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沪科版必修第一册 4.1牛顿第一定律作业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13413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物理沪科版必修第一册 4.1牛顿第一定律作业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13413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物理沪科版必修第一册 4.1牛顿第一定律作业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13413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沪科版 (2019)4.1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沪科版 (2019)4.1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优选】4.1牛顿第一定律-1练习一.单项选择1.正在运动的物体,若所受的一切力突然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A.立即停止 B.作加速运动 C.作减速运动 D.作匀速运动2.关于物理方法和物理学史,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理想化物理模型的核心在于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质点的引入就应用了这种方法B. 在极短的位移中,物体的平均速度可以看成它在此位置的瞬时速度,这利用了极限思想方法C. 处理较复杂的变化量问题时,常常先把整个区间化为若干小区间,认为每一小区间内研究的量不变,再求和,利用这种方法,可通过计算图像与轴所围的面积大小得出直线运动的位移大小D. 伽利略创造了将实际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理想实验法,并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3.据媒体报道,2019年10月15日到17日,俄罗斯举行了代号为“雷霆-2019”的军事大演习。演习期间俄军发射了两种导弹A和B,导弹A的飞行速度比导弹B的飞行速度大,但其质量比导弹B的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导弹B的惯性比导弹A的惯性大B. 导弹B的运动状态比导弹A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C. 静止在发射架上时,两导弹的惯性相同D. 导弹A.B的惯性大小与它们飞行时所受的阻力大小有关4.兰州市中考体育测试项目涉及到许多力学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做引体向上时,人对单杠的拉力和单杠对人的拉力大小相等B.足球运球过程中,足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是因为受到力的作用C.立定跳远,起跳时脚用力蹬地,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掷实心球时,球出手后能够继续飞行,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5.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球,随车一起匀速运动,当车突然停止运动,其他阻力不计,设车无限长,则两小球( )A.一定相碰 B.一定不相碰C.若m1>m2,则肯定相碰 D.若m1<m2,则一定不相碰 6.“晨阳”杯篮球赛中,奔跑中的小硕想传球给站在侧面无人防守的小轩,已知二人的位置与小硕的速度v方向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硕要将球传给小轩( )A. 应该让球沿着1的方向抛出B. 应该让球沿着2的方向抛出C. 应该让球沿着3的方向抛出D. 应该让球沿着4的方向抛出7.伽利略为了硏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如图所示,对于这个研究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斜面实验放大了重力的作用,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路程B.必须选用质量小的木球才能冲淡重力的影响C.实验表明,小球速度的变化对位移来说是均匀的D.根据斜面实验结论进行合理的外推,得到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伽利略最早提出力的概念B. 牛顿最早完成斜面实验并经过合理外推建立了惯性定律C. 伽利略最早通过斜面试验经过合理外推建立了惯性定律D. 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研究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9.汽车甲与汽车乙质量相同,汽车甲以120km/h的速度在高速公路上飞奔,汽车乙以5km/h的速度在小区道路上缓行.则关于汽车甲与汽车乙的惯性,正确的是( )A. 汽车甲惯性大B. 汽车乙惯性大C. 无法比较惯性大小D 汽车甲与汽车乙惯性一样大10.科学研究方法对物理学的发展意义深远,实验法.归纳法.演绎法.类比法.理想实验法等对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十分重要.下列哪个成果是运用理想实验法得到的( )A.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B.库仑发现“库仑定律”C.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D.伽利略发现“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一定是矢量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C.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用实验直接验证获得的D.重心不是重力的真实作用点,重力作用在整个物体上,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12.牛顿是经典力学的奠基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B. 两个力大小相等.作用点相同,就可以说这两个力相等C. 物体受力越大,运动状态改变越快,说明物体受力大时比受力小时的惯性小D. 牛顿第一定律又被称为惯性定律,速度大的物体惯性一定大13.在物理学史上,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的物理学家以及建立惯性定律的物理学家分别是( )A.亚里士多德.伽利略 B.亚里士多德.牛顿C.伽利略.爱因斯坦 D.伽利略.牛顿14.打鸡蛋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大部分人打鸡蛋时总是用鸡蛋与较硬物体的一条棱相碰,将鸡蛋打碎,高级师打鸡蛋时通常用一只手握住一个鸡蛋,然后去打击另一个鸡蛋,在打击力不是太大的情况下刚好使鸡蛋被打碎。若两鸡蛋的抗破强度是相同的,那么出现的现象应该是( )A.主动打击的鸡蛋破了 B.被打击的鸡蛋破了C.两个鸡蛋同时破了 D.鸡蛋被打破是随机的15.通过理想斜面实验,用科学的推理方法得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这一结论的科学家是( )A.哥白尼 B.伽利略 C.牛顿 D.卡文迪许 16.下列物理问题描述正确的是( )A.质点不仅是一个理想化模型,而且是真实存在的B.由于运动的相对性,我们在判定物体是否运动时,必须选定一个绝对静止不动的物体作为参考系C.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多次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一条实验定律D.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但并未用实验直接验证17.歼击机在进入战斗状态时要丢掉副油箱,这样做是为了( )A. 减小重力,使运动状态保持稳定B. 增大速度,使运动状态易于改变C. 增大速度,使运动状态不易变化D. 减小惯性,有利于运动状态的改变18.在物理学史上,正确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且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个观点的物理学家及建立惯性定律的物理学家分别是( )A. 亚里士多德.伽利略 B. 伽利略.爱因斯坦C. 伽利略.牛顿 D. 亚里士多德.