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9 屈原列传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必备知识基础练
1.下列词语的字音与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疾痛惨恒(dá) 濯淖污泥(zhuó)
饣甫·糟啜醨(bǔ)从容(cóng)
B.搏闻强志(qiáng)谗谄蔽明(xiàn)
靡不毕见(xiàn)眷顾楚国(juàn)
C.怀瑾握瑜(yú)泥而不滓(zǐ)
屈原既绌(chù)滋垢(gòu)
D.蝉蜕(tuì)宠姬(jī)
累世(lèi)哀郢(yǐng)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争宠而心害其能 害:害怕
B.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夺:强取为己有
C.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分:职分
D.皆好辞而以赋见称辞:文辞,这里指文学
3.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人穷则反本
B.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C.王怒而疏屈平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D.以一仪而当汉中地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
4.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
B.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C.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
D.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B.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C.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D.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
6.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帝喾,据说是黄帝的曾孙,中华上古时期部族首领,五帝之一。
B.商汤,即成汤,是契的第十四代孙,主癸之子,商朝开国君主。
C.《雅》分为《小雅》和《大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宫廷宴飨或朝会时的乐歌,共105篇。
D.古人的“名”和“字”,意义相同,如白居易,“乐天”而能“居易”。
7.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在《屈原列传》中,作者司马迁对“离骚”一词作出自己的解释的句子是“ , ”。
(2)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明辨是非以外,还有“ , ”,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朝廷小人当道、正直之人遭到排挤的黑暗现实。
(3)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作《离骚》的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怨生”,也就是心中有怨气,而导致屈原有怨气的直接原因是屈原“ , ”。
能力素养提升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適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
(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有删改)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
B.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
C.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
D.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
B.诏令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的总称。
C.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用兴礼乐作为手段,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D.就国,是指受到君主分封并获得领地后,受封者前往领地居住并进行统治管理。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河南郡郡守吴廷尉很赏识贾谊的才学,于是就把他召到自己的门下,后来又推荐贾谊到朝中做官。
B.贾谊刚到朝中为官的时候,就显示出了非凡的才能,这使诸生都感到自己不如贾谊,文帝也很喜欢他。
C.做了太中大夫的贾谊,主张变更秦朝的法度,并且出台了一些由文帝起草的变法律令。
D.贾谊被征召到京城后,做了梁怀王的老师,又屡次上书,主张限制诸侯的势力,终未被文帝采纳。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適去,意不自得。
(2)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12.结合所学的《屈原列传》以及选文对贾谊生平经历的叙述,说说你对贾谊“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一句的理解。
参考答案
第三单元
9 屈原列传
1.C 解析 A项,“恒”应为“怛”,“饣甫”应读“bū”;B项,“搏”应为“博”,“谄”应读“chǎn”;D项,“累”应读“lěi”。
