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诗文鉴赏及考点解密
部编版初一语文上册诗文鉴赏及考点解密 专题03《次北固山下》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初一语文上册诗文鉴赏及考点解密 专题03《次北固山下》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文件包含部编版初一语文上册诗文鉴赏及考点解密专题03《次北固山下》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解析版docx、部编版初一语文上册诗文鉴赏及考点解密专题03《次北固山下》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原卷板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1、抓修辞。古诗词奖赏中的修辞,最多的当算比喻、拟人、用典、对比了。
2、抓关键的动词(即“诗眼”)
一首诗歌中,往往就是几个字或某一个字最具有表现力,通常把这些字叫做“诗眼”。
动词的答题格式:某字,生动具体的表现了什么在某一方面的什么特点
3、抓写法(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是一个大概念,既包含修辞,也包括表达方式。除此之外,古诗词常见的表现手法有:托物言志、借史抒怀、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借事喻理、化静为动、以动衬静、虚实相生、想象、联想、对比、象征等。
4、抓诗人的情感态度,抓诗歌中蕴含的道理。“言为心声“,“诗言志”。诗歌总是作者有感而发。
专题03 《次北固山下》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解析版)
目录
TOC \ "1-3" \h \z \u 【知识储备】1
【基础过关】4
【实战过关】6
一、理解性默写6
二、课内诗歌鉴赏6
三、课外诗歌鉴赏12
【迁移拓展】13
【知识储备】
一、导入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且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而闻名于天下。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欣赏古诗《次北固山下》吧!
二、原文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三、注释
①客路,当指驿道,是旅客来往所走的道路。镇江是当时水陆交通的枢纽,故以“客路”与“舟行”相对应。
②潮平,指潮与岸齐,因而两岸显得宽阔,这是春潮初升时的景象。
③风正,指顺风,且风力不大,所以帆是悬挂之形。
④残夜,夜将尽时分,太阳从东方升起,又因镇江跟东海相距不远,故称海日。
⑤旧年,相对于新年而言,旧年未尽而江上春潮已生,故谓“江春入旧年”。
⑥乡书即家书,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旧谓鸿雁可以传递书信,故诗人有托书于归雁之意。按:鸿雁传书,实无其事。《汉书·苏武传》载:苏武被匈奴扣留19年,汉使求苏武,单于谎称武已死,后汉使得密报,知武在某泽中,于是也谎称汉天子在上林苑射落一只大雁,脚上捆着苏武从某泽中寄来的信,单于无可奈何,只好放还苏武。
四、诗意
青山之外旅行,在绿水之中行舟。
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显得更宽阔。顺风行船一帆高挂。
夜将尽未尽的时候,一轮红日从海上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思念故乡的家书要传到哪里呢,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四、赏析
王湾作为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往来于吴楚间,被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这首《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篇。这首五律最早见于唐朝芮挺章编选的《国秀集》。这是诗人在一年冬末春初时,由楚入吴,在沿江东行途中泊舟于江苏镇江北固山下时有感而作的。
诗以对偶句发端,既工丽,又跳脱。“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青山”点题中“北固山”。作者乘舟,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这一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末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
次联的“潮平两岸阔”,“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风正一帆悬”,便愈见精采。“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那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这一句写小景已相当传神。但还不仅如此,如王夫之所指出,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它“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姜斋诗话》卷上。可以设想,如果在曲曲折折的小河里行船,老要转弯子,这样的小景是难得出现的。如果在三峡行船,即使风顺而风和,却依然波翻浪涌,这样的小景也是难得出现的。诗句妙在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风平浪静等等的大景也表现出来了。
读到第三联,就知道作者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潮平而无浪,风顺而不猛,近看可见江水碧绿,远望可见两岸空阔。这显然是一个晴明的、处处透露着春天气息的夜晚,孤舟扬帆,缓行江上,不觉已到残夜。这第三联,就是表现江上行舟,即将天亮时的情景。
这一联历来脍炙人口。“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这两句炼字炼句也极见功夫。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此句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异曲同工之妙。
海日东升,春意萌动,诗人放舟于绿水之上,继续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驶去。这时候,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正要经过洛阳的啊!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这两句紧承三联而来,遥应首联,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这首五律虽然以第三联驰誉当时,传诵后世,但并不是只有两个佳句而已;从整体看,也是相当和谐优美的。
五、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人,唐代诗人。
开元初年任荥阳主薄,又参与编纂《群书四部录》,后任洛阳尉。
王湾博学工诗,诗虽流传不多,但在诗坛享名甚大。
2、写作背景
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宿于北固山下。北固山三面临江,形势险要,号称“天下第一江山”。
作者家住洛阳,旅于江南,在这座山下停泊,被这里开阔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写下了这首诗。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也是写乡愁的。
六、问题探究
1.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交流点拨】
首联:点题。“青山”指北固山。诗人在船上,想象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平”“阔”“正”“悬”四字用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句,又是为颈联中“江春”句作铺垫。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这么快,怎能不令人感慨!
尾联:诗人离家日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新年来到,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自己旅途他乡,久不得归,见到此景,情何以堪?由此他自然想到要借大雁来给他传递家书了。全诗陈陈相因,浑然一体。
2.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交流点拨】
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七、诗歌主旨
诗人即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中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八、课堂小结
熟读成诵
【基础过关】
1.根据汉字写出正确的拼音。
潮( ) 悬 ( )
【答案】chá ;xuán
【解析】考查学生拼音认读能力。平时注意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不要标错声调的位置。
2.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次:
(2)客路:
(3)风正:
(4)悬:
(5)残夜:
(6)生:
【答案】
(1)停留。
(2)旅人前行的路。
(3)风顺。
(4)挂。
(5)夜将尽未尽。
(6)升起。
【解析】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实词的理解。平时学习时注意背记课下注释。
3.探究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
【答案】“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此句写得恢弘阔大。“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而“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可见写景极为传神。
【解析】描述诗歌画面,要先把诗歌的语言转换为一般的口语,把古诗换成现代白话文。然后再对其进行润色和加工,用优美的言辞将其叙述出来就可以了。语言一定要生动,不能仅仅是翻译,要进行合理的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动人的意境。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历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你认为该如何理解呢?
【答案】作者从炼字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道理: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鼓舞力量。
【解析】这两句名句可以从炼字的角度来理解赏析。炼字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出表现手法) 。
【实战过关】
一、理解性默写
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 , 。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 。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
? 。
【答案】
1、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2、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3、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解析】
考查古诗词默写能力。同学们平时除了要背记默写古诗词,还要能理解古诗词的内容。注意“潮”“悬”“残”“雁”等汉字的正确书写。
二、课内诗歌鉴赏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15—16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部编版初一语文下册诗文鉴赏及考点解密 专题25《约客》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文件包含部编版初一语文下册诗文鉴赏及考点解密专题25《约客》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解析版docx、部编版初一语文下册诗文鉴赏及考点解密专题25《约客》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初一语文下册诗文鉴赏及考点解密 专题23《贾生》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文件包含部编版初一语文下册诗文鉴赏及考点解密专题23《贾生》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解析版docx、部编版初一语文下册诗文鉴赏及考点解密专题23《贾生》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初一语文下册诗文鉴赏及考点解密 专题18《望岳》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文件包含部编版初一语文下册诗文鉴赏及考点解密专题18《望岳》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解析版docx、部编版初一语文下册诗文鉴赏及考点解密专题18《望岳》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