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9讲 水平叠加的滑块——木板模型之动态分析与临界问题(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9讲 水平叠加的滑块——木板模型之动态分析与临界问题(解析版)第1页
    第9讲 水平叠加的滑块——木板模型之动态分析与临界问题(解析版)第2页
    第9讲 水平叠加的滑块——木板模型之动态分析与临界问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9讲 水平叠加的滑块——木板模型之动态分析与临界问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9讲 水平叠加的滑块——木板模型之动态分析与临界问题(解析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总结,例题精讲,举一反三,巩固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9讲 水平叠加的滑块——木板模型之动态分析与临界问题一、知识总结1.模型特点滑块放置于木板上,木板放置于水平桌面或地面上。2.题型特点:   判定滑块与木板是否发生相对滑动,或摩擦力方向和大小的动态变化情况。需分析处理临界或极值问题。1.有些题目中有刚好恰好正好等字眼,明显表明题述的过程存在着临界点;2.若题目中有取值范围多长时间多大距离等词语,表明题述的过程存在着起止点,而这些起止点往往就对应临界状态;3.若题目中有最大最小至多至少等字眼,表明题述的过程存在着极值,这个极值点往往是临界点;4.若题目要求最终加速度稳定速度等,即是求收尾加速度或收尾速度。3.题型难点是对摩擦力的理解,相关必会知识如下:1.两种摩擦力的比较名称项目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定义两相对静止的物体间的摩擦力两相对运动的物体间的摩擦力产生条件接触面粗糙接触处有压力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接触面粗糙接触处有压力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大小0<FfFfmFfμFN方向与受力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受力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作用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2.动摩擦因数(1)定义:彼此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摩擦力和正压力的比值.公式μ.(2)决定因素:接触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3、注意易错点:1)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间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但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2)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但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即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3)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静止,但一定与施力物体保持相对静止.    4、判断摩擦力的方法1假设法2运动状态法此法关键是先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再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确定静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3牛顿第三定律法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先确定受力较少的物体是否受到静摩擦力及方向,再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确定另一物体是否受到静摩擦力及方向.二、例题精讲(多选)例1.如图所示,物体A叠放在物体B上,B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B质量分别为mA6kgmB2kg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开始时F10N,此后逐渐增大,在增大到45N的过程中,则(  )A.当拉力F12N时,两个物体保持相对静止,没有发生相对滑动 B.当拉力超过12N时,两个物体开始相对滑动 C.两物体从受力开始就有相对运动 D.两物体始终没有相对运动【解答】解:当AB之间的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时,对B有:对整体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mA+mBa8×6N48N知当拉力增大到48N时,两物体才发生相对滑动。故AD正确,BC错误。故选:AD(多选)例2.如图所示,小物块m11kg,放在长木板m2上,m22kgm1m2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2m2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动摩擦因数μ20.1,(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9Nm1加速度为2m/s2 BF15N时,m2的加速度为5m/s2 C.要使m1m2发生相对滑动F至少为8N D.当F12N时,m1加速度为3m/s2【解答】解:AC.拉力F作用在m2上,m1m2恰好不滑动时,m1m2之间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对m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μ1m1gm1a对整体有F﹣μ2 m1+m2g=(m1+m2a联立解得F9Na2m/s2要使m1m2发生相对滑动F至少为9N,当F9N时,m1加速度为2m/s2,故C错误,A正确;B.F15N时,m1m2相对滑动,对m2F﹣μ2 m1+m2)) g﹣μ1m1gm2a解得a5m/s2B正确;D.F12N时,m1m2相对滑动,对m1μ1m1gm1a解得a2m/s2D错误。