2.A 解析 A项,害:嫉妒。
3.A 解析 A项,均为连词,表顺承,就。B项,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动词,到……去。C项,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D项,介词,用/介词,凭借。
4.C 解析 A、B、D三项均为被动句,C项为状语后置。
5.D 解析 A项,“形容”,古义:外貌,模样;今义:对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B项,“用事”,古义:当权;今义:(凭感情、意气等)行事。C项,“明年”,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D项,“深入”,古今义相同,透过外部,达到事物内部或中心。
6.D 解析 古人的“名”和“字”,还有意义相反的,如韩愈,字“退之”。
7.(1)“离骚”者 犹离忧也 (2)邪曲之害公也 方正之不容也 (3)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
8.D 解析 通读画波浪线的句子,根据句子大意断句。“骑”和“堕马”是先后两个动作,中间应该断开,排除A项。“死”和“无后”是介绍的两种情况,中间应断开,排除B项。“岁余”不是修饰“亦死”的,而是补充说明“哭泣”的时间的,所以“亦死”前应该断开,排除C项。故选D项。
9.A 解析 A项,“诸子百家”是对先秦时期各学术派别的总称。选项中“先秦至汉初”时间不准确,并不包括“汉初”,而仅指“春秋战国”这一先秦时期。“诸子”指孔子、老子、墨子等,“百家”中影响较大的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因此,“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的表述错误。
10.C 解析 C项,“由文帝起草的变法律令”说法错误,这些律令都是贾谊起草的。
11.(1)贾谊已经辞别京城前往长沙,听说长沙地方低洼潮湿,自认为寿命不会长久,又因为是被贬谪而去的,心中更加难受。
(2)梁怀王是孝文帝的小儿子,受孝文帝宠爱,又喜欢读书,因此才让贾谊做他的老师。
12.①贾谊和屈原有相似的遭遇:因博学多才而受君王重用,又因小人诽谤而被君王疏远,理想抱负不得实现。②贾谊“为赋以吊屈原”,既是哀悼屈原,也是慨叹自己命途多舛,是为了抒发、宣泄胸中的抑郁不平之气。
参考译文 贾生名叫贾谊,是洛阳人。在十八岁时,就因能诵读诗书会写文章而在本郡闻名。吴廷尉担任河南郡守时,听说贾谊才能优异,就把他召到衙门任职,并非常器重、喜欢他。孝文帝刚即位时,听说河南郡守吴公政绩天下第一,以前还和李斯是同乡,并且曾向李斯学习过,于是就调任他做廷尉。吴廷尉于是就向朝廷推荐贾谊年轻有才华,且精通诸子百家的典籍。孝文帝征召贾谊,让他担任博士。当时贾谊年仅二十多岁,在博士中是最年轻的。文帝每次下令让博士们讨论一些问题时,那些年长的老先生们都不能说什么,而贾谊却能一一回答,人人都觉得贾谊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博士们于是都认为才能比不上贾谊。孝文帝也非常喜欢他,对他破格提拔,一年之内就做到了太中大夫。贾谊认为从汉朝建立到孝文帝时已有二十多年了,天下太平和睦,正是改定历法、改变服色、制定法令制度、确定官名、振兴礼乐的时候,于是他详细草拟了各种仪法,崇尚黄色,官印字数采用五,确定官名,完全改变了秦朝的旧法。孝文帝刚刚即位,谦虚礼让而来不及实行。但此后各项法令的更改,以及诸侯必须到封地去上任等事,这些主张都是由贾谊提出的。于是孝文帝就和大臣们商议,想提拔贾谊担任公卿之职。而绛、灌、东阳侯、冯敬这些人都嫉恨他,于是说贾谊坏话道:“这个洛阳人,年轻学浅,一味想独揽权力,使事情变得复杂混乱。”于是,孝文帝此后也就疏远了贾谊,不再采纳他的意见,任命他担任长沙王太傅。贾谊已经辞别京城前往长沙,听说长沙地方低洼潮湿,自认为寿命不会长久,又因为是被贬谪而去的,心中更加难受。等到渡湘水的时候,写下了一篇辞赋来凭吊屈原。贾谊担任长沙王太傅三年。(又过了)一年多之后,贾谊被皇帝召见。当时孝文帝正在接受神的降福保佑,坐在宣室接见贾谊。孝文帝因有感于鬼神之事,就向贾谊询问鬼神的本原。贾谊也就乘机详细地讲述了这里面的道理。到半夜时分,孝文帝已听得很入神,不知不觉地在座席上总往贾谊身边移动。听完之后,孝文帝慨叹道:“我好长时间没见贾谊了,自认为能超过他,现在看来还是不如他。”过了不久,孝文帝任命贾谊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是孝文帝的小儿子,受孝文帝宠爱,又喜欢读书,因此才让贾谊做他的老师。孝文帝又封淮南厉王的四个儿子都为列侯。贾谊劝谏,认为国家祸患的兴起就要从这里开始了。贾谊屡次上奏,说诸侯封地有的连接数郡,不合古代制度,可以逐渐削减其封地。孝文帝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几年之后,梁怀王因骑马出行,不慎从马上掉下来摔死了,没有留下后代。贾谊认为这是自己做太傅不称职,非常伤心,哭泣了一年多,也死去了。贾谊死时仅有三十三岁。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9 屈原列传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9 屈原列传课后测评,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基础认知,课堂·重难突破,随堂训练,课外·一起成长,知识梳理1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初读课文•明大意,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第三单元9 屈原列传优秀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第三单元9 屈原列传优秀当堂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疏通文意,掌握文言知识,了解本文的写作特色,第五部分 司马迁对屈原的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9 屈原列传精品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9 屈原列传精品当堂达标检测题,共4页。