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天津西青区杨柳青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测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适应性考试
化学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Ⅲ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1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Na-23 Al-27 S-32 Cl-35.5 Fe-56
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有18个小题,每题3分共计54分。)
1. 下列现象与物质对应不正确的是
A. 酸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B. 光化学烟雾——氮氧化物
C. 臭氧空洞——氟氯烃(如氟利昂) D. 温室效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氮氧化物可以形成硝酸型酸雨,二氧化硫可以形成硫酸型酸雨,都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A不选;
B.氮的氧化物在阳光(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导致光化学烟雾,B不选;
C.氟氯烃(如氟利昂)能破坏臭氧层,导致臭氧空洞,C不选;
D.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变暖,所以温室效应与SO2无关,D选;
故选D。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遇空气变为红棕色的是NO B. 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C. 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 D. 将通入到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答案】D
【解析】
【详解】A.NO遇到空气,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A正确;
B.NH4HCO3不稳定,受热容易发生分解为氨气、水和二氧化碳,B正确;
C.Cl2 和水反应生成具有漂白性的HClO,从而使红色布条褪色,C正确;
D.SO2和CaCl2不反应,D错误;
故选D。
3. 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关于氨气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小 B. 遇氯化氢产生白烟
C. 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D. 其水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氨气是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氨气相对分子质量小于空气的相对分子质量,密度小于空气,故A正确;
B、氨气和氯化氢反应生成白色固体氯化铵,遇氯化氢产生白烟,故B正确;
C、氨气是碱性气体遇到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氨气溶于水生成一水合氨,溶液中电离生成氢氧根离子溶液显碱性,所以不变色,故C错误;
D、氨气溶于水生成一水合氨,溶液中电离生成氢氧根离子,其水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故D正确;
答案选C。
4. 下列试剂的保存方法不正确的是
A. 浓硫酸保存在无色玻璃瓶中 B. 硫黄粉保存在无色广口瓶中
C. 浓硝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D. 氯水保存在无色玻璃瓶中
【答案】D
【解析】
【详解】A.浓硫酸是一种无色黏稠的油状液体,浓硫酸不易分解,浓硫酸保存在无色玻璃瓶中,故A正确;
B.硫黄粉在光照条件下和氧气不反应,保存在无色广口瓶中,故B正确;
C.浓硝酸见光易分解,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故C正确;
D.次氯酸见光易分解,氯水保存在棕色玻璃瓶中,故D错误;
选D。
5. 下列试剂中,既能用于制取硫酸铜,又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A. 氧化铜与稀硫酸 B. 铜与稀硫酸
C. 铜与浓硝酸 D. 铜与浓硫酸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无污染物生成,能用于制取硫酸铜,又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选A;
B.铜与稀硫酸不反应,不能用于制取硫酸铜,故不选B;
C.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水,二氧化氮污染空气,不能用于制取硫酸铜,且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不选C;
D.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水,二氧化硫污染空气,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不选D;
选A。
6. 实验室进行粗盐提纯时,需除去和,所用试剂包括以及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除杂过程中不能引入新杂质,同时为保证除杂完全,所加除杂试剂一般过量,然后选择合适的试剂将所加过量的物质除去。
【详解】粗盐中主要成分为NaCl。除去Ca2+选用将其转化为沉淀,为了不引入新杂质,所加物质的阳离子为Na+,即选用Na2CO3除去Ca2+,同理可知,除去Mg2+需选用NaOH,除去需选用BaCl2,因所加除杂试剂均过量,因此向粗盐样品中加入除杂试剂的顺序中,BaCl2先于Na2CO3加入,利用Na2CO3除去Ca2+和多余的BaCl2,因Na2CO3、NaOH均过量,成为新杂质,需要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HCl,至溶液中不再有气泡产生,以此除去Na2CO3、NaOH,然后将溶液蒸干得到较为纯净的食盐产品,综上所述,答案为A。
7. 下到关于物质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
B. 是大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雷雨天气时,可直接转化为
C. 硫是一种黄色的能溶于水的晶体。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 由制备化肥过程,属于氮的固定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大多数金属反应生成氯化物,和变价金属反应时使其氧化为最高价态,故A正确;