故选:AB3.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10kg5kg的长方形物体AB静止叠放在水平桌面上.A与桌面以及AB间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0.1μ20.6,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现用一个水平作用力F作用在B上,能使AB之间发生相对滑动的F的最小值为 37.5N 【常见错误解析】A与桌面间最大静摩擦力为AB间最大静摩擦力为,所以有:时,AB都相对桌面静止;时,AB一起加速运动;时,AB相对滑动,所以使AB之间发生相对滑动的F的最小值为30N错因分析时,AB都相对桌面静止,都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受力分析、平衡条件和牛顿第三定律,AB间静摩擦力大小、A与桌面音的静摩擦力大小与F大小相等,随F的增大而增大。但当F大于15N时,AB平衡状态被破坏,AB间的摩擦力大小不再与F相等,而是小于F。假设F35N时,AB能相对静止,AB间静摩擦力大小设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AB整体有:      B有:  联立①②两式得:=28.3N,小于30N,假设成立,即F35N时,AB仍一起加速运动,AB间无相对滑动。正确解法正确解法一:临界条件法比较静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AB的质量分别为m1m2,AB恰好没发生相对滑动时加速度为a,
    A进行受力分析,A达到最大加速度时:
    AB恰好没发生相对滑动时,AB整体进行受力分析:
    联立并代入数据得:F=37.5N
    因此,AB之间发生相对滑动的F的最小值为37.5N.正确解法二:用不等式法比较加速度AB的加速度分别为a1a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A的最大加速度:B有:a1<a2时,AB一定相对滑动,解得F>37.5N因此,使AB之间发生相对滑动的F最小值为37.5N三、举一反三,巩固训练(多选)如图所示,三个物体ABC的质量分别为2mmmA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A通过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与C相连,定滑轮左端的轻绳与桌面平行,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μ1),B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B、桌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相对应的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物体ABC均保持静止 B.轻绳对定滑轮的作用力大小为 C.若AB之间发生相对滑动,则需满足μ0.2 D.若AB之间未发生相对滑动,则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解答】解:A、物块A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12μmg,物块B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23mgμμmg,显然f1f2,由于μ1,即μmgmg,物块B一定与桌面间发生相对滑动,故A错误;B、由于物块C加速下滑,绳子拉力Tmg,定滑轮两端绳子拉力大小相等且成90°,定滑轮对轻绳的作用力大小等于轻绳对定滑轮的作用力大小,因此轻绳对定滑轮的作用力大小FTmg,故B错误;C、若AB间恰好将发生相对滑动时,AB的加速度恰好相等,此时对物块Bf1﹣f2maAB整体:T﹣f23ma对物块Cmg﹣Tma解得 μ0.2因此若AB之间发生相对滑动,则需满足μ0.2,故C正确;D、若AB之间未发生相对滑动,则对整体mg﹣f24ma对物块Bf﹣f2ma可得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f,故D正确。故选:CD(多选)如图所示,质量M1kg、长L6m的长木板静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µ0.1.可视为质点的AB两物块静止置于木板上,物块AB的质量分别为m15kgm21kg,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µ10.4µ20.5.现用一水平向左的恒力F作用在物块A上。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10m/s2,则(  )A.若F5N,木板受到B的摩擦力大小为5N B.若F5N,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0N C.力F40N时,物体B与长木板间发生相对滑动 D.力F43N时,物体B与长木板间发生相对滑动【解答】解:由题可知,A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1μ1m1g0.4×5×1020N长木板受到的最大摩擦力为:f3μm1+m2+Mg0.1×1+5+1×107NB与长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2μ2m2g0.5×105NA、若F5N时,F小于f1f3,所以此时三个物体均静止,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零;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木板受到的摩擦力为零,故A错误B正确;C、要使B与木板相对滑动,B受到的摩擦力达到5N;则此时B的加速度达到最大,加速度大小为:amμ2g0.5×105m/s2要使A与木板发生相对滑动,则A与木板间的摩擦力达到20N对木板和B分析可知,加速度为:a6.5m/s2因此当加速度达到5m/s2B与木板相对滑动,此时拉力为:F=(mA+mB+Ma+f3=(1+5+1×5+742N;因此达到43N时,B已经和木板相对滑动;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多选)如图所示,A为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的长方形物块,在它上面放有物块BCABC的质量分别为1kg5kg1kgBC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0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K为轻滑轮,绕过轻滑轮连接BC的轻细绳都处于水平位置。