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江西省丰城中学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江西省丰城中学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分)某同学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忘记写单位,下列数据的单位是“厘米”的是( )
A.水杯的高度是13.2B.一支铅笔的长度是0.18
C.物理书的长度是1.8D.小明的身高是16.4
2.(2分)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考出优异的真实成绩,开考前学校广播都会传出“各位同学请遵守考场纪律,希望你们沉着应战,考出真实成绩”;“监考老师分发试卷”;“考试开始”等相关提示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教室中使用音箱的目的是增大声音的音调
B.音箱的作用是将声音信号转化成电信号
C.考生能根据响度判断是谁在播音
D.我们听到广播的声音是靠空气传到人耳的
3.(2分)世界排箫大师乔治•赞菲尔参加了“2018西安国际排箫艺术节”,排箫是由一系列管子构成的管乐器,管子都是按由长到短或由短到长的顺序排列,管子的底部都用塞子堵住,构成一个个独立的吹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吹排箫时,声音是由管子振动产生的
B.吹不同长度的管子会发出音调不同的声音,管子越长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C.用不同力度吹排箫,主要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D.艺术节现场需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4.(2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在凸透镜前放一燃着的蜡烛,移动光屏并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然后将蜡烛远离透镜,调节光屏再次找到一个清晰的像,比较两像。( )
A.像距增大,像增大B.像距减小,像增大
C.像距减小,像减小D.像距增大,像减小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分)
(多选)5.(3分)如图小华同学从家中出发到达小明家,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路程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华步行的是OA段
B.小华到小明家的距离是1800m
C.小华走完全程的时间是25min
D.小华骑自行车的速度是6m/s
(多选)6.(3分)在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入适量的a、b、c三种物质,测出容器和每种物质的总质量与每种物质的体积关系分别如图象a、b、c所示,根据图象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的密度是1.5g/cm3
B.根据c图象可知容器的容积是40cm3
C.若装入40cm3体积的a物质,容器和a物质总质量为80g
D.a、b两种物质的密度比是2:1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分)
7.(2分)某同学用刻度尺测得一物体的长度,正确记录为0.8757米,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8.(2分)比较牛和蚊子的叫声, 的叫声音调较高, 的叫声响度很大。医生给孕妇做B超,说明声波能够传递 ;医生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够传递 。
9.(2分)甲、乙两物体同时沿同一方向运动,s﹣t图象如图所示,则0~8s内,甲的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的平均速度,0~4s内,以甲为参照物,乙是 (选填“向前运动”“向后退”或“静止”)的。
10.(2分)从冰框里刚拿出的雪糕很容易“粘”舌头,这是 现象,雪糕上的“白霜”是 现象,(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1.(2分)有两个相同的烧杯,第一个装有200g水,第二个装有200g酒精,若用相同的加热器给它们加热,根据加热时间与其对应的上升到的温度,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计算这个电加热器每分钟放出的热量为 J,[不计热损失,水的比热4.2×103J/(kg•℃)],酒精的比热为 J/(kg•℃)。
12.(2分)如图所示,用一硬塑料片刮木梳的齿,这时可以听到塑料片发出的“轧轧”声。先慢慢刮然后迅速刮,会发现塑料片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 (选填“变高”或“变低”),由此可得到结论:音调与声源振动的 有关。如果用薄铜片代替硬塑料片拨动塑料梳的梳齿,听到声音的 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填声音特性的名称),其原因是: 。
13.(2分)如图所示是小球在水平面上运动的频闪照片(闪光灯每隔0.02s闪亮一次),观察图中小球的位置,可以判断小球做的 (选填“是”或“不是”)匀速直线运动,则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力是 (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
14.(2分)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是 。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8分)
