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1) 试卷 0 次下载
- 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2) 试卷 0 次下载
- 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4) 试卷 0 次下载
- 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6) 试卷 0 次下载
- 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7) 试卷 0 次下载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2,3,5的倍数特征单元测试课后测评
展开五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6.折线统计图
一、单选题
1.能反映事物间变化趋势的统计图是( )
A. 条形统计图 B. 扇形统计图 C. 折线形统计图 D. 以上均可
2.画折线统计图的第一步是( )
A. 整理数据 B. 画出横纵轴
3.陈老师上午要上三节课.第一节课到三楼给四(1)班同学上数学课,第二节课到二楼给三(1)班同学上美术课,第三节课到四楼给五(1)班同学上数学课,上完三节课后才回到一楼办公室.下面哪一幅图比较准确地描述了这件事?( )
A. B. C.
4.劳义早晨离开训练地跑了30分,然后回到训练地喝水,又跑了30分后休息15分,再回到训练.下图( )比较准确的反映了他的行为.
A. B. C.
二、判断题
5.想表示两名同学5年中的身高变化情况,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较好.
6.下图是三年级(1)班和(2)班同学参加课外小组情况统计图
三(1)班参加摄影的人数是三(2)班的一半
7.下图是三年级(1)班和(2)班同学参加课外小组情况统计图
三(1)班共有38人
三、填空题
8.下图是小欧从家出发去森林公园玩的路程统计图,据图填空:
①此次行程,小欧一共花费了________。
②他在中途休息了________个小时。
9.________统计图能够表现两个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还能够表现两个量之间的差。
10.单式折线统计图用来表示________种数据,复式折线统计图可以表示________种数据。
11.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是先在格子图中________,然后把点用________顺次连接起来。
四、解答题
12.建华小学气象小组的同学7月10日这一天来学校测校园的气温,他们每隔1小时测一次,并将测得的数据画成了折线统计图.根据折线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上面折线统计图的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
(2)纵轴上的1小格表示多少℃?横轴上的1小格表示多少时间?
(3)写出这一天下面时刻的气温:
7时的气温________;13时的气温________
(4)这一天几时气温达到最高值?气温是多少?
(5)这一天从几时到几时气温上升幅度最大?
(6)这一天从几时到几时气温没有变化?
13.2002年下半年,南京地区月降水量情况如下表.
(1)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2)8月份降水量比7月份多________毫米;9月份降水量比8月份少________毫米.
(3)根据图中的信息.自己再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
五、应用题
14.下图是深圳某公司一车间中三个小组男、女工人数统计图
此车间共有多少男工?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解析】【解答】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表示数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所以能反映事物间变化趋势的统计图是折线统计图.
故答案为:C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形象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扇形统计图能表示出部分与总体之间的关系;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表示数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由此选择即可.
2.【答案】 A
【解析】【解答】整理数据是画折线统计图的第一步 【分析】考查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解决能力
3.【答案】 B
【解析】【解答】A、第一节课在三楼和第三节课的四楼等高,不符合题意;B第一节课到三楼,较高;第二节课到二楼,下降一层;第三节课到四楼,最高;第四节课到一楼,回到起点;符合题意;C第二节课在二楼比第一节课所在的三楼还高,不符合题意;
【分析】根据题意,为了描述这件事,画折线图,横轴为时间,纵轴为楼层,爬楼时,随时间高度在变大,下楼时高度变小,停留在楼上上课时,高度不变,即与横轴平行,不同的楼层,高度不同,体现在图上纵轴的数据大小不同.由此逐个解析,即可得解。
故选:B
4.【答案】B
【解析】【解答】符合劳义这段时间离训练地距离变化的是B。
【分析】离训练地的距离是随时间是这样变化的:(1)先离训练地越来远,到了最远距离的时候;(2)然后又回到训练地喝水,即与训练地的距离越来越近直到为0;(3)到训练地喝水有一段时间,所以有一段时间离家的距离为0;(4)然后再离训练地越来越远,直到达第一次的距(5)在第一返回的距离,休息15分钟,所以此时的折线是持平的;(6)休息后再返回训练地的距离为0。
故选:B
二、判断题
5.【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两名,身高变化情况,据此可以判断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较好。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三种统计图特点: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表示出数据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据的多少,还可以描述出其变化趋势;扇形统计图可以显示部分与总体的关系。
6.【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一班摄影的长度是二班的一半
【分析】考察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解决能力
7.【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一班的人数加起来为38人
【分析】考察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解决能力
三、填空题
8.【答案】2个小时20分;1
【解析】【解答】①横轴的时间轴中,1小时和2小时间有六个小格,每一小格代表的是10分钟,小明从1小时开始到横轴最后的3时20分,所以他一共用了2小时20分钟 ②图中横线的部分路程没有变,说明小明在休息,第一次他休息了两个小格的时间,是20分钟,第二次可以读出是40分钟,所以他一共休息了60分钟也就是1个小时
【分析】全面考察了折线统计图轴和图中折线所表示的意义
9.【答案】复式折线
【解析】【解答】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够表现两个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还能够表现两个量之间的差。【分析】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可知,复式折线统计图一般用于两者之间比较,主要作用还是看两者之间的工作进度和增长情况,据此解答.
10.【答案】一;多
【解析】【解答】单式折线统计图用来表示一种数据,复式折线统计图可以表示多种数据。
【分析】主要考查的是折线统计图的含义及其分类,折线统计图可以分为单式折线统计和复式折线统计图两种,掌握其特点是关键。
11.【答案】描出各点;线段
【解析】【解答】根据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折线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分析】根据折线统计图的含义进行解答,折线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四、解答题
12.【答案】 (1)解: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温度.
(2)解:纵轴上的1小格表示2度,横轴上的1小格表示1小时.
(3)28度;34度
(4)解:14时气温最高,36度.
(5)解:6时到7时.
(6)解:11时到13时.
【解析】【分析】观察统计图,根据横轴、纵轴上的数据及折线上的数据和折线变化趋势解答即可。
13.【答案】 (1)解:
(2)31;37
(3)解:11月份降水量比12月份多多少毫米?
76-29=47(毫米)
答:11月份降水量比12月份多47毫米.
【解析】【解答】解:(2)141-110=31(毫米),141-104=37(毫米)
故答案为:31;37.
【分析】对于1题,根据统计表格中数据找出各点,再顺次连接各点即可;对于2题,用8月份降水量减去7月份降水量即可,用8月份降水量减去9月份降水量即可;对于3题,根据统计图写出文字表述题,再解答即可.
五、应用题
14.【答案】解:80+110+140=330
答:此车间共有330名男工
【解析】【分析】考察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解决能力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2,3,5的倍数特征单元测试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2,3,5的倍数特征单元测试课时作业,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填空题,解答题,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2,3,5的倍数特征单元测试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小学2,3,5的倍数特征单元测试综合训练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选择题,认真读题,试看谁完成的最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倍数和因数235的倍数特征单元测试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倍数和因数235的倍数特征单元测试课后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填空题,解答题,综合题,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