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13608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13608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13608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时间,命题范围,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若加热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
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化学问卷
1.考试时间:100分钟 卷面分值:100分
2.命题范围:新教材人教必修1第一、二章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S-32
一、选择题(每题2分)
1. 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气溶胶传播,气溶胶属于胶体的一种。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雾是气溶胶,在阳光下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
B. 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具有丁达尔效应
C. 依据丁达尔效应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D. 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
【答案】A
【解析】
【详解】A.雾是一种气溶胶,属于胶体,因此在阳光下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A项正确;
B.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其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B项错误;
C.不同分散系是以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来划分的而不是丁达尔效应,C项错误;
D.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也是无规律的,D项错误;
答案选A。
2.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混合物一定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
B. 能与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C.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D. 电离出的阳离子有H+的物质一定是酸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一种元素也可能形成混合物,如氧元素组成的O2与O3混在一起构成混合物,A不正确;
B.能与酸反应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也可能是不成盐氧化物(如:四氧化三铁)或两性氧化物等,B不正确;
C.除一水合氨没有碱性氧化物外,其它碱都是金属的氢氧化物,所以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中的过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两性氧化物等都不是碱性氧化物,C正确;
D.电离出的阳离子有H+的物质不一定是酸,如水、NaHSO4等,D不正确;
故选C。
3. 化学与生活是紧密相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将食醋加入“84”消毒液中,会减弱其杀菌消毒效果
B. 地震灾区和洪涝灾区都用漂白粉消毒,主要是利用漂白粉溶液的碱性
C. 氯气意外发生泄漏,可用浸有一定浓度NaHCO3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向高处转移
D. 氯气可用作消毒剂和漂白剂,是因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酸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A.将食醋加入“84”消毒液中,能将NaClO转化为HClO,氧化能力增强,则会增强其杀菌消毒效果,A不正确;
B.漂白粉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和碱性,但杀菌消毒时,主要是利用漂白粉溶液的强氧化性,B不正确;
C.氯气有毒、密度比空气大且具有酸性,用浸有一定浓度NaHCO3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可吸收氯气,减轻对人体的伤害,同时向高处转移,C正确;
D.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盐酸表现酸性,次氯酸表现强氧化性,氯气可用作消毒剂和漂白剂,主要是次氯酸表现的性质,D不正确;
故选C。
4. 下列关于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正确组合为
纯净物
混合物
电解质
非电解质
A
盐酸
冰水混合物
硫酸
干冰
B
纯净水
漂白粉
氧化钠
二氧化硫
C
胆矾
碱石灰
铁
碳酸钙
D
液氯
合金
氯化铜
蔗糖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有固定组成,可以用一个化学式表示;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物质,没有固定组成,不能用化学式表示;电解质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指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的化合物;
【详解】A.盐酸是HCl的水溶液,是混合物,冰水混合物只有H2O,是纯净物,A项错误;
B.各物质分类正确,B项正确;
C.铁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碳酸钙是电解质,C项错误;
D.很多合金是混合物,但是如果是属于金属互化物有固定组成的合金就可以是纯净物,D项错误;
答案选B。
5.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只能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是