15.(7分)为了“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的变化”给你提供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1)为完成此实验,主要的测量工具为 和秒表。
(2)实验依据的原理是 。
(3)若图中停表的每格为1s,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m/s。
16.(7分)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除了图甲中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选填“刻度尺”或“电子停表”)。
(2)组装实验装置时,应该先调整图甲中 (选填“A”或“B”)的高度。
(3)小林用相同的装置先后做了两次实验,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a、b两条图线。由图线可知:
①实验中水的沸点为 ℃;
②水沸腾的特点是:继续吸热,温度 (选填“不断升高”、“保持不变”或“不断降低”)
③若两次实验所用水的质量分别为ma、mb,则ma mb(选填“>”、“=”或“<”)。
(4)实验中某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为 ℃,此时烧杯内气泡的情况应该是如图丁中的 (选填“A”或“B”)所示。
17.(7分)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
的,他对此进行了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他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小华选用了H、I两根琴弦,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 的关系;同组的小惠选用A、D、F三根琴弦来进行实验,你认为能研究音调与该因素的关系吗? (能/不能)。
(2)小惠想选用三根琴弦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 (填写编号)的琴弦。
(3)小华认为:如果想选用三根琴弦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还要添加一根铜琴弦J,请写出它的长度为 cm和横截面积 mm2。
(4)在评估交流中,同学们一致认为采用 (两根/三根) 琴弦实验较合理。理由: 。
18.(7分)为了探究水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上图所示的实验探究。
(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 有关。
(2)通过 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通过A、D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4)该实验的研究方法是 法。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
19.(8分)K5次列车由北京开往上海,自北京到上海铁路长1458km,K5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解答问题:
(1)K5次列车由天津西到济南所用的时间;
(2)K5次列车由北京到达上海的平均速度;
(3)中途K5次列车以36km/h的速度穿越长度为1600m的一个隧道,这列火车的长度100m,列车通过隧道的时间是多少?
20.(8分)2015年3月9日,日本海上自卫队黑龙号潜艇正式服役,这是目前最先进的常规动力潜艇之一,该艇全长84米,最高航速可达到20节(1节是指行驶1海里,1海里=1852米),水面排水量2950吨,水下排水量为4200吨,可保持相对长时间潜航。(ρ海水=1.03×103kg/m3,g取10N/kg)求:
(1)最高航速为多少千米/时?
(2)该潜艇在水下航行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3)该潜艇潜入水下300m时,受到海水的压强是多少?
21.(6分)“十一”假日,小明爸爸驾车带一家人外出郊游。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9:10时小明同学观察了汽车上的仪表盘,表盘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汽车行驶到9:40时,小明观察到的表盘示数如图乙所示。
(1)请你认真观察后,对该仪表的功能和基本情况进行简单介绍。
(2)请你认真分析和提取题目中的信息记录下来,同时求出根据题目条件可以求出的所有物理量。
2023年江西省丰城中学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与详解)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分)
1.(2分)某同学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忘记写单位,下列数据的单位是“厘米”的是( )
A.水杯的高度是13.2B.一支铅笔的长度是0.18
C.物理书的长度是1.8D.小明的身高是16.4
【解答】解:A、水杯的高度是13.2cm,符合实际;故A正确;
B、一支铅笔的长度是0.18m;故B错误;
C、物理书的长度是1.8dm;故C错误;
D、小明的身高是16.4dm;故D错误;
故选:A。
2.(2分)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考出优异的真实成绩,开考前学校广播都会传出“各位同学请遵守考场纪律,希望你们沉着应战,考出真实成绩”;“监考老师分发试卷”;“考试开始”等相关提示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教室中使用音箱的目的是增大声音的音调
B.音箱的作用是将声音信号转化成电信号
C.考生能根据响度判断是谁在播音
D.我们听到广播的声音是靠空气传到人耳的
【解答】解:A、教室中使用音响目的是增大声音的响度,让距离较远的同学也能听到。不是增大声音的音调,故A错误;
B、音响的作用是将电信号转化成声音信号,故B错误;
