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高考专题04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2021年高考生物真题与模拟题分类训练(教师版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专题04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2021年高考生物真题与模拟题分类训练(教师版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果蝇体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关于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5小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4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1.(2021·1月浙江选考)野生果蝇的复眼由正常眼变成棒眼和超棒眼,是由于某个染色体中发生了如下图所示变化,a、b、c表示该染色体中的不同片段。棒眼和超棒眼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畸变中的( )
A.缺失 B.重复 C.易位 D.倒位
【答案】B
【分析】
染色体畸变是指生物细胞中染色体在数目和结构上发生的变化,包括染色体数目变异和染色体结构变异,其中染色体结构变异是指染色体发生断裂后,在断裂处发生错误连接而导致染色体结构不正常的变异,分为缺失(染色体片段的丢失,引起片段上所带基因随之丢失)、重复(染色体上增加了某个相同片段)、倒位(一个染色体上的某个片段的正常排列顺序发生180°颠倒)、易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非同源染色体上)4种类型。
【详解】
分析图示可知,与正常眼相比,棒眼的该染色体上b片段重复了一个,超棒眼的该染色体上b片段重复了两个,因此棒眼和超棒眼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即染色体上增加了某个相同片段。因此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2021·1月浙江选考)现建立“动物精原细胞(2n=4)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模型。1个精原细胞(假定DNA中的P元素都为32P,其它分子不含32P)在不含32P的培养液中正常培养,分裂为2个子细胞,其中1个子细胞发育为细胞①。细胞①和②的染色体组成如图所示,H(h)、R(r)是其中的两对基因,细胞②和③处于相同的分裂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①形成过程中没有发生基因重组
B.细胞②中最多有两条染色体含有32P
C.细胞②和细胞③中含有32P的染色体数相等
D.细胞④~⑦中含32P的核DNA分子数可能分别是2、1、1、1
【答案】D
【分析】
图中细胞①中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②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已经分裂,染色体分布在两极,细胞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②和③处于相同的分裂时期,细胞③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④~⑦都是精细胞;细胞①发生了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
【详解】
A、图中细胞①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分析细胞①中基因组成可知,发生了交叉互换,即发生了基因重组,A错误;
B、根据DNA分子半保留复制,1个精原细胞(DNA中的P元素都为32P),在不含32P的培养液中正常培养,经过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中的DNA分子一条链含32P和另一链不含32P。该子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复制,形成的细胞①中每条染色体,只有一条单体的DNA分子一条链含有含32P(共4条染色单体含有32P),细胞①形成细胞②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正常情况下,细胞②有两条染色体含有32P(分布在非同源染色体上,),但根据图可知,H所在的染色体发生过交叉互换,很有可能H和h所在染色体都含有32P,因此细胞②中最多有3条染色体含有32P,B错误;
C、根据B项分析可知,正常情况下,细胞②和③中各有两条染色体含有32P(分布在非同源染色体上),但由于细胞①中发生了H和h的互换,而发生互换的染色单体上不确定是否含有32P,故细胞②和细胞③中含有32P的染色体数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C错误;
D、如果细胞②的H和R所在染色体含有32P,且细胞②中h所在染色体含有32P,则r在染色体不含有32P,因此形成的细胞④含有32P的核DNA分子数为2个,形成的细胞⑤含有32P的核DNA分子数为1个,由于细胞③的基因型为Hhrr(h为互换的片段),h所在的染色体与其中一个r所在染色体含有32P(H和另一个r所在染色体不含32P),如果含有32P的2条染色体不在同一极,则形成的细胞⑥和⑦都含32P的核DNA分子数为1个,D正确。
故选D。
3.(2021·全国乙卷高考真题)果蝇体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下列关于果蝇体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间期,DNA进行半保留复制,形成16个DNA分子
B.在前期,每条染色体由2条染色单体组成,含2个DNA分子
C.在中期,8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易于观察染色体
D.在后期,成对的同源染色体分开,细胞中有16条染色体
【答案】D
【分析】
1、有丝分裂过程:(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2、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变化特点(体细胞染色体为2N):(1)染色体数目变化: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2)核DNA含量变化:间期加倍(2N→4N),末期还原(2N);(3)染色单体数目变化:间期出现(0→4N),前期出现(4N),后期消失(4N→0),存在时数目同DNA。
【详解】
A、已知果蝇体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有1个DNA分子,共8个DNA分子,在间期,DNA进行半保留复制,形成16个DNA分子,A正确;
B、间期染色体已经复制,故在前期每条染色体由2条染色单体组成,含2个DNA分子,B正确;
C、在中期,8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此时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易于观察染色体,C正确;
D、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由8条变成16条,同源染色体不分离,D错误。
故选D。