①Fe+Cu2+=Fe2++Cu ②Ba2++2OH-+2H++=BaSO4↓+2H2O
③Cl2+H2O=H++Cl-+HClO ④+2H+=CO2↑+H2O
⑤Ag++Cl-=AgCl↓
A. 只有③ B. ②③ C. ③⑤ D. ①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Fe+Cu2+=Fe2++Cu可表示铁与氯化铜或硫酸铜等多个化学反应,故①不符合题意;
②Ba2++2OH-+2H++=BaSO4↓+2H2O表示氢氧化钡与硫酸、硫酸氢钠等多个化学反应,故②不符合题意;
③Cl2+H2O=H++Cl-+HClO只能表示氯气和水这一个反应,故③符合题意;
④+2H+=CO2↑+H2O可表示碳酸钠、碳酸钾与盐酸、硫酸等多个化学反应,故④不符合题意;
⑤Ag++Cl-=AgCl↓可表示硝酸银与氯化钠、盐酸等多个化学反应,故⑤不符合题意;
故符合题意的只有③,故答案为A。
6. 将金属钠放入盛有下列溶液的小烧杯中,既有气体产生,又有沉淀产生的是
①MgSO4溶液 ②NaHCO3溶液 ③CuSO4溶液 ④NH4Cl溶液 ⑤饱和澄清石灰水
A. ①③④ B. ②③⑤ C. ①③⑤ D. 全部
【答案】C
【解析】
【分析】钠放入水中,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有气体逸出。
【详解】①MgSO4溶液与NaOH反应,生成Mg(OH)2沉淀,①符合题意;
②NaHCO3溶液与NaOH反应,生成Na2CO3溶液,没有沉淀生成,②不符合题意;
③CuSO4溶液与NaOH反应,生成Cu(OH)2沉淀,③符合题意;
④NH4Cl溶液与NaOH反应,生成氨气等,没有沉淀生成,④不符合题意;
⑤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加入Na,Na与水反应放热,且生成NaOH,使溶液温度升高,c(OH-)增大,Ca(OH)2溶解度降低,从而析出Ca(OH)2晶体,⑤符合题意;
综合以上分析,①③⑤符合题意,故选C。
7. 下列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NH、K+、CO、OH- B. Ba2+、Na+、SO、NO
C. Na+、HCO、H+、K+ D. K+、NH、Br-、I-
【答案】D
【解析】
【详解】A.NH和OH-反应生成NH3·H2O,不能大量共存,A项不符合题意;
B.Ba2+ 和SO反应生成BaSO4,不能大量共存,B项不符合题意;
C.HCO和H+反应生成CO2和H2O,不能大量共存,C项不符合题意;
D.K+、NH、Br-、I-不发生反应,可以大量共存,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D。
8. 若加热5.00g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使碳酸氢钠完全分解,混合物质量减少了0.31g,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A. 4.16g B. 1.68g C. 0.84g D. 4.38g
【答案】A
【解析】
【详解】碳酸钠较稳定,而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发生反应:2NaHCO3 Na2CO3+CO2↑+H2O,若加热5.00g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使碳酸氢钠完全分解,混合物质量减少的质量是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则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是0.31g,根据方程式计算:,可得碳酸氢钠的质量是0.84g,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5.00g-0.84g=4.16g;
故答案是A。
9. 反应物之间的用量不同,往往导致离子反应的书写也不相同,下列离子方程式能正确表示反应的是
A. 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CO2:CO2+2OH−=+H2O
B. 向碳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O2+H2O=2
C. Na2CO3溶液中逐滴滴加少量盐酸:+2H+=H2O+CO2↑
D. 向Ba(OH)2溶液中滴加少量NaHSO4溶液:2H++ +Ba2++2OH−=BaSO4↓+2H2O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二氧化碳过量时,二者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离子方程式为:CO2+OH-=,故A错误;
B.二者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离子方程式为:+CO2+H2O=2,故B正确;
C.稀盐酸少量时,二者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离子方程式为:+H+=,故C错误;
D.硫酸氢钠少量时,二者反应生成硫酸钡、水和NaOH,离子方程式为:H+++Ba2++OH-=BaSO4↓+H2O,故D错误;
答案选B。
10. 下列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CuO与C反应,铜得电子,C失电子,则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 ,选项A错误;
B.反应中Na共失去2e-,Cl2共得到2e-,电子转移数目正确,但电子转移方向有误,选项B错误;
C.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均正确,选项C正确;
D.该反应中Cl元素化合价降低得电子,氧元素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转移电子数为12,则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 ,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11. 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浓度表述正确的是
A. 0.3 mol·L-1的Na2SO4溶液中含有Na+和SO的总物质的量为0.9 mol
B. 50mL 1mol·L-1的KCl溶液和100mL 0.25 mol·L-1MgCl2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C. 将10 mL 1 mol·L-1的H2SO4稀释成0.1 mol·L-1的H2SO4,可向其中加入100 mL水