B.放电时,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NO,NO不稳定,继续被氧气氧化生成NO2,故B错误;
C.硫淡黄色固体,难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故C错误;
D.氮的固定是将氮元素的单质转化为化合物的过程,由制备化肥过程,不属于氮的固定,故D错误;
故选A。
8.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吸收产生,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
B. 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C. 常温下硅的化学性质稳定,故可用作半导体材料
D. 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
【答案】A
【解析】
【详解】A.与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所以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故选A;
B.具有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故不选B。
C.硅可用作半导体材料,是因为硅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故不选C;
D.液态可用作制冷剂,是因为易液化,故不选D;
选A。
9. 下列事实可以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 、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实质 B. 晶体、固体碘受热均能变成气体
C. S与铁、铜反应均生成低价硫化物 D. 与、均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
【答案】C
【解析】
【详解】A.SO2与品红化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而使品红溶液褪色,属于化合漂白,Cl2与H2O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HClO将品红氧化而使品红溶液褪色,属于氧化漂白,A不选;
B.碳酸氢铵受热发生分解生成氨气、水蒸气和CO2,是化学变化,碘单质受热升华变成气体,是物理变化,B不选;
C.S单质的氧化性较弱,只能将变价金属Cu和Fe氧化到较低的价态,二者原理相同,C选;
D.ClO-与S2-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共存,ClO-与H+会结合为弱酸HClO而不能大量共存,为非氧化还原反应,D不选;
故选C。
10. 在强碱性溶液中,下列离子组能大最共存的是
A. 、、、 B. 、、、
C. 、、、 D. 、、、
【答案】A
【解析】
【详解】A.、、、在强碱溶液中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A选;
B.强碱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Cu2+,故B不选;
C.、、OH-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共存,故C不选;
D.和会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D不选;
故选A。
11.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与反应生成,A项错误;
B.与反应生成,B项错误;
C.高温分解生成,与在高温时反应生成,C项正确;
D.与H2O不反应,D项错误;
答案选C。
12. 观察分析推理、得出结论是探究物质性质基本程序。下列实验事实解释或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维生素C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维生素C表现还原性
B
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
浓硝酸不稳定,生成有色产物能溶于浓硝酸
C
检验久置的粉末是否变质
取样配成溶液,先加入盐能、后加入氧化钡溶液,观察是否生成白色沉淀
D
铁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变化
说明铁与冷的浓硫酸不发生化学反应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为强氧化剂,维生素C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A正确;
B.浓硝酸不稳定,易分解,生成二氧化氮能溶于浓硝酸则变黄,B正确;
C.硫酸钡不溶于盐酸,如亚硫酸钠被氧化,可被氧化生成硫酸钠,可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C正确;
D.常温下,铁与浓硫酸发生钝化反应,在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不是不发生化学反应,D错误;
故选D。
13.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甲装置蒸发溶液得晶体 B. 乙装置可用于吸收HCl、、等尾气
C. 丙装置在粗盐提纯实验中用到 D. 丁装置可除去中少量的HCl杂质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水解生成氨水和氯化氢,氯化氢挥发、氨水分解,不能采用常压蒸发溶剂的方法获得晶体,A项错误;
B.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且导管末端接倒扣漏斗,能防止倒吸,B项正确;
C.丙装置为过滤操作,可除去粗盐水中的泥沙等难溶物,C项正确;
D.HCl与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以采用洗气法除去二氧化碳中的HCl,D项正确;
答案选A。
14. 下列除杂试剂选用正确且除杂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A
FeCl2溶液(FeCl3)
Fe粉
B
NaCl溶液(MgCl2)
NaOH溶液、稀HCl
C
Cl2(HCl)
H2O、浓H2SO4
D
NO(NO2)