4.(2021·广东高考真题)人类(2n=46)14号与21号染色体二者的长臂在着丝点处融合形成14/21平衡易位染色体,该染色体携带者具有正常的表现型,但在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其细胞中形成复杂的联会复合物(如图),在进行减数分裂时,若该联会复合物的染色体遵循正常的染色体行为规律(不考虑交叉互换),下列关于平衡易位染色体携带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观察平衡易位染色体也可选择有丝分裂中期细胞
B.男性携带者的初级精母细胞含有45条染色体
C.女性携带者的卵子最多含24种形态不同的染色体
D.女性携带者的卵子可能有6种类型(只考虑图中的3种染色体)
【答案】C
【分析】
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详解】
A、14/21平衡易位染色体,是通过染色体易位形成,属于染色体变异,可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体形态观察14/21平衡易位染色体,而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故观察平衡易位染色体也可选择有丝分裂中期细胞,A正确;
B、题干信息可知,14/21平衡易位染色体,由14号和21号两条染色体融合成一条染色体,故男性携带者的初级精母细胞含有45条染色体,B正确;
C、由于发生14/21平衡易位染色体,该女性卵母细胞中含有45条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该女性携带者的卵子最多含23种形态不同的染色体,C错误;
D、女性携带者的卵子可能有6种类型(只考虑图6中的3种染色体)分别是:①含有14、21号染色体的正常卵细胞、②含有14/21平衡易位染色体的卵细胞、③含有14/21平衡易位染色体和21号染色体的卵细胞、④含有14号染色体的卵细胞、⑤14/21平衡易位染色体和14号染色体的卵细胞、⑥含有21号染色体的卵细胞,D正确。
故选C。
【点睛】
5.(2021·河北高考真题)关于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和核仁周期性地消失和重现
B.蛋白质合成活跃的细胞,核仁代谢活动旺盛
C.许多对基因表达有调控作用的蛋白质在细胞质合成,经核孔进入细胞核
D.细胞质中的RNA均在细胞核合成,经核孔输出
【答案】D
【分析】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1、结构:
(1)核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2)核孔:能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3)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中储存着遗传信息;
(4)核仁:与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2、功能: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详解】
A、在有丝分裂前期,核膜、核仁消失,在有丝分裂后期,核膜、核仁重新出现,故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和核仁周期性地消失和重现,A正确;
B、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蛋白质合成活跃的细胞,需要大量的核糖体,而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有关,所以核仁代谢活动旺盛,B正确;
C、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核糖体分布在细胞质中,基因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故对基因表达有调控作用的蛋白质在细胞质中合成后,经核孔进入细胞核,C正确;
D、RNA是以DNA为模板转录形成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在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的DNA,这些DNA也能作为模板转录合成RNA,所以细胞质中的RNA主要在细胞核中合成,经核孔输出,D错误。
故选D。
1.(2020·全国高三开学考试)下列与细胞分裂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会导致细胞中核DNA分子数目加倍
B.观察有丝分裂过程可用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作为观察对象
C.观察和计数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是有丝分裂中期
D.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区别点之一在于纺锤体的有无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有丝分裂过程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
A、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会导致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核DNA分子数目不变,核DNA分子数目加倍是因为DNA复制导致的,A错误;
B、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高度分化,不能进行有丝分裂,B错误;
C、中期的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便于观察和计数,C正确;
D、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区别点之一在于纺锤体的来源,D错误。
故选C。
2.(2020·安徽高三其他)细胞周期可分为间期(包括G1期、S期G2期)和分裂期。如表所示为体外培养的细胞W的细胞周期各阶段所需时间(单位:小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细胞周期
G1期
S期(进行DNA的复制)
G2期
M期(分裂期)
合计
时长
10
7
3.5
1.5
22
A.细胞W的细胞周期的间期持续时间有可能小于20.5小时
B.若在培养液中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则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将增多
C.推测处于G1期的细胞W内既无核基因的复制,也没有基因的表达
D.M期可分为四个时期,其中染色单体数目最多的时期是后期
【答案】A
【解析】
【分析】
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历时长,占细胞周期的90%—95%,G1期主要进行R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并且为下阶段S期的DNA合成做准备;S期最主要的特征是DNA的合成;G2期主要为M期做准备,但是还有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不过合成量逐渐减少。由表格可知:分裂间期的时间=10+7+3.5=20.5h,分裂期=1.5h,细胞周期=20.5+1.5=22h。
【详解】
