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讲义(全国通用)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讲义 第5章 第2讲 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讲义 第5章 第2讲 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文件包含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5章第2讲人造卫星宇宙速度pptx、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5章第2讲人造卫星宇宙速度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1、精练习题。复习时不要搞“题海战术”,应在老师的指导下,选一些源于课本的变式题,或体现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基本题,通过解题来提高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在解题时,要独立思考,一题多思,一题多解,反复玩味,悟出道理。 2、加强审题的规范性。每每大考过后,总有同学抱怨没考好,纠其原因是考试时没有注意审题。审题决定了成功与否,不解决这个问题势必影响到高考的成败。那么怎么审题呢? 应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 ;善于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认真分析条件与目标的联系,确定解题思路 。 3、揣摩例题。课本上和老师讲解的例题,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要认真研究,深刻理解,要透过“样板”,学会通过逻辑思维,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特别是要学习分析问题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总结出解题的规律。 4、重视错题。“错误是最好的老师”,但更重要的是寻找错因,及时进行总结,三五个字,一两句话都行,言简意赅,切中要害,以利于吸取教训,力求相同的错误不犯第二次。
第五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第2讲 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
1.会比较卫星运动的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2.理解三种宇宙速度,并会求解第一宇宙速度的大小.3.会分析天体的“追及”问题.
NEIRONGSUOYIN
考点一 卫星运行参量的分析
考点二 宇宙速度的理解和计算
考点三 天体的“追及”问题
1.天体(卫星)运行问题分析将天体或卫星的运动看成 运动,其所需向心力由 提供.2.基本公式:
结论:r越大,v、ω、a越小,T越大.
1.公式中r指轨道半径,是卫星到中心天体球心的距离,R通常指中心天体的半径,有r=R+h.2.近地卫星和同步卫星卫星运动的轨道平面一定通过地心,一般分为赤道轨道、极地轨道和其他轨道,同步卫星的轨道是赤道轨道.(1)近地卫星:轨道在地球表面附近的卫星,其轨道半径r=R(地球半径),运行速度等于第一宇宙速度v=7.9 km/s(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大运行速度),T=85 min(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周期).
(2)同步卫星①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共面.②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等,T=24 h.③高度固定不变,h=3.6×107 m.④运行速率均为v=3.1×103 m/s.
例1 (2020·浙江7月选考·7)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的标识如图1所示.若火星和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火星公转轨道半径与地球公转轨道半径之比为3∶2,则火星与地球绕太阳运动的A.轨道周长之比为2∶3B.线速度大小之比为C.角速度大小之比为D.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9∶4
卫星运行参量与轨道半径的关系
解析 轨道周长C=2πr,与半径成正比,故轨道周长之比为3∶2,故A错误;
例2 (2019·青海西宁市三校联考)如图2所示,a为放在赤道上相对地球静止的物体,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b为沿地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轨道半径约等于地球半径),c为地球的同步卫星.下列关于a、b、c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b卫星转动线速度大于7.9 km/sB.a、b、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速度大小关系为 aa>ab>acC.a、b、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关系为Ta=Tc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第5章第2讲人造卫星宇宙速度(含解析),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考点二宇宙速度,课时精练,考点一,卫星运行参量的分析,匀速圆周,基础梳理,万有引力,赤道平面,地球表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5章 第2讲 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文件包含2024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第5章第2讲人造卫星宇宙速度pptx、2024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第5章第2讲人造卫星宇宙速度docx、第5章第2练人造卫星宇宙速度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 第5章 第2讲 人造卫星和宇宙速度,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策略,内容索引,卫星运行参量的分析,宇宙速度,天体的“追及”问题,课时精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