H2O、无水CaCl2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分析】发生的反应中,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反之,不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A.FeCl3与Fe反应生成FeCl2,2FeCl3+Fe=3FeCl2,此过程中Fe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涉及到了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MgCl2与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MgCl2+2NaOH=Mg(OH)2 +2NaCl,过量的NaOH溶液可用HCl除去HCl+NaOH=NaCl+H2O ,此过程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B符合题意;
C.部分氯气与H2O 发生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应该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l,除杂方法不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
D.NO2 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反应过程中氮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涉及到了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本题应选B。
【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氧化还原反应判断的考查,注意把握发生的反应及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题目难度不大。
15. 部分含氮物质的“价—类二维图”如下图所示。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 图中所标转化关系中有5个反应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的
B. 雷雨天可实现B→C→D→E→F转化
C. A→B的反应是实现人工固氮的重要反应
D. H制A的反应通常要加碱并加热来实现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含氮物质的“价—类二维图”可以得出,A为氨气,B为氮气,C为一氧化氮,D为二氧化氮,E为硝酸,F为硝酸盐,G为一水合氨,H为铵盐。
【详解】A.在图中所标转化关系中,NH3→N2→NO→NO2→HNO3、NH3→NO共5个反应中,N元素都发生价态的变化,所以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的,A合理;
B.雷雨天,放电时,N2与O2反应生成NO,NO与O2再反应生成NO2,NO2与水反应生成HNO3和NO,硝酸与土壤中的盐反应生成硝酸盐等,B合理;
C.人工固氮是利用人工的方法,将N2转化为氮的化合物(如NH3、Mg3N2等),所以A(NH3)→B(N2)的反应不是人工固氮的反应,C不合理;
D.由H(铵盐)制A(NH3),常需与强碱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复分解反应来制取,D合理;
故选C。
16. 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铜丝与足量浓硫酸的反应,装置(已略去夹持装置,其中铜丝可抽动)如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①中生成的气体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 ②中可观察到溶液黄色变浅,且有白色沉淀生成
C. 为进行尾气处理,③中可以是NaOH溶液
D. 反应后,通过向①中加水,观察溶液颜色可判断反应有硫酸铜生成
【答案】D
【解析】
【详解】A.①中铜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A正确;
B.②中Fe3+与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可观察到溶液黄色变浅,且有白色沉淀生成,故B正确;
C.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为进行尾气处理,③中可以是NaOH溶液,故C正确;
D.浓硫酸密度大于水,且溶于水放热,反应后,应该把①中液体倒入水中,观察溶液颜色可判断反应有硫酸铜生成,故D错误;
选D。
17. 5 mL物质的量浓度为18 mol·L-1的硫酸中加入足量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0.09 mol的硫酸被还原 B. 有0.045 mol的硫酸被还原
C. 充分反应后体系无硫酸剩余 D. 消耗的铜的质量一定小于2.88 g
【答案】D
【解析】
【详解】浓硫酸与铜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稀硫酸与铜不发生反应。浓硫酸与铜反应时,随着反应进行,硫酸逐渐消耗,其浓度也逐渐下降,当硫酸由浓变稀时反应就会停止。因此,参加反应的硫酸实际量要比理论计算值小。据题n(H2SO4)= 0.005 L×18 mol·L−1=0.09mol,参加反应的硫酸n(H2SO4)<0.09 mol,被还原的硫酸小于0.045 mol,参加反应的铜小于2.88 g。答案选D。
18. 已知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有同种元素X,其转化关系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若A为硝酸,X为金属元素,则甲与丙反应可生成乙
B. 若A为氧气,丙在通常状况下为红棕色气体,则甲一定为非金属单质
C. 若乙为,则A可能是盐酸,也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
D. 若甲为淡黄色固体,则丙与水形成的浓溶液与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都可以生成乙
【答案】B
【解析】
【详解】A.若A为硝酸,X为Fe元素,甲是Fe、乙是硝酸亚铁、丙是硝酸铁,过量的铁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亚铁,硝酸亚铁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硝酸铁和铁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故不选A;
B.若A为氧气,丙在通常状况下为红棕色气体,则丙是NO2、乙是NO,甲可能为为氨气或氮气,故选B;
C.若乙为,A是盐酸,则甲是碳酸钠、丙是氯化钠,若A是氢氧化钠溶液,则甲是二氧化碳、丙是碳酸钠,故不选C;
D.若甲为淡黄色固体,甲为S单质、A为氧气、乙为二氧化硫、丙为三氧化硫,丙与水形成硫酸,浓硫酸与Cu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水,浓硫酸与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水,故不选D;
选B。
第Ⅱ卷(主观题,本卷有3个小题,共46分)