A、由分析可知,细胞W的细胞周期中间期持续时间为20.5小时,由于外界因素会影响细胞周期的长短,因此,细胞W的细胞周期中间期持续时间有可能小于20.5小时,A正确;
B、若在培养液中加入DNA合成抑制剂,细胞周期会阻断在间期,致使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将减少,B错误;
C、G1期的细胞W内应有基因的表达,比如控制DNA聚合酶合成的基因会表达,C错误;
D、有丝分裂后期,染色单体数为零,D错误。
故选A。
3.(2020·广东广州高三其他)下列关于无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裂过程中没有DNA和染色质(体)的复制
B.分裂过程中细胞核缢裂成两个细胞核,因此子细胞中染色体减少一半
C.无丝分裂因分裂过程中无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而得名
D.部分原核生物也能进行无丝分裂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的无丝分裂指分裂的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过程为细胞核延长→核缢裂→细胞质缢裂→形成两个子细胞。
【详解】
A、无丝分裂过程中有DNA的复制,但是没有染色体复制,A错误;
B、无丝分裂后,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变,B错误;
C、无丝分裂因分裂过程中无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故称为无丝分裂,C正确;
D、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都是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原核细胞只能进行二分裂,D错误。
故选C。
4.(2020·湖南长沙长郡中学高三月考)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也能进行有丝分裂
B.有丝分裂间期进行染色体复制后,细胞核中DNA数目加倍而染色体数目不变
C.高等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分别发生在前期末期
D.有丝分裂的结果是使母细胞中DNA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
(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
A、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经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A正确;
B、有丝分裂间期进行染色体复制后,细胞核中DNA数目加倍而染色体数目不变,B正确;
C、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一是形成纺锤体的方式不同,发生在前期,二是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发生在末期,C正确;
D、有丝分裂的结果是使母细胞细胞核中的DNA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而细胞质中的DNA不一定能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D错误。
故选D。
5.(2020·黑龙江道里哈尔滨三中高三开学考试)下图为有关细胞分裂的概念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过程中无纺锤体和染色体出现,不发生DNA复制
B.蛙的红细胞能通过①方式增殖,人的红细胞能通过②方式增殖
C.②过程有利于维持亲子代细胞遗传物质的稳定性
D.③过程中也具有细胞周期,精原细胞以②或③的方式增殖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细胞细胞分裂的概念图,其中①方式无纺锤体的出现,表示无丝分裂;②方式具有细胞周期,表示有丝分裂;③方式能产生生殖细胞,表示减数分裂。
【详解】
A、①是无丝分裂过程,该过程中无纺锤体和染色体出现,也没有核膜、核仁的周期性消失与重建,但发生DNA复制的复制和平均分配,A错误;
B、①是无丝分裂,该过程不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蛙的红细胞以此种方式增殖,②方式具有细胞周期,表示有丝分裂,但是人的红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无细胞周期,不能进行有丝分裂,B错误;
C、②是有丝分裂过程,有丝分裂过程是意义是有利于维持亲子代细胞遗传物质的稳定性,C正确;
D、细胞周期只有连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才有,③是减数分裂过程,不具有细胞周期,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增殖,要求考生识记无丝分裂的特点;识记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掌握有丝分裂的意义;识记减数分裂的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6.(2020·黑龙江道里哈尔滨三中高三开学考试)如图是某需氧型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2n=4,则②和③为非同源染色体 B.该细胞中DNA数目和染色体数目不等
C.中心体间期复制,前期移向细胞两极 D.无丝分裂不出现图中的纺锤丝和染色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中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详解】
A、如果2n=4,则该细胞是有丝分裂后期的图像,②和③为同源染色体,是性染色体,比如X和Y染色体,A错误;
B、该细胞中染色体和DNA的数目都是8,但由于细胞质中也有DNA分子,所以DNA含染色体数目不等,B正确;
C、中心体的复制时间是在间期,在前期移向细胞两极,C正确;
D、无丝分裂没有现图中的纺锤丝和染色体,D正确。
故选A。
7.(2020·湖北高三月考)细胞周期可分为间期和分裂期(M期),间期又分为DNA合成前期(G1期)、DNA合成期(S期)、DNA合成后期(G2期)。如表所示为体外培养的某种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所需时间(单位:小时),若在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DNA合成抑制剂,则
细胞周期
G1
S
G2
M
合计
时长
10
7
3.5
1.5
22
A.M期的全部细胞需要11.5小时才能达到G1期和S期的交界处
B.G2期的细胞数目将保持不变
C.22小时之后,所有的细胞都将停留在G1期和S期的交界处
D.加入过量的DNA合成抑制剂之前,处于S期的细胞数目将是最多的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现代细胞生物学的研究,细胞分裂的间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间隙期,称为G1期;合成期,称为S期;第二间隙期,称为G2期。其中G1和G2期主要是合成有关蛋白质和RNA,S期则完成DNA 的复制。
【详解】
题中加入过量DNA合成抑制剂,抑制了S期的DNA复制,M期需要M期(1.5小时)+ G1期(10小时)才能到达S期交界处,A正确;
由于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DNA合成抑制剂,所以细胞停止在S期之前,G2期细胞会逐渐减少,B错误;