C、考生能根据音色判断是谁在播音,故C错误;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我们听到广播的声音是靠空气传到人耳的,故D正确。
故选:D。
3.(2分)世界排箫大师乔治•赞菲尔参加了“2018西安国际排箫艺术节”,排箫是由一系列管子构成的管乐器,管子都是按由长到短或由短到长的顺序排列,管子的底部都用塞子堵住,构成一个个独立的吹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吹排箫时,声音是由管子振动产生的
B.吹不同长度的管子会发出音调不同的声音,管子越长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C.用不同力度吹排箫,主要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D.艺术节现场需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解答】解:
A、吹排箫时,排箫是管乐器,声音是由管子内的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吹不同长度的管子会发出音调不同的声音,管子越长,空气柱越不容易振动,它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低,故B错误;
C、用不同力度吹排箫,排箫内空气柱振动的幅度不同,则声音的响度不同,故C正确;
D、音乐会现场需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C。
4.(2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在凸透镜前放一燃着的蜡烛,移动光屏并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然后将蜡烛远离透镜,调节光屏再次找到一个清晰的像,比较两像。( )
A.像距增大,像增大B.像距减小,像增大
C.像距减小,像减小D.像距增大,像减小
【解答】解: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所成的像就越小,像距也就越小,根据题意可知两次凸透镜都成实像,当蜡烛远离凸透镜时,物距增大,所以像距就会变小,像也减小。
故选:C。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分)
(多选)5.(3分)如图小华同学从家中出发到达小明家,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路程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华步行的是OA段
B.小华到小明家的距离是1800m
C.小华走完全程的时间是25min
D.小华骑自行车的速度是6m/s
【解答】解:根据公式v=可计算两段路程的速度:
(1)OA段:
v1===6m/s
(2)AB段:
v2===1.5m/s
因为6m/s>1.5m/s
所以步行的是图中AB段,骑车的是OA段;骑车速度6m/s,步行速度1.5m/s,小华走完全程的时间是25min。
从图中可看出小华家到小明家的路程为3600m。
故选:CD。
(多选)6.(3分)在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入适量的a、b、c三种物质,测出容器和每种物质的总质量与每种物质的体积关系分别如图象a、b、c所示,根据图象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的密度是1.5g/cm3
B.根据c图象可知容器的容积是40cm3
C.若装入40cm3体积的a物质,容器和a物质总质量为80g
D.a、b两种物质的密度比是2:1
【解答】解;A、由图知,当b的质量mb=60g﹣20g=40g的时候,体积为Vb=40cm3,则密度为ρb===1g/cm3,故A错误;
B、c图表示c物质装入此容器时,充满整个空间,体积不随质量的增加而增大,据此判断此容器的容积是40cm3,故B正确;
C、由图知,容器中当a或b物质的体积是0时,即空瓶时,总质量是20g,则空瓶的质量是20g,
当a的质量ma=40g﹣20g=20g时,a的体积Va=10cm3,则a的密度ρa===2g/cm3,
若装入40cm3体积的a物质,容器和a物质总质量为ma总=m容器+ρaVa=20g+2g/cm3×40cm3=100g,故C错误;
D、a、b两种物质的密度比是==2:1,故D正确。
故选:BD。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分)
7.(2分)某同学用刻度尺测得一物体的长度,正确记录为0.8757米,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mm 。
【解答】解:对于测量结果0.8757m,“5”对应的单位是mm,所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故答案为:1mm。
8.(2分)比较牛和蚊子的叫声, 蚊子 的叫声音调较高, 牛 的叫声响度很大。医生给孕妇做B超,说明声波能够传递 信息 ;医生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够传递 能量 。
【解答】解:(1)蚊子的翅膀振动频率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较高;而牛的声带振动幅度大,发出声音的响度比较大;
(2)医生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医生给病人做B超诊断病情,说明声波能够传递信息。
故答案为:蚊子;牛;信息;能量。
9.(2分)甲、乙两物体同时沿同一方向运动,s﹣t图象如图所示,则0~8s内,甲的平均速度 小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的平均速度,0~4s内,以甲为参照物,乙是 静止 (选填“向前运动”“向后退”或“静止”)的。
【解答】解:由图可知,0~8s内,甲的路程为s1=40m﹣20m=20m,乙的路程为s2=40m>s1,根据v=可知0~8s内,甲的平均速度小于乙的平均速度;
由图可知,0~4s,甲的速度为:v甲===5m/s,
0~4s,乙的速度为:v乙===5m/s,甲乙的速度相同,所以0﹣4s内,以甲为参照物乙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小于;静止。
