提供适宜的环境,使得其下部受太阳辐射的影响减弱,受地面高温的影响也减弱,从而为自身以及其他植物进一步生长发育提供了较好的环境。灌丛植被本身的生长凋落过程可以富集养分,植被覆盖率的提高,促使水分下渗,增加土壤水分,而改善了地表的生态环境,为恢复生态系统提供基础,增加区域生物多样性,遏制厚田沙地风沙环境进一步恶化。
202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地理(湖北B卷)(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地理(湖北B卷)(全解全析),共7页。
202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地理(山东A卷)(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地理(山东A卷)(全解全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A 2,D 4,A 6,C 8,A 1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地理(湖北B卷)(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地理(湖北B卷)(全解全析),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