由于G2期细胞停留在G1期和S期的交界处所需时间最长,所以最长时间为15小时,C错误;
由图表可以观察到,处于G1期细胞占细胞周期的最大比率,所以处于G1期的细胞数量将是最多的,D错误。
8.(2020·扬州市邗江区蒋王中学高三月考)甲→丁为某二倍体生物生殖器官中的一些细胞分裂图,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若图中所示细胞分裂具有连续性,则顺序依次为乙→丙→甲→丁
B.甲、乙、丙、丁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目依次为4、2、l、l
C.若乙图中的基因组成为AAaaBBbb,则丁的基因组成为AaBb
D.乙是初级精母细胞或初级卵母细胞,丁可能为卵细胞
【答案】B
【解析】
【分析】
图中分析可知,甲图是有丝分裂后期,乙图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丙图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丁图是减数第二分裂末期。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过两次分裂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染色体组是一组非同源染色体,携带此生物的全部遗传物质,如甲、乙、丙、丁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目依次为4、2、1、1。
【详解】
A、根据图示分析可知,顺序依次为甲→乙→丙→丁,A错误;
B、甲细胞有4个染色体组;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上面两条染色体构成一组染色体组,下面两条构成一组染色体组,共有2个染色体组;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无同源染色体,两条染色体只构成一组染色体组;丁细胞中两条染色体是非同源染色体,构成1个染色体组,B正确;
C、若乙图中的基因组成为AAaaBBbb,则丁的基因组成为AB或ab或Ab或aB,C错误;
D、乙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只能表示初级卵母细胞,D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了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和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9.(2020·安徽高三其他)图1表示某二倍体哺乳动物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图2为 该动物体内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模式图。综合图1和图2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处于图1中CD段的细胞中都含有2个染色体组
B.图2所示的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相同的是甲和乙
C.图1所示细胞分裂完成后产生的子细胞为卵细胞
D.图2甲细胞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遗传组成有差异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图1:BC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CD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的分裂;EF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
分析图2:甲细胞有同源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且染色体散乱的分布,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姐妹染色单体上的A、a基因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乙细胞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丙细胞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其细胞质不均等分裂,说明该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则该动物是雌性的;丁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有姐妹染色单体,且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详解】
A、处于图1中CD段的细胞中含有1个或2个染色体组,A错误;
B、图2所示的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相同的是甲和丙,B错误;
C、图1所示细胞分裂完成后产生的子细胞为卵细胞和极体,C错误;
D、据图分析,图2甲细胞中有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了等位基因A、a,因此甲细胞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遗传组成有差异,D正确。
故选D。
10.(2020·安徽高三其他)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婚后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孩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孩子的基因型为XBXBY,则一定是卵子或精子形成过程中的减Ⅰ异常
B.若孩子的基因型为XBXBY,则可能是卵子或精子形成过程中的减Ⅱ异常
C.若孩子的基因型为XBXbY,则一定是卵子或精子形成过程中的减Ⅰ异常
D.若孩子的基因型为XBXbY,则可能是卵子或精子形成过程中的减Ⅱ异常
【答案】C
【解析】
【分析】
假设控制视觉的等位基因为B、b,则题干中色觉正常的夫妇的基因型为XBX-、XBY,他们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孩子,其多的一条X染色体可能来自于父亲,也可能来自于母亲,据此分析答题。
【详解】
A、若孩子的基因型为XBXBY,可能是基因型为XBXB的卵细胞和基因型为Y的精子结合而成,也可能是基因型为XB的卵细胞和基因型为XBY的精子结合而成,因此可能是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减Ⅰ或减Ⅱ异常,也可能是精子形成过程中的减Ⅰ异常,A错误;
B、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若孩子的基因型为XBXBY,则可能是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减Ⅰ或减Ⅱ异常,也可能是精子形成过程中的减Ⅰ异常,B错误;
C、若孩子的基因型为XBXbY,可能是基因型为XBXb的卵细胞和基因型为Y的精子结合而成,也可能是基因型为Xb的卵细胞和基因型为XBY的精子结合而成,因此可能是卵子或精子形成过程中的减Ⅰ异常,C正确;
D、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若孩子的基因型为XBXbY,可能是卵子或精子形成过程中的减Ⅰ异常,D错误。