10.(2分)从冰框里刚拿出的雪糕很容易“粘”舌头,这是 凝固 现象,雪糕上的“白霜”是 凝华 现象,(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解答】解:吃冰棒时会感到粘舌头,是由于舌头上的水遇冷放热凝固造成的。
雪糕上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
故答案为:凝固;凝华。
11.(2分)有两个相同的烧杯,第一个装有200g水,第二个装有200g酒精,若用相同的加热器给它们加热,根据加热时间与其对应的上升到的温度,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计算这个电加热器每分钟放出的热量为 3.36×103 J,[不计热损失,水的比热4.2×103J/(kg•℃)],酒精的比热为 2.4×103 J/(kg•℃)。
【解答】解:(1)水在5min内吸收的热量:
Q吸=c1m1(t1﹣t01)=4.2×103J/(kg•℃)×0.2kg×(35℃﹣15℃)=1.68×104J,
不计热损失,所以电加热器5min放出的热量Q放=Q吸=1.68×104J,
电加热器1min放出的热量:
Q放′===3.36×103J;
(2)酒精在4min内吸收的热量:
Q吸′=4×Q放′=4×3.36×103J=1.344×104J,
由Q吸=cm(t﹣t0)可知,酒精的比热容:
c2===2.4×103J/(kg•℃)。
故答案为:3.36×103;2.4×103。
12.(2分)如图所示,用一硬塑料片刮木梳的齿,这时可以听到塑料片发出的“轧轧”声。先慢慢刮然后迅速刮,会发现塑料片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 变高 (选填“变高”或“变低”),由此可得到结论:音调与声源振动的 频率 有关。如果用薄铜片代替硬塑料片拨动塑料梳的梳齿,听到声音的 音色 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填声音特性的名称),其原因是: 声源的材料不同 。
【解答】解:加快拨动梳齿的速度,硬卡纸振动的频率增大,听到声音的音调升高,即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用薄铜片代替硬卡纸拨动塑料梳的梳齿,听到声音的音色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原因是声源的材料不同。
故答案为:变高;频率;音色;声源的材料不同。
13.(2分)如图所示是小球在水平面上运动的频闪照片(闪光灯每隔0.02s闪亮一次),观察图中小球的位置,可以判断小球做的 不是 (选填“是”或“不是”)匀速直线运动,则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力是 非平衡力 (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
【解答】解:由图知,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根据v=知小球的速度是变化的,所以小球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小球处于非平衡状态,则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力是非平衡力。
故答案为:不是;非平衡力。
14.(2分)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米 ,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刻度尺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秒 ,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是 秒表 。
【解答】解: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测量数据的工具是秒表。
故答案为:米;刻度尺;秒;秒表。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8分)
15.(7分)为了“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的变化”给你提供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1)为完成此实验,主要的测量工具为 刻度尺 和秒表。
(2)实验依据的原理是 v= 。
(3)若图中停表的每格为1s,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0.12 m/s。
【解答】解:(1)为完成此实验,主要的测量工具为刻度尺和秒表。
(2)实验依据的原理是v=。
(3)若图中秒表的每格为1s,则全程的时间为5s,通过的路程为s1=60cm=0.6m,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0.12m/s。
故答案为:(1)刻度尺;(2)v=;(3)0.12。
16.(7分)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除了图甲中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电子停表 (选填“刻度尺”或“电子停表”)。
(2)组装实验装置时,应该先调整图甲中 B (选填“A”或“B”)的高度。
(3)小林用相同的装置先后做了两次实验,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a、b两条图线。由图线可知:
①实验中水的沸点为 98 ℃;
②水沸腾的特点是:继续吸热,温度 保持不变 (选填“不断升高”、“保持不变”或“不断降低”)
③若两次实验所用水的质量分别为ma、mb,则ma < mb(选填“>”、“=”或“<”)。
(4)实验中某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为 93 ℃,此时烧杯内气泡的情况应该是如图丁中的 B (选填“A”或“B”)所示。
【解答】解:(1)实验过程中需要测量加热时间,因此需要用到电子停表。