现用水平方向的恒定外力F拉滑轮,使A的加速度等于2m/s2,重力加速度取10m/s2,在这种情况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A之间沿水平方向的作用力的大小等于1 N BBA之间沿水平方向的作用力大于CA之间的 C.外力F的大小等于22 N D.外力F的大小等于12 N【解答】解:AB、设A的质量为mAB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FBμmBg5NCA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FCμmCg1N由于A的加速度等于 a2m/s20.2g,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则有:FAma0.2mg,因此CA的作用力为 0.1mg,而BA的作用力也为0.1mgAB间保持静止,AC间滑动;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则有:ACf0.1mgABf0.1mg0.1×1×10N1N;所以BA之间沿水平方向的作用力等于CA之间的,故A正确,B错误。CDB绳上拉力设为T,则 T﹣0.1mg5ma5m×0.2g,解得 T1.1mg,则F2T2.2mg22 N,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多选)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11kg的足够长的木板A,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22kg的物块B,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4,物块和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假定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现给物块施加随时间t增大的水平拉力F4tN),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则(  )At3s之后,木板将在地面上滑动 Bt1s时,物块将相对木板滑动 Ct3s时,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 D.木板的最大加速度为3m/s2【解答】解:A、地面对A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Aμ1m1+m2g0.4×1+2×10N12NAB的最大静摩擦力fBμ2m2g0.2×2×10N4N,因fBfA,所以木板一直相对地面静止,故A错误;Bt1s时,F4t4×1N4N,则FfB,物块将相对木板滑动,故B正确;Ct3s时,F4t4×3N12N,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am/s24m/s2,故C正确;D、木板始终静止,加速度保持为零,故D错误。故选:BC物体A的质量M1kg,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平板车B的质量为m0.5kg、长L1m。某时刻Av04m/s向右的初速度滑上木板B的上表面,在A滑上B的同时,给B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忽略物体A的大小,已知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µ0.2,取重力加速度g10m/s2.试求:1)若F5N,物体A在小车上运动时相对小车滑行的最大距离;2)如果要使A不至于从B上滑落,拉力F大小应满足的条件。【解答】解:(1)物体A滑上木板B以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有µMgMaA,解得:aAµg2 m/s2木板B做匀加速运动,有F+µMgmaB,解得:aB14 m/s2两者速度相同时,有v0﹣aAtaBt,得:t0.25sA滑行距离:sAv0tmB滑行距离:sBmA相对B向右滑行的最大距离:ΔssA﹣sB0.5mAB速度相同时,能使两者相对静止的最大加速度为 amµg2 m/s2对应的F值为:Fm=(m+Mam3N由于F5NFm,所以速度相等之后A相对于B向左滑行时,A的加速度为:aAµg2 m/s2B的加速度为:aB m/s26 m/s2aA所以A将从B的左端滑出,物体A在小车上运动时相对小车滑行的最大距离:ΔsmΔs0.5m2)物体A不滑落的临界条件是A到达B的右端时,AB具有共同的速度v1则:又:式,可得:aB6m/s2   FmaB﹣µMg1NF1N,则A滑到B的右端时,速度仍大于B的速度,于是将从B上滑落,所以F必须大于等于1NF较大时,在A到达B的右端之前,就与B具有相同的速度,之后,A必须相对B静止,才不会从B的左端滑落。即有:F=(m+MaµMgma 所以:F3NF大于3NA就会相对B向左滑下。综上:力F应满足的条件是:1N≤F≤3N答:1)若F5N,物体A在小车上运动时相对小车滑行的最大距离为0.5m2)要使A不至于从B上滑落,拉力F大小应满足的条件是1N≤F≤3N
     

    相关试卷

    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刷题练习第9讲 水平叠加的滑块——木板模型之动态分析与临界问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刷题练习第9讲 水平叠加的滑块——木板模型之动态分析与临界问题(含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总结,例题精讲,举一反三,巩固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前适应练六 传送带模型和“滑块—木板”模型 平衡中的临界、极值问题-备战高考三轮复习专题-复习与训练:

    这是一份考前适应练六 传送带模型和“滑块—木板”模型 平衡中的临界、极值问题-备战高考三轮复习专题-复习与训练,文件包含考前适应练六传送带模型和“滑块木板”模型平衡中的临界极值问题-备战高考三轮复习专题-复习与训练-解析版docx、考前适应练六传送带模型和“滑块木板”模型平衡中的临界极值问题-备战高考三轮复习专题-复习与训练-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9讲 水平叠加的滑块——木板模型之动态分析与临界问题(原卷版):

    这是一份第9讲 水平叠加的滑块——木板模型之动态分析与临界问题(原卷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总结,例题精讲,举一反三,巩固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