故选C。
11.(2020·江西高三其他)如图为某高等动物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示意图,图丙中的M、m表示相应的染色体。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图乙为初级卵母细胞
B.图丙一定为次级卵母细胞,图丙中的M,m不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C.减数分裂被称为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图乙中染色体的行为为减数分裂所特有
D.对一种生物来说,判断其减数分裂时期的主要依据是染色体的数目、形态和分布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图甲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乙细胞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分裂后期;图丙细胞着丝点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详解】
A、 由题可知为甲乙丙三图来自同一个个体,且图乙不均等分裂,为雌性个体,所以图甲为极体、图乙为初级卵母细胞、图丙为次级卵母细胞,A错误;
B、 M、m为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子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且图丙不均等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为次级卵母细胞,B正确;
C、 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同图乙源染色体分离是减数分裂所特有,C正确;
D、在细胞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数目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故对一种生物来说,判断
其减数分裂时期的主要依据是染色体的数目、形态和分布,D正确。
故选A。
12.(2020·黑龙江南岗哈师大附中高三开学考试)如图为某高等生物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模式图,Ⅰ、Ⅱ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甲细胞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时细胞中含核DNA为8个
B.若两图来源于同一个精原细胞,则图乙是图甲细胞分裂形成的
C.由图可知分裂过程中可能由于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换造成基因重组
D.图乙细胞形成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可能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据图分析:图甲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说明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故A正确;
B、若两图来源于同一个精原细胞,则甲图表示次级精母细胞,乙表示精细胞,据图分析,图乙细胞来自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故B错;
CD、甲中1条染色体含有其同源染色体的部分,可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发生交叉互换,导致姐妹染色单体上含有等位基因,因此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故CD均正确。
故选B。
【点睛】
13.(2020·安徽省砀山第二中学月考)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的初级精母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可形成23个四分体
B.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
C.染色体数目加倍时,核DNA数目也一定加倍
D.含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中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
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
A、人的体细胞中含有23对46条染色体,所以初级精母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可形成23个四分体,A正确;
B、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B错误;
C、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而核DNA数目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C错误;
D、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的细胞中含姐妹染色单体,但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D错误。
故选A。
14.(2020·江西渝水·新余四中月考)研究人员将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培育转基因抗虫棉。下图表示两个抗虫基因在染色体上随机整合的三种情况,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有丝分裂后期含四个抗虫基因的有甲、乙、丙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四个抗虫基因的有甲、乙、丙
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可能含四个抗虫基因的有甲、丙
D.配子中可能含两个抗虫基因的有乙、丙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植株相当于是抗虫基因纯合子,其产生的配子均含有抗虫基因;乙植株相当于是抗虫基因杂合子,其产生的配子中有1/2含有抗虫基因;丙植株相当于是抗虫基因杂合子,其产生的配
子中有3/4含有抗虫基因,据此答题。
【详解】
A、有丝分裂间期,细胞中进行了DNA的复制,因此有丝分裂后期,甲、乙、丙细胞中都含有4个抗虫基因,A正确;
B、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细胞中进行了DNA的复制,因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甲、乙、丙细胞中都含有4个抗虫基因,B正确;
C、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到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可能含四个抗虫基因的有乙、丙,C错误;
D、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可能含有两个抗虫基因的是乙、丙, D正确.
