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 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1) 试卷 0 次下载
- 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2) 试卷 0 次下载
- 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3) 试卷 0 次下载
- 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4) 试卷 0 次下载
- 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6) 试卷 0 次下载
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1)
展开
这是一份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1),共9页。
五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6.折线统计图 一、单选题 1.爱国者电脑公司第一、第二两个门市部上缴利润统计图(2001年~2007年) 在2006年,那个部门的上缴利润多( ) A. 第一门市部 B. 第二门市部2.爱国者电脑公司第一、第二两个门市部上缴利润统计图 (2001年~2007年) 2008年3月
2006年和2007年,第二门市部的总上缴利润是( )万元A. 200 B. 220 C. 2403.如图:这是一位病人的体温记录统计图;护士每隔( )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 A. 6 B. 12 C. 184.劳义早晨离开训练地跑了30分,然后回到训练地喝水,又跑了30分后休息15分,再回到训练.下图( )比较准确的反映了他的行为. A. B. C. 二、判断题 5.折线统计图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条形统计图易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6.用条形统计图不但能清楚地看见数量的多少,还能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7.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的统计图是折线统计图. 8.既要表示各个项目数量的多少,又要表示数量变化的趋势,就制一幅折线统计图.三、填空题 9.医生记录病人24小时体温变化情况,用________统计图较好;要反映100牛奶中锌、镁、铁、钙等微量元素的含量,用________统计图比较合适. 10.折线统计图不但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________情况。 11.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________情况。 12.下面是明明和亮亮200米赛跑情况的折线统计图。(1)跑完200米,明明比亮亮多用________秒。(2)亮亮到达终点时,明明离终点还有________米。(3)前15秒,________跑得快些。(4)亮亮跑完全程平均每秒跑________米。13.图是2011年永发水泥厂全年产量统计图
①这是________统计图.
②产量最高的是第________季度.
③第三季度比第二季度增产________ %,
④平均每月的产量是________万吨. 四、解答题 14.下列是关于高二年级英语听力成绩的统计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⑴已知全班有70人,英语听力成绩在15—19分的有多少人?⑵根据图2,在哪个分数段的人数最多?哪个分数段的人数最少? 15.建华小学气象小组的同学7月10日这一天来学校测校园的气温,他们每隔1小时测一次,并将测得的数据画成了折线统计图.根据折线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上面折线统计图的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 (2)纵轴上的1小格表示多少℃?横轴上的1小格表示多少时间? (3)写出这一天下面时刻的气温:7时的气温________;13时的气温________(4)这一天几时气温达到最高值?气温是多少? (5)这一天从几时到几时气温上升幅度最大? (6)这一天从几时到几时气温没有变化? 16.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1)这幅统计图的纵轴表示什么?横轴表示什么?(2)这幅统计图反映出松树岭乡植树情况的趋势是怎样的?(填逐渐上升或逐渐下降) (3)哪一年植树的数量增加的最快?(4)从2000到2004年,平均每年植树多少棵?(5)哪些年植树的棵数超过了这几年的平均数?(按横轴年份的顺序填写) 五、应用题 17.下图是深圳某公司一车间中三个小组男、女工人数统计
第三小组一共有多少工人?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 B 【解析】【分析】 2006年第二门市部的折线更高2.【答案】 B 【解析】【解答】 对应纵坐标为分别100、120,所以为220万元。
【分析】考查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解决能力。3.【答案】 A 【解析】【解答】12-6=6(小时) 护士每隔6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分析】观察统计图选择即可。4.【答案】B 【解析】【解答】符合劳义这段时间离训练地距离变化的是B。【分析】离训练地的距离是随时间是这样变化的:(1)先离训练地越来远,到了最远距离的时候;(2)然后又回到训练地喝水,即与训练地的距离越来越近直到为0;(3)到训练地喝水有一段时间,所以有一段时间离家的距离为0;(4)然后再离训练地越来越远,直到达第一次的距(5)在第一返回的距离,休息15分钟,所以此时的折线是持平的;(6)休息后再返回训练地的距离为0。故选:B二、判断题5.【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 条形统计图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易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条形统计图特点: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特点: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据此判断。