D. 含NA个Na+的Na2O溶于水配成1 L溶液,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答案】D
【解析】
【详解】A.0.3 mol·L-1的Na2SO4溶液,没有体积,能计算Na+和SO的总物质的量,故A错误;
B.物质的量浓度与体积无关,1mol·L-1的KCl溶液Cl-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0.25 mol·L-1MgCl2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1,故B错误;
C.根据溶质的物质的量守恒可得:,解得需要加水的体积为90 mL,故C错误;
D.根据钠元素守恒,含NA个Na+的Na2O溶于水配成1 L溶液,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2. 已知:①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②6FeCl2+3Br2=4FeCl3+2FeBr3
③Cl2+2KBr=Br2+2KCl。根据上述反应,判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溶液中可发生反应:2FeCl2+Cl2=2FeCl3
B. 少量KMnO4溶液加入HBr和HCl的混合溶液中:HBr先被氧化
C. 氧化性强弱顺序为:KMnO4>Cl2>FeCl3>Br2
D. 反应①中,MnCl2是KMnO4的还原产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氯气的氧化性大于铁离子,所以氯气能氧化亚铁离子,则溶液中可发生反应:2FeCl2+Cl2=2FeCl3,A项正确;
B.根据反应③氯气为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溴离子为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溴水为氧化产物,所以还原性溴离子大于氯离子,溴离子优先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B项正确;
C.根据反应②中,溴水为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亚铁离子为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铁离子为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Br2>FeCl3,C项错误;
D.反应①中,锰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锰离子是高锰酸根离子的还原产物,D项正确;
答案选C。
13. 将足量新制氯水滴入下列物质中,对应现象错误的是
A. FeCl2溶液,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 B. 淀粉-KI溶液,溶液变蓝
C. 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D. 石蕊试液,溶液变红不褪色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向FeCl2溶液中加入氯水,发生反应:2FeCl2+Cl2=2FeCl3,因此看到溶液会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A正确;
B.向淀粉-KI溶液中加入氯水,KI被Cl2氧化产生I2,I2遇淀粉溶液变蓝色,B正确;
C.氯水中含有HCl,与AgNO3溶液会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AgCl白色沉淀,C正确;
D.氯水中含有HCl、HClO,使溶液显酸性,酸能够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但由于HClO同时具有氧化性,又会将红色物质氧化变为无色,因此会看到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D。
14. 下列有关Na2CO3和NaHCO3的性质,叙述错误的是
A. 除去Na2C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HCO3,用加热法
B. 向Na2CO3粉末和NaHCO3晶体中滴入少量水,前者温度升高,后者温度下降
C. Na2CO3、NaHCO3的水溶液均呈碱性,它们都可以用作食用碱
D. 鉴别Na2CO3和NaHCO3既可以用CaCl2溶液,也可用Ca(OH)2溶液
【答案】D
【解析】
【详解】A.NaHCO3加热易分解生成Na2CO3,除去Na2C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HCO3,可以用加热法,A项正确;
B.Na2CO3溶于水放热,NaHCO3溶于水吸热,前者升高温度,后者温度下降,B项正确;
C.Na2CO3、NaHCO3的水溶液均呈碱性,食用碱为纯碱(碳酸钠)与小苏打(碳酸氢钠)的混合物,C项正确;
D.Na2CO3与CaCl2反应生成CaCO3沉淀,NaHCO3与CaCl2不反应,可以用CaCl2鉴别,但加入Ca(OH)2,由于,故二者均会产生CaCO3沉淀,不能用Ca(OH)2来鉴别,D项错误;
答案选D。
15. 如图表示1 g O2与1 g X气体在相同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压强(p)与温度(T)的关系,则X气体可能是
A. C2H4 B. CH4 C. CO2 D. NO
【答案】C
【解析】
【详解】同温同体积,压强与气体物质的量成正比,由图象看出,相同温度下,氧气的压强大于X,则1 g O2与1 g X气体的物质的量n(O2)>n(X),所以M(O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91,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中一定错误的是, 下列分类标准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疆乌鲁木齐市新疆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作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黑色字迹0,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疆乌鲁木齐市新疆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作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黑色字迹0,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