故选C。
15.(2020·江苏淮阴淮海中学高三其他)甲图表示某高等雄性动物在细胞分裂时的图形,乙图表示某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及DNA相对量变化的曲线图。根据此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图中代表DNA相对数量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___。
(2)甲图中A细胞是______分裂_____期的细胞,A细胞有_____条染色体,B细胞有______个DNA分子。甲图中B细胞形成的子细胞是___________。
(3)乙图细胞内含有染色单体的区间是____________和9-11。
(4)若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0条,则一个细胞在4—5时期DNA数目为____________条。
(5)四分体中的_____________之间经常发生交叉换;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________(填数字)。
【答案】A曲线 有丝 后 8 8 次级精母细胞 1-6 20 非姐妹染色单体(或等位基因) 3-4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图中A细胞着丝点分裂,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中存在同源染色体,所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图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乙图中:根据DNA和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的变化特点可知,曲线A为DNA的变化曲线,B为染色体的变化曲线;0~8表示的是减数分裂;8位点发生受精作用;8~13表示的是有丝分裂;具体的时间段1~2、2~3、3~4、4~5、5~6、6~7、7~8依次为减Ⅰ的前期、中期、后期、减Ⅱ的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9~10、10~11、11~12、12~13依次为有丝的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详解】
(1)DNA含量在间期复制后加倍,乙图中代表DNA相对数量变化的曲线是A。
(2)由分析可知,甲图中A细胞着丝点分裂,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中存在同源染色体,所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没有染色单体;B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为初级精母细胞,形成的子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
(3)乙图细胞内含有染色单体的区间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全过程,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有丝分裂间、前、中期,即1-6和9-11。
(4)4-5时期为减Ⅱ的前期,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为10条,但着丝点未分裂、每条染色体上有2条DNA,所以DNA数目为20条。
(5)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或等位基因)之间经常发生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乙图的3-4时期。
【点睛】
易错点:根据斜线的有无,若无斜线代表染色体变化,先减半再增终减半代表减数分裂,加倍后再恢复代表有丝分裂;有斜线代表DNA变化,连续2次直线下降代表减数分裂,1次直线下降代表有丝分裂。
16.(2020·扬州市邗江区蒋王中学高三月考)下图甲表示某种植物(二倍体,2n=8)根尖的不同区域的细胞,图乙是某细胞的染色体组成示意图,图丙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①②③④细胞形态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进行实验获得图乙结果时,需利用[ ]________区为实验材料,该区的细胞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写图乙中标号的结构名称:⑥是________;⑦是________。该细胞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中含有________条染色体。
(3)图丙中,________(填AB或BC、CD、DE、EF)段中有关蛋白质的合成量明显增加,________(填AB或“BC、CD、DE、EF)段中DNA稳定性较差,易出现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替换。DE段表示细胞分裂进入____期。
【答案】基因选择性表达 ③ 分生区 排列紧密,成正方形 染色体 纺锤丝(体) 4 AB BC 后
【解析】
【分析】
(1)分析图甲,①表示成熟区,②表示伸长区,③表示分生区,④表示根冠。
(2)分析乙图,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3)分析曲线图丙:AB段表示G1期;BC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CD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EF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只含有1个DNA分子,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
【详解】
(1)图甲中由③分生区细胞形成①②④细胞的过程属于细胞分化的过程,四个区域细胞的形态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图乙细胞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形态最稳定,数目最清晰,处于有丝分裂中期,要获得此结果,取材细胞应该是具有连续分裂能力的③分生区细胞,特点是细胞排列紧密,呈正方形,有的细胞正在进行分裂。
(2)图乙中⑥表示染色体;⑦表示纺锤体;该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进行的是有丝分裂,故该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仍然是4条。
(3)AB段染色体:DNA为1,表示G1期,此时细胞中正在大量合成蛋白质,为S期做准备;BC段进行DNA复制,此时DNA结构稳定性较差,易出现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替换(基因突变);DE段DE该比值从0.5上升到1,说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点睛】
本题结合曲线图和细胞分裂图,考查有丝分裂过程及变化规律,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丙中各区段所代表的时期及图乙细胞所处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
17.(2020·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月考)为了研究从植物中提取的可可碱是否可以作为除草剂,某科研小组开展了可可碱对鬼针草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和种子萌发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如下表。请回答:
可可碱的浓度(mmol-1)
根尖细胞有丝分裂
种子发芽率(%)
有丝分裂指数(%)
分裂期细胞占比(%)
前期和中期
后期和末期
0
3.73
3.04
0.69
81.5
0.1
2.90
2.16
0.74
68.1
0.5
2.10
1.72
0.38
18.6
1.0
1.96
1.72
0.24
2.3
注: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观察细胞的总数×100%
(1)本实验需要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制片过程中根尖解离需要用到的试剂是_________。可可碱对鬼针草种子萌发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分裂期的细胞中,随着可可碱浓度增加,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数目相对减少。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导致染色体无法移向细胞两极。