(2)在实验中需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应从下向上固定实验器材的位置,所以应该先调整图甲中B的高度。
(3)①②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98℃,且水在沸腾过程中,继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③由图乙知,a的初温与b的初温相同,a先沸腾,说明吸收的热量相同,a升高的温度高,根据Q=cmΔt知,a的质量小。
(4)由图丙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则温度计的示数为93℃;温度未达到水的沸点,此时水没有沸腾。沸腾前,上层的水温度较低,上升的气泡遇低温液化,气泡减小,此时烧杯内气泡的情况应该是如图丁中的B所示。
故答案为:(1)电子停表;(2)B;(3)①98;②保持不变;③<;(4)93;B。
17.(7分)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
的,他对此进行了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他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小华选用了H、I两根琴弦,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 琴弦长短 的关系;同组的小惠选用A、D、F三根琴弦来进行实验,你认为能研究音调与该因素的关系吗? 能 (能/不能)。
(2)小惠想选用三根琴弦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 A、B、C (填写编号)的琴弦。
(3)小华认为:如果想选用三根琴弦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还要添加一根铜琴弦J,请写出它的长度为 80 cm和横截面积 1.02 mm2。
(4)在评估交流中,同学们一致认为采用 三根 (两根/三根) 琴弦实验较合理。理由: 实验次数较多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性 。
【解答】解:(1)因小华选用了H、I两根琴弦,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可知,选择的是横截面积和材料都相同,而长度不同的琴弦,所以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短的关系;
同组的小惠选用A、D、F三根琴弦,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可知,选择的是横截面积和材料都相同,而长度不同的琴弦,所以能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短的关系;
(2)为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横截面积的关系,可选择长度和材料都相同,而横截面积不同的琴弦A、B、C进行研究。
(3)因为是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所以要求三根琴弦长度相同、横截面积相同,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可知,DJH符合条件,所以添加这根铜琴弦J,它的长度也为80cm和横截面积为1.02mm2。
(4)一次实验,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实验次数较多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性,因此为了寻找普遍规律,应采用三根琴弦实验。
故答案为:(1)琴弦长短;能;(2)A、B、C;(3)80;1.02;(4)三根;实验次数较多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性。
18.(7分)为了探究水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上图所示的实验探究。
(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 表面积 有关。
(2)通过 AC 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通过A、D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液体表面空气流通速度越快,液体蒸发越快 。
(4)该实验的研究方法是 控制变量 法。
【解答】解:(1)比较A、B两图看出是水的温度和水上方空气流动速度相同,不同的是水的表面积,所以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表面积有关;
(2)要研究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温度的关系,应控制水的表面积和水上方空气流动速度,故选A、C两次实验过程;
(3)比较A、D两图可知:水的表面积和温度相同,但是空气流动速度不同,水的蒸发快慢不同;因此得出的结论是:在液体表面积、液体温度相同时,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越快,液体蒸发越快。
(4)被研究问题与多个因素有关,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即控制不研究的因素保持一定;
故答案为:(1)表面积;(2)A、C;(3)液体表面空气流通速度越快,液体蒸发越快;(4)控制变量。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
19.(8分)K5次列车由北京开往上海,自北京到上海铁路长1458km,K5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解答问题:
(1)K5次列车由天津西到济南所用的时间;
(2)K5次列车由北京到达上海的平均速度;
(3)中途K5次列车以36km/h的速度穿越长度为1600m的一个隧道,这列火车的长度100m,列车通过隧道的时间是多少?