6.【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 用折线统计图不但能清楚地看见数量的多少,还能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统计图的特点,条形统计图特点: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特点: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特点:可以看出各个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据此判断。7.【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的统计图是折线统计图,所以本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8.【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既要表示各个项目数量的多少,又要表示数量的变化的趋势,就制一幅折线统计图.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能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表示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由此判断即可.三、填空题9.【答案】折线;扇形 【解析】【解答】解:医生记录病人24小时体温变化情况,用折线统计图较好;要反映100牛奶中锌、镁、铁、钙等微量元素的含量,用扇形统计图比较合适。
故答案为:折线,扇形。
【分析】本题直接根据各种统计图的特征进行解答即可。10.【答案】 增减变化 【解析】【解答】解:折线统计图不但能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故答案为:增减变化 【分析】折线统计图就是用高低不同的折线来表示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11.【答案】变化 【解析】【解答】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
【分析】主要考查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12.【答案】 (1)5(2)40(3)明明(4)8【解析】【解答】(1)30-25=5(秒);答:明明比亮亮多用5秒。
(2)亮亮到达终点时,明明离终点还有40米;
(3)前15秒,明明跑得快些;
(4)200÷25=8(米);
答:亮亮跑完全程平均每秒跑8米。
故答案为:5,40,明明,8。【分析】本题考点:复式折线统计图;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
此题考查了利用折线统计图表达行驶路程与时间关系,利用统计图中数据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1)跑完200米时,明明用了30秒,亮亮用了25秒,求出它们的差即可;
(2)亮亮到达终点时,是25秒,读出此时明明的路程,再用200减去这个路程就是还剩下的路程;
(3)观察前15秒,找出比较高的线即可;
(4)用亮亮的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就是亮亮的速度。13.【答案】折线;三;50;75 【解析】【解答】解:①这是折线统计图.②产量最高的是第三季度.③(300﹣200)÷200 =100÷200
=50%
答:第三季度比第二季度增产50%.
④(150+200+300+250)÷12
=900÷12
=75(万吨)
答:平均每月的产量是75万吨.故答案为:①折线;②三;③50;④75.
【分析】①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用折线的上升或下降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趋势.这是折线统计图.②根据折线统计图可得产值最高的是第三季度.③用第三季度的产量减第二季度的产量,再除以第二季度的产量即可.④首先求出四个季度的总产值,然后除以12即可.四、解答题14.【答案】解:(1)70×21.40%≈15(人)
答:英语听力成绩在15—19分的有15人.
(2)20-24分数段的人数最多,15分以下分数段的人数最少。
答:20-24分数段的人数最多,15分以下分数段的人数最少。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要求成绩在15~19分的有几人,用全班人数×成绩在15~19分的人数占全班的百分比=15~19分的人数;观察图2,曲线越高,表示人数越多,曲线越低,表示人数越少,据此解答.15.【答案】 (1)解: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温度.
(2)解:纵轴上的1小格表示2度,横轴上的1小格表示1小时.
(3)28度;34度
(4)解:14时气温最高,36度.
(5)解:6时到7时.
(6)解:11时到13时. 【解析】【分析】观察统计图,根据横轴、纵轴上的数据及折线上的数据和折线变化趋势解答即可。16.【答案】 (1)解:这幅统计图的纵轴表示棵数,横轴表示年份.
(2)解:逐渐上升.
(3)解:2004年植树的数量增加的最快.
(4)解:(1000+2000+3500+4000+6000)÷5=3300(棵)
答:平均每年植树3300棵.
(5)解:2002年植树3500棵,2003年植树4000棵,2004年植树6000棵,即2002年、2003年、2004年植树棵数超过了这几年的平均数.
【解析】【分析】对于1题、2题、3题,观察统计图即可直观得出答案;对于4题,将这5年每年植树的棵数相加求和,再除以5即可求出这5年平均植树的棵数;对于5题,将每个年份植树的棵数与平均植树的棵数比较即可得出结论.五、应用题17.【答案】解:140+80=220
答:此车间共有220名男工 【解析】【分析】考察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解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