(3)为探究可可碱影响种子发芽率的可能原因,某同学提出假设:可可碱会降低种子中赤霉素的水平。现欲通过实验检验上述假设,请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及预期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盐酸和酒精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可碱能够抑制种子的萌发,并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 可可碱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思路:取一定数量测量初始赤霉素含量,然后用一定浓度的可可碱溶液处理种子,一段时间后测定这些种子中赤霉素的含量,分析可可碱与赤霉素含量的关系。结果:可可碱处理后赤霉素的含量明显下降
【解析】
【分析】
分析表格:随着可可碱浓度的升高,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和种子的发芽率都逐渐降低,分裂期细胞所占的比例也逐渐降低。
【详解】
(1)本实验需要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制片过程中根尖解离需要用到的试剂是盐酸和酒精的混合液,目的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可可碱的浓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明显降低,并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
(2)由表可知,处于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其他浓度,产生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可可碱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无法移向细胞两极;
(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随着可可碱的浓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明显降低,实验目的是探究可可碱会降低种子中赤霉素的水平,因此自变量为可可碱浓度,因变量为赤霉素的含量,实验设计基本思路是以不同浓度的可可碱处理鬼针草种子,一段时间后测定各组种子中赤霉素的含量,分析可可碱浓度与赤霉素含量的关系。
【点睛】
本题借助有丝分裂的知识考查有丝分裂的特征和实验观察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由于题干给定背景设置严格,所以答案的确定难度不大,比较容易分析和归纳答案。
18.(2020·沈阳市法库县高级中学月考)图1表示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例的变化关系;图2、图3分别表示高等动物甲、高等植物乙细胞有丝分裂的部分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增殖包括_____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2)EF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图3处于图1中的_____段(填字母)。
(3)图3结构H为_____,该结构的形成与_____直接相关(填一种细胞器)
【答案】物质准备 着丝点分裂 FG 细胞板 高尔基体
【解析】
【分析】
分析图1:BC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复制;CE段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EF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FG段每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DNA,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
分析图2: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分析图3: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末期,结构H为细胞板。
【详解】
(1)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2)EF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由2变为1,其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图3中是有丝分裂末期,处于图1中的FG段。
(3)图3结构H为细胞板,其作用是由细胞的中央向四周扩展,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与高尔基体直接相关。
【点睛】
本题结合曲线图和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9.(2020·四川武侯成都七中高三开学考试)下图1是某哺乳动物个体细胞核中染色体数随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变化曲线,图2、3、4是该个体某器官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分裂图像。请据图回答:
(1)图2、3、4反映出用于观察的实验材料应取自该动物的 ______________ (器官)。
(2)图2细胞处于 ______________ (分裂时期),判断依据是 ______________ 。
(3)图3细胞的名称是 ______________ ,该细胞处于图1中的 ______________ 段。
(4)图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图 ______________ 细胞。
(5)图4所示的细胞分裂方式重要意义在于 ______________ 。
【答案】卵巢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极体 EF 2、3 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解析】
【分析】
分析图1:AB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CD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EF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F点之后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分析图2: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称为初级卵母细胞。
分析图3: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称为第一极体。
分析图4: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详解】
(1)图2、3、4中有的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有的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只有生殖器官中的原始生殖细胞才能同时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由图1可知该动物为雌性,而雌性动物的生殖器官是卵巢。
(2)图2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因此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3)图3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称为极体;该细胞处于图l中的EF段。
(4)图中2、3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4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
(5)图4所示的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在于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点睛】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0.(2020·栖霞市第一中学高三开学考试)如图1表示某二倍体动物的一个性原细胞经减数分裂过程传递基因的情况;图2、图3分别表示该动物的性原细胞在正常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和细胞中染色体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2、3中,可表示有丝分裂过程的是________。
(2)图1中,只位于图2中BC段的细胞是________。图3中,与图2中BC段对应的区段最可能是________。
(3)只考虑染色体变异,与形成图1中生殖细胞基因组成异常的分裂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与之同时产生的另外三个细胞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_。
(4)图3中,与图2中CD段的变化原因相同的区段是________。
(5)图1中,次级性母细胞含有的染色体组数是________。