【解答】解:(1)K5次列车由天津西到济南所用的时间为:t=20:16﹣16:16=4h;
(2)北京到上海铁路长1458km,即s=1458km,
北京到上海的时间为:t'=24:00﹣14:20+8:20=18h,
则火车的平均速度为:v===81km/h;
(3)列车通过隧道的路程等于隧道长与列车长度的和,
即s1=L隧道+L车=1600m+100m=1700m,
列车通过隧道的行驶速度为:v1=36km/h=10m/s,
那么列车通过隧道的时间为:t1===170s。
答:(1)K5次列车由天津西到济南所用的时间为4h;
(2)K5次列车由北京到达上海的平均速度为81km/h;
(3)列车通过隧道的时间是170s。
20.(8分)2015年3月9日,日本海上自卫队黑龙号潜艇正式服役,这是目前最先进的常规动力潜艇之一,该艇全长84米,最高航速可达到20节(1节是指行驶1海里,1海里=1852米),水面排水量2950吨,水下排水量为4200吨,可保持相对长时间潜航。(ρ海水=1.03×103kg/m3,g取10N/kg)求:
(1)最高航速为多少千米/时?
(2)该潜艇在水下航行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3)该潜艇潜入水下300m时,受到海水的压强是多少?
【解答】解:
(1)由于1海里=1852米=1.852km,
则最高航速v=20节=20海里/h=20×1.852km/h=37.02km/h;
(2)该潜艇在水下航行时满载时m排2=4200t=4.2×106kg,
受到的浮力F浮=m排2g=4.2×106kg×10N/kg=4.2×107N;
(3)受到海水的压强p=ρ海水gh=1.03×103kg/m3×10N/kg×300m=3.09×106Pa。
答:(1)最高航速为37.02km/h;
(2)该潜艇在水下航行时受到的浮力是4.2×107N;
(3)该潜艇潜入水下300m时,受到海水的压强是3.09×106Pa。
21.(6分)“十一”假日,小明爸爸驾车带一家人外出郊游。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9:10时小明同学观察了汽车上的仪表盘,表盘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汽车行驶到9:40时,小明观察到的表盘示数如图乙所示。
(1)请你认真观察后,对该仪表的功能和基本情况进行简单介绍。
(2)请你认真分析和提取题目中的信息记录下来,同时求出根据题目条件可以求出的所有物理量。
【解答】解:(1)该仪表可显示汽车当前的速度和已经行驶的路程,由图甲可知9:10时汽车当前的速度为80km/h。汽车已经行驶13561km,
由乙图可知9:40时汽车当前的速度为80km/h。汽车已经行驶13596km;
(2)由图甲与图乙所示可知,汽车这段时间行驶的路程s=13596km﹣13561km=35km,
汽车行驶的时间:t=9:40﹣9:10=30min=0.5h,
汽车的平均速度:v===70km/h。
答:(1)该仪表可显示汽车当前的速度和已经行驶的路程,由图甲可知9:10时汽车当前的速度为80km/h。汽车已经行驶13561km,
由乙图可知9:40时汽车当前的速度为80km/h。汽车已经行驶13596km;
(2)汽车这段时间行驶的路程为35km,
汽车行驶的时间为0.5h,
汽车的平均速度为70km/h。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铜
60
0.76
B
铜
60
0.89
C
铜
60
1.02
D
铜
80
0.76
E
铜
100
1.02
F
铜
100
0.76
G
钢
80
1.02
H
尼龙
80
1.02
I
尼龙
100
1.02
车次
到、发站时间
北京
天津西
济南
上海
K5
到站时间
——
16:11
20:16
次日8:20
发车时间
14:20
16:16
20:21
——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铜
60
0.76
B
铜
60
0.89
C
铜
60
1.02
D
铜
80
0.76
E
铜
100
1.02
F
铜
100
0.76
G
钢
80
1.02
H
尼龙
80
1.02
I
尼龙
100
1.02
车次
到、发站时间
北京
天津西
济南
上海
K5
到站时间
——
16:11
20:16
次日8:20
发车时间
14:20
16:16
20:21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江西省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物理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简答与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江西省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物理试题(1),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四中学2023-2024学年物理八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一辆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它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