牛顿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答案】D【解析】正在运动的物体,若所受的一切力突然同时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它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永远不停地运动下去,即作匀速运动。故选D。2.【答案】D【解析】【详解】A.理想化物理模型的核心在于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质点的引入就应用了这种方法,A正确;B.在极短的位移中,物体的平均速度可以看成它在此位置的瞬时速度,这利用了极限思想方法,B正确;C.处理较复杂的变化量问题时,常常先把整个区间化为若干小区间,认为每一小区间内研究的量不变,再求和,利用这种方法,可通过计算图像与轴所围的面积大小得出直线运动的位移大小,C正确;D.伽利略创造了将实际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理想实验法,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提出的,D错误。本题选错误项,故选D。3.【答案】A【解析】【详解】物体惯性大小仅与其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物体的运动状态越难改变;惯性大小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速度无关,故A正确,BCD。故选A。4.【答案】D【解析】A.做引体向上时,人对单杠的拉力和单杠对人的拉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选项A正确,不符合题意;B.足球运球过程中,足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是因为受到力的作用,选项B正确,不符合题意;C.立定跳远,起跳时他用力向后蹬地,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面也会对脚产生力的作用,就能向前运动,这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选项C正确,不符合题意;D.掷实心球时,球出手后能够继续飞行,是因为球有惯性,不是受到惯性的作用,选项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5.【答案】B【解析】小车表面光滑,两个小球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的作用,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两球都保持原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不会发生变化,因而它们一定不相碰,与质量的大小无关。故选B。6.【答案】A【解析】【详解】小硕奔跑的速度, 球抛出后由于惯性也具有水平向右的速度,想让静止的小轩接住,球的合速度必须指向2,应该让球沿着1的方向抛出,故A正确。故选A。7.【答案】D【解析】A.斜面实验缩小了重力的作用,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路程及时间,所以A错误;B.自由落体及在斜面上运动与质量无关,所以B错误;C.实验表明,小球速度的变化对时间来说是均匀的,所以C错误;D.根据斜面实验结论进行合理的外推,得到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所以D正确;故选D。8.【答案】D【解析】【详解】A.牛顿最早提出力的概念,故A错误;BC.伽利略最早完成斜面实验,牛顿在伽利略和笛卡儿工作的基础上,经过合理外推建立了惯性定律,故BC错误;D.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研究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故D正确。故选D。9.【答案】D【解析】【分析】惯性是物质的基本属性,只取决于物体质量的大小,而与其他因素无关.【详解】惯性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质量大小,而与速度大小无关.由题可知,汽车甲与汽车乙质量相同,则二者惯性一样大.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10.【答案】D【解析】伽利略发现“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伽利略发现“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选项D正确。11.【答案】D【解析】A.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不一定是矢量,如电流有大小也有方向,是标量,A错误;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B错误;C.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在实验的基础上合理外推获得的,C错误;D.重心不是重力的真实作用点,重力作用在整个物体上,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D正确。故选D。12.【答案】A【解析】【详解】A. 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故A正确;B. 两个大小相等.作用点相同的力,方向不一定相同,所以这两个力不一定相等,故B错误;CD. 惯性的大小仅仅与质量有关,与物体的受力.运动状态无关。故CD错误。故选A。13.【答案】D【解析】在物理学史上,正确认识运动与力的关系并且推翻“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的物理学家和建立惯性定律的物理学家分别是伽利略和牛顿。ABC错误,D正确。故选D。14.【答案】B【解析】两枚鸡蛋撞击时,蛋壳之间存在一对相互作用力,被打击的鸡蛋蛋壳所受撞击力大于抗破强度则被打碎。主动打击的鸡蛋蛋壳在撞击时除了受撞击力外,还要受到本身蛋清(由于惯性)给的一个与撞击力方向相反的力,所以当其合力达到抗破强度时,蛋壳才会破。故在打击力不是太大的情况下,主动打击的鸡蛋不容易破,被打击的鸡蛋破了。故选B。15.【答案】B【解析】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用科学的推理方法得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这一结论,故选B。16.【答案】D【解析】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并不是真实存在的,A错误;B.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而且也不存在绝对静止不动的物体,B错误;C.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通过实验而推理出来的,C错误;D.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间接验证了自由落体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D正确。故选D。17.【答案】D【解析】【详解】歼击机在进入战斗状态时要抛掉副油箱,目的是为了减小飞机的质量来减小飞机的惯性,使自身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以提高歼击机的灵活性。故选D。18.【答案】C【解析】【详解】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伽利略运用逻辑推理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牛顿提出了物体的运动定律,其中牛顿第一定律即为惯性定律。故选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4.1 牛顿第一定律第一课时课时训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物体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是,伽利略创造性地设计出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沪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4.1 牛顿第一定律第二课时同步达标检测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伽利略创造的把实验,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沪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4.1 牛顿第一定律随堂练习题,共8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