【答案】图2、3 ① FG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ABb、a、a GH 1或2
【解析】
【分析】
题图分析,图1中①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②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生殖细胞中含有等位基因B和b,其形成原因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有等位基因B和b的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图2中表示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其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复制;BC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DE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
图3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曲线,其中FG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GJ表示后期,KL表示末期。
【详解】
(1)图1、2、3中,可表示有丝分裂过程的是图2、3,可表示减数分裂过程的是图1、2。
(2)图1中,只位于图2中BC段的细胞是①初级性母细胞。图2中BC段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两个染色单体,图3中处于该状态的细胞为有丝分裂前、中期的细胞,即对应的区段是FG段。
(3)图中异常配子含有同源染色体,若只考虑染色体变异,则该生殖细胞基因组成异常的分裂时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与之同时产生的另外三个细胞的基因组成是ABb、a、a。
(4)图2中CD段的变化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导致的,图3中GH段是着丝点分裂导致的染色体组数暂时加倍,因此,在图3中,与图2中CD段的变化原因相同的区段是GH,即着丝点分裂。
(5)图1中,次级性母细胞含有的染色体组数是1(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或2(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点睛】
熟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以及染色体行为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正确分析细胞分裂图和曲线图是解答本题的前提。
21.(2020·四川省绵阳江油中学高三开学考试)基因型为AaBb的高等动物,图1是其两个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像,图2表示细胞分裂时有关物质和结构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片段,请据图回答:
(1)图1中①②所处的时期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动物产生②细胞的场所是________,②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在无突变的情况下,图1中②产生的生殖细胞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
(3)若图2曲线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核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过程,则n等于________。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部分过程,则n等于________。
(4)若图2中E点以后发生着丝点分裂,则图2进行的细胞增殖过程与图1中的________对应。
(5)若图2中曲线表示DNA数目变化,那么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DE段发生的原因是否相同?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有丝分裂中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卵巢 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 aB 4 2 ② 相同,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解析】
【分析】
分析图1:①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②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该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说明该动物为雌性动物,该细胞的名称为初级卵母细胞;分析图2:图2表示细胞分裂时有关物质和结构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片段
【详解】
(1)由以上分析可知,图1中①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②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2)②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说明产生②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其产生的场所是卵巢,其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根据①中的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可推知②产生的生殖细胞的基因组成是aB。
(3)根据图1可知,该生物的体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4个DNA分子,间期复制后有8个DNA分子,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期有8条染色体,若图2曲线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核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过程,则n等于4,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部分过程,则n等于2。
(4)若图2中E点以后发生着丝点分裂,则该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对应于图1中的②。
(5)若图2中曲线表示DNA曲线变化,那么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DNA减半的原因相同,都是由于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所致。
【点睛】
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和曲线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正确判断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再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专题04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2021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生物分项汇编(解析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小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专题04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2021年高考生物真题与模拟题分类训练(学生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果蝇体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关于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5小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专题05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2020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生物分项汇编(教师版含解析),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