19.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固体Na2SO3与中等浓度的H2SO4反应,制备SO2气体并进行有关性质探究实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固)+H2SO4===Na2SO4+SO2↑+H2O。除固体Na2SO3和中等浓度的H2SO4外,可供选择的试剂还有:①溴水;②浓H2SO4;③品红试液;④紫色石蕊试液;⑤澄清石灰水;⑥NaOH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欲验证SO2的漂白作用,应将SO2气体通入______中(填物质编号),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2)欲验证SO2还原性,应将SO2气体通入______中(填物质编号),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3)为验证SO2的氧化性,通常利用的反应是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
(4)为防止多余的SO2气体污染环境,应将尾气通入______中(填物质编号),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③ ②. 品红试液褪色 ③. ① ④. 溴水的橙色褪去 ⑤. 2H2S+SO2=3S↓+2H2O ⑥. ⑥ ⑦. SO2+2OH-=SO32-+H2O
【解析】
【详解】分析:(1)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2)溴水具有氧化性,能氧化二氧化硫;
(3)二氧化硫能把H2S氧化;
(4)SO2是酸性氧化物,能被碱液吸收。
详解:(1)SO2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欲验证SO2漂白作用,应将SO2气体通入品红溶液,溶液红色褪去;
(2)SO2具有还原性,能被溴水溶液氧化而使溶液褪色,欲验证SO2的还原性,应将SO2气体通入溴水溶液,溴水的橙色溶液褪色;
(3)SO2具有氧化性,能与硫化氢反应生成单质硫沉淀,欲验证SO2的氧化性,应将SO2气体通入H2S溶液生成淡黄色的硫沉淀,方程式为SO2+2H2S=3S↓+2H2O;
(4)二氧化硫有毒,是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为防止多余的SO2气体污染环境,应将尾气通入NaOH溶液,发生反应2NaOH+SO2=Na2SO3+H2O,离子方程式为2OH-+SO2=SO32-+H2O。
20. 利用物质类别及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推测物质的性质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如图是硫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与部分物质类别的对应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质量相同的a和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2)c的浓溶液能与S反应产生一种含硫元素的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
(3)将足量的a通入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B.溶液没有明显变化
C.若再通入或,则溶液中均会出现白色沉淀
(4)将c的浓溶液滴到白纸上,白纸变黑体现了c的_______性。
(5)将Ni片浸在不同质量分数的c溶液中,经4小时腐蚀后的质量损失情况如图所示,当c的浓度大于63%时,Ni被腐蚀的速率逐渐降低的可能原因为_______。
(6)“银针验毒”的原理:。在该反应中_______(填字母)。
A. 是氧化剂 B. 是还原剂
C. 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 D. 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7)为进一步减少的污染并变废为宝,我国正在探索在一定条件下,用CO还原得到单质硫的方法来除去。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答案】(1)5∶4 (2)
(3)BC (4)脱水性
(5)随质量分数增加,Ni表面逐渐形成致密氧化膜(镍钝化) (6)D
(7)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a是,b是,由公式m=nM可得质量相同的a和b,物质的量之比是摩尔质量的反比,即;
【小问2详解】
由图可知,c是,浓硫酸会和S发生归中反应生成;
【小问3详解】
将足量的a通入溶液中,溶液没有明显变化,若再通入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最后生成硫酸钡沉淀,若通入,碱性环境下则会生成亚硫酸钡沉淀,故答案为BC;
【小问4详解】
c是,将c的浓溶液滴到白纸上,白纸变黑由于浓硫酸的脱水性使白纸脱水碳化;
【小问5详解】
当c的浓度大于63%时,Ni被腐蚀的速率随着硫酸浓度增大而逐渐降低,说明Ni表面生成了致密的氧化膜,阻止了内部的Ni被进一步氧化(是一种钝化现象);
【小问6详解】
由可知,反应前后的化合价都没变,故在该反应中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答案选D;
【小问7详解】
用CO还原得到单质硫的方法来除去,即CO和反应得到S和二氧化碳,方程式为:
。
21. 实验室常见的几种气体发生装置如图A、B、C所示:
(1)实验室可以用B或C装置制取,如果用C装置,通常使用的药品是_______(写化学式)。制备气体之前,必要的一步操作方法是_______;
(2)若用A装置与D装置相连制取并收集X气体,则X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_______(填序号)。
① ② ③
实验室中制取该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在D装置中,烧杯内所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
(3)实验室利用装置B制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下列试剂不能用于干燥的是_______(填字母)。
A.浓硫酸 B.碱石灰 C.NaOH固体
(4)下列气体的性质与收集方法无关的是_______。
①密度 ②颜色 ③溶解性 ④热稳定性 ⑤是否与氧气反应
下图是某学生设计的收集气体的几种装置,其中不可行的是_______。
【答案】(1) ①. 和(过氧化钠和水) ②. 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2) ①. ② ②. ③. NaOH溶液
(3) ①. ②. A
(4) ①. ②④ ②. b
【解析】
【分析】根据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选择气体制备装置,固液加热制气体选择A装置、加热固体制取气体选用B装置、固液不加热制气体选用C装置。收集气体的方法的选择可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若气体与氧气反应,则只能用排水法收集;若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采用向下排空气方法收集;若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则采用向上排空气的方法收集。
【小问1详解】
C为固液不加热制取气体的装置,用C装置制取氧气,通常使用的药品是和或过氧化钠和水。为防止漏气,制备气体之前,必要的一步操作方法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小问2详解】
制取气体不需要加热,故不选①;
②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氯气,用浓硫酸干燥氯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最后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A装置与D装置相连可以制取,故选①;
③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不需要加热,且收集氢气用向下排空气法,故不选③;
选②;
实验室中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D装置的作用是吸收剩余氯气,烧杯内所盛放的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
【小问3详解】
实验室利用装置B制取,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钙、氨气、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浓硫酸和氨气反应生成硫酸铵,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氨气,故不选A;
B.氨气是碱性气体,氨气与碱石灰不反应,能用碱石灰干燥氨气,故选B;
C.氨气是碱性气体,氨气和NaOH固体不反应,能用NaOH固体干燥氨气,故选C;
选BC。
【小问4详解】
①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密度与收集方法有关,故不选① ;
②颜色与气体的收集方法无关,故选②;
③易溶于水的气体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溶解性与收集方法有关,故不选③;
④收集气体一般在常温下进行,热稳定性与收集方法无关,故选④;
⑤易与氧气反应的气体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是否与氧气反应与收集方法有关,故不选⑤;
选②④;
b装置只有进气管,没有出气管,气体进入不能排出集气瓶中的空气,所以不能用b装置收集气体,不可行的是b。
第Ⅲ卷(附加题,本卷有1个小题,共10分)
22.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回答下列问题:
(1)氨氮废水是造成河流及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
①某氮肥厂产生的氨氮废水中的氮元素多以和的形式存在,向其中加强碱并加热可产生并收集。在纯氧气中燃烧生成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某团队设计处理氨氮废水的流程如下:
过程Ⅱ为硝化过程,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实现的转化,在碱性条件下,转化生成的过程中,在反应中做_______剂;过程Ⅲ为反硝化过程,向一定条件下的废水中加入甲醇(),实现的转化。将1 mol 完全转化为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
(2)硫酸生产及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等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①为防止工业上煤燃烧产生,常向燃煤中加入浆状物进行脱硫,脱硫的产品用于制造石膏。脱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某兴趣小组对收集的酸雨样品进行了pH测定,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以下数据(pH越小酸性越强)。
时间/h
开始
8
16
24
32
40
48
Ph
5.0
4.8
4.5
4.3
4.2
4.0
4.0
雨水pH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1) ①. ②. 还原 ③.
(2) ①. ②.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在纯氧气中燃烧生成和,N元素由-3价上升到0价,O元素化合价由0价下降到-2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为:;
②在碱性条件下,转化生成,N元素化合价由-3价上升到+5价,在反应中做还原剂,转化为的过程中N元素由+3价下降到0价,将1 mol 完全转化为转移的电子数为。
【小问2详解】
①向燃煤中加入浆状物进行脱硫,脱硫产品用于制造石膏,说明SO2、CaCO3及空气中O2反应生成和CO2,据此写出化学方程式为:;
②由表中数据可知,雨水pH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减小,说明雨水中H2SO3被空气中的O2氧化生成H2SO4,溶液的酸性增强,方程式为。
天津市杨柳青一中、咸水沽一中+、四十七中,一百中学四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天津市杨柳青一中、咸水沽一中+、四十七中,一百中学四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共8页。
2023天津静海区一中高一下学期3月学业能力调研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天津静海区一中高一下学期3月学业能力调研化学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学业能力调研化学试题含解析docx、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学业能力调研化学试题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第一次适应性测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第一次适应性测试化学试题(含解析),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Fe-56, 下列现象与物质对应不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下列试剂的保存方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